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絮凝素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双艳 韩振林 +1 位作者 林影 郑穗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了获得高效的脂肪酶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利用来自酿酒酵母絮凝素蛋白Flo1的N端874个氨基酸残基(FS)和C端的1101个氨基酸残基(FL)作为锚定蛋白分别构建了2套载体系统.带有前肽的米黑根毛霉脂肪酶(ProRML)克隆到构建的2套展示载体中,... 为了获得高效的脂肪酶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利用来自酿酒酵母絮凝素蛋白Flo1的N端874个氨基酸残基(FS)和C端的1101个氨基酸残基(FL)作为锚定蛋白分别构建了2套载体系统.带有前肽的米黑根毛霉脂肪酶(ProRML)克隆到构建的2套展示载体中,使米黑根毛霉脂肪酶(RML)分别以N端锚定或C端锚定的方式实现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的展示.利用RMLC端的Flag标签,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2套系统中RML在酵母表面的展示情况.研究发现,N端锚定于酵母表面的展示酶FSR以pNPC为底物时,水解活力达到了105.3U/g,大约为C端锚定的展示酶FLR活力的2倍.同时FSR比FLR具有更宽的温度、pH作用范围和更好的热稳定性.与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相比,展示酶FSR也表现出更为优良的热稳定性.结果提示,基于Flo1N端锚定的展示系统更适合展示活性中心近C端的脂肪酶,推动了展示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表面展示 毕赤酵母 米黑根毛霉脂肪酶 N端锚定系统 C端锚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毕赤酵母FM22发酵培养基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明祥 谢万勇 +3 位作者 廖锡豪 陈家驹 韩双艳 林影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0期52-56,共5页
FM22培养基以丰富的氮源、较强的适应性等优势,适用于毕赤酵母发酵。为进一步对毕赤酵母发酵表达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进行优化,选取培养基中对其影响较大的CaSO4、KH2PO4、(NH4)2SO4、PTM4为自变量,酶活力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得自... FM22培养基以丰富的氮源、较强的适应性等优势,适用于毕赤酵母发酵。为进一步对毕赤酵母发酵表达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进行优化,选取培养基中对其影响较大的CaSO4、KH2PO4、(NH4)2SO4、PTM4为自变量,酶活力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得自变量最佳值及高低水平,再采用Box-Behnken组合设计方法,模拟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酶活力的影响。最终得到自变量最佳值:KH2PO445.02g/L、(NH4)2SO45.63g/L、CaSO40.46g/L、PTM4 1.63mL/L,酶活力为3214.7U/gDCW,较优化前提高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FM22培养基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波 谢佩蓉 +1 位作者 邹强 郑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继噬菌体展示技术创立后发展起来的真核展示系统 ,酵母的蛋白质折叠和分泌机制与哺乳动物细胞非常相似 ,对人的蛋白质表达和展示更具优越性 .酵母细胞颗粒大 ,可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筛选和分离 .目前报道的两种酵母展示...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是继噬菌体展示技术创立后发展起来的真核展示系统 ,酵母的蛋白质折叠和分泌机制与哺乳动物细胞非常相似 ,对人的蛋白质表达和展示更具优越性 .酵母细胞颗粒大 ,可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筛选和分离 .目前报道的两种酵母展示系统分别以α或a凝集素作为融合骨架 .在蛋白质的定向进化、口服疫苗的研制等多方面均有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酿酒酵母 定向进化 口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地霉脂肪酶在毕赤酵母表面展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陶站华 张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4-178,共5页
将白地霉脂肪酶基因N端与酿酒酵母FLO絮凝结构域序列融合,构建成脂肪酶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载体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免疫荧光检测证实脂肪酶已展示于毕赤酵母细胞表面。甲醇诱导96 h后展示酶活性达到81 U/g干细胞,酶的热稳定性较游离酶... 将白地霉脂肪酶基因N端与酿酒酵母FLO絮凝结构域序列融合,构建成脂肪酶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载体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免疫荧光检测证实脂肪酶已展示于毕赤酵母细胞表面。甲醇诱导96 h后展示酶活性达到81 U/g干细胞,酶的热稳定性较游离酶有较大提高,50℃孵育4 h后酶活仍保持初始酶活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展示 毕赤酵母 脂肪酶 白地霉 全细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新启动子GCW14在细胞表面展示CALB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轩薇 叶燕锐 +2 位作者 刘晓肖 鲁柳柳 林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9-135,共7页
