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变暖加速和气候极端化——2024年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速评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会军 孙建奇 +2 位作者 陈活泼 马洁华 段明铿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全球气候正在加速变暖,2023、2024年连续刷新历史高温纪录,2024年较工业革命前升温达1.55℃。“全球沸腾时代”已至,与之伴随的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2000—2019年气象灾害损失较之前20年翻倍。应对气候变化亟须科学突破,国际学术界聚焦... 全球气候正在加速变暖,2023、2024年连续刷新历史高温纪录,2024年较工业革命前升温达1.55℃。“全球沸腾时代”已至,与之伴随的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2000—2019年气象灾害损失较之前20年翻倍。应对气候变化亟须科学突破,国际学术界聚焦气候预测与极端事件等七大挑战。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作为中国-国际气候研究交流的桥梁,评选出了2024年十大气候研究进展:东北亚极端增温机制、气溶胶气候效应复杂性、全球降水变率增强、梅雨特征演变、降水系统扁平化、青藏高原水-热-碳耦合、北太平洋海温影响、大西洋-太平洋盐度差异、深时环流与ENSO、AI气候预测系统等。这些成果突显气候研究的前沿领域、跨学科性与社会价值。未来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将聚焦全球变暖加速、气候极端化、新北极和青藏高原新时代、气候系统多圈层耦合、气候系统预测与人工智能、气候变化风险与应对等方面,以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全球气候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加速 气候极端化 新北极和青藏高原新时代 气候预测与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2℃情境下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2
作者 卯生琼 陈静 +2 位作者 徐昊 陈海贝 周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218-220,共3页
在全球气候系统中,青藏高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全球变暖达到2℃时,青藏高原平均气候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降水格局等,从而引发多种极端气候事件,这会对区域生态系统、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介绍了研究背景... 在全球气候系统中,青藏高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全球变暖达到2℃时,青藏高原平均气候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降水格局等,从而引发多种极端气候事件,这会对区域生态系统、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介绍了研究背景,包括全球变暖趋势、青藏高原气候的重要性;探讨了研究目的与意义;分析了平均气候变化情况,涉及气温变化趋势、降水模式调整和风场演变;论述了极端气候事件的改变,如极端高温、极端降雨和极端干旱;从生态系统、水资源和社会经济方面阐述了全球变暖2℃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全球 平均气候 极端气候事件 生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因素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3
作者 张永鑫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7期70-71,共2页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气候变幻莫测,全球变暖也成为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趋势。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会对森林系统的稳定性,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产生较大影响。首先,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导致了森林病虫...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气候变幻莫测,全球变暖也成为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趋势。事实上,气候变化不仅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会对森林系统的稳定性,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产生较大影响。首先,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导致了森林病虫害的分布范围也有了较大改变,甚至使得部分森林区域的病虫害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森林状况:促进林业部门创新,迈向可持续未来》中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增加世界森林面临的野火和病虫害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 森林稳定性 病虫害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智能农业的发展规划与设想
4
作者 付亚萍 田雨琪 +3 位作者 王伟全 田成禄 牛佩海 纪爽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前,全球变暖现象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基于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挑战,文章首先阐述了发展气候智能农业的必要性,说明了气候智能农业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技术,进而分析了气候智能农业在提高生... 目前,全球变暖现象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了负面影响。基于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的挑战,文章首先阐述了发展气候智能农业的必要性,说明了气候智能农业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技术,进而分析了气候智能农业在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最后展望了气候智能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气候智能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农业影响 气候不确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 可持续发展 适应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指标、气候影响驱动因子与全球变暖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在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研究中,经常考虑全球气候指标,在研究气候影响时,经常用到气候影响驱动因子[1-2],本文简述全球气候指标和气候影响驱动因子,并给出它们与全球变暖和人类强迫的关系。1全球气候指标在气候研究中,使用了许多指标来表征... 在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研究中,经常考虑全球气候指标,在研究气候影响时,经常用到气候影响驱动因子[1-2],本文简述全球气候指标和气候影响驱动因子,并给出它们与全球变暖和人类强迫的关系。1全球气候指标在气候研究中,使用了许多指标来表征和量化由于自然变化或由于系统的长期变化而发生的气候现象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标 全球 气候现象 驱动因子 气候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14年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117
6
作者 段安民 肖志祥 吴国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381,共8页
