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电色谱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方 顾峻岭 傅若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92-395,共4页
比较全面地综述了毛细管电色谱法的发展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法 微液相色谱法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毛细管电色谱法拆分和测定马尼地平、尼卡地平对映体 被引量:4
2
作者 聂桂珍 李来生 +2 位作者 程彪平 周仁丹 张宏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72-1480,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对硝基苯氨基甲酸酯化β-环糊精毛细管开管柱(NCDP),建立了分别拆分钙离子阻滞剂盐酸马尼地平和盐酸尼卡地平对映体的毛细管电色谱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必要的结构及形态表征。在极性有...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对硝基苯氨基甲酸酯化β-环糊精毛细管开管柱(NCDP),建立了分别拆分钙离子阻滞剂盐酸马尼地平和盐酸尼卡地平对映体的毛细管电色谱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必要的结构及形态表征。在极性有机模式下,考察了有机溶剂的组成及含量、三乙胺和冰醋酸的含量、运行电压、温度对手性分离的影响。优化的条件为:温度20℃,检测波长236 nm,压力进样(3.448 k Pa×3 s),盐酸马尼地平在乙腈-甲醇-三乙胺-冰醋酸(体积比57∶43∶0.05∶0.07)流动相中,运行电压25 k V时,分离度(RS)为1.39;盐酸尼卡地平在乙腈-甲醇-三乙胺-冰醋酸(体积比55∶45∶0.05∶0.08)流动相中,运行电压20 k V时,分离度为1.30。上述两种地平对映体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1.2%和5.6%(n=5),表明所制备的电色谱柱有良好的稳定性。盐酸马尼地平的拆分时间〈5 min,盐酸尼卡地平的拆分时间〈7 min,有利于建立快速测定其对映体含量的方法。盐酸马尼地平和盐酸尼卡地平在5.2~1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9),检测限分别为1.8和2.3 mg/L(S/N=3)。初步将NCDP柱用于盐酸马尼地平片和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中对映体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法 溶胶-凝胶法 Β-环糊精衍生物 手性分离 盐酸尼卡地平和盐酸马尼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色谱法测定果蔬中粉唑醇对映体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宏福 李来生 +3 位作者 曹志刚 曾春 李良 刘琳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4-552,共9页
采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一种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毛细管手性电色谱开管柱(SECDP)。采用该电色谱柱,并在流动相中添加少量磺丁基醚β-环糊精,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协同作用,成功地拆分了手性农... 采用原位聚合反应,制备一种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毛细管手性电色谱开管柱(SECDP)。采用该电色谱柱,并在流动相中添加少量磺丁基醚β-环糊精,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协同作用,成功地拆分了手性农药粉唑醇对映体。考察了添加剂浓度、pH值、施加电压、温度及有机调节剂的含量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初步优化了开管电色谱柱拆分粉唑醇对映体的条件。优化的流动相组成为10 mmol·L^(-1)硼酸钠(pH=9.2),含3.0 mmol·L^(-1)磺丁基醚β-环糊精和体积分数为15%甲醇,施加电压15 kV,温度20℃,压力进样(3 psi×3 s),检测波长204 nm。在上述条件下,粉唑醇对映体分离度可达1.85,分析时间仅为8~12 min。黄瓜、梨、苹果和西红柿果蔬样品用乙腈提取,磁性石墨化碳净化,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测定果蔬中粉唑醇对映体的残留量。粉唑醇对映体在1.3~250μg·m 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第一个对映体y_1=92.56+176.81x_1,r_1=0.9993;第二个对映体y_2=46.46+177.97x-2,r_2=0.9998。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带负电荷的磺丁基醚-β-环糊精不仅能提供较强正向电渗流(EOF),同时有较高的手性分离选择性。所发展的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分离测定快速,溶剂耗量小,测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法 甲基丙烯酸酯原位聚合物基质 磺丁基醚β-环糊精 手性农药分离 粉唑醇对映体 食品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黛茶多酚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琪 臧晓韵 胡海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4-238,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马黛茶多酚中4种有效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方法。以乙腈、甲醇和磷酸(p H 2.5,2 mmol/L)为流动相,流速0.07 m L/min,分离电压-10 k V,检测波长325 nm。测定和比较了3种马黛... 建立同时测定马黛茶多酚中4种有效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方法。以乙腈、甲醇和磷酸(p H 2.5,2 mmol/L)为流动相,流速0.07 m L/min,分离电压-10 k V,检测波长325 nm。测定和比较了3种马黛茶产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4种成分分别在0.072~1.2、0.048~0.8、0.072~1.2、0.17~2.8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精密度分别为1.10%、2.12%、2.98%和2.32%,重复性RSD分别为1.10%、2.12%、2.98%、2.2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6%、99.03%、99.48%和99.21%。该方法灵敏、准确,可以用于马黛茶中绿原酸类活性物质分析。与HPLC比较,实验中所用有机试剂、样品用量均远低于普通HPLC检测用量,对于马黛茶多酚的质量控制及其大批量检测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黛茶 多酚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测定酵素中敌螨普的残留
5