以毕赤酵母内源壁蛋白Gcwl4p为锚定蛋白,分别以新的内源组成型启动子P_(GCW14)与诱导型启动子P_(AOXI)、组成型启动子P_(GAP)和P_(TEF1)4种启动子将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展示于毕赤酵母细胞表面,通过检测4种重组细胞的CALB酶活比较... 以毕赤酵母内源壁蛋白Gcwl4p为锚定蛋白,分别以新的内源组成型启动子P_(GCW14)与诱导型启动子P_(AOXI)、组成型启动子P_(GAP)和P_(TEF1)4种启动子将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展示于毕赤酵母细胞表面,通过检测4种重组细胞的CALB酶活比较这4个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转录活性。结果显示,P_(GCW14)的启动子活性与P_(AOX1)相当,最高菌体酶活力分别在发酵48 h和168h时达到694.8 U/g(Dry cell weight)和684.3 U/g(Dry cell weight),以P_(GCW14)为启动子的重组菌产酶周期大大缩短;组成型启动子P_(GAP)和P_(TEF1)的最高菌体酶活分别在发酵24 h和168 h达到266.7 U/g(Dry cell weight)和449.2 U/g(Dry cell weight),可见P_(GCW14)的启动子活力性要高于P_(GAP)和P_(TEF1)。此外,以P_(GCW14)为启动子,利用壁蛋白Gcw14p自身的信号肽代替载体上的α-信号肽使重组菌的菌体酶活力提高了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启动子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酵母表面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ir-N端为锚定序列构建巴斯德毕赤酵母通用表面展示载体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晶 于宏伟 +2 位作者 李宁 李靖一 郭润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为了构建巴斯德毕赤酵母通用表面展示载体,本研究利用DNA重组技术从酿酒酵母EBY100中克隆了与酵母细胞壁共价连接的甘露糖蛋白PIR的N端重复序列(pir-N),体外连接到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得到新型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的通用载... 为了构建巴斯德毕赤酵母通用表面展示载体,本研究利用DNA重组技术从酿酒酵母EBY100中克隆了与酵母细胞壁共价连接的甘露糖蛋白PIR的N端重复序列(pir-N),体外连接到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K中,得到新型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的通用载体pPIC9K-Pir-N,并将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与pir-N端融合。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酸酶已成功展示到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使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具有了β-葡萄糖苷酸酶催化活性,研究成果为其他生物催化剂的酵母表面展示提供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锚定蛋白 细胞表面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糖蛋白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婧楠 赵景壮 +3 位作者 刘淼 任广明 卢彤岩 徐黎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7-982,共6页
糖蛋白(Glycoprotein,G)作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rnia of Carp Virus,SVCV)主要的抗原蛋白,已成为现阶段SVCV病毒检测、抗体制备以及疫苗研制的热点。为了对其进行酵母表面展示,研究以SVCVshlj1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 糖蛋白(Glycoprotein,G)作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rnia of Carp Virus,SVCV)主要的抗原蛋白,已成为现阶段SVCV病毒检测、抗体制备以及疫苗研制的热点。为了对其进行酵母表面展示,研究以SVCVshlj1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体外扩增获得SVCV表面糖蛋白的基因开放阅读框(1530 bp)片段,将其克隆至酵母表面展示载体pYD1,构建重组质粒pYD1-G。利用电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pYD1-G导入酿酒酵母EBY100感受态细胞,经YNB选择培养基筛选和菌液PCR的鉴定,挑选出阳性转化子(命名为EBY100-pYD1-G),对其进行2%半乳糖诱导。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G蛋白的酵母表面展示情况。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后的酵母细胞EBY100-pYD1-G能产生特异性红色荧光,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红色荧光的酵母细胞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酵母细胞的荧光强度与诱导时间呈正比,其中诱导48h与72h的酵母细胞荧光强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基本趋于稳定不变的状态。因此,选取诱导48h为酵母表面展示的最佳诱导时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SVCV的G蛋白已经成功展示于酿酒酵母细胞表面,研究为鲤春病毒血症酵母口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糖蛋白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示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的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8
