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常林凤 卢光明 +5 位作者 朱虹 王中秋 吴江 胡裕效 秦利萍 王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分析肺部病变CT形态、密度、边界、毛刺等征象,分别统计PET、CT和PET/CT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40例患者PET图像表现为标准摄取值(SUV)>2.5,3例SUV<2.5,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3.0%和7.0%;24例延迟显像上升>10%,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68.5%和31.5%;36例CT图像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毛刺,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3.7%和16.3%;PET/CT显示37例为肺癌,6例可疑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6.0%和0。结论:行PET/CT早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存在假阴性,而延迟显像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玲 董雯 +2 位作者 李凌雯 黄红丽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55-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裕效 张宗军 +1 位作者 朱虹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对肺部结节合并多病灶的诊疗意义
4
作者 梁建生 罗清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8-300,共3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逐渐在许多城市中兴起,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PE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已有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20例肺部肿瘤合并多病灶的病例... 背景与目的近年,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逐渐在许多城市中兴起,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有力的依据,PE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已有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回顾分析20例肺部肿瘤合并多病灶的病例来探讨PET在肺部结节合并多病灶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上海胸科医院2004年8月—2005年6月住院病例20例,术前行18-FDG-PET检查及X线、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骨SPECT(single photonemisson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检查,疑有脊柱转移者行MRI(magnetic reimage)检查。其中14例获手术病理。结果肺部原发灶的PET诊断符合率为100%,除原发灶以外病灶PET阳性者6例,其中2例为肺部结节,其结节直径均大于1cm,3例为纵隔淋巴结,1例为脊柱转移,阳性率66.7%,阳性者病理符合率100%;PET阴性者14例中,假阴性4例,其中2例为肺部结节,其结节直径均小于1cm,1例为纵隔淋巴结,1例为脊柱骨转移,阴性符合率71.4%。结论PET在肺部肿块及结节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肺癌合并多病灶时的分期有较高的价值,但小于1cm的结节PET检查意义不大,脊柱转移有假阴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 肺部肿瘤 多病灶 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抑制剂BAY-876体内活性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检测
5
作者 王旻姝 马文超 +2 位作者 朱磊 宋秀宇 徐文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对小动物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模型进行PET检测,建立GLUT抑制剂的小动物体内活性检测方法。在HCC细胞系中检测GLUT-1的表达,选取GLUT-1表达水平最高的细胞系接种BalB/c免疫缺陷动物皮下,形成免疫缺陷动物皮下肿瘤模型。连续三日口服灌胃给药,给予动物5 mg/kg的GLUT-1抑制剂BAY-876后,进行PET检测。动物行尾静脉注射200μCi的核素探针^(18)F-FDG,约30 min后进行PET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盖革计数器检测动物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强度比较。在所选细胞系中,MHCC-97H细胞中GLUT-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BAY-876治疗动物能够显著抑制MHCC-97H皮下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GLUT-1抑制剂BAY-876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成功建立了利用PET检测GLUT抑制剂动物体内活性的PET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葡萄糖转运体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药物活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思泽 黄琪 +4 位作者 武晓捷 王少楠 管一晖 谢芳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本综述总结了PET在CNS药物研发中的定量分析手段,包括药代动力学分析以及受体占有率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与数学公式。同时,本综述也总结了PET在CNS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为后续CNS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枢神经系统 新药研发 药代动力学 受体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荣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38-344,共7页
精神疾病是一类功能性脑疾病,其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而受到日益关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精神疾病进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其反映组织细胞血流、代谢、受体密度等分子功能... 精神疾病是一类功能性脑疾病,其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而受到日益关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精神疾病进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其反映组织细胞血流、代谢、受体密度等分子功能显像的特点在精神疾病研究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尤其在脑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方面具有其他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受体显像 非侵入性 血流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医学研究 脑神经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诱导猴偏侧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晟 王维 +2 位作者 于小平 毛俊 容鹏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偏侧帕金森病恒河猴动物模型的成模率及影像、病理的对比。