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蓝莓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颜倩 侯瑞 +2 位作者 李思 罗其鑫 李金子月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灰霉病是蓝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严重影响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为明确蓝莓灰霉病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麻江县蓝莓基地采集蓝莓灰霉病病叶,分离鉴定蓝莓灰霉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结构、ITS、HSP60、RPB2多基因序列,系统发... 灰霉病是蓝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严重影响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为明确蓝莓灰霉病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麻江县蓝莓基地采集蓝莓灰霉病病叶,分离鉴定蓝莓灰霉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结构、ITS、HSP60、RPB2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和致病力测定,将分离菌株HM4-1鉴定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4种杀菌药剂对菌株HM4-1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梯度下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株HM4-1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啶酰菌胺56.875%~76.563%、异菌脲30.208%~100.000%、百菌清14.667%~43.960%,腐霉利34.250%~100.000%。将4种杀菌剂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进行显著性及室内毒力分析发现,啶酰菌胺的抑制性最佳,EC_(50)为0.622 mg/L,相比于百菌清的相对毒力指数为63.12,异菌脲和腐霉利次之,百菌清较弱,三者EC_(50)分别为1.368、2.488、39.260 mg/L。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室内毒力测定为进一步研究蓝莓灰霉病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灰霉病 分离鉴定 室内 抑制率 相对毒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湖南省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志华 侯建虎 +2 位作者 周小毛 柏连阳 曹娅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916-17917,共2页
[目的]筛选5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的毒力,为田间有效防治稻瘟病及商品化杀菌剂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商品化杀菌剂对湖南省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商品化杀菌剂春雷霉素、多菌灵、三乙膦酸铝、... [目的]筛选5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的毒力,为田间有效防治稻瘟病及商品化杀菌剂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商品化杀菌剂对湖南省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商品化杀菌剂春雷霉素、多菌灵、三乙膦酸铝、异稻瘟净、稻瘟酰胺的EC50值分别为10.78、181.72、167.83、46.72和7.19 mg/L。春雷霉素、多菌灵、三乙膦酸铝、稻瘟酰胺的毒力指数分别为433.40、25.71、27.84和649.79。[结论]稻瘟酰胺对稻瘟病菌的毒力最强,优于春雷霉素、多菌灵和三乙膦酸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杀菌剂 EC50 毒力指数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骨草提取物对美国白蛾的杀虫力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伟伟 邢浩春 +3 位作者 武晓博 丁岐峰 蔺相达 李志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2期72-72,共1页
将透骨草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浓缩,然后用水溶解,分别进行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萃取,得到各自萃取物。把各萃取物用丙酮配制成药液,利用浸叶法定期观察各药液的杀虫情况,得出死亡率及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在48 h内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美... 将透骨草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浓缩,然后用水溶解,分别进行乙酸乙酯、石油醚、正丁醇萃取,得到各自萃取物。把各萃取物用丙酮配制成药液,利用浸叶法定期观察各药液的杀虫情况,得出死亡率及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在48 h内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毒力最强,且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透骨草 死亡率 半致死浓度 毒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的测定与比较
4
作者 李春维 苏秋芹 江巍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6期127-127,129,共2页