作者 李靖一 赵男 +3 位作者 谢晶 于宏伟 马雯 郭润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91,共6页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来改善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SDS-PAGE显示展示酶(DEG)的分子量为34.1kDa,对CMC-Na有底物专一性。与游离酶(FEG)相比,DEG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作用pH值未发生变化,分...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毕赤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来改善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SDS-PAGE显示展示酶(DEG)的分子量为34.1kDa,对CMC-Na有底物专一性。与游离酶(FEG)相比,DEG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作用pH值未发生变化,分别为70℃和4.0;对底物的亲和力降低;pH 2.5~8.5时酶活残留率为60%,比游离酶高0.5倍;温度70℃时酶活无损失,残留率为102%,同等条件下比游离酶高1.5倍;DEG重复使用10次以后保留活性仍为65%;而且展示酶对Co2+、Mn2+、Hg2+等重金属离子的耐受力也大大增强。本研究结果表明,展示内切-1,4-β-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得到大幅度改善,其酸热稳定性、重金属离子耐受性和操作稳定性均有所提高,DEG作为一种酵母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在各种纤维素降解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1 4-β-葡聚糖酶 毕赤酵母 细胞表面展示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基因的定点突变及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面展示
9
作者 余道兵 程学松 +2 位作者 王群 史艳可 张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
为解决植酸酶在制粒过程中易变性失活的问题,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JUY中的植酸酶基因phy A为亲本,借助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介导的定点突变,对植酸酶基因的关键位点进行密码子优化、引入氢键以及二硫... 为解决植酸酶在制粒过程中易变性失活的问题,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JUY中的植酸酶基因phy A为亲本,借助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介导的定点突变,对植酸酶基因的关键位点进行密码子优化、引入氢键以及二硫键Cys196-Cys446的缺失突变;凭借无缝克隆成功将锚定片段FS和携带标签Flag的目的片段phy A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中;采用氯化锂转化法,将构建的8个表达载体pPICZαC-FS/phy A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haffii)GS115基因组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基因改良后的植酸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成功展示。重组菌株A31、A61和A84的植酸酶活性均可达7 000 U/g。与分泌型植酸酶相比,展示酶具有更好的高温和酸碱耐受性,其中菌株A61在90℃水浴处理1h后仍有18%的酶活,在pH 1.6~4.0范围内,残余酶活保持在80%以上。菌株A61这一特性可以克服制粒过程中(60~90℃)植酸酶变性失活的不足,能够较好地满足动物饲料用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定点突变 表达载体pPICZαC-FS/phyA 巴斯德毕赤酵母 表面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佳堃 孙中远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47-1853,共7页
酵母细胞表达体系具备较为完善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分泌的机制。以酵母为基础的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真核蛋白展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蛋白质识别、蛋白质的固定化和定向进化研究,成为了蛋白质工程研究的重要工具。根据与酵母细... 酵母细胞表达体系具备较为完善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分泌的机制。以酵母为基础的细胞表面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真核蛋白展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蛋白质识别、蛋白质的固定化和定向进化研究,成为了蛋白质工程研究的重要工具。根据与酵母细胞壁的外源目的蛋白融合部位的不同,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主要分为凝集素系统和絮凝素系统2大系统。将该技术引入动物营养研究领域,有望通过诱导宿主产生原虫或甲烷菌的抗体,对瘤胃微生态进行调控,从而以减少甲烷排放;生产高活性的全细胞催化剂,以提高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对纤维物质的利用效率。为此,本文就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表面展示 凝集素系统 絮凝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在饲料添加剂开发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英蕾 孙建义 刘明启 《饲料工业》 2005年第2期40-42,共3页
