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沽河极端气候指数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1
作者 李苏娜 周鹏鹏 +3 位作者 王广才 于晓曦 周光扬 冯衍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1,共12页
掌握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极端气候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大沽河水源地为例,基于40余年的气象数据,选取14个代表性的极端气候指标,并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 掌握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极端气候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大沽河水源地为例,基于40余年的气象数据,选取14个代表性的极端气候指标,并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气候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基于极端气候指数和水文频率分析筛选了研究区代表性的极端气候年份,运用水均衡分析方法估算了极端气候年份条件下地下水平衡;并通过相关性和周期性分析评估了极端气候指数对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影响。结果表明:(1)1979-2021年,研究区内表征高温与降水的极端气候指数呈上升趋势,表征低温的极端气候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极端丰水年代表性年份为2007年和2020年,极端枯水年代表性年份为1981年和1986年。(2)极端气候指数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期发生突变,之后高温趋势更加显著。(3)极端降水指数第一周期对应的平均周期为11~16 a,极端气温指数第一主周期对应的平均周期主要有3个变化范围分别为20~24 a、12~14 a、5~6 a。(4)极端降水指数抑制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增加,极端降水量(R95p)和普通日降水强度(SDII)是影响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埋深的主要降水指数;水位埋深的第一主周期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3~15 a,与极端降水指数周期特征基本一致,意味着水位埋深受极端降水指数的影响较显著。(5)在极端丰水年(2007年),地下水总补给量约为319.4mm,总排泄量约为204.8 mm,均衡差约为114.6 mm;在极端枯水年(1981年),地下水总补给量约为104.2 mm,总排泄量约为141.1 mm,均衡差约为-36.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极端气候年份 趋势性 突变性 周期性 地下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种气候指数的淮河流域气象干旱预测 被引量:8
2
作者 纪昌明 马皓宇 +1 位作者 彭杨 李宁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1,共6页
干旱是一种形成机制复杂的自然灾害,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促使干旱预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淮河流域的干旱预报水平,通过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监测干旱状态,利用Regular vine(R-vine)Copula模型建立多维变量联合分布,将厄尔... 干旱是一种形成机制复杂的自然灾害,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促使干旱预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淮河流域的干旱预报水平,通过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监测干旱状态,利用Regular vine(R-vine)Copula模型建立多维变量联合分布,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中部型ENSO(ENSO Modoki)、北大西洋涛动(NAO)、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北极涛动(AO)作为预报因子以提高基于SPEI的干旱等级转移的预报精度。分析结果表明R-vine Copula在评价气候指数对转移概率的影响上表现良好,且多维指数较单维指数更能提升预报精度,这与区域气象干旱同时受多种气候因子调节的事实相一致。为多维气候指数影响下干旱转移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淮河流域 藤Copula 气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玄 唐培军 +3 位作者 吴同帅 冯忠伦 刁艳芳 王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0,共11页
为探究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与特征,选取山东省1979—2020年9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方法和Sen斜率估计法计算时间变化特征,及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反距离权重法探究空间变... 为探究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与特征,选取山东省1979—2020年9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方法和Sen斜率估计法计算时间变化特征,及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反距离权重法探究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山东省境内低温极端气温指数(TN10p和FD0)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048和6.42 d/(10 a),高温极端气温指数(TX90p、TXx和SU25)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4.06 d/(10 a)、0.32℃/(10 a)和2.31 d/(10 a);其内陆区域和沿海区域极端气温指数表现出了与山东省整体较好的一致性,空间趋势不明显。(2)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沿海区域多大于内陆区域。降水强度指数(R95p、R99p和RX5day)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22.16、10.83和10.55 mm/(10 a),空间分布上,高值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部分区域,可能会增加洪涝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极端降水 极端气候指数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50年贵州省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韩会庆 张娇艳 +1 位作者 苏志华 陆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1-346,共6页
为探究未来贵州省极端气候变化发生趋势与空间格局,在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模型对2011—2050年逐日降水量、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和变化趋势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省2011—2050年极端气候... 为探究未来贵州省极端气候变化发生趋势与空间格局,在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模型对2011—2050年逐日降水量、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和变化趋势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省2011—2050年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间,日最高温气温(TXx)、日最低气温(TNn)、暖日指数(TX90p)和持续暖期(WSDI)每10a分别增加0.1℃,0.03℃,0.23d和0.4d;冷日指数(TX10p)和持续冷期(CSDI)每10a分别下降0.1d和0.26d。最大日降水量(RX1day)、5日最大降水量(R5D)、强降水量(R95T)、日降水量强度(SDⅡ)和连续湿日(CDD)每10a分别增加1.02mm,1.31mm,5.63mm,0.01mm/d和0.05d,连续干日(CWD)每10a下降0.11d。极端气候指数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异质性突出。气候变暖和地形是影响贵州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空间格局 变化趋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江流域降雨量与气候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莉 Krewinkel BC +1 位作者 Booij MJ 许月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2-2341,共10页