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0.3%印楝素乳油﹥溴虫腈﹥5%锐劲特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8%毒死蜱乳油。测定结果可以为合理选择... 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0.3%印楝素乳油﹥溴虫腈﹥5%锐劲特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48%毒死蜱乳油。测定结果可以为合理选择杀虫剂及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小菜蛾 生物活性 相对毒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和霍氏啮小蜂的选择毒力 被引量:6
5
作者 苏豪 吕宝乾 +4 位作者 张宝琴 卢辉 唐继洪 杨石有 吴琦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0-577,共8页
【目的】评价1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及其天敌霍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owardi)的毒力和选择性,为协调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玉米叶片浸渍法和试管药膜法,分别测定40%杀虫... 【目的】评价1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及其天敌霍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owardi)的毒力和选择性,为协调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玉米叶片浸渍法和试管药膜法,分别测定40%杀虫双、94%溴氰虫酰胺、98%噻虫嗪、94%茚虫威及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等1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和霍氏啮小蜂成蜂的选择毒力,明确草地贪夜蛾和霍氏啮小蜂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在11种化学杀虫剂中,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最强,24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0.42 mg/L,98%噻虫嗪的毒力最弱(24 h-LC_(50)为13.56 mg/L);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霍氏啮小蜂成蜂的毒力也最强(24 h-LC_(50)为0.09 mg/L),94%茚虫威的毒力最弱(24 h-LC_(50)为4.45 mg/L)。11种化学杀虫剂的选择毒力指数(STR)排序为:94%茚虫威>96%氟苯虫酰胺>95%虫螨腈>95.3%氯虫苯甲酰胺>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98%虱螨脲≈98%噻虫嗪>94%溴氰虫酰胺>81.2%乙基多杀菌素≈40%杀虫双>95%四氯虫酰胺,表明94%茚虫威在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前提下对霍氏啮小蜂的保护性最强。金龟子绿僵菌对草地贪夜蛾和霍氏啮小蜂的LC_(50)和STR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均在第4 d达最大值、第6 d为最小值,说明微生物杀虫剂发挥药效存在一个滞后过程。【结论】9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毒力最大,可作为防控草地贪夜蛾应急施药首选;金龟子绿僵菌和94%茚虫威的选择性大,可作为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的推荐用药;94%溴氰虫酰胺和98%噻虫嗪的毒力较小,不适宜用于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霍氏啮小蜂 杀虫剂 选择毒力指数(S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植物源农药对松丽毒蛾幼虫的毒力 被引量:15
6
作者 洪宜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127,共4页
为筛选出用于防治松丽毒蛾的有效植物源农药,选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3%苦参碱可溶液、0.6%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4%鱼藤酮乳油等6种植物源农药,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开展室... 为筛选出用于防治松丽毒蛾的有效植物源农药,选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3%苦参碱可溶液、0.6%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4%鱼藤酮乳油等6种植物源农药,采用点滴法和浸叶法开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农药对松丽毒蛾幼虫均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参试药剂以1.3%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的杀虫作用最强,0.5%藜芦碱可溶液的杀虫作用较弱;点滴法测定结果,1.3%苦参碱可溶液、0.6%印楝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4%鱼藤酮乳油致死中质量浓度分别为1.652、4.137、6.256、3.919、1.602和3.256 mg/L;参试6种植物源农药对松丽毒蛾幼虫均有理想的致死作用,可广泛应用于防治松丽毒蛾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丽 植物源农药 测定 毒力指数 致死中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的烟蚜毒力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素方 王少丽 高连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4-96,共3页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烟蚜Myzuspersicae(Sulzer)对吡虫啉反应最敏感 ,其LD50 值最小、相对毒力指数最大 ,其次是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乙酰甲胺磷的敏感性最差 无论哪种杀虫剂 。
