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应用及效果评价
1
作者 臧逗 蒋思琼 +2 位作者 孟懿 郭春莲 钟瑛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制定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高危儿的母乳喂养管理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治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 目的:制定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高危儿的母乳喂养管理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治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高危儿为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高危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母乳喂养宣教及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和母乳喂养质量;比较两组患儿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维持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及患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出院时、出生后42天、3月龄、6月龄)母乳喂养维持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随访42天、3月龄、6月龄时的身高和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在提高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和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缩短了高危儿母乳初次喂养时间,提升了母乳喂养维持率和纯母乳喂养率,促进了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理论 高危儿 母乳喂养 全周期管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厌恶反应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腾菲 杜巧婷 +3 位作者 刘令令 崔晨辉 肖静菲 杨贝贝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6-128,F0003,共4页
母乳喂养厌恶反应不仅会影响母婴之间的情感建立,还会导致产妇产生内疚与羞耻的情绪,进而增加其罹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综述母乳喂养厌恶反应的概念、症状鉴别、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我国医护人员正确识别母乳喂养厌恶反应,进行相关研... 母乳喂养厌恶反应不仅会影响母婴之间的情感建立,还会导致产妇产生内疚与羞耻的情绪,进而增加其罹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综述母乳喂养厌恶反应的概念、症状鉴别、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我国医护人员正确识别母乳喂养厌恶反应,进行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厌恶反应 孕产妇健康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产科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障碍自评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3
作者 彭悦 梁咏其 +6 位作者 姜小珂 刘春林 李莹莹 曾华 张小燕 梁秋霞 殷彩欣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汉化母乳喂养障碍自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运用Beaton跨文化调适指南对原量表进行直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确定中文版母乳喂养障碍自评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8-10月对产后42 d常规复查的产妇380人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汉化母乳喂养障碍自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运用Beaton跨文化调适指南对原量表进行直译、回译、文化调适及预调查,确定中文版母乳喂养障碍自评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8-10月对产后42 d常规复查的产妇380人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母乳喂养障碍自评量表包含4个维度(流速、含接、损伤和母乳喂养后行为)共17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16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指标较好(χ^(2)/df=1.184,RMSEA=0.030,RMR=0.025,GFI=0.929,CFI=0.983,NFI=0.902,IFI=0.983)。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0.875~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0.978。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78,重测信度0.876,折半信度0.820。结论中文版母乳喂养障碍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母乳喂养障碍的自我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母乳喂养障碍 母乳喂养 自评量表 自我评估 信度 效度 产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松护理在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莉娟 赵春娜 +5 位作者 薛军 李静 张学颖 刘欣 付丽 万福香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 :分析放松护理干预在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入住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低体重早产儿及其父亲作为... 目的 :分析放松护理干预在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入住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低体重早产儿及其父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采用放松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出院前、出院4周、8周、12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进行评价,对低体重早产儿体重、纯母乳喂养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低体重早产儿在出院后4周、8周、12周,其父亲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69.4%vs 44.4%,61.1%vs36.1%,58.3%vs 33.3%),在出院后8周和12周,其父亲支持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均优于对照组,在出院后12周,早产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低体重早产儿父亲的焦虑水平,提高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间接促进低体重早产儿体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放松疗法 早产儿 低体重儿 母乳喂养 父亲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洁 杨青 +3 位作者 陈福英 幸超群 高娥 张明月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相关网站与数据库获取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由经过系...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相关网站与数据库获取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由经过系统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汇总证据。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3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专家意见、1篇证据总结、3篇随机对照试验。最终形成29条证据,包括培训教育、泌乳启动、泌乳维持、母乳采集、母乳储存与使用、随访教育6个类别。结论:该研究总结的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医护人员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产妇 母乳喂养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孕晚期初乳收集的安全性及产后母乳喂养评价
