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市部分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鉴定与分析
1
作者 胡霖 啜力文 +5 位作者 赵辰昊 王泽坤 余复昌 陈文杰 王力 张振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为了解温州市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分别采集温州市宠物犬和猫粪便样本100份和64份,提取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采用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总阳性率为4.90%(8/164),... 为了解温州市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分别采集温州市宠物犬和猫粪便样本100份和64份,提取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采用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总阳性率为4.90%(8/164),宠物犬和猫隐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4.00%(4/100)和6.25%(4/64)。毕氏肠微孢子虫总阳性率为15.85%(26/164),宠物犬和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23.00%(23/100)和4.69%(3/64)。经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2种隐孢子虫,分别为犬隐孢子虫(n=4)、猫隐孢子虫(n=4);鉴定出3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别为PtEbⅨ(n=22)、CHG1(n=2)和BEB6(n=1)。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宠物犬猫感染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较常见,应进一步加强检测和溯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 毕氏肠微孢子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
作者 李建栋 崔凯 +1 位作者 董焕声 马泽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7-295,共9页
为了掌握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感染率及基因型种类的分布情况,探究其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源由,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采集长春地区8个养殖场共计538份梅花鹿粪便样品进行毕氏肠微孢子... 为了掌握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感染率及基因型种类的分布情况,探究其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源由,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采集长春地区8个养殖场共计538份梅花鹿粪便样品进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经PCR鉴定,测序分析、序列拼接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17.84%(96/538),不同养殖场的感染率为0~47.96%;研究共发现14种基因型(BEB6、EbpC、Ⅰ、JLD-Ⅲ、JLD-Ⅸ、JLD-ⅩⅤ、JLD-ⅩⅥ、JLD-ⅩⅦ、JLD-ⅩⅧ、JLD-ⅩⅨ、JLD-ⅩⅩ、JLD-ⅩⅪ、JLD-ⅩⅫ和JLD-ⅩⅩⅢ),其中BEB6为优势基因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选择MS1、MS3、MS4以及MS7位点对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96份阳性样品中,共有16份阳性分离株在至少2个位点同时扩增成功,形成10个多位点基因型(multilocus genotypes,MLGs),相同的基因型之间存在不同亚型,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情况及基因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防控毕氏微孢子虫在人和动物间的传播提供基础数据,对保障公共卫生与健康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肠微孢子虫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属动物毕氏肠微孢子虫研究进展
3
作者 齐萌 朱怡萱 赵爱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83,共4页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可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已鉴定出近300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为9个组群,组群1中的基因型大多数具有潜在人兽共患性;组群2~8中的基因型...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可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已鉴定出近300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为9个组群,组群1中的基因型大多数具有潜在人兽共患性;组群2~8中的基因型多数具有宿主特异性,部分也可感染人。研究表明,马属动物可感染37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具有一定人兽共患风险。论文就近年来感染马属动物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人兽共患风险、流行情况和致病性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肠微孢子虫 人兽共患寄生 基因型 马属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园圈养大熊猫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曹钰莹 李威 +8 位作者 钟志军 肖洁 弓超 王承东 李才武 杨海迪 黄祥明 吴孔菊 彭广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2-1136,共5页
