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结构损伤识别的残余向量法及数值仿真 |
李范春
李成
杜玲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2
|
一种改进的残余力向量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康哲民
雷能忠
祖庆芝
|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基于残余力向量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
袁颖
林皋
闫东明
周爱红
|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
4
|
运用改进残余力向量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
何伟
陈淮
王博
李静斌
|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
5
|
基于残余力向量的结构损伤识别两步法 |
刘济科
杨秋伟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
6
|
基于残余力向量的高桩码头基桩损伤诊断研究 |
张干
孙熙平
王倩
张强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7
|
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广义残余力向量差法研究 |
何伟
何容
李亚伟
|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
8
|
基于静力残余力向量的结构损伤评估方法 |
杨秋伟
周聪
李翠红
罗帅
|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
9
|
基于残余力向量法的悬臂梁损伤识别研究 |
张向东
王志华
马宏伟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
2003 |
4
|
|
|
10
|
基于LSTM神经网络和残余力向量法的结构损伤识别 |
宋福春
杨子豪
付聿旻
崔福和
白祥鸽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1
|
基于时域残余力向量特征分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曹震雄
翁顺
李佳靖
陈志丹
于虹
闫俊锋
余兴胜
|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2
|
基于残余力向量的连续梁损伤直接识别法 |
陆国东
邹万杰
李传高
章云霞
陆进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3
|
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 |
李范春
李成
|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4
|
麻花钻圆度误差测量的构造性方法的研究 |
葛动元
姚锡凡
黄英杰
|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5
|
构造性方法在摄像机标定中的应用研究 |
葛动元
姚锡凡
向文江
|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6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应用研究 |
袁颖
林皋
周爱红
闫东明
|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
17
|
遗传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袁颖
林皋
柳春光
周爱红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
2005 |
10
|
|
|
18
|
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模型缩聚问题 |
刘济科
杨秋伟
邹铁方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
19
|
分阶段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
李文雄
陈存恩
|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20
|
不完整测量条件下检测桁架结构损伤的一种方法 |
杨秋伟
|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