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福庆 瞿健萍 +9 位作者 赵妍 张博 李玥 刘琪 王超 郝春晖 姜仁礼 张国华 刘雪松 韩彦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为了获得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数据,选取15只比格犬分为3组,泰地罗新以推荐剂量4 mg/kg分别对比格犬进行肌肉和皮下注射,以2 mg/kg剂量进行静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比格犬血液,离心获得血浆,经处理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 为了获得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数据,选取15只比格犬分为3组,泰地罗新以推荐剂量4 mg/kg分别对比格犬进行肌肉和皮下注射,以2 mg/kg剂量进行静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比格犬血液,离心获得血浆,经处理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液中的药物含量;应用Winnonlin软件中的非房室模型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泰地罗新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数据。结果显示,泰地罗新标准曲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超过0.99;检测限为5 ng/mL,定量限为10 ng/mL;5、50、500 ng/mL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在80%~120%之间,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稳定性试验中待测药物的响应值均低于20%。泰地罗新静脉、肌肉、皮下注射后在比格犬体内的T_(1/2e)分别为48.23 h±12.57 h、71.71 h±38.17 h、75.29 h±32.32 h;T_(max)分别为0.11 h±0.04 h、0.07 h±0.03 h、0.10 h±0.04 h;C_(max)分别为446.91 ng/mL±57.68 ng/mL、732.09 ng/mL±87.94 ng/mL、635.52 ng/mL±94.39 ng/mL;AUC_(0-t)分别为12661.11 ng·h/mL±3047.21 ng·h/mL、22898.57 ng·h/mL±5079.82 ng·h/mL、20974.46 ng·h/mL±4789.36 ng·h/mL;MRT_(last)分别为49.33 h±5.67 h、63.05 h±5.32 h、67.37 h±7.21 h;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90.42%±4.84%,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2.83%±7.96%。泰地罗新在比格犬血液中吸收快、消除缓慢,血药浓度较高,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地罗新 比格犬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的莫诺苷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2
作者 熊山 李敬来 +3 位作者 朱秀清 王晓英 吕圭源 张振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0-293,共4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的比格犬灌胃莫诺苷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血浆样品采用蛋白质沉淀法处理,以芍药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 Inertsil ODS-SP 色谱柱(50 mm ×2.1 mm,5μm),流动相为水...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的比格犬灌胃莫诺苷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血浆样品采用蛋白质沉淀法处理,以芍药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 Inertsil ODS-SP 色谱柱(50 mm ×2.1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1 mmol / L 甲酸钠)-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L / 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采用 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杂质不干扰莫诺苷和内标的测定,线性范围为2~5000μg / L( r =0.9966),定量限为2μg / L。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适合比格犬血浆中莫诺苷浓度的测定,可以应用该方法进行莫诺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比格犬灌胃莫诺苷3个剂量(5、15、45 mg / kg)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631.20±238.50)、(3984.05±750.38)、(10397.64±3156.34)μg / L&#183;h,与给药剂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莫诺苷 血浆 比格犬 药代动力学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LC-MS MS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UV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吡非尼酮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永升 赵小平 +3 位作者 钟皎 陈燕 柳晓泉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吡非尼酮浓度的方法,用于研究其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用10%高氯酸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采用HPLC-UV法测定。色谱柱为汉邦Liehtospher C18柱(250mm×4.6mm ID,5μm),... 目的:建立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吡非尼酮浓度的方法,用于研究其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用10%高氯酸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采用HPLC-UV法测定。色谱柱为汉邦Liehtospher C18柱(250mm×4.6mm ID,5μm),流动相为乙腈.0.2%醋酸水(23:7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0nm,内标为水杨酸。结果:线性范围为0.075~76.67班,方法回收率在100.2%~103.3%之间,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均小于6%。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应用于吡非尼酮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非尼酮 HPLC 比格犬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尹伟 刘向辉 +3 位作者 孙卫革 程义成 张磊 王晨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目前无公认的方法可快速建立种植体周围炎(种周炎)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为种周炎骨缺损后骨再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建模途径。