作者 唐超 肖琦 付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6-231,共6页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检测酵素中敌螨普残留的分析方法,并依据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不同酵素中敌螨普残留的情况。样品经体积分数20%的乙腈提取,PRiME HLB小柱净化后检测。以乙腈-15 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4.7)...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检测酵素中敌螨普残留的分析方法,并依据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不同酵素中敌螨普残留的情况。样品经体积分数20%的乙腈提取,PRiME HLB小柱净化后检测。以乙腈-15 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4.7)(15∶85,V/V)为流动相,在电压强度+2 kV条件下,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敌螨普标准溶液在0.001~0.2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1,检出限(LOD)为1.0μg/kg,定量限(LOQ)为3.0μg/kg,加标回收率达到85.6%~92.9%,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3%~5.12%。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快速的优点,适用于多种酵素中敌螨普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酵素 敌螨普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毛细管电色谱法分离肌红蛋白酶解产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婷婷 梁振 +1 位作者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39,共4页
以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LMA)为功能单体,乙叉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正丙醇、1,4-丁二醇和水为三元致孔剂,以及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电渗流产生剂,制备了聚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系统考察了AMPS含量和单体-... 以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LMA)为功能单体,乙叉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正丙醇、1,4-丁二醇和水为三元致孔剂,以及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电渗流产生剂,制备了聚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系统考察了AMPS含量和单体-致孔剂比例对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溶液和致孔剂的最佳聚合溶液质量比为35:65,其中单体溶液组成为59.5%(质量分数,下同)LMA、40%EDMA和0.5%AMPS,致孔剂溶液组成为60%正丙醇、30%1,4-丁二醇和10%水。在优化的流动相条件下应用制备的整体柱采用毛细管电色谱法成功地分离了肌红蛋白酶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法 肌红蛋白酶解产物 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整体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分析果蔬汁饮品中8种农药残留
7
作者 朱丽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6-200,共5页
该实验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果蔬汁饮品中乐果、敌敌畏、克百威、甲萘威、莠去津、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百菌清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法。样品加入1.0%氨水的乙腈溶液提取并以石墨化炭黑(GCB)固相萃取柱净化,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5 ... 该实验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果蔬汁饮品中乐果、敌敌畏、克百威、甲萘威、莠去津、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百菌清的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法。样品加入1.0%氨水的乙腈溶液提取并以石墨化炭黑(GCB)固相萃取柱净化,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 Tris-HCl(66∶34,V/V)体系(pH 7.0),施加-9 kV电压进行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的检测波长为220 nm,并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农药组分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为0.03~3.70μg/mL,定量限(LOQ)为0.1~11.2μg/mL,加标回收率为84.4%~107.0%,精密度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6.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可满足果蔬汁饮品中多种农药组分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 果蔬汁饮品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反相电色谱法分离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魏伟 王义明 罗国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对乙睛-水-磷酸二氢销体系毛细管反相电色谱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柱上紫外检测,在75μmi.d.×30cm的毛细管ODS(3μm)填充柱上获得了小于2.0的折合培板高度。同时还研究了乙睛的比例、电解质的浓度和电场强度等因素对电渗流... 对乙睛-水-磷酸二氢销体系毛细管反相电色谱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柱上紫外检测,在75μmi.d.×30cm的毛细管ODS(3μm)填充柱上获得了小于2.0的折合培板高度。同时还研究了乙睛的比例、电解质的浓度和电场强度等因素对电渗流和往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法 柱效 毛细管填充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去痛片中的4种组分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桂芳 张守尧 贺巍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用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去痛片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硼酸·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缓冲液进行分离。以茶碱为内标,254nm为测定波长结果 样品中咖啡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等4... 目的 建立一种用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去痛片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硼酸·氢氧化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为缓冲液进行分离。以茶碱为内标,254nm为测定波长结果 样品中咖啡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苯巴比妥等4组分完全分离且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加样回收率为98.26% ̄101.87%。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动毛细管色谱法 去痛片 氨基比林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毛细管电色谱拆分地平类药物对映体 被引量:10
10