为探索兰江流域降雨量与气候指数的关系,利用1963—2000年间兰江流域28个气象站的日降雨量与同期经样条插值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南方涛动指数(SOI)和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日值时间序列,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兰江... 为探索兰江流域降雨量与气候指数的关系,利用1963—2000年间兰江流域28个气象站的日降雨量与同期经样条插值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南方涛动指数(SOI)和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日值时间序列,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兰江流域两大支流的降雨量与PDO和SOI的长期相关性及其与SOI和EASMI的短期相关性.结果表明,PDO与降雨量存在显著的长期正相关关系,其中金华江支流比衢江支流更为显著.在长期尺度上,SOI与降雨量存在负相关,且相关性均大于0.2.在短期尺度上,SOI、EASMI与降雨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作为一种区域指数,EASMI与兰江流域降雨的相关性比其他指数显著,尤其在衢江流域,当PDO位于暖相位时,其相关性系数达到0.5.按照PDO相位划分的子时期评估结果显示,当PDO位于暖相位时,SOI、EASMI与降雨量的相关性都更为显著.多元回归分析证实PDO、SOI及EASMI的相互组合可显著提高其与降雨量的相关关系,特别是PDO-SOI组合,其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在金华江和衢江流域分别达到0.39和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降雨量 兰江流域 线性回归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6年安徽省极端气温变化及其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永婷 徐光来 +3 位作者 杨钊 任秀真 杨先成 李爱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为了研究安徽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基于1960-2016年安徽省78个气象站的月值极端气温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的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极端气温与气候指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近56 a安徽省年... 为了研究安徽地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基于1960-2016年安徽省78个气象站的月值极端气温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的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极端气温与气候指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近56 a安徽省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0.37℃/10 a)大于极端最高气温(0.12℃/10 a);(2)年极端最高气温的突变时间为2001年,比极端最低气温(1986年)晚了15 a。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Hurst指数都大于0.5,存在显著的Hurst现象,持续以往的升温趋势;(3)极端气温区域平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不同地区气温变化的幅度和趋势存在一定差异;(4)极端气温与3个气候指数存在着多时间尺度的相关性,极端最高气温与ENSO,PDO,AO分别存在2.5~6 a,3~6 a,7.5~11 a的共振周期。极端最低气温与ENSO,PDO,AO分别在3~6 a,4.5~5.5 a,1~3.5 a的时间尺度上有着强凝聚性共振周期。总之,研究期间安徽省极端最低温度的上升对整个区域的变暖趋势起着重要作用,极端温度与3个气候指标具有多时间尺度遥相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气候指数 交叉小波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极端水文特征及其与极端气候事件的关联性分析
7
作者 黄瑶 郭洁 +1 位作者 师义成 宋雯雯 《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32-40,共9页
为研究金沙江下游极端水文事件与极端气候的响应关系,使用2014年~202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向家坝水文站逐日流量资料,通过相关分析、REOF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金沙江下游极端径流指数和极端气候指数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为研究金沙江下游极端水文事件与极端气候的响应关系,使用2014年~2022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向家坝水文站逐日流量资料,通过相关分析、REOF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金沙江下游极端径流指数和极端气候指数的多时间尺度特征、极端径流指数与各极端气候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极端洪水集中在7月~9月,极端枯水集中在1月~3月,极端洪水总量和极端枯水总量主要由洪水和枯水过程历时决定;极端水文事件与极端降水和极端气温事件有较好的同步性,日径流量对降水的敏感性大于气温;极端洪水事件与除无雨日数外的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5日最大降水量相关性最强,此外,气温暖指数也对极端洪水有正向影响;极端枯水事件主要受无雨日数影响,其次是受气温冷指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极端气候指数 关联性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安康烟区生育期气候综合指数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芳 赵鹏 +3 位作者 王毅 李燕 吴莹 朱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8-462,共5页
为了明确烤烟不同生育期气候资源对烟叶品质的贡献率,以陕西安康烟区2002—2011年气象资料和烟叶化学成分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平均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分析,构建不同生育期的气候综合指数(CCI);采用相关... 为了明确烤烟不同生育期气候资源对烟叶品质的贡献率,以陕西安康烟区2002—2011年气象资料和烟叶化学成分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平均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进行分析,构建不同生育期的气候综合指数(CCI);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各生育期CCI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CCI对烟碱含量的影响以采烤前期最大,旺长期最小,对采烤前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对烟叶总糖含量的影响以采烤后期最大,采烤前期最小,对采烤后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和通过旺长期的间接作用;对烟叶糖碱比的影响以采烤后期最大,旺长期最小,采烤后期的影响主要为直接作用和通过采烤前期的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气候综合指数 化学成分 陕西安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候变化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大钧 胡春丽 徐智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01-12603,12613,共4页
