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TCI指数的1980-2019年中国夏季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卉娇 马红云 张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9,共12页
基于ERA5-HEAT再分析资料中的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方法将我国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长江、华南、华北、西北、东北、北疆、南疆和西部地区。分析了1980—2019年我国夏季不同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并... 基于ERA5-HEAT再分析资料中的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方法将我国划分为8个区,分别为长江、华南、华北、西北、东北、北疆、南疆和西部地区。分析了1980—2019年我国夏季不同地区人体舒适度的变化特征,并初步解释了UTCI变化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我国夏季UTCI呈不断增加趋势,其中西北地区增速最快(平均增率为0.053℃/a),且西部、西北和南疆地区夜间UTCI相较白天增加更明显,主要表现为这些地区的UTCI最小值增率分别较其最大值增率偏高了112%、34%和33%。随着UTCI的上升,我国大部分地区(西部除外)的热不舒适天数及发生热不舒适持续事件的频次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增率最大的区域是华北地区,分别为1.7 d/(10 a)和2.4次/(10 a)。从气候影响因子的分析发现,我国夏季UTCI增加的原因是气温、露点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增加以及风速的减少。其中,气温是UTCI增加的主要气候因子,平均贡献率为49%;辐射是大部分地区(西部和华南除外)的第二大因子,而其他因子对UTCI的贡献率主要与各地区的变率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 人体舒适度 热不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城市森林小气候状况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汪永英 孔令伟 +3 位作者 李雯 毛桃义 曹晓飞 荣旭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0-93,共4页
通过对哈尔滨城市森林3种不同林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定点观测,用温湿指数(IT,H)表征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林型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夏,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清晨最低1,4:00达到最高值;相对... 通过对哈尔滨城市森林3种不同林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定点观测,用温湿指数(IT,H)表征人体舒适度这一生物气象指标,评价了不同林型对人们户外活动舒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夏,气温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清晨最低1,4:00达到最高值;相对湿度的变化呈U型,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3种不同林型对周围环境均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作用,白桦林的平均降温率(6.69℃)最大,而且降温效应以午后14:00前后最为显著;蒙古栎林的平均增湿率(44.78%)最高,且也以午后14:00前后增湿最为明显;在一日中对人体舒适度感觉最好和感觉舒适时间最长的是白桦林(22.13%1,2 h)和樟子松林(22.17%,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气候 温湿指数 人体舒适度 降温 增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舒适度指数在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评价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绍伍 张明洁 +2 位作者 张京红 张亚杰 杨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24-131,共8页
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选用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构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种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海南岛全年综合舒适度... 基于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逐日观测资料,选用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构建的综合舒适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对2种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海南岛全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在‒55~40,全年气候舒适度在较舒适及以上等级的日数平均为264.0 d,海南岛全年气候舒适条件好,优势在11月至翌年3月的冬半年,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为最舒适和舒适的日数北部多于南部;(2)海南岛全年人体舒适度指数在57~65,1、2和12月气候舒适度为较舒适等级,3—11月为舒适等级,全年舒适等级日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3)两种指数时空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综合舒适度指数更适合用于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评价,在应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海南岛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时,需对其分级标准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舒适度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 气候舒适度评价 对比分析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定市旅游气候及人体舒适度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竟成 王严琪 +1 位作者 徐瑗 王敏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6期174-175,共2页
根据结合康定市1989~2019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在国内外人体实验和有关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本地特殊气候状况,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建立了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9个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舒适度等级,综合... 根据结合康定市1989~2019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在国内外人体实验和有关研究方法基础上,结合本地特殊气候状况,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和寒冷指数建立了与人体舒适度有关的9个指数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舒适度等级,综合分析了康定市的人体舒适度,并探讨了适宜旅游和需要防寒保暖的旅游气候舒适度。为合理规划、旅游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游客选择旅游时节提供参考,以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指数 寒冷指数 旅游气候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中国气候特征和人体舒适感受的气候舒适指数模型 被引量:19
5
作者 谭凯炎 闵庆文 王培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3-924,共12页