6
作者 高广云 王靖 +4 位作者 张俊平 盛佳 盛洁静 毛丽萍 周菲菲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初步探索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孕晚期初乳收集的安全性,并进行产后母乳喂养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前瞻性地将2022年7—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检的妊娠期高血糖孕妇随机分为孕晚期初乳收集组(n=52)及对照组(n=55)。采用... 目的初步探索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孕晚期初乳收集的安全性,并进行产后母乳喂养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前瞻性地将2022年7—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检的妊娠期高血糖孕妇随机分为孕晚期初乳收集组(n=52)及对照组(n=55)。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及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两组妊娠期高血糖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后42天及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晚期初乳收集组孕妇产后首次补充喂养配方奶的比例及产后3天泌乳延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产后24 h、产后3天纯母乳喂养率(P均<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高血糖孕妇孕晚期进行初乳收集是安全的,并且能够降低产后配方奶补充喂养率,提高产后24 h及产后3天的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糖 分娩结局 母乳喂养 初乳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交互模型的二元应对干预在初产妇纯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白旭姣 燕美琴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5,8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系统交互模型的二元应对干预方案在纯母乳喂养初产妇及配偶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3-5月的65对初产妇及配偶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24年6-8月的65对为... 目的 探讨基于系统交互模型的二元应对干预方案在纯母乳喂养初产妇及配偶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3-5月的65对初产妇及配偶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24年6-8月的65对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二元应对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5周。干预结束当天及产后30 d,比较2组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干预前、干预结束当天、产后30 d,采用配偶母乳喂养支持量表(the partner breast feeding influence scale,PBI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 short form,BSES-SF)进行调查,比较产妇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程度及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结果 产后30 d,试验组纯母乳喂养48例(80.0%),高于对照组[36(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P=0.023)。两组初产妇配偶的PBIS得分及初产妇的BSES-SF得分在时间、组别及交互效应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基于系统交互模型的二元应对干预,能显著提高初产妇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程度、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交互模型 二元应对 初产妇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链式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士娜 蒋虹 +1 位作者 徐晓娟 李桂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链式管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NICU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NICU母乳喂养策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链式管理,构建并实施产房、产科和NICU间横向管理和... 目的观察链式管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及喂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NICU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NICU母乳喂养策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链式管理,构建并实施产房、产科和NICU间横向管理和各科室内部纵向管理。结果最终对照组82例、试验组81例早产儿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宫外发育迟缓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显著短于对照组,出院体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链式管理有利于提高NICU早产儿的纯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NICU 产科 产房 链式管理 母乳喂养 喂养不耐受 喂养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蕾 胡成文 +3 位作者 许芳 王晓利 张艳 刘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23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医院产科两个病区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4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23年5-6月... 目的探究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育儿胜任感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2023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医院产科两个病区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3-4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23年5-6月收治的65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采用LEARNS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育儿胜任感、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育儿胜任感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后42 d内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7 d的抑郁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EARNS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的育儿胜任感,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减轻其产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S模式 初产妇 育儿胜任感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孟欣 顾莺 +6 位作者 叶岚 徐昱璐 王慧美 任玥宏 龚卫娟 宓亚平 黄家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0,共6页