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对1961~2008年我国278个气象站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冰点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日数普遍... 运用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数专家小组制定的与温度相关的气候变化指数,对1961~2008年我国278个气象站温度指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冰点日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较少,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地区冰点日数呈减少趋势;夏季日数普遍在50d以上,整个东部地区,除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外,夏季日数都在100d以上,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夏季日数呈增多趋势;我国的生长期普遍在150d以上,自北而南随着纬度的降低生长期逐渐增加,研究的278个站点中,有236个站点生长期的趋势系数为正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指数 冰点日数 夏季日数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贵州省极端气候事件与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异及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析男 何淋虹 薛联青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0期65-75,共11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喀斯特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增多。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基于贵州省31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气象数据、SPOT/VGT NDVI数据集以及CMIP6未来气候模式,综合运用极端气候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喀斯特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增多。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基于贵州省31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气象数据、SPOT/VGT NDVI数据集以及CMIP6未来气候模式,综合运用极端气候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来探讨贵州省不同情景下的未来极端气候对NDVI的影响,利用全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估了未来植被覆盖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1—2100年:①与暖指数相关的极端气温事件均有上升的趋势,与冷指数相关的极端气温事件均有下降的趋势;②在年总降水量增加的趋势下,年内降水日数增加,但中雨日数发生频次减少,发生极端降水的频次可能会增加;③在SSP245情景和SSP585情景下,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将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NDVI CMIP6 时空变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刘志洋 丁洋 张静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6,共13页
外债水平影响国家金融体系稳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然而有关气候风险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使用德国Germanwatch开发的全球气候风险指数,以2007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研究气候风险对发展... 外债水平影响国家金融体系稳定,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然而有关气候风险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本文使用德国Germanwatch开发的全球气候风险指数,以2007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研究气候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第一,气候风险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公共外债和公共担保私人外债存量、发展中国家长期外债存量显著增加;第二,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极端的气候风险会使发展中国家外债水平显著增加;第三,基于发展中国家样本的调节效应模型显示,整体宏观制度环境好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风险时外债水平较低;第四,中介效应模型表明,气候风险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增加,进而引起本国外债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全球气候风险指数 国家外债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 a图们江流域极端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
12
作者 初兴林 武玮 +1 位作者 杨雪琪 王宏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7,共14页
【目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洪涝灾害、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不断增加。图们江位于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边境,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研究流域内极端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对流域内人民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方法】... 【目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洪涝灾害、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不断增加。图们江位于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边境,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研究流域内极端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对流域内人民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图们江流域为对象,基于流域内和流域附近的11个气象站点1960—2021年的气象数据,采用27个极端气候指数,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流域极端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了在SSP1-2.6、SSP2-4.5、SSP5-8.5三种情景下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演变特征。