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全球变暖从1998年开始趋缓,但青藏高原却呈现加速增暖的趋势。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系统回顾了青藏高原气温、积雪、降水和大气热源等四方面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指出高原的加速增温导致了... 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全球变暖从1998年开始趋缓,但青藏高原却呈现加速增暖的趋势。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系统回顾了青藏高原气温、积雪、降水和大气热源等四方面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指出高原的加速增温导致了积雪迅速融化,降水明显增多的同时,高原热源却呈现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 被引量:85
7
作者 姜大膀 王会军 郎咸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0-596,共7页
在最新的SRESA2和B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 ,利用国际上 7个气候模式针对未来全球变暖的数值模拟结果 ,本文着重分析了东亚区域气候 2 1世纪的变化趋势 .研究揭示 :中国大陆年均表面气温升高过程与全球同步 ,但增幅在东北、西部和华中地区... 在最新的SRESA2和B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 ,利用国际上 7个气候模式针对未来全球变暖的数值模拟结果 ,本文着重分析了东亚区域气候 2 1世纪的变化趋势 .研究揭示 :中国大陆年均表面气温升高过程与全球同步 ,但增幅在东北、西部和华中地区较大 ,且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 ;全球年均表面气温增幅纬向上大体呈带状分布 ,两极地区最为明显 ,并在北极地区达到最大 ;此外 ,2 1世纪后半段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年平均强升温幅度主要来自于冬季增温 .在 2 1世纪前 5 0年 ,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除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青藏高原大部分夏季降水量外 ,不会对中国大陆其余地区的年、季节平均降水量产生较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全球 东亚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地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艳春 赵光平 胡文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42,共7页
利用贺兰山近百年来树木年轮指数与宁夏河东沙地代表站降水量距平/气温距平间的相关关系,反演了沙地代表站1981年以来的逐年降水量序列和1916年以来的气温距平序列,分析了河东沙地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500年旱... 利用贺兰山近百年来树木年轮指数与宁夏河东沙地代表站降水量距平/气温距平间的相关关系,反演了沙地代表站1981年以来的逐年降水量序列和1916年以来的气温距平序列,分析了河东沙地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500年旱涝变化周期的低频特征比较显著,其中以250年最显著,其次是60年和30年周期;河东沙地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是一个典型的暖湿期,这与全国平均状况的温湿时段比较吻合,但增暖的持续时间比全国平均状况延长了约10年左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下降,但年降水量仍然持续偏多,是一个典型的寒冷湿润时期,这一气候态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末期,其后到80年代中期气温偏低,降水偏少,气候处于一个相对干冷时期,这种变化与全国平均状况的变化非常相似,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河东沙地气温仍偏高,降水持续偏少,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升,与全国1990年后年降水量略多的变化有所差别;河东沙地四季气温均在波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均高于全国的平均升温速率;四季降水量在波动中有升有降,夏季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秋季的下降速率是四季中最快的,这种趋势与全国秋季降水量下降趋势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河东沙地 气候变化 全球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被引量:111
9
作者 姜大膀 富元海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相对于工业化革命前期,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上升2℃的时间和相应的气候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将避免2℃全球变暖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首要目标。为此,本文作者基于16个气候模式在20世纪气... 相对于工业化革命前期,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上升2℃的时间和相应的气候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包括欧盟成员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将避免2℃全球变暖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首要目标。为此,本文作者基于16个气候模式在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和SRESB1、A1B和A2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采用多模式集合方法预估研究了2℃全球变暖发生的时间、对应的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以及中国气候变化情况。根据模式集合平均结果,三种排放情景下2℃全球变暖分别发生在2064年、2046年和2049年,大气二氧化碳当量浓度分别为625ppm、645ppm和669ppm(1ppm=10-6)。对应着2℃全球变暖,中国气候变暖幅度明显更大。从空间分布形势上看,变暖从南向北加强,在青藏高原地区存在一个升温大值区;就整体而言,中国区域平均的年平均地表气温上升2.7~2.9℃,冬季升温幅度(3.1~3.2℃)要较其他季节更大。年平均降水量在华南大部分地区减少0~5%,而在其余地区增加0~20%,中国区域年平均降水增加3.4%~4.4%,各季节增加量在0.5%~6.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全球 时间 二氧化碳当量浓度 中国气候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南极地区气候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龚道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南极地区气温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有上升趋势,而夏季则有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也趋上升。气温上升趋势最强烈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降水各季和全年都有增加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年均气温和降水与南极涛动指数是负相关,南极涛动对不同... 南极地区气温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有上升趋势,而夏季则有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也趋上升。气温上升趋势最强烈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降水各季和全年都有增加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年均气温和降水与南极涛动指数是负相关,南极涛动对不同区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也有区别。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气温、降水和南极涛动指数都有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南极地区 气候变化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城市化与全球变暖——基于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动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从容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8-92,共5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其总体效应是引起气候变暖。