气候舒适指数是开展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与康养气候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为了发展适于我国应用的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基于前人关于气象要素与人体热舒适性关系研究成果,结合对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问卷调查数据研究,... 气候舒适指数是开展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与康养气候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为了发展适于我国应用的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基于前人关于气象要素与人体热舒适性关系研究成果,结合对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问卷调查数据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体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其由白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湿度、风速及日照共5个气象要素对人体舒适性影响评价子项组合而成,并在湿度、风速和日照子项中体现了温度对各要素作用的影响,因此OWCI可以更好地刻画各种天气条件下白天人体舒适度。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验证和实例对比表明,OWCI模型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各种天气气候条件下人群对室外天气舒适度的主观评价,比现有常用经验指数更广泛地适用于我国不同气候区和季节。模型可应用于具有基本气象要素观测或预测值的任何地点,其指数值可进行时空统计与比较,方便用于气候舒适性时空评价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OWCI模型为开展全国性天气舒适度预报和旅游与康养气候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先进实用的算法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 气候舒适指数 人体舒适度 旅游气候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人体舒适度指数研究
6
作者 王亚杰 冀洪霞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年第9期43-43,共1页
根据齐齐哈尔市1951~1990年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指教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基本气象要素,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拓展,结合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的划分标准,计算出齐齐哈尔市人体舒适度... 根据齐齐哈尔市1951~1990年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与人体舒适度指教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基本气象要素,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拓展,结合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的划分标准,计算出齐齐哈尔市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齐齐哈尔市人体舒适度指数的年、季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人体舒适度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经验模型: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7
7
作者 孙美淑 李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4,共16页
气候舒适度表征了人体在外界气象环境综合作用下感觉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其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旅游活动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度假旅游地的发展意义深远。气候舒适度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上百个评价模型,总体上可... 气候舒适度表征了人体在外界气象环境综合作用下感觉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其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旅游活动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度假旅游地的发展意义深远。气候舒适度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上百个评价模型,总体上可划分为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这两个大类。虽然以热平衡方程为基础的机理模型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在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理论研究"中日趋主流,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经验模型仍在"实践应用"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然而,由于缺乏对经验模型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在大量"引入性"实践应用中,对模型适用条件的判别分析不足且对评估分级标准也缺乏针对性调整,制约了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文章力图从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现实局限和未来展望等视角,对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经验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研究为经验模型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整体图景,详细阐明了众多经典模型的起源背景、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并明确了这些模型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演进脉络;同时,研究在总结其应用领域和分析其现实局限的基础上,结合气候舒适度评价"经验-机理"的演化态势,进一步提出了融入热交换机理、发展专门化模型、制定针对性标准等3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 温湿指数 风效指数 旅游季节性 旅游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杭州人体舒适度的城市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超 申双和 +1 位作者 蒋烨林 彭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4-861,共8页
城市的热环境与城市因子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人体舒适度为研究视角,分析影响人体舒适度变化的主要城市因子。该研究首先采用了热气候指数法计算1980—2017年杭州夏季高温不舒适日数,并统计其变化趋势。... 城市的热环境与城市因子之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人体舒适度为研究视角,分析影响人体舒适度变化的主要城市因子。该研究首先采用了热气候指数法计算1980—2017年杭州夏季高温不舒适日数,并统计其变化趋势。运用熵权优化的灰色关联度模型,确立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分析城市化因子与高温不舒适日数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1)38年来,杭州高温不舒适日数的平均为30.6d,气候倾向率为6.87d·(10a)^-1、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表明,高温不舒适日数主要集中在7、8月,并在1992—1993年高温不舒适日数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灰关联熵结果显示,在十二个指标因子中,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所占权重最大,公路客运量所占权重占第二位,所占权重最小的是人口密度。(3)公路客运量和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高温不舒适日数的关联度均成强度相关联,而园林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人口密度等剩下的十个因子均成中度相关联。综上所述,灰色理论在多因子关联系统预测中具有优越性,能够有效分析影响高温不舒适日数的主要城市因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人体舒适度 熵值法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20年江西省气候及其舒适度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海报 王璇 +1 位作者 吴文心 段雨欣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2期89-92,97,共5页