为了解各地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其人畜共患风险,采用基于ITS基因的巢氏PCR方法,对江苏、福建、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动物园圈养大熊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进行调查和检测。在31份大熊猫粪... 为了解各地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其人畜共患风险,采用基于ITS基因的巢氏PCR方法,对江苏、福建、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动物园圈养大熊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进行调查和检测。在31份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14份,总感染率45.2%,检测出SC02(13/14)和Peru6(1/14)两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种系发育分析表明,SC02和Peru6都属于具有人畜共患潜能的group 1b。本实验首次发现SC02基因型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大熊猫,表明大熊猫可能作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储存宿主引起人微孢子虫病,拓宽了基因型SC02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宿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肠微孢子虫 大熊猫 巢氏PCR ITS基因型 动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部分地区奶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付寅 赵洪育 +2 位作者 陈远才 李俊强 张龙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60-964,共5页
目的调查河南省奶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流行情况及评估其人兽共患传播风险。方法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SSU rR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芽囊原虫核糖体小亚基(SSU rRNA)基因位点对从河南省5个地区,10个奶牛场共采集的1020份粪便样品进... 目的调查河南省奶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流行情况及评估其人兽共患传播风险。方法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SSU rR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芽囊原虫核糖体小亚基(SSU rRNA)基因位点对从河南省5个地区,10个奶牛场共采集的1020份粪便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奶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221/1020)和19.2%(196/1020),其中混合感染率为3.5%(36/1020)。序列分析显示共鉴定了5种毕氏肠微孢子虫人兽共患基因型(D、J、I、BEB4、BEB6)和4种芽囊原虫人兽共患基因型(ST1、ST2、ST4、ST5)。结论本研究首次对河南地区奶牛芽囊原虫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鉴定的人兽共患基因型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毕氏肠微孢子虫 芽囊原 人兽共患基因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梁霞霞 邹扬 +6 位作者 李涛善 陈红 曹富琼 杨建发 邹丰才 孙晓林 朱兴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2,共8页
为了探究云南省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从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市随机采集云岭牛粪便样品391份。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芽囊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应用PCR扩增粪便DNA并对阳性产物进... 为了探究云南省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从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市随机采集云岭牛粪便样品391份。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芽囊原虫的SSU rRNA基因序列,应用PCR扩增粪便DNA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确定样品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共有17份样品为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总感染率为4.35%(17/391);序列分析鉴定出2种已知基因型(1份为BEB8,16份为J);统计学分析显示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芽囊原虫的检测,108份粪便样品为芽囊原虫阳性,总感染率达27.62%(108/391);经测序和序列比对,共发现4种芽囊原虫的基因亚型,分别为:ST1(n=4)、ST5(n=15)、ST10(n=84)、ST14(n=5),其中ST10为优势基因亚型;统计学分析发现,芽囊原虫的感染率与年龄(P<0.01)和性别(P<0.05)显著相关。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云岭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和基因分型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扩展了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的宿主范围,也为预防和控制云岭牛的这两种肠道原虫病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牛 毕氏肠微孢子虫 芽囊原 感染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部分地区山羊毕氏肠微孢子虫多位点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婷丽 彭先启 +4 位作者 宋军科 胡瑞思 王莎莎 潘广林 赵光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30-1736,共7页
