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杂氮脱氧胞苷逆转膀胱癌T24细胞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转录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宁儒 刘春晓 +3 位作者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许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82-1886,共5页
目的研究膀胱癌细胞T24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使用5-杂氮脱氧胞苷(5-aza-dc)处理T24细胞后对DAPK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使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膀胱癌细胞株T24后,使用MTT... 目的研究膀胱癌细胞T24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探讨使用5-杂氮脱氧胞苷(5-aza-dc)处理T24细胞后对DAPK转录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使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膀胱癌细胞株T24后,使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5-aza-dc对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率。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分别检测5-aza-dc(12.5μmol/L)处理前后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情况。应用RT-PCR、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5-aza-dc(12.5μmol/L)处理前后T24细胞中DAPK转录、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MTT法显示不同浓度5-aza-dc对T24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的最大凋亡率为(24.12±1.4)%。正常培养条件下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出现高甲基化且DAPKmRNA无表达,在5-aza-dc(12.5μmol/L)作用24h后,T24细胞中DAPK启动子区恢复为未甲基化状态且DAPKmRNA及蛋白重新恢复表达。结论膀胱癌细胞株T24中DAPK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抑制其转录表达的重要原因;5-aza-dc可以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DAPK恢复表达,从而抑制T2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5-aza-dc有望成为膀胱癌化疗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5-杂氮脱氧胞苷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甲基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3 位作者 周延民 张茹慧 赵静辉 李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1-344,398,共5页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为研究DAPK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改变的机制及肿瘤基因治疗方法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为研究DAPK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改变的机制及肿瘤基因治疗方法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DAPK基因甲基化率、DAPK蛋白表达率。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一例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53例OSCC患者30例(56.60%)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8例(15.09%)DAPK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71.69%(38/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23例(100%)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蛋白表达均呈阳性,53例OSCC患者中36例(67.92%)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蛋白表达下调,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OSCC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蛋白低表达组DAPK基因甲基化率(32/36,88.89%)高于正常表达组(6/17,35.29%)(P<0.01)。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DAPK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肿瘤 鳞状细胞 基因甲基化 甲基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卫华 孟凡义 +2 位作者 赖永榕 彭志刚 马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SP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7例正常人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SP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7例正常人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的DAPK甲基化阳性率(29.1%)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5%)和正常组(0%)(P<0.0125),但甲基化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临床特征无关(P>0.05)。DAPK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正常组最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次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最低(P=0.00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DAPK mRNA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DAPK基因启动子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甲基化率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但与患者临床特征无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DAPK基因表达水平低或不表达可能与其甲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甲基化 基因表达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RT-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3 位作者 张茹慧 王林 赵静辉 李艳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DAPK基因的表达与OSCC的关系,结果显示DAPK基因的表达在OSCC组织中显著降低... 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DAPK基因的表达与OSCC的关系,结果显示DAPK基因的表达在OSCC组织中显著降低,该基因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OSCC诊断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因表达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C末端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涛 汪亚君 +2 位作者 范大华 陈小谊 刘慧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9-844,共6页