作者 聂桂珍 李来生 +2 位作者 程彪平 周仁丹 张宏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4-1422,共9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原位聚合物基质,将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到毛细管内壁,制得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柱(SECDP),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结构.磺酸基可提供足够稳定的正向电渗流(EOF),...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原位聚合物基质,将磺丁基醚-β-环糊精修饰到毛细管内壁,制得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柱(SECDP),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其结构.磺酸基可提供足够稳定的正向电渗流(EOF),基于磺丁基醚-β-环糊精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协同作用,通过优化手性添加剂浓度、pH值、施加电压、温度及有机调节剂含量等条件,利用该开管电色谱柱拆分了氨氯地平、尼莫地平和尼卡地平等10种地平类手性药物对映体.优化的流动相组成为20mmol/L NaH2PO4(pH=4.0),含4.0mmol/L磺丁基醚-β-环糊精,乙腈的体积分数为10%-25%,施加电压15~25kV,温度为15℃,电动进样2kV×5s,检测波长为236nm.在上述条件下,分离度(R。)可达3.62,柱效达61011块/m,分析时间一般为6~15min.基于色谱分离数据,探讨了相关的手性分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法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原位聚合物基质 磺丁基醚-Β-环糊精 手性分离 地平类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色谱柱重复性考察及实验条件的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施维 张丽华 +2 位作者 董礼孚 邹汉法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1-203,共3页
成功地研制了75μm内径偶联式和75,100μm内径非偶联式毛细管电色谱柱。在自制电色谱柱上获得了小于2.12%的保留时间RSD值,考察了pH值、有机溶剂浓度对保留行为的影响,并用以指导实验条件的选择。比较了两种方式... 成功地研制了75μm内径偶联式和75,100μm内径非偶联式毛细管电色谱柱。在自制电色谱柱上获得了小于2.12%的保留时间RSD值,考察了pH值、有机溶剂浓度对保留行为的影响,并用以指导实验条件的选择。比较了两种方式电色谱柱的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法 毛细管填充柱 色谱柱 C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的微波辅助合成及性能
12
作者 刘春叶 张雪娇 +1 位作者 苗延青 谢晓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34-2237,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对反应物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整体柱进行评价及初步应用。基于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lycldyl methacrylate,GMA)整体柱表面所带环氧基团较强的反应活性,与HP-β-CD... 采用微波辅助合成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对反应物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整体柱进行评价及初步应用。基于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lycldyl methacrylate,GMA)整体柱表面所带环氧基团较强的反应活性,与HP-β-CD羟基进行开环反应后直接键合到基质表面,采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得HP-β-CD聚合物毛细管整体柱。采用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实验所得较优制备条件为:V_(GMA)/V_(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3∶2(占总体积的10%),致孔剂V_(环己醇)/V_(十二醇)为1∶5。对异丙肾上腺素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β-CD 聚合物整体柱 毛细管电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硅胶整体柱分离分析食品中有机酸
13
作者 高文惠 杨桂君 贾英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3-156,共4页
建立应用毛细管硅胶整体柱采用毛细管电色谱法分离分析食品中有机酸的方法。对影响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效率的条件进行优化,色谱柱为本实验室制作的毛细管硅胶整体C18柱(100μm×40cm)、电压-6kV、进样时间10s、紫外检测波长200nm,流... 建立应用毛细管硅胶整体柱采用毛细管电色谱法分离分析食品中有机酸的方法。对影响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效率的条件进行优化,色谱柱为本实验室制作的毛细管硅胶整体C18柱(100μm×40cm)、电压-6kV、进样时间10s、紫外检测波长200nm,流动相为150mmol/L磷酸二氢钠-60mmol/L硼砂缓冲溶液(浓度比为5:2)和0.5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H7.5、25℃。结果表明:草酸和富马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丁二酸线性范围20~500μg/mL,酒石酸和柠檬酸的线性范围为15~10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平均回收率在89.8%~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6.23%(n=5),检出限在3.0~7.5μg/mL之间。毛细管硅胶整体柱具有制作成本低廉,对加热、有机溶剂等稳定和重复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应用毛细管硅胶整体柱采用毛细管电色谱法可以方便、快速、高效地分离分析食品中有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有机酸 毛细管硅胶整体柱 毛细管电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战国 吕九如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6-121,共6页
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草药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我国中草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回顾、国内中草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现状、中草药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新动向等.结果表明,除了HPLC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定量... 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草药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我国中草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回顾、国内中草药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现状、中草药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新动向等.结果表明,除了HPLC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定量分析以外,毛细管电泳法(CE),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毛细管电色谱法(CapillaryElectrochromatography,CEC),薄层扫描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已成为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定量分析方法 研究进展 HPLC方法 毛细管泳法 毛细管电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