方法选择6只比格犬,每只比格犬即刻植入6枚种植体。待种植体-骨结合3个月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只... 目的目前无公认的方法可快速建立种植体周围炎(种周炎)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为种周炎骨缺损后骨再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建模途径。方法选择6只比格犬,每只比格犬即刻植入6枚种植体。待种植体-骨结合3个月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只比格犬作为实验组,翻瓣局部去骨+丝线结扎+高糖饮食综合作用;其他3只作为对照组,行常规Ⅱ期手术。1个月后分别通过种植体牙周指标检查、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eriimplantsulcularfluid,PISF)测定、X线片、直观测量和组织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程度[缺损深度(DD值)、缺损宽度(DW值)、牙槽骨水平(BL值)]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PIS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95±0.28)μL vs(1.02±0.14)μL,P<0.01]。实验组可见植体颈部牙槽嵴高度下降且植体间牙槽间隔消失,对照组则未见明显骨吸收,2组垂直骨丧失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0.84)mm vs(0.32±0.08)mm,P<0.05]。实验组口内植体表面均被大量菌斑和软垢覆盖,牙龈不同程度充血红肿,局部翻瓣暴露植体后均可见螺纹暴露,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DD值、DW值、BL值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8±1.36)mm vs(0.26±0.08)mm,(2.38±0.73)mm vs(0.21±0.04)mm,(1.70±0.79)mm vs(0.15±0.05)mm,P<0.05]。组织切片显示实验组种植体颈部破骨细胞增生活跃。结论局部去骨+丝线结扎+高糖饮食联合法可快速建立种周炎骨缺损模型,适合在动物科研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种周炎 骨缺损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的麻醉及麻醉前用药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娜 赵君玫 +1 位作者 刘学芳 张振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比格犬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实验用犬,在药理学、毒理学、外科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论文综述了比格犬麻醉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吸入麻醉、注射麻醉、复合麻醉以及麻醉前给药等,以期为科研人员开展比格犬相关麻醉操作提供... 比格犬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实验用犬,在药理学、毒理学、外科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论文综述了比格犬麻醉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吸入麻醉、注射麻醉、复合麻醉以及麻醉前给药等,以期为科研人员开展比格犬相关麻醉操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吸入麻醉 注射麻醉 复合麻醉 麻醉前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眠新Ⅱ与舒泰复合麻醉剂对比格犬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段明军 陈冰心 +5 位作者 张春 姜涛 寿玺 李志强 魏琴 王雪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为了探索速眠新Ⅱ与舒泰复合麻醉剂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选用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Ⅱ(0.6mg/kg)与舒泰(0.75mg/kg)混合肌注诱导麻醉,30min后给予该混合制剂静脉维持麻醉(每小时速眠新Ⅱ0.2mg/kg,舒泰0.3mg/kg),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 为了探索速眠新Ⅱ与舒泰复合麻醉剂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选用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Ⅱ(0.6mg/kg)与舒泰(0.75mg/kg)混合肌注诱导麻醉,30min后给予该混合制剂静脉维持麻醉(每小时速眠新Ⅱ0.2mg/kg,舒泰0.3mg/kg),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量。结果显示,速眠新Ⅱ与舒泰复合麻醉剂,诱导麻醉迅速,维持麻醉效果安全、稳定,镇痛及肌松等效果良好,麻醉期间能保证动物的正常心肺功能。试验表明该复合麻醉剂是一种理想的麻醉剂,能满足各种外科手术操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Ⅱ 舒泰 比格犬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脑垂体远侧部细胞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玉谷 张媛 +2 位作者 孔小明 程树军 黄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8-470,共3页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比格犬(Beagle)脑垂体远侧部实质中含有6种细胞,即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滤泡—星形细胞,它们各有其超微结构特征。生长激素细胞呈圆形;胞核为圆形;...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比格犬(Beagle)脑垂体远侧部实质中含有6种细胞,即生长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滤泡—星形细胞,它们各有其超微结构特征。生长激素细胞呈圆形;胞核为圆形;分泌颗粒很多,圆形,直径约233~465nm。催乳激素细胞多呈不规则形;胞核为不规则形;分泌颗粒很多,圆形,直径约310~620nm。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分泌颗粒较少,直径约78~232nm。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分泌颗粒较多,圆形,直径约155~310nm,分布于细胞周边。促性腺激素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分泌颗粒较少,呈圆形、卵圆形、杵状或不规则形,长径约155~434nm。