为了阐明山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遗传多样性,笔者采用基于微卫星(MS1、MS3、MS7)和小卫星(MS4)位点的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首次对不同用途山羊的122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分离株进行了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结果发现,在MS1、MS4和MS7位点的扩增效... 为了阐明山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遗传多样性,笔者采用基于微卫星(MS1、MS3、MS7)和小卫星(MS4)位点的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首次对不同用途山羊的122个毕氏肠微孢子虫分离株进行了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结果发现,在MS1、MS4和MS7位点的扩增效率依次为27.9%(34/122)、18.0%(22/122)、50.8%(62/122),而在MS3位点所有样品均未获得有效扩增。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所有样品的MS1、MS4和MS7位点分别具有16、9和18个基因型,共形成了14个MLGs。其中,50份绒山羊阳性样品3个位点扩增效率分别为10.0%(5/50)、14.0%(7/50)和90.0%(45/50),分别具有3、3和10个基因型,共形成了5个MLGs;56份奶山羊阳性样品3个位点的扩增效率依次为28.6%(16/56)、19.6%(11/56)和8.9%(5/56),分别组成4、4、1个基因型,共组成7个不同的MLGs;16份黑山羊阳性样品在3个位点的扩增效率依次为81.3%(13/16)、25.0%(4/16)、75.0%(12/16),分别具有9、2、7个基因型,构成2个ML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毕氏肠微孢子虫 多位点序列分型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地区荷斯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衡昭君 舒凡帆 +2 位作者 贺君君 李永华 杨建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3-978,共6页
为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云南部分地区荷斯坦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本实验从云南大理、昆明、曲靖和楚雄等牛养殖集中地区总共9个养殖场采集荷斯坦牛粪便样品547份,采用套式PCR结合测序检测并分析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显... 为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云南部分地区荷斯坦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本实验从云南大理、昆明、曲靖和楚雄等牛养殖集中地区总共9个养殖场采集荷斯坦牛粪便样品547份,采用套式PCR结合测序检测并分析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57%(25/547);各地区的感染率为0~10.53%,其中昆明地区养殖场感染率最高,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25<0.05)。断奶前犊牛感染率为6.32%(23/364),高于其他月龄牛的感染率,但各月龄牛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2>0.05)。公牛感染率为7.84%(8/102)高于母牛3.82%(17/445),性别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79>0.05)。进一步通过对样品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后鉴定其基因型,结果显示本研究共鉴定出5个基因型,I、J、BEB4为3个已知的基因型和YNY1、YNY22个新拟定的基因型,其中BEB4为优势基因型。在不同地区中,大理检出4种基因型(BEB4、I、YNN1、YNN2),昆明仅检出基因型BEB4,曲靖仅检出基因型J,大理地区基因型分布较为多样;在0~3月龄犊牛检出5种基因型,3~6月龄和成年牛分别只检出基因型BEB4和J;母牛检出4种基因型(BEB4、J、I、YNN1),公牛检出基因型BEB4和YNN2。采用MEGA 7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的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基因型YNY1、YNY2和I、J、BEB4分别位于Group 1和Group 2,均具有人兽共患潜力。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调查了云南省荷斯坦牛中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并分析了其基因型分布,填补了云南荷斯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研究空白,为云南荷斯坦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毕氏肠微孢子虫 感染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部分地区中华竹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伍雪梅 马峋 +4 位作者 张会军 李蕴慧 王俊伟 宋军科 赵光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4,共6页
为了明确湖南省部分地区中华竹鼠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从湖南省4个市的6个养殖场共采集中华竹鼠新鲜粪便样品480份,利用小亚基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的套式PCR对这些样品中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为了明确湖南省部分地区中华竹鼠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从湖南省4个市的6个养殖场共采集中华竹鼠新鲜粪便样品480份,利用小亚基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的套式PCR对这些样品中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5份粪便样品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总感染率为5.2%,除吉首市的中华竹鼠未检出阳性外,其余各采样点及各年龄段的中华竹鼠均有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但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所检测的中华竹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2种SSU rRNA基因型(Type 1和Type 2),其中Type 1为优势基因型;多位点序列分析发现,在MS1、MS3、MS7基因位点分别有7、1、14份样品成功扩增,呈现7、1、4个单倍型。本研究结果将为湖南省部分地区中华竹鼠微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竹鼠 毕氏肠微孢子虫 感染率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策勒县野生喜马拉雅旱獭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陀海欣 胡延波 +5 位作者 曹阳文娜 啜力文 周国庆 沙木哈尔·努斯甫拜 余复昌 齐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采集新疆策勒县野生喜马拉雅旱獭新鲜粪便样本50份,全部提取DNA后,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用PCR法对DNA样本进行检测。发现27份样本呈毕氏肠微孢子虫PCR扩增阳性,阳性率为54.0%(27/50);27个阳性样本均测序成功,共... 采集新疆策勒县野生喜马拉雅旱獭新鲜粪便样本50份,全部提取DNA后,基于毕氏肠微孢子虫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用PCR法对DNA样本进行检测。发现27份样本呈毕氏肠微孢子虫PCR扩增阳性,阳性率为54.0%(27/50);27个阳性样本均测序成功,共鉴定出2种基因型,以已知基因型LQ10(n=26)为优势感染基因型,1个新基因型命名为XJHT1(n=1);基因型XJHT1序列与我国貉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Peru8的序列存在3个碱基差异。构建遗传进化树显示,2个基因型均属组群1。研究结果为我国野生旱獭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情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肠微孢子虫 喜马拉雅旱獭 检测 鉴定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猪粪便中分离纯化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改良方法