经过近15年来的不断开发和完善,巴斯德毕赤酵母已经成为目前最成功的酵母表达系统之一。由于该酵母具有高水平表达的潜力和能进行高密度发酵,它的大规模发酵可用于生产多种新的蛋白。一些生长激素、酶、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的成功表达展... 经过近15年来的不断开发和完善,巴斯德毕赤酵母已经成为目前最成功的酵母表达系统之一。由于该酵母具有高水平表达的潜力和能进行高密度发酵,它的大规模发酵可用于生产多种新的蛋白。一些生长激素、酶、抗菌肽在毕赤酵母中的成功表达展示了该表达系统在饲料添加剂开发上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酵母表达系统 抗菌肽 蛋白 高密度发酵 生长激素 展示 饲料添加剂 应用前景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结合域的酿酒酵母表面展示及其黏附位点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玉杰 王佳堃 +1 位作者 叶均安 刘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6-982,共7页
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表达产琥珀酸丝状杆菌S85纤维素结合域家族2(CBD2),分析其纤维黏附位点。将CBD2基因插入质粒pYD1的AGA2 3′端,构建pMCBD2重组质粒,化学转化pMCBD2至酿酒酵母EBY100中,2%半乳糖诱导CBD2表达于酿酒酵母表面。利... 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表达产琥珀酸丝状杆菌S85纤维素结合域家族2(CBD2),分析其纤维黏附位点。将CBD2基因插入质粒pYD1的AGA2 3′端,构建pMCBD2重组质粒,化学转化pMCBD2至酿酒酵母EBY100中,2%半乳糖诱导CBD2表达于酿酒酵母表面。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重组酵母细胞在稻草茎细胞壁上的黏附位点。结果表明:利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可成功表达产琥珀酸丝状杆菌S85的CBD2基因;重组CBD2的pMCBD2-EBY100与稻草茎孵育后,经抗V5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处理可在稻草茎的薄壁、厚壁和维管组织均检测到荧光。产琥珀酸丝状杆菌S85的CBD2黏附稻草多个组织。结果提示:酿酒酵母表面展示技术与免疫组化技术联用研究瘤胃细菌CBD的黏附位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结合域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黏附位点 产琥珀酸丝状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的胸苷磷酸化酶全细胞催化剂的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洁 余磊 +2 位作者 杨东 李婕 王洪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1-206,共6页
胸苷磷酸化酶(TP)在核苷类代谢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催化生成多种核苷类似物。构建了TP的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作为全细胞催化剂。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克隆编码TP的deo A基因,利用酵母表达质粒p KFS构建重组质粒,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 胸苷磷酸化酶(TP)在核苷类代谢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催化生成多种核苷类似物。构建了TP的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作为全细胞催化剂。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克隆编码TP的deo A基因,利用酵母表达质粒p KFS构建重组质粒,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高拷贝阳性转化子经甲醇诱导96 h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P在酵母细胞表面成功展示。利用β-胸苷为底物,重组酵母细胞作为全细胞催化剂,经HPLC检测,结果表明展示在酵母表面的TP有催化活性,可以催化β-胸苷生成产物胸腺嘧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磷酸化酶 全细胞催化 毕赤酵母 表面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纤梭菌内切葡聚糖酶在酿酒酵母细胞表面上展示研究
14
作者 谭静利 姚淑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024-8026,8030,共4页
[目的]对热纤梭菌内切葡聚糖酶进行酿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研究,探索降低纤维素酶成本和提高酶活的方法。[方法]通过提取产内切葡聚糖酶的热纤梭菌总DNA,根据热纤梭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和酿酒酵母表面展示质粒载体pYD1上的多克隆位点... [目的]对热纤梭菌内切葡聚糖酶进行酿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研究,探索降低纤维素酶成本和提高酶活的方法。[方法]通过提取产内切葡聚糖酶的热纤梭菌总DNA,根据热纤梭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序列和酿酒酵母表面展示质粒载体pYD1上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克隆内切葡聚糖酶目的基因,将其连接到酵母表面展示质粒载体pYD1上,构建重组质粒pYD1-CelA,并将其转化入酿酒酵母菌株EBY100中,经诱导表达后,测定表达产物的最适温度和pH,并分析影响其活性的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结果]PCR扩增获得1 400bp左右的内切葡聚糖酶CelA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该基因与酵母表面展示质粒载体pYD1的重组质粒pYD1-CelA。重组质粒转化酿酒酵母菌株EBY100后,在鉴定培养基上测定透明圈的大小得出最佳诱导时间为60 h。表达产物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pH 4.6时酶活性相对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后续对纤维素酶的进一步研究、改造、大量生产及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纤梭菌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高效异源表达脂肪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杨 蔡海莺 +2 位作者 赵敏洁 李阳 冯凤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7-381,共5页