滤泡一星形细胞呈星形或不规则形,有突起伸入相邻细胞之间;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内无分泌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脑垂体 侧部细胞 电镜观察 生长激素细胞 催乳激素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段明军 张峰 +3 位作者 杨志 李志强 寿玺 陈冰心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观察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注射液1.6mg/kg肌注诱导麻醉,戊巴比妥纳5mg/(kg·h)-10mg/(kg·h)静脉维持麻醉,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量。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 观察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注射液1.6mg/kg肌注诱导麻醉,戊巴比妥纳5mg/(kg·h)-10mg/(kg·h)静脉维持麻醉,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量。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期间心肺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能满足临床外科教学需求。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安全、稳定,经济,适合临床外科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注射液 戊巴比妥钠 麻醉效果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的艾普拉唑及其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丽君 李敬来 +2 位作者 王晓英 乔建忠 张振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2-456,共5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技术,建立了快速、简单、灵敏的比格犬静脉滴注艾普拉唑钠盐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血浆样品采用蛋白沉淀法,以丁螺环酮作为内标,色谱柱为Teknokroma Kromasil C18(100 mm×2.1 mm,5μm),...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技术,建立了快速、简单、灵敏的比格犬静脉滴注艾普拉唑钠盐后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血浆样品采用蛋白沉淀法,以丁螺环酮作为内标,色谱柱为Teknokroma Kromasil C18(10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69∶8∶23,v/v/v)(含0.1%的甲酸),流速0.2 mL/min,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以正离子方式检测。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采用DAS 2.0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杂质不干扰艾普拉唑和内标的测定,线性范围为5~10 000μg/L(r=0.994),最低定量限为5μg/L,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低、中、高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在106%左右,基质效应小于142.0%,表明该方法适合比格犬血浆中艾普拉唑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比格犬静脉滴注艾普拉唑钠盐3个剂量(0.2 mg/kg、0.8 mg/kg和3.2 mg/kg)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4×104±3×103)、(8.8×104±1.6×104)和(5.4×105±8×104)μg/L.min,呈线性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艾普拉唑 比格犬血浆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玉海 潘华 +1 位作者 佟世德 孙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3期52-54,共3页
为犬埃立克体病的病理学、临床学、病原学的深入研究 ,我们用 Beagle(比格犬 )复制犬埃立克体病以建立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比格犬静脉接种 E.platy和 E.canis后 ,利用 PCR和电镜技术确证感染成功。进一步的观察发现 ,接种后比格犬与... 为犬埃立克体病的病理学、临床学、病原学的深入研究 ,我们用 Beagle(比格犬 )复制犬埃立克体病以建立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比格犬静脉接种 E.platy和 E.canis后 ,利用 PCR和电镜技术确证感染成功。进一步的观察发现 ,接种后比格犬与最易感的德国牧羊犬自然感染埃立克体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接种病原 比格犬 埃立克体病 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研究Ⅳ.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对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玉海 刘世忠 +4 位作者 刘广江 曾昭智 李洪涛 吴清洪 顾为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了观察盐酸多西环素对急性期犬埃立克体病的治疗效果,对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进行了盐酸多西环素的治疗试验。采集比格犬感染前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测定血常规及各项血生化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处理。血常规检测发现与治... 为了观察盐酸多西环素对急性期犬埃立克体病的治疗效果,对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进行了盐酸多西环素的治疗试验。采集比格犬感染前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测定血常规及各项血生化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处理。血常规检测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RBC、WBC、HGB、PLT、MPV、NEU-TRO、LYM、MONO和RDW显著升高;HCT、MCV、MCH和MCHC无明显变化;血生化检测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LT和AST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治疗后与感染前相比,血常规和血生化各项均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证实了盐酸多西环素对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病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立克体病 盐酸多西环素 血常规 血生化指标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蠕形螨病的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曲莉芝 顾为望 +1 位作者 李晋红 吴清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4期79-80,共2页