11
作者 莫碧莹 焦寒伟 +5 位作者 徐金智 罗碱 倪文佳 李田 包佳玲 周泽扬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了从粪便样品中获得纯度更高的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E.bieneusi).我们从患腹泻病症的猪粪便中,通过改良网孔过滤、Percoll等密度离心以及蔗糖梯度离心等步骤,将粪便中的杂质去除,获得纯度更高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同... 为了从粪便样品中获得纯度更高的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E.bieneusi).我们从患腹泻病症的猪粪便中,通过改良网孔过滤、Percoll等密度离心以及蔗糖梯度离心等步骤,将粪便中的杂质去除,获得纯度更高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同时在纯化的必要环节进行PCR法辅以韦伯氏染色法对获得的样品进行鉴定,从而进一步提高纯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所获得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纯度,最高能达到占样品总微生物的15%.比现有报道的9%提高了近1倍.毕氏微孢子虫感染人类和牲畜,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健康.但由于其在体外纯化和繁殖困难,关于它致病机理的研究非常有限.通过此改良方法获得更加纯化的毕氏肠微孢子虫,为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肠微孢子虫 粪便样品 纯化 PCR 韦伯氏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怒江州部分地区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凤娇 罗潇 李海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从怒江州的鸠门当、古泉村、亚左洛村、茨开镇、独龙江乡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采集独龙牛粪便样本1129份,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从怒江州的鸠门当、古泉村、亚左洛村、茨开镇、独龙江乡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采集独龙牛粪便样本1129份,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所调查地区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68%(19/1129);各地点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以独龙江乡感染率最高;4个季度中夏季感染率最高3.26%(9/276),春、秋和冬感染率分别为1.10%(3/272)、1.28%(4/312)和1.12%(3/269),但差异不显著(P>0.05)。序列分析发现,在19个阳性样本中成功鉴定出4种已知基因型(EbpC、BEB4、CHN3和CHN4)及2种新基因型(YNNJ1和YNNJ2),丰富了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数据。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得6种基因型均为人兽共患基因型,提示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人兽互传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牛 毕氏肠微孢子虫 感染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犊牛腹泻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银池 闫磊 +4 位作者 赵玉玺 薛永康 闫跃飞 任小丽 张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0,共5页
本试验旨在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河南省腹泻犊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并评估腹泻犊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人兽共患潜力。在河南省采集了140份0~6月龄的腹泻犊牛粪便,采用巢式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并对阳性结果... 本试验旨在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河南省腹泻犊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并评估腹泻犊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人兽共患潜力。在河南省采集了140份0~6月龄的腹泻犊牛粪便,采用巢式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并对阳性结果测序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在腹泻犊牛中的感染率为6.43%(9/140),断奶前犊牛感染率高于断奶后犊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共检出5种基因型,分别为J(n=3)、I(n=2)、CHC8(n=2)、BEB4(n=1)和BEB6(n=1),基因型的分布有一定的地理差异,这5种基因型同处于2群,具有人兽共患风险。本试验结果对犊牛腹泻防控以及公共卫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毕氏肠微孢子虫 基因型 人兽共患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隐孢子虫、贾第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全 邓宇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7期133-135,共3页