关键词 烟蚜 死亡率 相对毒力指数 测定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杀菌剂对窄截盘多毛孢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岳朝阳 张新平 焦淑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菌落生长和速率法,选择多菌灵、粉锈宁等7种杀菌剂,单用或配对等量混用,对云杉雪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窄截盘多毛孢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混剂的毒力均显著高于单列毒力;增效作用较大的混剂是:多菌灵+代森锌、多菌... 采用菌落生长和速率法,选择多菌灵、粉锈宁等7种杀菌剂,单用或配对等量混用,对云杉雪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窄截盘多毛孢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混剂的毒力均显著高于单列毒力;增效作用较大的混剂是:多菌灵+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多菌灵+福美砷、多菌灵+退菌特、托布津+退菌特、福美砷+退菌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毒力指数 窄截盘多毛孢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蚕毒、杀虫磺防治白蚁毒力试验
9
作者 陈驹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87年第1期34-36,25,共4页
为解决防治白蚁药物品种单一问题,我所于1984—1986年对沙蚕毒、杀虫磺防治白蚁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杀虫磺(278,下同)的防治效果优于杀虫环、杀虫双、巴丹等系列和氯制剂药物,而沙蚕毒(W7113,下同)有的应用效果又优于杀虫磺... 为解决防治白蚁药物品种单一问题,我所于1984—1986年对沙蚕毒、杀虫磺防治白蚁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杀虫磺(278,下同)的防治效果优于杀虫环、杀虫双、巴丹等系列和氯制剂药物,而沙蚕毒(W7113,下同)有的应用效果又优于杀虫磺。一、供试材料 1.药品: 87%W7113、90%278粉剂药物均为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元素所提供。50%乳油氯丹是1980年石家庄农药厂产品,80%结晶体WP1是1984年大沽化工厂氯制剂标准样品,75%灭蚁灵是1979年杭州跃进化工厂产品。 2.试虫和其击倒、死亡症状标准试虫黄胸散白蚁取自天津市河北区水梯子大街和元纬路二马路白蚁危害区,并在室内进行2—6个月适应饲养。沙蚕毒杀虫磺属神经毒剂,抑制胆碱酯酶产生后,表现神经兴奋,爬行由快减慢,痉孪后形如弯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膜法 上限 残留法 沙蚕 白蚁 毒力指数 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效力测定的研究
10
作者 卢代华 刘旭 +6 位作者 姚革 夏先全 石万成 龚正烈 龚葆红 曾显斌 侯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86-1091,共6页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幼虫毒力测定结果:比单剂1.8%阿维菌素EC和40%硫酸烟碱EC的毒力都高,得出了毒力回归方程式,共毒系数值大干常数值100,表明纳米18%阿维·烟碱AS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配伍纳米18%阿维.烟... 纳米18%阿维·烟碱AS对菜粉蝶幼虫毒力测定结果:比单剂1.8%阿维菌素EC和40%硫酸烟碱EC的毒力都高,得出了毒力回归方程式,共毒系数值大干常数值100,表明纳米18%阿维·烟碱AS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配伍纳米18%阿维.烟碱AS在室内测出了对菜粉蝶效力最强的最佳使用剂量梯度(每公顷用药量),研究表明:用375~750mL/hm^2,有效成份a.i.g/hm^2(67.5~135g)对水750L,对菜粉蝶的防效高、速效性和持效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18%阿维·烟碱AS 菜粉蝶 相对毒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对三氮唑核苷酸抑制番茄病毒病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许文耀 陈章艳 廖海霞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以人工接种TMV的盆栽番茄苗为受试寄主,测定添加硫酸盐对三氮唑核苷酸抑制番茄病毒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硫酸盐对三氮唑核苷酸抑制TMV均有增效作用,其中以同时添加硫酸铜和硫酸锌[m(三氮唑核苷酸)∶m(硫酸铜)∶m(硫酸锌)=1∶10∶15... 以人工接种TMV的盆栽番茄苗为受试寄主,测定添加硫酸盐对三氮唑核苷酸抑制番茄病毒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硫酸盐对三氮唑核苷酸抑制TMV均有增效作用,其中以同时添加硫酸铜和硫酸锌[m(三氮唑核苷酸)∶m(硫酸铜)∶m(硫酸锌)=1∶10∶15]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毒力指数为176.根据三氮唑核苷酸和添加硫酸盐的混合物抑制番茄病毒病的测定结果,用"时间-剂量-抑制率"模型比较分析了添加硫酸盐对三氮唑核苷酸抑制病毒病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表明,硫酸盐对三氮唑核苷酸抑制番茄病毒病的增效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效时段的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三氮唑核苷酸 番茄 毒力指数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配杀虫剂增效性测定中共毒系数的简化计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玉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3年第1期46-47,共2页