目的观察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蛋白C-末端多肽(DCTP)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DCTP抑制DAPK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法扩增DCTP核酸片段,定向连接至质粒pEGFPN1、pIRES2-EGFP和pcDNA3.1(-),将重组质粒[pEGFPN1-DCTP、... 目的观察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蛋白C-末端多肽(DCTP)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DCTP抑制DAPK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法扩增DCTP核酸片段,定向连接至质粒pEGFPN1、pIRES2-EGFP和pcDNA3.1(-),将重组质粒[pEGFPN1-DCTP、pIRES2-DCTP-EGFP和pcDNA3.1(-)-DCTP]转染至SH-SY5Y细胞中,筛选稳定细胞株。分析pEGFPN1-DCTP的表达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建立稳定表达DCTP的SH-SY5Y细胞。用MTT法、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SH-SY5Y细胞对谷氨酸的敏感性,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DAPK的表达量以及磷酸化DAPK(p-DAPK)水平的变化。结果谷氨酸对SH-SY5Y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40mmol/L的谷氨酸对细胞的抑制率为51.7%。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40mmol/L谷氨酸处理后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26.1%和27.7%,而正常培养细胞分别为0.08%和0%。谷氨酸诱导细胞凋亡时,p-DAPK表达下降。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DCTP定位于细胞质。用40mmol/L谷氨酸分别诱导转染pcDNA3.1(-)-DCTP和pcDNA3.1(-)质粒(对照质粒)的SH-SY5Y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前者凋亡率为43.7%,而后者凋亡率为62.2%。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在谷氨酸诱导下,与转染pIRES2-EGFP质粒(对照质粒)的SH-SY5Y细胞相比,转染pIRES2-DCTP-EGFP质粒的细胞内DAPK和p-DAP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DCTP基因的表达产物定位于SH-SY5Y胞质。DCTP可以抵抗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凋亡,但并不影响DAPK的磷酸化及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基因疗法 谷氨酸 细胞凋亡 DNA降解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西京 闵卫利 +5 位作者 刘小旭 康华锋 代志军 薛锋杰 薛兴欢 管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598,共3页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的表达,探讨DAPK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乳腺增生、3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14例乳腺非浸润性癌及68例乳腺浸润性癌的DAPK表达水平。结果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的表达,探讨DAPK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乳腺增生、3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14例乳腺非浸润性癌及68例乳腺浸润性癌的DAPK表达水平。结果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DAPK的阳性表达率为42.6%,明显低于乳腺增生(92.9%)、乳腺不典型增生(73.3%)、乳腺非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71.4%,均为P<0.05);非浸润性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DAPK阳性表达率为72.7%,亦低于乳腺增生组织(P<0.05),但是非浸润性癌和不典型增生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还发现DAPK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组织分型等相关。结论DAPK表达降低对乳腺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一定重要作用,可用于乳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勍 陈龙邦 +1 位作者 唐永明 王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02-705,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5例NSCLC组患者血清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5例NSCLC组患者血清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30.8%(20/65),而对照组未检出,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SCLC病理类型、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NSC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 血清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关亭 刘晓静 +1 位作者 吕琳 赵飞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2-327,共6页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EC1细胞系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标本提取的B淋巴细胞以研究DAPK1基因表达水平,应用mRNA定量检测和免疫蛋白印迹方法检测mRNA... 目的: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EC1细胞系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标本提取的B淋巴细胞以研究DAPK1基因表达水平,应用mRNA定量检测和免疫蛋白印迹方法检测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RNA定量和免疫蛋白印迹方法结果表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的DAPK1基因沉默。因此,无论细胞有或没有进行INF-γ处理,MEC1细胞系中DAPK1和自噬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DAPK1基因沉默性表达,使得自噬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是负调控还是正调控自噬?(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文敏 张海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5-411,共7页
