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之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时见 侯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3,共6页
所谓民族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在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的主要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西南地区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学校的... 所谓民族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在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的主要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西南地区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学校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环境等诸方面,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具体说来,要推进西南民族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设置多元文化课程;(3)重视民族学校教育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4)提高民族学校教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教育 民族学校 普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利平 张进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5-81,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学校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及其对文化的适应性,因而不利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在今天的现实情况下,正视贵州民族地区自然、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现实,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在自然...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学校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及其对文化的适应性,因而不利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在今天的现实情况下,正视贵州民族地区自然、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现实,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在自然、社会及文化发展多元化背景下贵州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贵州民族学校教育与其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中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学校教育 多样化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青川藏区民族学校数学教材刍议 被引量:7
3
作者 曹纯 付宝威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甘青川藏区民族学校现行使用的数学课程教材多为“全译本”,存在脱离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时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教材实际使用时间较滞后等缺点,因此需编写适用的数学教材.编写数学教材应坚持... 甘青川藏区民族学校现行使用的数学课程教材多为“全译本”,存在脱离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认知实际和生活实际、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时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教材实际使用时间较滞后等缺点,因此需编写适用的数学教材.编写数学教材应坚持体现新课标理念的原则,使教材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明确的思想性;坚持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原则,使教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建议采用藏文字和汉文字同步对照的形式编写,改变学习汉语和学习学科知识“两张皮”的状况,为藏族少年儿童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川藏区 民族学校 数学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续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论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姗泽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0-73,共4页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如何利用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从四个方面寻求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一是少数民族学校课程视野的有...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如何利用本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中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可从四个方面寻求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统接续的实现:一是少数民族学校课程视野的有效拓展;二是课程内容的扩展;三是灵活多样的与儿童生存状态相适应的课程实施方式的采纳;四是谋求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校 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与建构——基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6
5
作者 倪梦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47-50,共4页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特定文化场域的承载。原始的文化传承场域主要包括家庭、村落社区和传统集市等。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与价值渗透,家庭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社区文化趋向产业化、利益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及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特定文化场域的承载。原始的文化传承场域主要包括家庭、村落社区和传统集市等。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多元发展与价值渗透,家庭文化传承场域逐渐解体,社区文化趋向产业化、利益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及价值观的转变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现代化转型的挑战与阻抗。在这种历史境遇下,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场域 民族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课改语境中民族学校特色的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靳玉乐 董小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探讨民族学校特色创建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形而上学与存在主义的思维方式,可以把"学校特色"理解为学校的精神理念与办学哲学以及学校中存在的"人-人&qu...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探讨民族学校特色创建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形而上学与存在主义的思维方式,可以把"学校特色"理解为学校的精神理念与办学哲学以及学校中存在的"人-人"结构与"人-物"结构,把"民族学校特色"理解为这些因素所具有的民族地区特征。建构民族学校特色具有三类重要的教育伦理价值,即形成文化多元共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创新学校教育途径。建构民族学校特色可以采取复杂适应模式,基本环节包括:通过需求分析来确定民族学校的变革愿景;通过系统诊断来明晰民族学校的现存问题;通过结构优化来提升民族学校的系统效能;通过成效审议来调整民族学校的变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特色 民族学校特色 本体论 价值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历史、特点及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安富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4,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经历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强调民族语文课程建设;重视乡土课程,强调乡土教材建设;强调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有机整合;强调双语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四个阶段,呈现出阶段性、有效性和发展性三个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经历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强调民族语文课程建设;重视乡土课程,强调乡土教材建设;强调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有机整合;强调双语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四个阶段,呈现出阶段性、有效性和发展性三个特点,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反思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的历史和内容,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还存在对课程本质问题持续关注不足;政策制定中少数民族师生的意愿体现不足;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不够三方面的问题。今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政策顶层设计应充分关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课程意愿;适当扩大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权;以多元文化理论为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国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课程政策 少数民族学校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
8
作者 袁利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57-60,共4页
发展西南民族学校教育是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也是加速西南民族地区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西南民族学校教育,促进西南民族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西南民族学校 教育发展 战略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学校女生健美操的授课
9
作者 陈立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68-69,共2页
少数民族学校女生健美操的授课OnTeachingCallisthenicstoFemaleStudentsinMinorNationalitySchools¥ChenLihua陈立华(东北民族学院116100)随着世... 少数民族学校女生健美操的授课OnTeachingCallisthenicstoFemaleStudentsinMinorNationalitySchools¥ChenLihua陈立华(东北民族学院116100)随着世界现代体育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运动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校 女生健美操课 练习密度 运动负荷 双峰型 普通体育课 心率曲线 授课方法 生理负荷 准备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教学在边疆少数民族学校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10
作者 郏桂忠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7期29-30,共2页
去年金秋,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我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带着上海人民的嘱托,肩负支援西部大开发的神圣使命,踏上了彩云之南的红土地,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活。
关键词 少数民族学校 英语教学 分层教学 西部大开发 边疆 党中央 国务院 支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论民族学校的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符.谢金 苗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4期71-75,共5页