隐孢子虫、贾第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均为人畜共患寄生性原生生物,且其宿主范围广泛,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对家猪和野猪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猪隐孢子虫、贾第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就猪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贾第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均为人畜共患寄生性原生生物,且其宿主范围广泛,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对家猪和野猪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猪隐孢子虫、贾第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就猪隐孢子虫、贾第虫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检测方法和流行病学概况做一综述,为保护人类及猪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 孢子 贾第 毕氏肠微孢子虫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进展
15
作者 赵威 周换换 +2 位作者 徐柳莲 马天明 吕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9-1143,共5页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新现的人兽共患病原体,以前被认为是一种肠道原虫,最近被划分为真菌。该病原体主要侵染宿主小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等临床症状,并且可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具有重要公共卫意义。研究表明,啮齿动物可感染或携带多种毕... 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一种新现的人兽共患病原体,以前被认为是一种肠道原虫,最近被划分为真菌。该病原体主要侵染宿主小肠上皮细胞引起腹泻等临床症状,并且可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具有重要公共卫意义。研究表明,啮齿动物可感染或携带多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就近年来啮齿动物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率、基因型、人兽共患风险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氏肠微孢子虫 人兽共患 基因型 啮齿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理野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尔俊 王琪琪 +2 位作者 赵俊杰 岳凤娇 李海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16,共4页
为了解云南大理野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本试验从大理采集到287份野鼠粪便标本,利用巢式PCR反应将粪便DNA标本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有12份,感染率为4.18%。其中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感染... 为了解云南大理野鼠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型,本试验从大理采集到287份野鼠粪便标本,利用巢式PCR反应将粪便DNA标本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有12份,感染率为4.18%。其中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感染率分别为12.50%(2/16)、1.37%(1/73)、4.55%(9/198),雌性、雄性感染率分别为4.57%(8/175)、3.57%(4/112),各年龄组和性别间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共鉴定出3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EbpC、D、YNM1,其中YNM1是本试验鉴定出的新基因型,丰富了微孢子虫基因型数据库,且3种基因型均为人兽共患基因型。本试验结果表明,大理地区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人兽共患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 野鼠 毕氏肠微孢子虫 巢式PCR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地区牛的3种肠道原虫分子检测与鉴定
17
作者 谢昕言 王开胜 +6 位作者 徐翠蓉 陈俊蓉 邓梦玲 杨建发 贺君君 邹丰才 黄建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6,共7页
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市和楚雄市规模化养殖场奶牛和肉牛的十二指肠贾第虫、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该省两市规模化肉牛、奶牛养殖场牛新鲜粪样140份,通过PCR及DNA测序分析了贾第虫、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阳性... 为了解云南省大理市和楚雄市规模化养殖场奶牛和肉牛的十二指肠贾第虫、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随机采集该省两市规模化肉牛、奶牛养殖场牛新鲜粪样140份,通过PCR及DNA测序分析了贾第虫、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阳性率及基因型。结果显示,贾第虫有11份样品呈阳性,阳性率为7.86%。贾第虫基因型共鉴定出2种集聚体,集聚体E(n=10)为优势集聚体,有1份为集聚体A阳性的样品;芽囊原虫鉴定出ST5、ST10和ST14共3种基因型,ST10(n=28)为优势基因型,ST5检出6份,ST14检出3份;毕氏肠微孢子虫检出12份呈阳性,阳性率为8.57%,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品中共鉴定出2种基因型,其中仅在奶牛场中检测到J型(n=1),BEB4型(n=11)仅在肉牛场中被检出。调查结果表明,贾第虫、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在这些地区存在流行,可能对当地人畜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应当加强牛肠道寄生原虫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贾第 芽囊原 毕氏肠微孢子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物鹦鹉和文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18
作者 丁薇 陈芳 +4 位作者 王冬晴 韩立婷 卫梦迪 吕超超 钱伟锋 《北方牧业》 2023年第9期14-14,共1页