工业化时代,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而且更取决于人口的社会变动。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乘数效应,包括人口规模...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其总体效应是引起气候变暖。工业化时代,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而且更取决于人口的社会变动。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乘数效应,包括人口规模增加产生的气候效应、人口空间集聚产生的气候效应、人口生产方式变化导致的气候效应、人口生活方式变化导致的气候效应。与人口规模、结构相比,人口空间分布和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人口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全球 气候变化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基于人口经济学的文献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从容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2,93,共7页
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面对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系统因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度下降,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动的直接影响越来越... 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面对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系统因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条件而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度下降,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动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弱,而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却愈演愈烈。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城市化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是导致气候变化更为关键的因素。多因素交织叠加,导致人口变动产生的气候效应在快速城市化阶段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 人口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与地球“三极”气候变化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菲 郜永祺 +4 位作者 万欣 李倩 郭东林 王朋岭 李惠心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分别是地球的最北端、最南端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三极”。地球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与敏感区,在区域及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地球三极气候... 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分别是地球的最北端、最南端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三极”。地球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与敏感区,在区域及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地球三极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探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地球三极气候变化之间的潜在联系,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地球三极气候变化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地球“三极”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的松墨天牛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勇 李祥乾 +2 位作者 李阳娣 杨伟 杨桦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8-87,共10页
由于世界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害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化,增加了害虫预防难度。通过MaxEnt模型,结合GIS方法,模拟松墨天牛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对比、分析松墨天牛在未来3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8.5)下分布范围和空间布局,... 由于世界气候变暖而导致的害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巨大变化,增加了害虫预防难度。通过MaxEnt模型,结合GIS方法,模拟松墨天牛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对比、分析松墨天牛在未来3种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8.5)下分布范围和空间布局,及其中心节点移动的规律。结果表明:所有AUC值均超过0.95,准确性也处于“极好”的状态。在当前气候环境下,松墨天牛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为90°~125°E,20°~41°N,由西向东呈连续分布,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在未来气候条件下,中适生区面积减少,低适生区、高适生区面积增加,并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散,RCP8.5扩散范围最大。适生区中心点向西北、东北方向迁移,迁移趋势在高浓度排放情景下(RCP 8.5)响应最为剧烈。为松墨天牛的合理区划提供了有效手段,为应对气候变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MAXENT 全球气候 适生区 中心点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沈阳若干气候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小珊 陈力强 +1 位作者 李辑 杨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3-828,共6页
沈阳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中,沈阳冬季气温升高约1.7℃。沈阳气温升高引起了当地多种与农事活动有关的气候现象变化:农耕期近50年增加6日左右,作物主要营养生长期冷害减少,但夏季低温变化不大;初霜日期自1980年代起总体明... 沈阳地处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在近百年中,沈阳冬季气温升高约1.7℃。沈阳气温升高引起了当地多种与农事活动有关的气候现象变化:农耕期近50年增加6日左右,作物主要营养生长期冷害减少,但夏季低温变化不大;初霜日期自1980年代起总体明显推迟,终霜日期提前;冬暖使得蔬菜大棚生产规模扩大;同时,春季第一场透雨日期推后,1980年代后春旱的次数明显增多,但大涝年减少。另外,对农田水分蒸发影响很大的春季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对农业生产而言,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沈阳地区的这些气象要素变化似乎是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变化 农事活动 全球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2,共4页