对 2 7只普通级比格犬的蠕形螨病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 ,结果为该品种犬蠕形螨病的病变均从下腹部开始 ,并迅速蔓延到胸腹部、下颌、面部、四肢至全身 ;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界线不明显 ;病变部位的小丘疹以毛囊为中心 ,感染化脓后内含大量... 对 2 7只普通级比格犬的蠕形螨病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 ,结果为该品种犬蠕形螨病的病变均从下腹部开始 ,并迅速蔓延到胸腹部、下颌、面部、四肢至全身 ;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界线不明显 ;病变部位的小丘疹以毛囊为中心 ,感染化脓后内含大量蠕形螨的成虫、幼虫和虫卵 ,同时也可以查到大量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 ,病犬一般无瘙痒症状。皮下注射依维菌素 ,外用双甲脒 ,同时抗菌等对症治疗 ,治愈率达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蠕形螨病 临床症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法测定比格犬血浆中长春氟宁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小平 王永升 +3 位作者 钟皎 陈燕 柳晓泉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比格犬血浆中长春氟宁浓度的LC-MS方法,用于研究其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非那雄胺,0.25mol/L NaOH碱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取上清真空挥干,流动相150μL溶解,取40μL进行LC-MS测定。色谱柱... 目的:建立测定比格犬血浆中长春氟宁浓度的LC-MS方法,用于研究其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非那雄胺,0.25mol/L NaOH碱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取上清真空挥干,流动相150μL溶解,取40μL进行LC-MS测定。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柱(150mm×4.6mm ID,5μm);流动相为0.01mol/L乙酸铵水溶液-甲醇(20:80),流速为1mL/min。ESI选择正离子检测:长春氟宁,m/z:817.3;非那雄胺,m/z:373.2。结果:线性范围为0.025-12.5μg/mL。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均小于7.8%,方法回收率在97.0%-100.2%之间,提取回收率大于80%。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可应用于长春氟宁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氟宁 LC-MS 比格犬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阔 康爱君 +1 位作者 田枫 彭杨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7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戊巴比妥钠 比格犬 巴比妥类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 兽医临床 抑制作用 麻醉作用 实验动物 动物中毒 使用不当 中毒病例 衍生物 大剂量 麻醉剂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研究 Ⅲ病原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世忠 马玉海 +4 位作者 刘广江 黄俊明 曾昭智 赵乐 顾为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7期43-45,共3页
为了观察犬埃立克体病病犬血细胞中病原的感染情况,对6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血细胞进行了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单核细胞的细胞质和血小板中均存在埃立克体包涵体,其中单核细胞的包涵体内病原多达8个,血小板的包涵体内也... 为了观察犬埃立克体病病犬血细胞中病原的感染情况,对6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血细胞进行了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单核细胞的细胞质和血小板中均存在埃立克体包涵体,其中单核细胞的包涵体内病原多达8个,血小板的包涵体内也发现数个病原。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我们成功地建立了比格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也为临床上诊断犬埃立克体病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埃立克体病 病原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埃立克体病实验模型研究 Ⅰ.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博恒 刘世忠 +5 位作者 马玉海 黄俊明 谭剑斌 吴清洪 李洪涛 顾为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4期22-24,共3页
为观察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血液学变化,对6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进行了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采集比格犬感染前后的血液样本,测定血常规及各项血生化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处理。血常规检测发现感染后RBC、WBC、HGB、HCT、PLT、... 为观察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血液学变化,对6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进行了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采集比格犬感染前后的血液样本,测定血常规及各项血生化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处理。血常规检测发现感染后RBC、WBC、HGB、HCT、PLT、MPV、LYM和MONO值极显著降低(P<0.01),RDW显著降低(P<0.05);血生化检测发现感染后ALT和AST极显著升高(P<0.01),ALB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我国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血液学变化较国外报道的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埃立克体中国病原株的致病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立克体病 血常规 血生化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佩 刘雪松 +2 位作者 姜岩 迟新宇 刘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为探究恩诺沙星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比格犬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以及排泄规律,选取12只比格犬,恩诺沙星以推荐剂量2.5 mg/kg剂量分别静脉、皮下以及肌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静脉采集犬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为探究恩诺沙星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比格犬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以及排泄规律,选取12只比格犬,恩诺沙星以推荐剂量2.5 mg/kg剂量分别静脉、皮下以及肌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静脉采集犬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药物浓度。