利用江西省1981-2020年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通过KSSD经验公式计算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CI),并以此表征气候舒适度,研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区域舒适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利用江西省1981-2020年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通过KSSD经验公式计算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CI),并以此表征气候舒适度,研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区域舒适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每10年上升0.4℃;相对湿度呈波动下降趋势,波动幅度相对较大;风速在2002年之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之后呈波动上升趋势。CI和舒适天数的年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随着气候变暖,CI和舒适天数逐渐趋于增加;CI的月变化呈单峰型,即先上升再下降,7月均达到峰值75.6,1月为最低值42.1;舒适天数的月变化呈先上升、下降,再上升、下降的趋势。舒适天数在春、秋和冬季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夏季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夏、秋和冬季每10年分别上升(下降)+2.1、-2.7、+0.2、+2.6 d,以夏、冬季的变化较为明显,说明气候变暖对夏、冬季的影响较大,且夏季的下降天数小于春秋冬3个季节总的增加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ci) 舒适天数 气候变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塘县甲茶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亚玲 姜苇 +2 位作者 苟杨 张伦雨 焦乘乘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6期139-143,146,共6页
基于贵州省黔南州12个气象测站1989~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数据,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等气候指标,对平塘甲茶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茶冬无严寒,夏无酷... 基于贵州省黔南州12个气象测站1989~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数据,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BCMI)、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等气候指标,对平塘甲茶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人体舒适度属于“清凉”至“暖舒适”之间,冬季清凉,夏季暖舒适,其余月份“最舒适”,全年气候宜人,旅游舒适度全年有10个月的旅游舒适月,非常适合旅游,只有7月和8月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对旅游舒适度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打造平塘甲茶旅游品牌提供决策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 旅游 人体舒适度指数 甲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溪市气候舒适度分析初探
11
作者 卢莹 夏静雯 +3 位作者 林帆 茅吉锋 韦颖 林宏伟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利用2017—2021年慈溪市气象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资料,对比分析了人体舒适度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人体舒适度指数更适合表征慈溪市气候舒适度,慈溪市年平均气候舒适度总体位于舒适区间,其中5、10月最舒适,1—3月、1... 利用2017—2021年慈溪市气象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资料,对比分析了人体舒适度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人体舒适度指数更适合表征慈溪市气候舒适度,慈溪市年平均气候舒适度总体位于舒适区间,其中5、10月最舒适,1—3月、12月凉不舒适,7、8月暖不舒适。白天时段(08:00~20:00)春、秋季是慈溪市气候舒适度最佳的季节。7、8月气候舒适度指数与海拔高呈垂直分布,但受局部地形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溪 人体舒适度指数 综合舒适度指数 气候舒适度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舒适度在潮州旅游的研究
12
作者 廖向纯 蔡立青 +1 位作者 潘燕莲 徐振樾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6期12-13,共2页
根据潮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87-2018年逐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以人体舒适度指数为指标,对潮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潮州市适宜旅游的时间集中于1-6月和9-12月,占总数的80%,其中最适宜的月份为4、10... 根据潮州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87-2018年逐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资料,以人体舒适度指数为指标,对潮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潮州市适宜旅游的时间集中于1-6月和9-12月,占总数的80%,其中最适宜的月份为4、10、11月,凉舒适为1-3月和12月,暖舒适为5-6月和9月;不适宜旅游时间集中于7-8月,占总数的16.7%。结论表明,潮州市适宜旅游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旅游气候 人体舒适度指数 潮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斗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13
作者 雷振亮 钟成文 梅雨菲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5期123-125,共3页
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斗门国家气象观测站近30年(1988—2017年)逐月、逐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斗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斗门区"最为舒... 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指标,利用斗门国家气象观测站近30年(1988—2017年)逐月、逐日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斗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斗门区"最为舒适"的旅游月份为4月、10月、11月,"舒适"的月份为1月、2月、3月、5月、6月、9月和12月,旅游舒适月份共为10个月,占全年83.3%;斗门区年平均"舒适"天数为261.5 d,占全年总天数的71.6%,其中4月、10月、11月近乎全月都是旅游舒适期;斗门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旅游舒适天数超70%,是非常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舒适度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旅游舒适 斗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河市旅游气候适宜度分析
14
作者 杨翠丽 李秀英 李瑞苏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5期37-40,58,共5页
利用沙河市红薯岭、红石沟、秦王湖、北武当山4个旅游景点附近区域气象站及国家基本气象站2018—2022年逐日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日照数据,计算沙河市旅游景点人体舒适度指数(DI)和旅游气象指数(TCI),分析沙河市旅游景点适宜... 利用沙河市红薯岭、红石沟、秦王湖、北武当山4个旅游景点附近区域气象站及国家基本气象站2018—2022年逐日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日照数据,计算沙河市旅游景点人体舒适度指数(DI)和旅游气象指数(TCI),分析沙河市旅游景点适宜旅游期。结果表明:沙河市适宜旅游期为3—5月和9—11月,最佳旅游期为4—5月、9—10月,旅游不适宜期为12月至次年2月。研究结果对沙河市乃至中太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旅游气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北京城市生态环境的气候指数变化趋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祚芳 轩春怡 高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1-1846,共6页
