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交行业公私合作的实践、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任晓聪 和军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90,共8页
公交公私合作既是缓解财政压力、改善经营管理、推进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应用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交公私合作经过初期尝试、探索迈进、改革热潮三个阶... 公交公私合作既是缓解财政压力、改善经营管理、推进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需要,也是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应用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交公私合作经过初期尝试、探索迈进、改革热潮三个阶段后,出现了"民退国进"的逆民营化现象。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表明,公交公私合作的成败和绩效受到体制环境和制度结构的影响和制约,需要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立法、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严格监督、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化人才以及完善的财政补贴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提升依法监管水平,优化监管方法和手段,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以有效推进公交公私合作改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公私合作改革 营化 民退国进 公共服务可售性 委托经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政府公共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改革与“再国有化”反思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卫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37,共15页
目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困惑期,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析国企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国企改革30年实践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标准与本质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30余年国企改革前后出现过的两个目标:一是让国企成为"... 目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停滞不前的困惑期,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探析国企改革的一些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国企改革30年实践阐述了国企改革的目标、标准与本质问题。文章分析了改革30余年国企改革前后出现过的两个目标:一是让国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的目标违背国企本质特征;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逻辑上的问题。国企改革标准大体有三种:效益标准、产权标准、程序标准;这三种标准都不能用来判断国企改革的好坏与对错;相反,可能将改革引入歧途。国有企业的本质,应该是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的工具。当前国企开始逐步扩张,重新呈现出垄断市场之势的"再国有化"浪潮。文章在"国进民退"探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进民退"现象的历史轨迹和原因,辨析了"国进民退"争论中的代表性观点,认为"再国有化"的根源是缺乏对国企性质与国企功能的正确认识。国企改革与发展要进一步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不能无边界的发展,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进退 国企本质 再国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