自噬(autophagy)是1个严谨调控的代谢途径.哺乳动物细胞通过自噬能够降解和循环利用大分子和某些细胞器.自噬作为一种适应的机制,保护有机体对抗各种病理病变,包括感染、癌症、退行性病变、衰老和心脏疾病等.在移除蛋白聚集体、以及受... 自噬(autophagy)是1个严谨调控的代谢途径.哺乳动物细胞通过自噬能够降解和循环利用大分子和某些细胞器.自噬作为一种适应的机制,保护有机体对抗各种病理病变,包括感染、癌症、退行性病变、衰老和心脏疾病等.在移除蛋白聚集体、以及受损或过剩细胞器时,自噬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从而能够维持细胞能量平衡并适应环境压力.当自噬不足或过剩时,自噬也可作为一种促死亡的机制.在不同的情况下,自噬活化的程度通过自噬信号通路网络而精确地调节.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是1个刺激调节蛋白激酶,它由几个功能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能让它参与广泛的信号通路中,包括凋亡、自噬和膜泡.DAPK在调节自噬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在不同的情况下DAPK负调控或是正调控自噬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mTOR 磷脂酰肌醇-3-激酶 BECL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外周血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甲基化与纯合性缺失状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凯 刘春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52-1955,共4页
目的:研究启动子区甲基化及纯合性缺失对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表达及尿路上皮癌(U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5例UC患者外周血循环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使用DifferentialPCR技术检测DAPK纯合性缺失情... 目的:研究启动子区甲基化及纯合性缺失对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表达及尿路上皮癌(U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5例UC患者外周血循环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使用DifferentialPCR技术检测DAPK纯合性缺失情况,分析DAPK启动子区甲基化及纯合性缺失与肿瘤分级分期的相关性。使用RT-PCR技术检测相应肿瘤的DAPK表达情况。结果:MSP提示10例出现DAPK启动子高甲基化(22%);DifferentialPCR提示6例出现启动子区纯合性缺失(13%);RT-PCR提示15例样本mRNA表达下调或缺失。统计学分析提示DAPK启动子高甲基化及纯合性缺失与DAPK表达下调或缺失明显相关(P<0.01),启动子高甲基化与肿瘤浸润性明显相关(P=0.002),启动子纯合性缺失与肿瘤分级明显相关(P=0.003)。结论:DAPK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纯合性缺失是导致DAPK表达异常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肿瘤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甲基化 纯合性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表达
11
作者 李艳春 钟仁华 曾庆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 K)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 ,探讨DAP 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6 0例肺鳞状细胞癌、9例癌旁肺组织DAP KmRNA表达 ;用原位末端标...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 K)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 ,探讨DAP 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6 0例肺鳞状细胞癌、9例癌旁肺组织DAP KmRNA表达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 ,计算凋亡指数 (AI)。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的DAP KmRNA阳性表达率为 4 6 7% ,癌旁肺组织为 6 7 7% ,其阳性率高于肿瘤组织 (P <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DAP KmRNA阳性率为 70 % ,低分化癌为 2 3 3% ,高分化癌的DAP KmRNA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肺鳞状细胞癌的细胞AI为(0 6 72 8± 0 4 2 6 1 ) % ,癌旁肺组织中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AI为 (1 0 2 89± 0 2 4 33) % ,癌旁肺组织的AI高于肿瘤组织 (P<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的AI为 (0 5 82 3± 0 1 92 2 ) % ,低分化癌为 (0 4 4 6 0± 0 1 92 5 ) % ,高分化癌的AI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DAP KmRNA呈阳性表达的肺癌 ,其AI为 (0 5 31 7± 0 2 0 97) % ;DAP KmRNA呈阴性者 ,其AI为 (0 4 872± 0 1 91 8)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连续切片上 ,DAP K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DAP KmRNA呈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癌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基因表达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1调控癫痫发作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变
12
作者 邹玉莲 陈洲 甘陈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83-2288,共6页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DAPK1)对小鼠癫痫发作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病变的调控。方法 C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25 mg·kg^(-1)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建立颞...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DAPK1)对小鼠癫痫发作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样病变的调控。方法 C57BL/6小鼠经腹腔注射25 mg·kg^(-1)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建立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模型,对照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小鼠海马体中淀粉样代谢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的分泌,tau的高度磷酸化及DAPK1通路的活化;WT小鼠和Dapk1 KO小鼠经腹腔注射KA,考察DAPK1对KA诱导的AD样病变的影响。结果TLE小鼠海马体中可溶性Aβ的分泌、淀粉样代谢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tau的磷酸化水平,以及DAPK1的表达和活性均高于对照小鼠。相比WT小鼠,Dapk1 KO小鼠海马体中KA诱导的Aβ的分泌和tau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TLE诱导了小鼠AD样病变,而DAPK1敲除可缓解小鼠脑老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海人藻酸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Β淀粉样蛋白 TAU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1基因开放读码序列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诱导Raji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海涛 朱振宇 +4 位作者 吉琼梅 李秀英 李民友 马涧泉 梁念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K1)在肿瘤的形成、转移中所起作用 ,克隆DAPK1基因的开放读码序列 (ORF)。