【结果】结果显示:(1)近60 a极端气温指数中极端冷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极端暖指数和极值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突变年份集中在1980年以后,且多以35~37 a为第一主周期。极端降水指数中除CWD(持续湿润日数)外,其他指数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多以45 a为第一主周期。(2)极端气温指数中极端暖指数和极值指数在汪清北部、和龙南部、安图区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珲春南部和延吉-龙井区域则呈显著上升趋势,极端冷指数则相反。与降水强度有关的极端降水指数高值均位于珲春南部区域。(3)从未来不同情景来看,除极端冷指数中的ID0(结冰日数)较于基准期呈下降趋势外,其他气候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且排放情景越大,增幅越大。【结论】结果表明:图们江流域气温呈变暖趋势,降水呈增多趋势。极端气温指数突变年份集中在1980年以后,极端降水指数无明显突变时期。极端气候指数在流域空间上呈现不同变化特征,珲春南部和延吉-龙井地区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概率高于其他地区,珲春南部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高于其他地区。流域未来极端降水和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概率将显著增大,且随着排放情景的增加概率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气候指数 时空变化 CMIP6 未来趋势 图们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强 倪超 +4 位作者 范莉 唐余学 罗孳孳 方丽 蔡国强 《农学学报》 2022年第12期69-75,共7页
为做好重庆重要特色经济作物茎瘤芥的产量预报,本研究耦合光、温、水与茎瘤芥产量形成的供需关系,以预报日前不同生育期气象资料作为参考数据集,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产量指数,建立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茎瘤芥幼苗—... 为做好重庆重要特色经济作物茎瘤芥的产量预报,本研究耦合光、温、水与茎瘤芥产量形成的供需关系,以预报日前不同生育期气象资料作为参考数据集,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与气象产量指数,建立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茎瘤芥幼苗—瘤茎膨大期气候适宜指数与气象产量指数相关性优于仅考虑瘤茎膨大期的分析结果。采取幼苗—瘤茎膨大期以及仅瘤茎膨大期两类参考数据集建立茎瘤芥瘤茎产量丰歉动态预报模型,幼苗—瘤茎膨大期作为参考数据集的计算模型表现更佳,不同起报时间瘤茎产量预报准确率平均值92.0%;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值0.196;丰歉趋势准确率平均值68.2%。说明幼苗期气象条件对茎瘤芥瘤茎产量形成有一定贡献,考虑幼苗期气象要素的气候适宜指数能够更好地解释气象条件对茎瘤芥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2017—2019年气象数据和产量数据对产量丰歉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各年度产量预报准确率基本在90%以上。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茎瘤芥产量动态预报方法能够以较高准确性和稳定性对茎瘤芥产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预报 气象产量指数 气候适宜度指数 茎瘤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气候指标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德 孙义 孙有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5-1044,共10页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及其分级标准,是灾害监测预警和田间调查与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为研究确定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本文选取决定高温热害致灾程度的4个关键致灾气象因子:极端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和日最高气...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及其分级标准,是灾害监测预警和田间调查与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为研究确定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气候指标,本文选取决定高温热害致灾程度的4个关键致灾气象因子:极端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和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积害量及其期间的平均最小相对湿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1个高温热害综合气候指数(D)。通过聚类分析法,结合典型高温热害年减产率的修正和2013年定点跟踪调查夏玉米田块的减产率、秃尖率和植株受害症状等资料的验证,确定了高温热害的综合气候指数(D)不同等级及其阈值。结果表明,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可分为轻、中、重、特重4个等级,对应阈值分别为0.11<D≤0.21、0.21<D≤0.45、0.45<D≤0.72、D>0.72。综合气候指数(D)和高温热害减产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7 1。花期高温热害主要危害雌雄穗,受害程度与秃尖率、籽粒与茎秆比等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 8和?0.872 7。淮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综合发生频率约1.7年一遇,其中以中度与重度等级高温热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分别高于15%与20%。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在品种选育、布局和栽培管理上,应选择抗高温的优良品种,或在高温热害发生期间,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或喷洒药剂等措施减轻影响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平原 夏玉米 花期 高温热害 减产率 气候指标 综合气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系统指数的中长期降水预测方法在辽宁省的应用
15
作者 叶天舒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年第6期63-67,共5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30项气候系统指数对辽宁省夏季降水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得到以下结论:对于辽宁省来说,初夏(6月份)和盛夏(7、8月份)的降水特征不同,但盛夏和夏季降水特征类似。因此,在预测中将夏季分为初夏和盛夏两个时段更为合...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30项气候系统指数对辽宁省夏季降水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得到以下结论:对于辽宁省来说,初夏(6月份)和盛夏(7、8月份)的降水特征不同,但盛夏和夏季降水特征类似。因此,在预测中将夏季分为初夏和盛夏两个时段更为合理。分别建立初夏和盛夏降水预测模型,从而预测夏季降水,比传统的直接预测夏季降水更贴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指数 中长期 水文预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向华 穆彪 +1 位作者 何佩云 熊中华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年第5期320-326,331,共8页
