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体和沉积物中毒害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
作者 赵建亮 应光国 +1 位作者 魏东斌 任明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77-588,共12页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毒害污染物进入水体和沉积物,从而对水生生物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开展毒害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筛选高风险毒害污染物,是毒害污染物风险管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对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毒害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毒害污染物进入水体和沉积物,从而对水生生物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开展毒害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筛选高风险毒害污染物,是毒害污染物风险管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基础。对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毒害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水体和沉积物中毒害污染物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首先是采用预测或测定环境浓度(PEC或MEC)进行暴露评价,用生态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推导出的预测无影响浓度(PNEC)进行影响评价,然后以风险商(RQ)进行风险表征。对于沉积物中缺乏毒性数据的有机毒害物则通过有机碳归一化沉积物/水分配系数将沉积物中污染物的浓度转化为孔隙水中的浓度,采用水体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对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风险,可采用风险评价码(RAC)或采用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差值法进行表征。据此,提出我国开展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毒害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体系,为我国毒害污染物的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污染物 生态风险评价 水体和沉积物 P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谷河泉 陈庆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43-6251,共9页
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具有三致效应和遗传毒性,对近海生态环境危害极大。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主要通过入海河流和沿岸直排输送入海,主要赋存于近海沉积体系。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在沉积物分布累积主要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包括入海河流径流量、输... 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具有三致效应和遗传毒性,对近海生态环境危害极大。持久性毒害污染物主要通过入海河流和沿岸直排输送入海,主要赋存于近海沉积体系。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在沉积物分布累积主要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包括入海河流径流量、输沙量、水动力、河口海湾冲淤演变等,以及其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和沉积物性质如颗粒物大小和有机质含量等。不同海区的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整体上较轻微,胶州湾沉积物Cu、As污染较其它地区严重,珠江口盐沼Cd、Zn污染最为严重;近海沉积物有机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活动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长江口及闽江口海区,多氯联苯(PCBs)污染以珠江三角洲最为严重,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在东南部河口及邻近海区较为严重。在明确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下差异和共性的基础上,提出若干今后需加强的研究,包括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微生物降解机制和污染物相互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毒害污染物 重金属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去除难降解毒害污染物的零价铁技术装备
3
作者 吴秋原 刘福强 +2 位作者 姜笔存 赵卫伟 李爱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3,共6页
文章综述了可高效去除硝基芳烃、氯代有机物、毒害重金属等典型难降解毒害污染物的零价铁技术的降解机理及应用效能,重点总结了其技术装备的改良优化与集成强化方式,系统比较了多种技术装备及应用流程的性能优势及应用缺陷。进一步展望... 文章综述了可高效去除硝基芳烃、氯代有机物、毒害重金属等典型难降解毒害污染物的零价铁技术的降解机理及应用效能,重点总结了其技术装备的改良优化与集成强化方式,系统比较了多种技术装备及应用流程的性能优势及应用缺陷。进一步展望了该技术国内外的最新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难降解 毒害污染物 新型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率法的河流系统毒害污染物的TMDL计划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沈逸 马天海 +2 位作者 闫中月 张亚辉 阮晓红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7-444,共8页
环境水体有毒有害污染物(文中简称:毒害污染物)的生物生理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存在风险,由于缺乏长时间序列监测资料,难以通过建模量化入河排污量与断面水质的响应关系.采用非建模还原率法,以太湖流域城市尾... 环境水体有毒有害污染物(文中简称:毒害污染物)的生物生理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存在风险,由于缺乏长时间序列监测资料,难以通过建模量化入河排污量与断面水质的响应关系.采用非建模还原率法,以太湖流域城市尾水河道白茆塘为对象,进行了毒害污染物的限排研究.2019年5月对白茆塘及其沿线重点排口进行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及重金属检测,共检出50种特征污染物.参照中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国2019年发布的《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美国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水环境中129种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及基于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的国家推荐水质基准,甄别了12种需要控制的优先控制污染物,为As、1,1,2,2⁃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一溴二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双(2⁃氯乙基)醚、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芘、芴及荧蒽.采用还原率法确定毒害污染物的排放限值,来自沿线各排口的芘、芴和荧蒽限值为14.42~52.32μg·L^(-1),排放量需削减1.91~2.04倍;污水处理厂的一溴二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限值为0.68~10.41μg·L^(-1),排放量需削减1.30~9.26倍;来自印染、食品行业的DBP和DEHP限值为0.08~27.61μg·L^(-1),排放量需削减1.91~316.40倍;这些排放限值远低于现行的排污限值标准.来自流域汇水范围的1,2⁃二氯丙烷、1,1,2,2⁃四氯乙烷和双(2⁃氯乙基)醚的源项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应对优先控制污染物进行更为广泛的溯源,并提出安全的排放限值标准,以期为环境水体毒害污染物限值排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污染物 还原率法 TMDL 城市尾水排放河道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采中典型毒害有机污染物来源及潜在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宋谦 张彪 +2 位作者 杨胜军 曾祥英 于志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共11页