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的核苷酸序列 ,自行设计引物 ,用RT -PCR从K562细胞中扩增DAPK1基因的ORF ;用质脂体将pcDNA3 1(+ ) -DA... 目的 :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K1)在肿瘤的形成、转移中所起作用 ,克隆DAPK1基因的开放读码序列 (ORF)。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的核苷酸序列 ,自行设计引物 ,用RT -PCR从K562细胞中扩增DAPK1基因的ORF ;用质脂体将pcDNA3 1(+ ) -DAPK1转染到Raji细胞 ,Hoechst 3 3 2 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 ,MTT法观察DAPK1基因对细胞生存的影响。结果 :DAPK1基因的ORF克隆到质粒pMD18-T ,测序鉴定 ;分析结果显示 ,从K562细胞成功扩增 43 0 0bp的DAPK1基因ORF有 7处突变 ,其中 6处是同义突变 ,1处是基因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 ;DAPK1基因的ORF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 ,转化到Raji细胞 ;转染 48h后 ,可以检测到DAPK1的表达 ,并可以观察到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大片段的基因可以采用RT -PCR法直接克隆 ,采用常规的转染技术可以将大片段基因转染到宿主细胞 ;成功克隆具有活性功能DAPK1基因OR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细胞凋亡 甲基化 RAJI细胞 K562细胞 DAPKl基因 开放读码序列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诱导Raji细胞表达DAPK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海涛 冯哲玲 +2 位作者 梁念慈 朱振宇 马涧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丁酸钠(SB)对人淋巴瘤Raji细胞生长和DAPK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丁酸钠作用于Raji细胞株,观察形态、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变化及该酶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团悬浮生长的Raji细... 目的探讨丁酸钠(SB)对人淋巴瘤Raji细胞生长和DAPK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丁酸钠作用于Raji细胞株,观察形态、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变化及该酶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团悬浮生长的Raji细胞呈现贴壁生长,细胞增殖速度明显被抑制,细胞阻滞在G0/G1期;DAPK启动子去甲基化,DAPK表达量增加,细胞凋亡增加。结论丁酸钠具有诱导Raji细胞DAPK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使DAPK重新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JI细胞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凋亡 丁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过表达对HL-60细胞生物学功能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卫华 孟凡义 +2 位作者 赖永榕 彭志刚 马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过表达对HL-60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株DAPK基因m RNA的表达。运用真核表达载体p Receiver-M29-DAPK,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HL-60细胞...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过表达对HL-60细胞生物学功能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株DAPK基因m RNA的表达。运用真核表达载体p Receiver-M29-DAPK,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HL-60细胞,研究其过表达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分化的影响,并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DAPK基因在K562、Molt4、U937细胞表达阳性,而HL-60细胞则表达阴性。转染p Receiver-M29-DAPK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342染色可观察到转染后HL-60细胞出现凋亡,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I单染和瑞氏染色法分析观察转染前后的HL-60细胞,各细胞周期及形态均无改变。转染后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DAPK基因过表达的HL-60细胞凋亡增强,但对HL-60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无影响。Caspase-3可能参与了凋亡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过表达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生长的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松 孔维佳 +2 位作者 郭长凯 王彦君 陈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机制,寻找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用5-Aza-CdR处理人鼻咽癌CNE细胞,应用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5-Aza-CdR对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 目的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抑制人鼻咽癌CNE细胞系生长增殖的机制,寻找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用5-Aza-CdR处理人鼻咽癌CNE细胞,应用MTT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5-Aza-CdR对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析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前后DAPK mRNA、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从CNE细胞生长曲线知各浓度的5-Aza-CdR对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未经5-Aza-CdR处理的CNE细胞中DAPK基因CpG岛过甲基化,且DAPK mRNA不表达。经5-Aza-CdR处理后,甲基化的DAPK基因部分去甲基化,用药组的细胞中均有DAPK mRNA表达,且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经药物处理后的CNE细胞中DAPK蛋白表达呈阳性,而对照组不表达。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G0/G1期细胞增加,G2/M期减少。