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抗扰三维最优比例滑模导引律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永佳 张合新 +1 位作者 李正文 吴玉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2期2814-2818,共5页
针对飞行器末制导过程中存在着模型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气动环境复杂等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三维最优比例滑模制导律控制方案。该控制器能够在线动态反馈补偿内外扰动的影响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制... 针对飞行器末制导过程中存在着模型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气动环境复杂等鲁棒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三维最优比例滑模制导律控制方案。该控制器能够在线动态反馈补偿内外扰动的影响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技术 动态反馈 最优制导律 比例滑模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比例加滑模双闭环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国璋 卢子广 胡立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3,共5页
提出一种滤波电容在负载侧的三相H桥型二电平DVR系统拓扑,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控制负载端电压恒定,首先将负载端电压的设定值跟踪问题转化负载电压d-q轴误差的认定问题,然后从负载电压与电感电流的关系出发,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 提出一种滤波电容在负载侧的三相H桥型二电平DVR系统拓扑,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控制负载端电压恒定,首先将负载端电压的设定值跟踪问题转化负载电压d-q轴误差的认定问题,然后从负载电压与电感电流的关系出发,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一种双闭环比例加滑模控制方法,并进行了MATLAB/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和PI控制的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电容 负载电压恒定 比例滑模控制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大气混沌系统的比例积分滑模同步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东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8,共4页
研究分数阶大气混沌系统的滑模同步问题,设计了分数阶滑模函数和控制律,获得了系统取得比例积分滑模同步的充分性条件.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分数阶大气混沌系统能够达到比例积分滑模同步.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分数阶 大气混沌系统 比例积分滑模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抖振消弱滑模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靳宝全 熊诗波 程珩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26,396,共4页
比例滑模策略保留了线性控制的某些优点,但抖振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控制精度,甚至会激发系统的未建模动态或引起机械谐振,严重制约了比例滑模控制在电液位置系统中的应用。为避免抖振对系统精度与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模糊模型,根据切换... 比例滑模策略保留了线性控制的某些优点,但抖振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控制精度,甚至会激发系统的未建模动态或引起机械谐振,严重制约了比例滑模控制在电液位置系统中的应用。为避免抖振对系统精度与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模糊模型,根据切换函数及其导数的状态自调整比例滑模切换增益,以柔化控制信号。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模糊理论实现增益自调整,能有效降低抖振,既实现了高精度控制,又保留了滑模策略抗参数摄动及抗扰动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振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 比例滑模 增益自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变结构法实现旋转圆盘混沌振动的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帝伊 申滔 马孝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8-252,共5页
为了消除旋转圆盘横向混沌振动,克服其对整个系统及工作状况的不利影响,对旋转圆盘横向振动的四维非线性方程进行了复杂动力学特征分析,包括相轨迹图、Lyapunov指数和庞加莱映射图。利用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法,将旋转圆盘从其横向混沌振... 为了消除旋转圆盘横向混沌振动,克服其对整个系统及工作状况的不利影响,对旋转圆盘横向振动的四维非线性方程进行了复杂动力学特征分析,包括相轨迹图、Lyapunov指数和庞加莱映射图。利用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法,将旋转圆盘从其横向混沌振动的混沌轨道先后控制到任意固定点和周期轨道,并用MATLAB模拟验证其有效性。重点讨论了滑模变结构方法的增益系数对抖振问题、受控系统的过渡过程的时间、峰值和控制器的过渡时间、峰值和稳定后的状态及其上下界的影响。结果为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法的应用和相关机械系统混沌态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混沌 奇怪吸引子 比例积分滑模变结构 固定点 周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轨迹控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楷祥 朱学岩 +2 位作者 周庆辉 邱宇航 孙建民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927,共9页
针对装载机工作装置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存在收敛速度慢、跟踪精度低、干扰项(铲装阻力)难以估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单元法(DEM)的铲装阻力补偿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推导出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数学模型;在EDEM中... 针对装载机工作装置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存在收敛速度慢、跟踪精度低、干扰项(铲装阻力)难以估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单元法(DEM)的铲装阻力补偿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首先,推导出了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数学模型;在EDEM中对工作装置的铲装阻力进行了研究,并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结合,得到了带有铲装阻力补偿的非线性反馈控制律;然后,采用Lyapunov函数对所提控制方法做了性能论证;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特性,且与比例微分滑模控制器(PDSMC)、分数阶比例微分滑模控制器(FOPDSMC)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干扰和有干扰2种工况下,采用基于铲装阻力补偿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轨迹跟踪误差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至对照组数据的8%和22%,误差收敛速度可分别提升70%和57%;以上结果说明,基于铲装阻力补偿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的综合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李雅普诺夫理论 离散元法 有限时间收敛 比例微分滑模控制器 分数阶比例微分滑模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