目的:将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护理人员开展循证实践及证据应用与临床转化提供思路。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临床转化模式”,总结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 目的:将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护理人员开展循证实践及证据应用与临床转化提供思路。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临床转化模式”,总结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相关证据,制定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逐条审查并分析障碍因素,构建实施策略并进行实践变革。结果:与基线审查相比,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度、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在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等方面存在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母乳喂养 先天性心脏病 婴儿 循证护理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永丽 段一凡 +4 位作者 牛蓓 张翠 陈磊 雍明媛 刘长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正常孕妇的持续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特点,以探索GDM对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2月入组的母亲及其随访至12周龄的母乳喂养的婴儿,依据母亲孕期血糖检测结果将...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正常孕妇的持续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特点,以探索GDM对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2月入组的母亲及其随访至12周龄的母乳喂养的婴儿,依据母亲孕期血糖检测结果将母乳喂养婴儿分为GDM组(n=13)和对照组(n=27)。采集婴儿12周龄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孕期血糖、婴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0对研究对象,GDM组13对,对照组27对。两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GDM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3,P<0.05)。在属水平上,GDM组中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来自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对照组中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来自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LEfSe差异分析结果显示,GDM组中疣微菌门/目/科、阿克曼氏菌、劳森氏菌、哈利真杆菌的丰度明显升高(LDA>2),而在对照组中芽孢杆菌目、孪生球菌属、丹毒梭菌属的丰度明显升高(LDA>2)。肠道优势菌群的门水平丰度与孕期血糖、12周龄婴儿体重均不相关(P>0.05)。结论孕期GDM对持续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母乳喂养 肠道菌群 16SrD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对妊娠糖尿病病人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艾丽 王艳波 张芳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74-2979,共6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对妊娠糖尿病病人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64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耳穴组40例、乳房按摩组40例、耳...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对妊娠糖尿病病人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164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耳穴组40例、乳房按摩组40例、耳穴联合按摩组39例,比较4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及血糖转归。结果:耳穴联合按摩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 d宫高下降总和均高于其余3组(P<0.05),泌乳启动时间、泌乳延迟率、子宫大小、子宫复旧不良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乳房按摩能提高产妇早期的纯母乳喂养率,有利于子宫复旧,但短期内对妊娠糖尿病产妇血糖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耳穴贴压 乳房按摩 母乳喂养 子宫复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版昆士兰促进母乳喂养临床指南的要点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茹雪 程逸帆 +2 位作者 单思雨 赵鑫淼 夏春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5-59,共5页
2023年版《昆士兰母乳喂养临床指南》从产前、产时和产后3个时期对医护人员开展母乳喂养护理提供最新实践依据。其中,在母乳喂养有效沟通、产前评估阻碍母乳喂养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时皮肤接触、产后补充喂养的评估实践及安抚奶嘴使用... 2023年版《昆士兰母乳喂养临床指南》从产前、产时和产后3个时期对医护人员开展母乳喂养护理提供最新实践依据。其中,在母乳喂养有效沟通、产前评估阻碍母乳喂养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时皮肤接触、产后补充喂养的评估实践及安抚奶嘴使用5个方面提出新的规范,要求最大程度尊重孕产妇个人选择,增强孕产妇母乳喂养意愿,进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临床实践 指南 解读 皮肤接触 补充喂养 母婴同室 按需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小组协同数字故事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娜 李宸 +8 位作者 庄蕊 李昭 廖春丽 刘鑫 陈梦 张灿 张姝 于晓宁 郭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提高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方法方便抽样选取120例住院分娩产妇,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成立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小组联合数字故事予以干预,分别于出院时至产后6个月评价干预... 目的提高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方法方便抽样选取120例住院分娩产妇,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成立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小组联合数字故事予以干预,分别于出院时至产后6个月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有47例、51例完成研究。干预组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自信心得分、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小组协同数字故事干预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新生儿 母乳喂养 促进行动小组 数字故事 短视频 健康教育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峰 刘婷 +2 位作者 韩清波 陈文娟 刘慧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4,共5页
目的 构建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及患儿共312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建模群(n=208)和验证群(n=104)。再将建模群按纯母... 目的 构建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及患儿共312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建模群(n=208)和验证群(n=104)。再将建模群按纯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成功组(n=86)和失败组(n=122),探讨纯母乳喂养失败的危险因素,绘制并验证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纯母乳喂养失败率为58.01%(181/312);母婴分离时间、产妇母乳喂养核心知识不了解、产妇乳头内陷、围产期并发症、产妇食欲下降、遵医嘱乳房刺激、患乳腺炎等均是纯母乳喂养失败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效能良好,可有效预测母婴分离产妇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风险因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产妇母乳喂养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洁 杨青 +3 位作者 幸超群 高娥 张明月 孔秀坤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38,99,共5页