脂肪酶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领域,但较高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通过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异源表达系统重组表达脂肪酶,成为解决限制脂肪... 脂肪酶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领域,但较高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通过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异源表达系统重组表达脂肪酶,成为解决限制脂肪酶发展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脂肪酶在P.pastoris表达系统中的异源表达及其优化策略,并对毕赤酵母表面展示异源脂肪酶的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 脂肪酶 重组表达优化方法 表面展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与新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亚楠 刘睿 +1 位作者 吴梧桐 叶波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0-594,共5页
酵母中约有31%的编码基因与哺乳动物的一些重要功能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这为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思考,并将推动药物作用靶点、药物的毒副作用的研究。文章围绕酵母这种“模式”生物建立的几种技术平台的发展和特点,简要综... 酵母中约有31%的编码基因与哺乳动物的一些重要功能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这为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思考,并将推动药物作用靶点、药物的毒副作用的研究。文章围绕酵母这种“模式”生物建立的几种技术平台的发展和特点,简要综述了它们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同源基因 表面展示 双杂交系统 新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红细胞膜带3蛋白C端域Lys892~Phe895在Cl^-转运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利梅 傅国辉 +3 位作者 王天英 姜晓姝 郭卓维 史从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5-250,共6页
采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表达带 3蛋白膜段结构域 (Gln4 0 4~Val911)至酵母细胞膜 ,功能研究表明 ,表达后的膜段结构域具有离子转运的活性 ,同时 ,带 3蛋白抑制剂 4 ,4′ 二异硫氰 2 ,2′ 二黄酸芪 (DIDS)能够抑制其离子转运的功能 .利... 采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表达带 3蛋白膜段结构域 (Gln4 0 4~Val911)至酵母细胞膜 ,功能研究表明 ,表达后的膜段结构域具有离子转运的活性 ,同时 ,带 3蛋白抑制剂 4 ,4′ 二异硫氰 2 ,2′ 二黄酸芪 (DIDS)能够抑制其离子转运的功能 .利用PCR方法 ,以 pFAST Bac mdb3为模板扩增出带 3蛋白膜段结构域的 4种截断突变体 ,分别去除带 3蛋白C端域后 4个 (Ala90 8~Val911)、 16个 (Asp896~Val911)、 2 0个 (Lys892~Val911)、 32个(Asn880~Val911)氨基酸序列 ,测序后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 pYD1上 ,构建酵母表达质粒 pYD1 Trunc4、pYD1 Trunc16、pYD1 Trunc2 0和 pYD1 Trunc32 ,诱导 4组突变体的蛋白质表达 .然后测定Cl-的转运活性 ,结果发现去除后 2 0个 (Lys892~Val911)氨基酸残基后 ,离子转运活性明显下降 ,而去除后 32个 (Asn880~Val911)后 ,离子转运没有进一步下降 ,说明Lys892~Phe895 4个氨基酸残基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红细脑膜 带3蛋白 C端域Lys892-Phe895 Cl-转运过程 截断突变体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获进展
18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6-226,共1页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在线报道了乙酰胆碱酯酶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及其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该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王慧研究组完成,系统核心技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研发的检测试... 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在线报道了乙酰胆碱酯酶酵母表面展示系统的构建及其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该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王慧研究组完成,系统核心技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即将在上海开展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氨基甲酸酯类 乙酰胆碱酯酶 示范应用 检测试剂盒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