共毒系数法(孙云沛1960年提出)是混配杀虫剂增效性室内测定中较常用的方法.为使其计算简便明了,笔者提出如下求共毒系数(CTC)的简化计算式:
关键词 系数 增效性 毒力指数 混剂 简化计算 增效作用 孙云 常规计算 算法推导 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Bt混剂的作用特性
13
《中国茶叶》 2007年第6期45-45,共1页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2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 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EpNPV与苏云金杆菌(Bt)配制而成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B2混剂(EpNPV—Bt)的增效作用、速效作用、拒食作用和兼治作用。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EpNPV—Bt对茶毛虫的作用在整个死亡周期表现为相加作用,协同毒力指数主要分布在-20%~20%之间,其中16、19、28℃的死亡前期表现为增效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大于20%;22℃的死亡中期表现为拮抗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 茶毛虫 苏云金杆菌(BT) 混剂 特性 毒力指数 增效作用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蚜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芊 徐伟钧 严善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40,共4页
2009年在黑龙江省3个有代表性大豆产区采集大豆蚜,用浸叶法分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等10种化学药剂进行敏感度测定,得到大豆蚜对10种药剂的LC50值和相对毒力指数,发现三地大豆蚜对有机磷类农药已产生了轻微的抗性,对阿维菌素和高氯... 2009年在黑龙江省3个有代表性大豆产区采集大豆蚜,用浸叶法分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等10种化学药剂进行敏感度测定,得到大豆蚜对10种药剂的LC50值和相对毒力指数,发现三地大豆蚜对有机磷类农药已产生了轻微的抗性,对阿维菌素和高氯两类药剂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抗药性 相对毒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室内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贾变桃 刘鹏琰 +1 位作者 贾虎 刘慧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7-68,87,共3页
用浸叶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虱螨脲>溴虫腈>茚虫威>毒死蜱>硫丹>甲氧虫酰肼>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以毒死... 用浸叶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虱螨脲>溴虫腈>茚虫威>毒死蜱>硫丹>甲氧虫酰肼>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以毒死蜱为标准药剂,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敏感性最高,相对毒力指数达31530.0;其次为虱螨脲、溴虫腈和茚虫威,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5236.3,2202.1和884.2;其余药剂的相对毒力指数均<100,对小菜蛾的敏感性较低,特别是虫酰肼,相对毒力指数仅为8.0,敏感性最差。测定结果可以为合理选择杀虫剂及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小菜蛾 生物活性 相对毒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烟色棒束孢与短期35℃高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伟 吕利华 +1 位作者 何余容 念晓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研究了玫烟色棒束孢与短期35℃高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短期高温及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联合作用随高温持续时间、玫烟色棒束孢菌液浓度及两者处理顺序不同而不同。在菌液浓度为1×105、1×106孢子/mL预处理... 研究了玫烟色棒束孢与短期35℃高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短期高温及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联合作用随高温持续时间、玫烟色棒束孢菌液浓度及两者处理顺序不同而不同。在菌液浓度为1×105、1×106孢子/mL预处理后,再经短期35℃高温处理不同时间条件下,其联合作用均表现为拮抗作用;在菌液浓度为1×107孢子/mL预处理后,再经短期35℃高温处理2h,则表现为拮抗作用,4和8h时则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在35℃高温预处理2h和菌液浓度为1×105孢子/mL的条件下,表现为拮抗作用;在35℃高温预处理8h和菌液浓度为1×107孢子/mL的条件下,表现为协同作用;其余高温预处理与不同孢子浓度组合对小菜蛾的毒力均表现为相加作用。综上所述,在夏季高温天气,田间推荐防治小菜蛾的最佳方案为:傍晚时分,喷施菌液浓度为1×107孢子/mL。研究结果初步说明,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可以用于Hormesis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玫烟色棒束孢 短期高温 协同毒力指数 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高温预处理与氟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顾晓军 高飞 田素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9-714,共6页
