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C-HMS模型在武水流域山洪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邹杨 胡国华 +3 位作者 于泽兴 顾庆福 陈肖 宁迈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2,共8页
山洪灾害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以湖南湘江武水流域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水文模型集成系统为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解译了研究流域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HEC-HMS水文模型对武水流域各场次洪... 山洪灾害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以湖南湘江武水流域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水文模型集成系统为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解译了研究流域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HEC-HMS水文模型对武水流域各场次洪水进行模拟预报,利用DEM及流域出口信息划分子流域计算单元,利用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流域信息,采用SCS径流曲线法进行产流计算,采用SCS单位线法计算直接径流,利用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汇流演进,运用指数退水模型模拟流域基流,并以2000—2008年的17场实测洪水数据进行参数的率定,用2009—2014年的10场典型洪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率定期17场洪水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绝对值均<20%,模拟合格率达到100%,峰现时差均≤1 h,绝对平均Nash效率系数为0.816,率定出的水文参数准确有效;验证期的10场洪水,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合格率达90%,峰现时差均<1 h,Nash效率系数均>0.7。HEC-HMS水文模型在武水流域模拟效果较好,可应用于该流域山洪预报工作,且相较于多峰洪水,单峰洪水的模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模型 GIS 山洪预报 武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武水流域泥沙颗粒特性及分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辉 郭索彦 +1 位作者 解明曙 雷廷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9,共5页
流域土壤流失的泥沙颗粒及其分布与流域土壤有关,影响流域土地质量和输沙过程。以武水流域天然河道的53次降雨径流输沙过程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R-R(Rosln-Rammler)粒径分布函数法分析了泥沙颗粒级配特性及其分形规律。结果表明,流域多... 流域土壤流失的泥沙颗粒及其分布与流域土壤有关,影响流域土地质量和输沙过程。以武水流域天然河道的53次降雨径流输沙过程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R-R(Rosln-Rammler)粒径分布函数法分析了泥沙颗粒级配特性及其分形规律。结果表明,流域多年均悬移质泥沙颗粒组成为粘粒11%、粉粒51%、细砂粒32%和粗砂粒6%,以粉粒和细砂粒为主体,占83%。1981年以后,悬移质泥沙颗粒中粘粒和粉粒含量相对减少,悬移质泥沙颗粒呈变粗的趋势。悬移质泥沙颗粒组成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D与小于0.005 mm粉粒及粘粒含量呈较显著相关,与中值粒径相关性较差。流域推移质泥沙颗粒中值粒径平均为0.874 mm,推移质泥沙以砂、石砾为主。推移质泥沙颗粒组成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D与小于0.3 mm细砂及粉粒含量呈显著相关。流域泥沙级配及其变化,有利于分析泥沙来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控制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 推移质 R-R粒径分布函数 泥沙颗粒 武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次降雨条件下的武水流域径流输沙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文生 赵辉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流域径流输沙规律反映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状况,可指导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建设。流域径流与输沙受降雨、下垫面因素及流域综合环境要素的影响。在对湖南武水流域径流与泥沙输移影响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次降雨与对应次径流、次... 流域径流输沙规律反映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状况,可指导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建设。流域径流与输沙受降雨、下垫面因素及流域综合环境要素的影响。在对湖南武水流域径流与泥沙输移影响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次降雨与对应次径流、次输沙(包括悬移质与推移质)实测资料,建立武水流域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与输沙经验回归模型,可用于流域径流与输沙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因子 径流特征 流域输沙 统计模型 武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水流域的综合治理初探
4
作者 邓先朝 《作物研究》 1992年第S2期85-86,95,共3页
武水流域的水土流失,从50年代开始一直相当严重。据1971年至1975年的不完全统计,流域区内塌方超过十万次,河道决堤500多处,洪水冲毁稻田上百公顷,泥沙淤积达50万吨之多。随着洪水次数增多,干旱时间也在不断延长。现在,每年有30~65d时... 武水流域的水土流失,从50年代开始一直相当严重。据1971年至1975年的不完全统计,流域区内塌方超过十万次,河道决堤500多处,洪水冲毁稻田上百公顷,泥沙淤积达50万吨之多。随着洪水次数增多,干旱时间也在不断延长。现在,每年有30~65d时间滴雨不下,河床完全干涸,致使上千亩晚稻失收,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水流域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河道 清砂 泥砂 河床 洪水次数 耕作方式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水流域防护林营造模式的探讨
5
作者 张巧营 王德雄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50,共4页
为探讨防护林工程营造林模式,我们在武水流域通过反复试验,多方对比,探讨了四种不同的营造模式,并成功地推广应用,为我县长防林工程造林,灭荒造林、丘岗山地开发造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其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为探讨防护林工程营造林模式,我们在武水流域通过反复试验,多方对比,探讨了四种不同的营造模式,并成功地推广应用,为我县长防林工程造林,灭荒造林、丘岗山地开发造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其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水流域 防护林 模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水河上游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飞 巴俊杰 +2 位作者 苏春田 潘晓东 杨杨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5-203,共9页
生态功能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位于南岭生态功能区的流域——武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流域上游交通运输用地、采矿用地、工业用地、耕地及林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品,分析7种重金属Cd... 生态功能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位于南岭生态功能区的流域——武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流域上游交通运输用地、采矿用地、工业用地、耕地及林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样品,分析7种重金属Cd、As、Cu、Hg、Ni、Pb、Zn的含量特征,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的程度,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研究结果显示,武水河上游地区土壤重金属Cd、As、Cu、Hg、Ni、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1.28、72.44、54.62、0.27、68.32、72.29和158.42mg/kg,均高于土壤背景值,其中采矿用地土壤重金含量除Hg外均高于其他类型土壤。均值状态下土壤中Cd和As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5.07、3.25,其中采矿用地中Cd单因子污染指数可达13.59;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表明,采矿用地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工业用地,林地呈安全状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采矿用地和工业用地达到了强生态危害,其他类型土壤为轻微生态危害,而采矿用地土壤中Cd达到极强生态危害,As为强生态危害。土壤重金属来源研究结果表明,As、Cd、Cu和Zn来源于矿山开采及工业活动,Ni和Hg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Pb则来源于交通运输。研究认为:武水流域上游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Cd和As是区内主要的风险因子,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以及工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水流域 不同利用类型 土壤重金属 污染风险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龙腾飞──衡阳市长防林工程建设纪实
7
作者 罗仁龙 《林业与生态》 1999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长防林建设 工程建设 衡阳市 长防林工程 紫色页岩 武水流域 防护林 芦竹 衡阳县 绿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