结论5-Aza-CdR对体外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其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DAPK基因再转录,诱导该基因重新表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杂氮-2'-脱氧胞苷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CNE细胞系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抑制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松 孔维佳 +2 位作者 郭长凯 王彦君 韩月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对Hep-2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寻找喉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建立喉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死亡相... 目的: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对Hep-2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寻找喉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建立喉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proteinkinaseDAP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喉癌裸鼠移植瘤处理后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裸鼠的体重无明显差异(t=0.011,P>0.05),而移植瘤的体积用药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t=10.11,P<0.01)。在喉癌移植瘤组织中,对照组DAPK均不表达,而用药组出现表达。结论:5-杂氮-2′-脱氧胞苷在体内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再转录,诱导其表达,进而抑制喉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2细胞系 5-杂氮-2′-脱氧胞苷 裸鼠模型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甘新君 张筱骅 +2 位作者 郭贵龙 万丽 陈国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27-530,共4页
背景与目的: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1)是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DAPK1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DAPK1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背景与目的: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1)是凋亡的正性调节因子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DAPK1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DAPK1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45例由癌及癌旁组织组成的配对甲状腺癌乳头状标本,其中癌旁组织的病理类型分别为: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腺瘤,各15例,每例取癌及癌旁组织各一份,分别行连续切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DAPK1 mRNA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DAPK1 mRNA阳性表达率和AI分别为37.78%(17/45),(0.74±0.30)%;癌旁组织中为71.11%(32/45),(1.39±0.29)%。两者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组织(P<0.01)。癌组织中DAPK1 mRNA呈阳性表达者,其AI为(0.94±0.22)%;表达阴性者,其AI为(0.62±0.28)%,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在连续切片上,DAPK1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的癌组织DAPK1 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17.65%vs 50%,P<0.05)。DAPK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周围浸润情况无关(P>0.05)。结论:DAPK1有肿瘤抑制作用,其表达低下或缺失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DAPK1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凋亡 原位杂交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廷钦 宋锦宁 +5 位作者 李宇 胡明军 赵雅慧 郑锋伟 郭小叶 金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7-773,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神经元凋亡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治疗时间窗。方法 4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DAI组(n=32)。DAI组选用大鼠头颅瞬间旋...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神经元凋亡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治疗时间窗。方法 4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DAI组(n=32)。DAI组选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装置制备DAI模型,分为6h、24h、72h、7d组共4个亚组(n=8)。各组在造模前及处死前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同时将各组大鼠一半用于Western bolt检测大鼠胼胝体、脑干组织内DAPK1表达情况;另一半用于TUNEL检测大鼠脑组织内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AI后大鼠均出现明显体质量下降、神经功能缺失;DAI后6h组大鼠胼胝体、脑干组织可见DAPK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并出现明显神经元细胞凋亡,DAI后24h组DAPK1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均到达高峰值,DAI后72h、7d组表达开始下降,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DAI后出现神经功能缺失、体质量下降,可能与损伤后DAPK1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二者在损伤后24h一致性达到高峰;提示DAPK1抑制剂药物治疗时间窗为伤后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K诱导PGCl_3细胞凋亡时Bcl-2磷酸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俊 梁标 张海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DAPK诱导PGCl3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APK导入PGCl3细胞中。RT-PCR检测bcl-2和baxm-RNA丰度变化,Bcl-2含量变化和Bcl-2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DAPK诱导PGCl3细胞凋亡时,bcl-2表达是下调的,bax基因表... 目的:探讨DAPK诱导PGCl3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APK导入PGCl3细胞中。RT-PCR检测bcl-2和baxm-RNA丰度变化,Bcl-2含量变化和Bcl-2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DAPK诱导PGCl3细胞凋亡时,bcl-2表达是下调的,bax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cDNA3.1-DAPK转染组的Bcl-2磷酸化水平相对pcDNA3.1组要高,同时Bcl-2蛋白含量是减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BCL-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