严峻的气候形势要求我们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必须着力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基本纲领。在这两大战略的指引下,... 严峻的气候形势要求我们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必须着力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基本纲领。在这两大战略的指引下,目前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显著,气候适应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气候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试点建设,我国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我国其他城市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参考。当前,我国气候适应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包括公众适应气候变化意识不强、政策协同力度不强、市场化工具开发不足等。未来,我国应正视这些问题,弥补短板,推动我国气候适应工作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适应气候变化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红梅 李林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7-164,共8页
利用CMIP5耦合模式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以1890一1900年为基准气候,确定了2℃全球变暖时间、对应时期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幅度,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全球变暖分别发生... 利用CMIP5耦合模式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以1890一1900年为基准气候,确定了2℃全球变暖时间、对应时期青藏高原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幅度,多模式集合平均结果表明: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全球变暖分别发生在2063年、2040年和2036年;对应着2℃全球变暖,三种情景下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分别升高2.99℃、3.22℃和3.28℃,均超过全球2℃的升温水平;年降水量亦增加,分别增加8.35%、7.16%和7.63%。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多影响,RCP4.5情景下霜冻日数、冰封日数减少,暖夜日数、暖昼日数增多;RCP4.5情景下中雨日数、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均增加,持续干期天数减少。从各地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结果来看,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全球 青藏高原 平均气候状态 极端气候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气候变化对甘肃天水梨树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亮 许赟恺 +2 位作者 李霖 贾彬 李宏伟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89-93,共5页
甘肃天水因其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光热充足,土层深厚,成为中国北方干寒梨区水果生产基地。然而,随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趋势,天水地区气象灾害的影响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于梨树这样的高大植物,其早花期和长生长周期使其在气候变化面前尤为... 甘肃天水因其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腹地,光热充足,土层深厚,成为中国北方干寒梨区水果生产基地。然而,随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趋势,天水地区气象灾害的影响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于梨树这样的高大植物,其早花期和长生长周期使其在气候变化面前尤为脆弱,进而影响产量的形成。为掌握气候变化对梨树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近40 a来影响天水梨树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发现,影响梨产量的关键农业气象要素主要包括上一年秋季9月下旬的降水量、春季4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以及春末5月上中旬的日照时数。进一步研究表明,秋冬季温度的显著升高以及初春干旱气候的加剧,增加了果树营养耗损,不利花芽的正常发育,从而对果树产量构成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当地果树生产和管理部门在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及其产业化布局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天水 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条件 梨树 产量 影响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华东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新周 刘晓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91,共13页
将公用气候系统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CCSM3-RegCM3),分别对1950—1999年和2000—2099年进行大气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A1B)下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连续数值模拟试验,以分析其对我国华东降水量时空变化的模拟能力,探讨未来华东地区极... 将公用气候系统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CCSM3-RegCM3),分别对1950—1999年和2000—2099年进行大气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A1B)下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连续数值模拟试验,以分析其对我国华东降水量时空变化的模拟能力,探讨未来华东地区极端降水的可能变化。与CRU、CMAP实际降水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驱动的RegCM3模拟结果的对比显示,模式系统较好地重现了我国华东降水水平分布、日变化以及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1B情景下21世纪中期和后期降水以及东亚夏季风的可能变化。(1)未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降水普遍增加,以南沿海地区降水相对变化不明显甚至减少,21世纪末期相对21世纪中期更为明显;(2)极端降水指数显示未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极端降水增加10%~15%,干旱程度减弱,而南部沿海地区小范围极端降水减少,最大持续无雨期天数增加最大可达30%;(3)未来东亚夏季风偏强,尤其是西南气流加强,致使夏季风明显北推,这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降水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气候预测 华东地区 极端降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4
20
作者 卢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5-98,共4页
荒漠化对气候的影响是通过干扰干旱地区的地 -空能量交换平衡机制而产生效力的。旱地对全球温室气体的贡献率估计在 5 %~ 10 % ,其中旱地退化的贡献率小于 5 %。温室气体的积累将导致 2 1世纪全球升温 1~5℃。利用NOAA -AVHRR卫星影... 荒漠化对气候的影响是通过干扰干旱地区的地 -空能量交换平衡机制而产生效力的。旱地对全球温室气体的贡献率估计在 5 %~ 10 % ,其中旱地退化的贡献率小于 5 %。温室气体的积累将导致 2 1世纪全球升温 1~5℃。利用NOAA -AVHRR卫星影像监测到 ,Sahara半干旱区边缘的植被变化与年降雨变率有关。 1980~ 1990的十年间 ,Sahara地区 2 0 0mm年降雨量的南界有较大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相互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