经对赤水市旅游景区部分景点的考察和资料订正表明 ,该景区各点太阳辐射年总量为2 4 6 8.0~ 314 2 .2MJ/m2 ,年实照时间 4 5 1.5~ 86 9.2h ,年日照百分率为 9.7%~ 18.6 % ,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最低值区之一 ;年平均气温为 14 .1~ 17.4... 经对赤水市旅游景区部分景点的考察和资料订正表明 ,该景区各点太阳辐射年总量为2 4 6 8.0~ 314 2 .2MJ/m2 ,年实照时间 4 5 1.5~ 86 9.2h ,年日照百分率为 9.7%~ 18.6 % ,为贵州省乃至全国最低值区之一 ;年平均气温为 14 .1~ 17.4℃ ,年降水量 899.7~ 16 6 1.0mm ,年均相对湿度 81%左右 ,年均绝对湿度 14 .2~ 17.3hPa ;景区各点地形遮蔽 ,多云寡照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宜人 ;根据生物气候指数可知 :赤水景区可全年开展旅游业 ,4~ 10月是旅游的舒适季节 ,其中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市 旅游景区 森林 太阳辐射 温度 湿度 降水量 生物气候指数 气候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与气候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刘增进 柴红敏 李宝萍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2,共3页
采用Г.Τ.Селянинов的水热指数、Kira热量指数和Penman的蒸散指数对豫西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水分适宜度进行了评价。在大尺度气候的背景下,植被群落以落叶阔叶林带为主,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植被的经向和纬向分布基本吻合。在中气... 采用Г.Τ.Селянинов的水热指数、Kira热量指数和Penman的蒸散指数对豫西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水分适宜度进行了评价。在大尺度气候的背景下,植被群落以落叶阔叶林带为主,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植被的经向和纬向分布基本吻合。在中气候条件下,同时存在着乔木林、灌木林和草本植被三种典型的植被类型,植被地理分布的一致性和适用性的模拟效果较好。因此,提出了一种以旬气温为参数绘制气候—植被图的新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植被 综合气候指数 潜在蒸散量 干燥度指数 气候—植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21
18
作者 赵安周 张安兵 +2 位作者 赵延旭 范倩倩 赵玉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31,共8页
干旱、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植被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基于MODIS NDVI数据集、日降水、日平均气温以及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辅以Sen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干旱、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植被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基于MODIS NDVI数据集、日降水、日平均气温以及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辅以Sen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15年来陕甘宁地区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其增加速率为0.066/10a,就不同的植被类型来看,草地、灌丛、栽培作物、针叶林和阔叶林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p<0.01),其上升速率分别为0.06/10a,0.058/10a,0.077/10a,0.039/10a和0.036/10a;(2)空间上,NDVI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榆林、延安等生态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3)就极端气候指数的变化来看,除TXx外,其他极端气候指数的变化均未通过0.05置信水平检验;(4)在月尺度上,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RX5day和RX1day)和极端气温指数(TMAXmean,TMINmean,TNx,TNn,TXn和TXx)存在显著相关性;(5)在季节尺度上,春季和秋季植被NDVI与极端气候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夏季植被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冬季植被NDVI与RX5day呈显著负相关(p<0.05);(6)滞后性分析表明月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RX1day和RX5day)和极端气温指数(TMAXmean和TXx)前1个月的相关性大于当月、前2个月以及前3个月,表明该地区的植被对这些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极端气候指数 相关分析 陕甘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现代农业气候评价服务
19
作者 王雪娥 《世界农业》 1988年第1期44-46,34,共4页
美国的气候评价业务工作正式开始于1976年,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要求,评价重点是世界上8个主要谷物产国:美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和印度。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掌握世界受援国家的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情报,委托... 美国的气候评价业务工作正式开始于1976年,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要求,评价重点是世界上8个主要谷物产国:美国、苏联、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和印度。不久,联合国粮农组织为掌握世界受援国家的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情报,委托美国开展受援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影响评价工作。非洲连年受严重干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评价 现代农业 农业气候指数 水分平衡指数 气候影响评价 作物产量 标准化植被指数 产量预报 受援国家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近50a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乔世娇 袁飞 +4 位作者 王妍 王然 沈鸿仁 孔浩 山红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3,共4页
基于黄河源区及周边15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气象数据,运用极端气候指数法、距平分析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黄河源区52 a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剖析了极端气候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各气象站年平均气温... 基于黄河源区及周边15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气象数据,运用极端气候指数法、距平分析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黄河源区52 a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剖析了极端气候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各气象站年平均气温、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均呈一致性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西部增大、东部减小的趋势;年最大5 d连续降水量和年无降水日数主要表现为西部减小、东部增大,且最大前十位的无降水日数在1990—2012年频繁出现,这说明近23 a来黄河源区西部湿润化趋势明显,而东部极端暴雨事件日趋严重,干旱化呈加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平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极端气候指数 1961—2012年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