随着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页岩气的开发开采在全球范围有了长足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全球日渐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但是因其埋藏和开采方式的特殊性,页岩气开发开采过程可能会诱发系列环境风险,如水资源占用与水体污染、土地资源... 随着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页岩气的开发开采在全球范围有了长足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全球日渐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但是因其埋藏和开采方式的特殊性,页岩气开发开采过程可能会诱发系列环境风险,如水资源占用与水体污染、土地资源占用与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害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来源与释放途径及潜在风险值得高度关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页岩气开发相关的资料和文献,针对国内外已经公开报道的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几种被高度关注的毒害有机污染物(包括CH4、苯系物、多环芳烃和杀菌剂),解析其污染特征、污染来源和污染介质,评估其潜在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针对不同污染物主要释放途径和污染介质,提出污染控制建议和研究展望,希望为我国页岩气开采中污染物防控和风险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毒害污染物 源解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处理过程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毒性效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伟军 张彧 潘思逸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98,共16页
毒害有机污染物是影响污泥土地利用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全面总结了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毒性效应评估方法以及不同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超过700种,常... 毒害有机污染物是影响污泥土地利用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全面总结了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毒性效应评估方法以及不同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种类超过700种,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无法有效评估污泥的环境风险,而毒性指标(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可评估污泥的综合毒性;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索氏提取、超声萃取、快速溶剂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微波萃取等方法;不同处理工艺对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削减和控制效率差异较大,其中好氧堆肥处理工艺在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有较大的潜力,而厌氧消化和水热处理工艺对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稍低,有时还会增加污泥的毒性效应,水热处理工艺可改变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固液分配比;不同化学氧化工艺对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削减效果也有差异,其中过二硫酸盐(PDS,S_(2)O_(8)^(2-))氧化工艺对污泥具有很强的毒性削减潜力。此外,从污泥毒性效应评估体系构建、典型污泥处理过程中毒害有机污染物毒性的变化规律和污泥中关键有机毒性物质的识别等方面展望了污泥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 土地利用 处理工艺 毒害有机污染物 迁移转化 毒性效应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与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庞俊晓 游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5-816,共12页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后易于与沉积物结合,对沉积物中的底栖动物造成危害。底栖动物引起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性质,对其中污染物的赋存形态、迁移转化和生物可利用性产生重要影响。在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扰...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进入环境水体后易于与沉积物结合,对沉积物中的底栖动物造成危害。底栖动物引起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性质,对其中污染物的赋存形态、迁移转化和生物可利用性产生重要影响。在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扰动影响沉积物中污染物环境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沉积物颗粒交换、水体环境条件改变、疏水有机污染物解吸释放过程以及对生物扰动影响的定量化表征。最后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应重点研究多种污染物及不同生物共存条件下的生态效应,以及造成沉积物扰动的影响因素的定量化表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 疏水性毒害污染物 水体沉积物 环境行为 生物可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介质驱动下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 钟玉鸣 +2 位作者 常向阳 陈杏娟 许玫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20,共5页
铁具有活泼的化学性,不仅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直接降解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过程为微生物提供电子供体,提高微生物的功能活性,从而促进毒害物质的降解转化。近年来,铁介质驱动下的污染治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分析铁介... 铁具有活泼的化学性,不仅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直接降解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过程为微生物提供电子供体,提高微生物的功能活性,从而促进毒害物质的降解转化。近年来,铁介质驱动下的污染治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分析铁介质改善废水可生物降解性的作用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综述并讨论了铁介质与微生物共驱动的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并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介质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毒害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