研究了短期高温预处理与氟虫腈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短期高温对氟虫腈毒力的影响随高温水平及持续时间不同而不同。30℃预处理2h或4h对试虫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其后的氟虫腈毒力,... 研究了短期高温预处理与氟虫腈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3龄幼虫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短期高温对氟虫腈毒力的影响随高温水平及持续时间不同而不同。30℃预处理2h或4h对试虫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其后的氟虫腈毒力,但8h对试虫保护作用较弱且不稳定;35℃预处理2h或4h,对试虫保护作用较强,能够降低氟虫腈毒力,但持续时间为8h,则会提高氟虫腈的毒力;40℃预处理2h,对试虫保护作用较弱且不稳定,持续4h便只表现为不利作用。协同毒力指数可应用于Hormesis效应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短期高温 氟虫腈 协同毒力指数Hormesis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与化学杀虫剂混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占兴 慕立义 洪淑梅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4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以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er)三龄幼虫为试虫,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var.kurstaki)与12种化学杀虫剂分别混合后毒力的变化并优选... 本文以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er)三龄幼虫为试虫,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var.kurstaki)与12种化学杀虫剂分别混合后毒力的变化并优选4种组合进行大田试验,其中2种表现出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化学杀虫剂不同程度地影响B.t.活性及芽孢存活率,应现配现用,而不宜加工成混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棉铃虫 协同毒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乙烯基磷酸酯类杀虫剂几何异构体的研究(Ⅲ)——O,O-二乙基-O-(1-甲基-2-乙氧甲酰基)乙烯基硫代磷酸酯的Z体向E体的异构化
19
作者 邵瑞链 董希阳 +1 位作者 张春造 李吉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4期333-335,共3页
我们已经对某些乙烯基磷酸酯几何异构体的立体专一性合成方法作了报导,本文将讨论借助于异构化反应将低生物活性的异构体转变为高活性体的方法。 含碳—碳双键有机化合物的几何异构化一般是通过热、光和催化剂来实现的,在酸性条件下的... 我们已经对某些乙烯基磷酸酯几何异构体的立体专一性合成方法作了报导,本文将讨论借助于异构化反应将低生物活性的异构体转变为高活性体的方法。 含碳—碳双键有机化合物的几何异构化一般是通过热、光和催化剂来实现的,在酸性条件下的异构化法近年来有不少报导。我们在对O,O-二乙基-O-(1-甲基,2-乙氧甲酰基)乙烯基硫代磷酸酯进行豆蚜测定时发现E体的毒力指数为Z体的18倍之多,故Z体向E体的异构化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异构体 异构化反应 硫代磷酸酯 有机化合物 (Ⅲ) 甲酰基 毒力指数 二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二辛硫基-1,1,1-三氟-2-丙烷(OTFP)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及农药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可 李新慧 +6 位作者 罗川 马孝颖 田素芬 田厚军 陈艺欣 魏辉 顾晓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0-156,共7页
保幼激素是昆虫体内最重要的激素,保幼激素酯酶又是最重要的保幼激素代谢酶。为了探寻通过抑制保幼激素酯酶控制小菜蛾的可行性,测定保幼激素酯酶抑制剂3-二辛硫基-1,1,1-三氟-2-丙烷(OTFP)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4龄幼虫... 保幼激素是昆虫体内最重要的激素,保幼激素酯酶又是最重要的保幼激素代谢酶。为了探寻通过抑制保幼激素酯酶控制小菜蛾的可行性,测定保幼激素酯酶抑制剂3-二辛硫基-1,1,1-三氟-2-丙烷(OTFP)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3龄、4龄幼虫的毒力,研究OTFP对小菜蛾3龄幼虫蜕皮、4龄幼虫化蛹的影响,分析OTFP处理后小菜蛾3龄、4龄幼虫农药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OTFP对小菜蛾3龄幼虫、4龄幼虫的毒力都很低,但能显著延迟3龄幼虫蜕皮和4龄幼虫化蛹,而且影响随其质量浓度升高而加剧;OTFP处理后的3龄试虫对LC50时的丁醚脲、茚虫威、Bt、印楝素的敏感性显著下降,协同毒力指数都显著低于-20,达到拮抗水平,说明OTFP在所设质量浓度下,能够降低小菜蛾3龄幼虫对这几种农药的敏感性;但是对4龄幼虫,OTFP与以上4种农药的共毒系数都显著高于130,除个别处理外,OTFP与各农药在所研究质量浓度下协同毒力指数都大于0,并在几个处理中超过20,显示OTFP能够提高4龄幼虫对农药的敏感性。说明保幼激素酯酶抑制剂在小菜蛾控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但是若与农药配合使用,需要慎重选择使用时机、农药质量浓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3-二辛硫基-1 1 1-三氟-2-丙烷(OTFP) 协同毒力指数(c.f.) 系数(C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