应用北京地区15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观测的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在对数据进行均一化订正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来北京地区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关的几个气候指数如植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度日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 应用北京地区15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观测的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在对数据进行均一化订正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来北京地区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关的几个气候指数如植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度日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年北京地区生物生长季指数、人体舒适日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北京地区的气候在朝着更加适于人们居住的方向发展,但自1990年代以来,人体感觉冷、热不舒适日数的年际振幅均在增加;北京地区冷度日指数(CDD)呈增加趋势,热度日指数(HDD)则呈下降趋势。热度日指数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冷度日指数的上升幅度,意味着未来北京地区用于夏季制冷的能耗仍将进一步增加,但用于冬季取暖的能耗有望较大幅度减少,这将有利于减少冬季燃煤取暖排放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受城市发展导致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北京地区各生态环境气候指数倾向率空间差异明显,城区及东南部平原地带气候指数倾向率明显高于郊区及山区站点;北京城市化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气候指数的贡献率在47.2%~76.3%之间,表明北京地区城市气候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化 人体舒适度 生长季 度日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伏”的气候学定义和区划 被引量:10
16
作者 夏江江 严中伟 周家斌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8,共8页
三伏由秦汉时盛行的五行学说延伸而来,主要指中原地区气候上一年中最闷热的一段时期。利用1960~2004年我国范围内432站观测的逐日最低(Tmin)、最高气温(Tmax)和湿度值构建人体舒适度指数(THI),并分三伏区、准三伏区、潜在三伏区和非三... 三伏由秦汉时盛行的五行学说延伸而来,主要指中原地区气候上一年中最闷热的一段时期。利用1960~2004年我国范围内432站观测的逐日最低(Tmin)、最高气温(Tmax)和湿度值构建人体舒适度指数(THI),并分三伏区、准三伏区、潜在三伏区和非三伏区辨识了我国的气候三伏特征及其在时间上的跃变,得到华北、江淮和江南3个地区三伏入伏日期在7月4日~7月25日之间波动,多年平均的入伏时间(及伏期长度)分别为:华北7月16日(26天),江淮7月16日(29天),江南7月13日(34天);就多年平均而言,三伏强度在江淮区域最强,江南稍弱,华北最弱。各地以Tmin为指数计算的THI(Tmin)大致都呈现上升趋势,而以Tmax为指数计算的THI(Tmax)则表现出更多的年代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伏 气候 季节循环 极端闷热阶段 人体舒适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谭凯炎 闵庆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1-1507,共7页
天气气候条件是左右人们旅游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景点旅游季节长短。旅游气候适宜性可通过基于气候特征和人体热舒适感受的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来衡量。该研究选取入选中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 天气气候条件是左右人们旅游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景点旅游季节长短。旅游气候适宜性可通过基于气候特征和人体热舒适感受的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来衡量。该研究选取入选中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稻作梯田类农业文化遗产地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各地1991—2020年每日室外天气舒适指数,划分天气舒适等级,并分析了各遗产地30 a平均逐旬天气舒适度与舒适日数变化、极不舒适天气频率分布、气候适宜旅游期,讨论了不利天气现象对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域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气候舒适性年内变化分别呈现出春秋舒适型、冬半年舒适型和全年舒适型3种类型,各遗产地在1 a内有10个月以上的适宜旅游期,其中黄金旅游期分别有4~12个月不等。气候条件对当地农业生态景观资源旅游利用的限制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气候适宜性 室外天气舒适指数 人体舒适度 适宜旅游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溪区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夏大伟 袁秀 +2 位作者 吴丹 严江 敖登仁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44-48,共5页
利用花溪区气象观测站2007-2016年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对花溪区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日照等旅游气候资源主要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分别计算出花溪区全年各月的气候舒适度数值。结果表明,花溪区... 利用花溪区气象观测站2007-2016年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对花溪区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日照等旅游气候资源主要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分别计算出花溪区全年各月的气候舒适度数值。结果表明,花溪区的气候全年都适宜开展旅游活动,是理想的旅游地,以4-10月为最佳的旅游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 适宜性 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 花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仕慧 周长志 +1 位作者 汪圣洪 吴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0989-10991,共3页
利用1964~2013年近5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气候特征,并使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对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适宜期可长达半年以上,... 利用1964~2013年近5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分析了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气候特征,并使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综合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对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旅游适宜期可长达半年以上,其中4~10月为适宜旅游期,7~8月适宜开展避暑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 适宜性 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市度假气候适宜度评价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华国文 陈月 吴亚平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0期17-20,32,共5页
利用雅安市1990~2019年的地面实况观测气象资料和2016~2019年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计算了雅安市人体舒适度、气候舒适度和度假气候指数,分析了近年来的空气质量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雅安市人体舒适期为每年4~10月份,评级为舒适或凉爽... 利用雅安市1990~2019年的地面实况观测气象资料和2016~2019年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计算了雅安市人体舒适度、气候舒适度和度假气候指数,分析了近年来的空气质量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雅安市人体舒适期为每年4~10月份,评级为舒适或凉爽舒适;气候舒适期长达9个月,为每年3~11月份,其中4、10月为非常舒适月;年均度假气候指数为67.6,属于“适宜”级别,全年均为适游期,其中每年4~6月份、9~10月份为最佳旅游时期。可见雅安市度假气候资源较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度假舒适期长,空气质量优,尤其是每年4~10月份,气候舒适,适宜休闲度假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舒适度 气候舒适度 度假气候指数 空气质量 雅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