关于民族学校中的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学的一些问题,在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极为丰富的教育学遗产当中,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娜捷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在一系列的演说和文章中——《论俄语教学》、《民族教科书》、《论... 关于民族学校中的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学的一些问题,在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极为丰富的教育学遗产当中,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娜捷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在一系列的演说和文章中——《论俄语教学》、《民族教科书》、《论国际文化和民族文化》、《评俄语教学大纲》、《列宁论外语学习》,以及其他一些文章中,不仅指出了俄语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且对一系列俄语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值得指出的是,娜捷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在谈论到俄罗斯学校的教学时,也每每提及非俄罗斯民族的学生学习俄语的问题。例如,她在一篇研究成年人学校教学工作的文章末尾,提出了如下的独特的建议:“如果,一个班里有其他民族的学生,而他们又尚未完全掌握俄语的话,那么,就应当考虑到他们本族语的特点,为他们组织特别的课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学 民族学校 俄罗斯语言 俄语教学 儿童 书籍 本族语 语音 遗产 完全掌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乡土教材在民族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12
作者 姚源绪 《中国大学教学》 1987年第6期8-10,共3页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培养“四有”人才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五十八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当时的“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国解放后... 教材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培养“四有”人才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五十八年前,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当时的“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同志又指出:“教材要注意地方性。”近年来的教材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教材 民族学校 教材建设工作 民族教育 教材编写 “四有”人才 教育质量 爱国主义思想 全国统编教材 知识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类型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基于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玲 曹莉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0,共5页
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以4所多民族混合学校的855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划分为... 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以4所多民族混合学校的855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类型、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认知动力型、退缩型和完美型。(2)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汉族学生与东乡族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求助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学生比东乡族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策略;汉族学生与回族学生在使用求助和发泄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学生比回族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使用求助和发泄策略。(3)多民族混合学校中,完美型学生使用问题解决、求助、发泄、幻想和忍耐的策略显著高于认知动力型和退宿型学生;认知动力型学生使用退避策略显著高于退缩型和完美型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混合学校 中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于文化传承视角 被引量:13
14
作者 普丽春 费洋洋 赵伦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逐渐走向常态化,民族地区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前沿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应然之意,而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 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逐渐走向常态化,民族地区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前沿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应然之意,而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立足民族地区学校的现实禀赋和文化传承的生发动力,积极探索通过文化传承促进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前提要义与保障机制,是新时代赋予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民族地区学校 文化传承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体育运动”与西部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学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89,共2页
"阳光体育运动"在西部民族地区学校的顺利开展,必须改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误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根据西部民族地区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保证学生锻炼的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营造良好的... "阳光体育运动"在西部民族地区学校的顺利开展,必须改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误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根据西部民族地区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保证学生锻炼的时间,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西部民族地区学校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 被引量:57
16
作者 万明钢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2,共8页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也提出...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加快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建构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诠释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发展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秀英 谭志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78-182,共5页
采用自编问卷对延边地区4462名中小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认同发展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汉族中小学生的本民族认同、他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朝鲜族和其他民族学生。但朝鲜族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 采用自编问卷对延边地区4462名中小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认同发展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汉族中小学生的本民族认同、他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朝鲜族和其他民族学生。但朝鲜族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汉族和其他民族;本民族认同、他民族认同、民族心理发展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学段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他民族认同随年级递增,而民族文化心理发展呈相反趋势;民族认同与民族文化心理发展有显著相关,排他型心理在民族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心理发展呈现动态性和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发展 民族认同 民族文化心理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 被引量:41
18
作者 万明钢 王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4,共9页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事业,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是国家明确规定的学校课程,是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新的课程形态。学校民族团...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事业,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是国家明确规定的学校课程,是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新的课程形态。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对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和载体。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现实需要。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课程建设 方法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西南部民族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罗家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161,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浙江西南部7个民族乡镇中小学中的5所学校(遂昌三仁,龙泉茶丰、竹烊,景宁民族,莲都老竹)800名学生和所在乡镇200名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对民族乡镇中小学民族学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民族学校的中小学生绝大...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浙江西南部7个民族乡镇中小学中的5所学校(遂昌三仁,龙泉茶丰、竹烊,景宁民族,莲都老竹)800名学生和所在乡镇200名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对民族乡镇中小学民族学校校园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民族学校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对体育活动认识充分态度积极;大多数学生喜欢直观、稳定、刺激、容易集中欣赏的运动项目;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兴趣爱好。并提出学校要重视、支持、关注学生的体育项目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引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教学计划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民族中小学学校 校园体育文化 浙江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权力的审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生活民族志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东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5,共8页
自"两为主"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到城市公立学校就读。通过对北京市一所普通公立学校为期三年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两为主"政策虽然依法保障了流动儿童少年在城市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自"两为主"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到城市公立学校就读。通过对北京市一所普通公立学校为期三年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两为主"政策虽然依法保障了流动儿童少年在城市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在入学门槛、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城市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广泛存在着国家政策话语和学校正规课程之外的隐蔽机制,它们是现存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反映,其结果是将流动人口子女排斥或自我排斥在城市学校的教育活动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流动人口子女 学校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