随着养鸟文化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宠物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鸟类可感染多种肠道寄生虫,影响鸟类健康,引起鸟类发病甚至死亡。另外,某些肠道寄生虫为人兽共患病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给人,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国... 随着养鸟文化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宠物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鸟类可感染多种肠道寄生虫,影响鸟类健康,引起鸟类发病甚至死亡。另外,某些肠道寄生虫为人兽共患病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给人,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国内有关宠物鸟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报道有限。齐萌等曾于2008年对郑州市宠物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做过调查;近年来也有关于宠物鸟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等特定病原的调查研究。本研究对洛阳地区部分宠物鸟类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宠物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近况,为宠物鸟寄生虫病防治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寄生 人兽共患病 人兽共患寄生 宠物 毕氏肠微孢子虫 贾第 寄生病防治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县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路 张誉方 +6 位作者 蒙英雯 衡昭君 孙峰 周惠芬 李建昌 李晶 徐聪 《云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解元江县部分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结合麦克马斯特氏法,对该县2个采样点6个不同养殖场中采集的168份山羊粪样进行了寄生虫检测及阳性粪样虫卵计数,并采用巢氏PCR方法对粪样中毕氏肠微孢子虫、芽囊原虫和隐... 为了解元江县部分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结合麦克马斯特氏法,对该县2个采样点6个不同养殖场中采集的168份山羊粪样进行了寄生虫检测及阳性粪样虫卵计数,并采用巢氏PCR方法对粪样中毕氏肠微孢子虫、芽囊原虫和隐孢子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山羊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4.64%,以线虫和球虫感染为主,球虫感染率为44.64%(75/168),每克粪便样品中的球虫卵囊数(OPG值)在0~23800,平均为888.33;线虫感染率为3.57%(6/168),每克粪便样品中的线虫虫卵数(EPG值)在0~200,平均为7.14;混合感染率为3.57%(6/168)。不同采样地间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年龄段、性别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巢式PCR检测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芽囊原虫感染率分别为4.76%(8/168)、0.60%(1/168),未检测到隐孢子虫感染。调查结果表明元江县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已普遍存在,可为元江县山羊肠道寄生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线 毕氏肠微孢子虫 芽囊原 孢子 元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动物园圈养动物3种肠道原虫的分子检测及基因型鉴定
20
作者 梁玮珈 陈小庆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4期469-477,共9页
【目的】隐孢子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是3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等肠道的寄生原虫,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试验旨在调查南昌市动物园部分圈养动物3种原虫的感染情况并鉴定其基因型,为制订动物园人兽共患病传播... 【目的】隐孢子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是3种常见的寄生于人、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等肠道的寄生原虫,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试验旨在调查南昌市动物园部分圈养动物3种原虫的感染情况并鉴定其基因型,为制订动物园人兽共患病传播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南昌市动物园采集非人灵长类、偶蹄类、奇蹄类、象类、有袋类、鸟类和食肉类等圈养动物粪便样品共42份,提取粪样总DNA;采用PCR技术扩增隐孢子虫小亚单位核糖体RNA(SSU rRNA)、毕氏肠微孢子虫核糖体RNA内转录间隔区(ITS)和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序列;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3种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和基因型。【结果】42份粪便样本中有17份样品原虫为阳性,总检出率40.5%(17/42);其中隐孢子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4%(1/42)、14.3%(6/42)和23.8%(10/42)。检出动物阳性占比分别为:非人灵长类64.7%(11/17)、偶蹄类23.5%(4/17)、奇蹄类5.9%(1/17)、有袋类5.9%(1/17);且非人灵长类动物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混合感染。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在矮马(奇蹄类)鉴定出1种隐孢子虫基因型(姬鼠基因型II),在长臂猿、金丝猴、博士猴、红尾长尾猴和羊驼中共鉴定到2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D,ALP1)。在松鼠猴、黑白疣猴、博士猴、黑叶猴、金丝猴、羚羊和袋鼠中共鉴定到5种芽囊原虫基因型(ST1、ST2、ST5、ST13和ST14);其中芽囊原虫(ST1、ST5)和毕氏肠微孢子虫(D、ALP1)均属人兽共患基因型。【结论】南昌市动物园圈养动物存在毕氏肠微孢子虫、芽囊原虫和隐孢子虫感染;从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芽囊原虫中鉴定出人兽共患基因型,有潜在的人兽共患传播风险。动物园应进一步加强圈养动物肠道寄生原虫的监测,做好驱虫、消毒及预防人-兽传播等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动物 毕氏肠微孢子虫 芽囊原 孢子 分子检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