用非房室模型对药时数据进行分析,静脉注射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0.083 h±0.013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486 h±0.861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524μg.h/mL±0.438μg.h/mL;皮下注射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0.167 h±0.071 h,消除半衰期为(T1/2β)为6.418 h±1.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136μg.h/mL±0.311μg.h/mL;肌肉注射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0.167 h±0.044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4.161 h±1.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976μg.h/mL±0.111μg.h/mL。结果表明,恩诺沙星皮下注射消除半衰期相对较长,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药物代谢动力学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颈部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阿依恒.曲库尔汗 尼力帕尔.阿力木 亚力坤.亚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比格犬具有生物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适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文中研究比格犬的解剖学应用特点。方法:选用10只比格犬行游离空肠移植下咽部及颈部食管重建术,对比格犬颈部肌肉、血管、神经等进行详细的局部解剖。结果:比格犬具有颈部肌... 目的:比格犬具有生物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适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文中研究比格犬的解剖学应用特点。方法:选用10只比格犬行游离空肠移植下咽部及颈部食管重建术,对比格犬颈部肌肉、血管、神经等进行详细的局部解剖。结果:比格犬具有颈部肌肉发达,颈外静脉位置表浅且细小,动脉分枝清楚,食管内膜坚韧,抗损伤力较强等特点。结论:比格犬的颈部解剖特征对进一步研究重建颈部组织缺损、颈部器官移植等实验研究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颈部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SLAM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9
作者 苏建青 褚秀玲 +2 位作者 江成 马秀亮 张吉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34,共4页
对比格犬的犬瘟热病毒细胞受体——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并与其他物种的SLAM受体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其关键结构部分。用RT-PCR从Con A刺激后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SLAM基因,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 对比格犬的犬瘟热病毒细胞受体——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分析,并与其他物种的SLAM受体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其关键结构部分。用RT-PCR从Con A刺激后的犬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SLAM基因,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比格犬SLAM基因序列全长1 029bp,编码342aa。与人、牛、狐、羊和海豹等SLAM序列同源性约74.6%~98.4%。SLAM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犬、狐狸和海豹的关系较近。理化分析显示SLAM属于具有信号肽的Ⅰ型跨膜糖蛋白,信号肽位于N段1aa~26aa,跨膜区位于239aa~263aa,膜外区存在5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膜内区包括3个保守的酪氨酸基序。SLAM基因部分区域的高度保守性,为犬瘟热病毒的宿主范围扩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bst矫治器与外源性PGE_2对8月龄雄性比格犬髁突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黄臻 黄根生 +1 位作者 伍军 桑婷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Herbst矫治器与外源性前列腺素E_2(PGE_2)对8月龄雄性比格犬髁突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月龄雄性比格犬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6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另一组自然生长为对照组。Herbst组佩戴自制Herbst矫治... 目的观察Herbst矫治器与外源性前列腺素E_2(PGE_2)对8月龄雄性比格犬髁突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月龄雄性比格犬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6只。其中3组为实验组,另一组自然生长为对照组。Herbst组佩戴自制Herbst矫治器前伸下颌,PGE_2组颞下颌关节注射一定剂量的PGE_2,联合组佩戴Herbst矫治器与注射PGE_2相结合;对照组不佩戴Herbst矫治器,与Herbst组均颞下颌关节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常规饲养60 d,其间每3天注射PGE_21次。实验结束时处死各组比格犬,取髁突软骨,HE染色观察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检测Ⅱ型胶原。结果 Herbst组、PGE_2组和联合组髁突软骨各层结构清楚,成软骨细胞层厚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四组髁突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PGE_2组>Herbst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 Herbst矫形器和注射外源性PGE_2均能促进8月龄雄性比格犬髁突软骨组织Ⅱ型胶原的表达,且二者联合应用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HERBST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 髁突 软骨细胞 Ⅱ型胶原 雄性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