目的探究产妇母乳喂养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怀化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分娩住院的406对产妇及其配偶,采用母乳喂养动机量表、母乳喂养知识量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爱丁堡产后... 目的探究产妇母乳喂养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怀化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分娩住院的406对产妇及其配偶,采用母乳喂养动机量表、母乳喂养知识量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ASSO回归方法探讨产妇母乳喂养动机的影响因素。结果产妇母乳喂养动机水平为(63.19±14.18)分。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产后抑郁水平、妊娠并发症、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母乳喂养动机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51.5%的变异量,其中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为首要因素。结论产妇母乳喂养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可结合本模型制订护理措施以提高产妇母乳喂养动机,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产妇 母乳喂养 动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评《新生儿临床护理精粹》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东艳 赵文慧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新生儿临床护理精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苏绍玉、胡艳玲,ISBN:9787117253062。医学调查指出,妇女的最高生育年限是24~28岁。如今,由于城市居民中婚育年限的普遍推迟,更多的妇女怀孕生育的时间也愈来愈晚。在一些医院,30岁以... 《新生儿临床护理精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苏绍玉、胡艳玲,ISBN:9787117253062。医学调查指出,妇女的最高生育年限是24~28岁。如今,由于城市居民中婚育年限的普遍推迟,更多的妇女怀孕生育的时间也愈来愈晚。在一些医院,30岁以上的初产妇占到了50%,而35岁以上高龄且初次生产的妇女竟高达了10%以上。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多,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于剖宫产会引起产妇疼痛,加之新生儿吮吸乳头会促进产妇宫缩,加强其疼痛感,使得部分产妇产生母乳喂养消极态度,造成母乳喂养率低下现象。乳汁哺育受各种因素影响,通常在孕妇返回家后就会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而中断乳汁哺育。初产的孕妇由于角色适应不良、生产经验不足等情况,母乳喂养会出现更多问题。母亲的奶水是婴儿成长的最良好、安全和自然的天然食物,而婴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抗体和营养在乳汁中含量很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在乳汁中达到了50%。母乳喂养可以预防新生儿营养性疾病,提高免疫力,促进新生儿的智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高龄产妇 医学调查 人民卫生出版社 婴儿发育 临床护理 营养性疾病 初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新慧 伍东红 +3 位作者 丁娟 李晓燕 高金玲 张红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9-102,共4页
目的了解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支持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郑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预防保健门诊选取364名产后返岗的职业女性,采用自制的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采用Kaplan-Meier... 目的了解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支持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郑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预防保健门诊选取364名产后返岗的职业女性,采用自制的职业女性母乳喂养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产后返岗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均值为11.94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坚持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预计母乳喂养时间、返岗后是否继续母乳喂养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职业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WHO的建议还有一定差距。应进一步提高6个月纯母乳喂养水平,帮助返岗职业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母乳喂养规划和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作场所母乳喂养支持,为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产后返岗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断奶风险 母乳喂养支持体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董家男 李秀荣 +2 位作者 王娟 张银铃 耿素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3对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及其配偶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52对,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51对,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 目的探讨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3对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及其配偶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52对,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51对,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产后42 d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初产妇对配偶参与母乳喂养满意度评分、产后3 d及42 d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短视频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升产妇对配偶参与母乳喂养的满意度,进而促进纯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配偶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短视频 自我效能 父亲支持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产妇6个月纯母乳喂养行为的归因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成 陈宏 +2 位作者 王诗云 王蕾 杨旻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索初产妇6个月纯母乳喂养行为形成的内外因素及作用机制,构建初产妇成功实施纯母乳喂养行为的归因模型,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5名成功实施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初产妇进行半结构... 目的 探索初产妇6个月纯母乳喂养行为形成的内外因素及作用机制,构建初产妇成功实施纯母乳喂养行为的归因模型,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5名成功实施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初产妇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此基础上构建归因模型。结果 确定获得动机(知晓母乳喂养的利处、知晓奶粉喂养的弊端)、采取行动(遇到困难寻求帮助、主动学习喂养知识)、内外调节(内部:提高自我效能,外部:家庭及医院支持)、动力产生(感知幸福、主动辨别信息)、获得改变(掌握喂养规律、建立供需平衡)、持续维持(有持续的泌乳、长期的成长优势、家庭及社会支持)6个主范畴及13个副范畴,根据主、副范畴之间的关系获得初产妇6个月纯母乳喂养行为的归因模型。结论 母乳喂养的起点是获得动机,继而产生行为,内外调节是遭遇困难后的转机,当初产妇获得动力、收获改变后,更易产生更长时间母乳喂养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行为 婴儿 归因模型 扎根理论 家庭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