方法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对实验组猴的行为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包括MRI、PET及SPECT进行检测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注... 目的探讨偏侧帕金森病恒河猴动物模型的成模率及影像、病理的对比。方法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对实验组猴的行为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包括MRI、PET及SPECT进行检测及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注射MPTP后第5~7天逐渐出现偏侧帕金森病症状,肌注阿朴吗啡后动物向左侧快速旋转;PET检查示实验组猴右侧(患侧)18F脱氧葡萄糖平均标准摄取值较左侧明显减低,SPECT检查示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右侧纹状体放射性摄取明显减低,二者均与对侧及给药前对比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TH免疫组化染色示右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结论经一侧颈内动脉注射MPTP制作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安全、简单、成模率高,是研究帕金森病的一种理想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G-四氢吡啶 恒河猴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多巴胺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研究
9
作者 张迪 庞华 +1 位作者 任欣怡 程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4-702,共9页
目的:评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2-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在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 目的:评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2-deoxy-2-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在治疗食管鳞癌患者治疗后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经病理学确诊为食管鳞癌的75例患者[男6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41±7.75)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完成^(18)F-FDG PET/CT检查。测定^(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全身SUVmax(whole body SUVmax,SUVmaxwb);以40%SUVmax为临界值测得SUVmean及代谢肿瘤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并计算全身代谢肿瘤体积(whole body MTV,MTVwb)和全身病灶糖酵解总量(whole body 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wb)。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ET参数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52例(69.3%)患者死亡。PET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PET阴性患者的6.029倍(P<0.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22.3个月和43.2个月。以PET参数的中位数SUVmaxwb=11.09、MTVwb=27.07 cm3、TLGwb=162.34 g将PET阳性患者分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表明,病理分级、M分期、PET检查抗肿瘤治疗情况、MTVwb、TLGwb与OS相关,其中,M分期是OS的独立预测因素(HR=5.698,95%CI=1.791~18.123,P=0.003)。PET显像及血清学双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PET显像阴性患者的6.112倍(P<0.001)。结论:^(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是治疗后食管鳞癌患者的重要预后预测因素,PET显像阳性及肿瘤标志物阳性的患者预后明显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预后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MET PET/CT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IDH和1p/19q分子分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姝 王凯 +4 位作者 杨子皓 乔真 李晓桐 袁磊磊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6-833,共8页
目的评估^(11)C-蛋氨酸(^(11)C-methionine,^(11)C-M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半定量参数在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rGG)异柠... 目的评估^(11)C-蛋氨酸(^(11)C-methionine,^(11)C-M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半定量参数在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LrGG)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ic dehydrogenase,IDH)突变以及1p/19q共缺失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7例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11)C-MET PET/CT图像以及病理学资料。测量^(11)C-MET PET/CT图像上病灶最大肿瘤/正常组织摄取比值(maximum tumor/normal tissue uptake ratio,TNR_(max))、平均肿瘤/正常组织摄取比值(mean TNR,TNR_(mean))以及肿瘤/正常组织摄取比值峰值(peak TNR,TNR_(peak))。根据IDH基因突变以及1p/19q共缺失状态,将患者分为3组:IDH野生型(IDH^(wt)),IDH突变-1p/19q共缺失型(IDH^(mut) 1p/19q^(del))以及IDH突变-1p/19q非共缺失型(IDH^(mut) 1p/19q^(int))。比较不同分子分型的LrGG间的TNR_(max)、TNR_(mean)以及TNR_(peak)。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参数对于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状态的筛查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对预测概率进行ROC分析,评估多参数联合筛查效能。结果TNR_(max)、TNR_(mean)、TNR_(peak)在3组LrGG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wt)组TNR_(max)、TNR_(mean)、TNR_(peak)最高,其次为IDH^(mut) 1p/19q^(del)组,IDH^(mut) 1p/19q^(int)组最低。IDH wt LrGG的TNR_(max)、TNR_(mean)、TNR_(peak)均高于IDH^(mut) LrG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NR_(max)、TNR_(mean)、TNR_(peak)筛查LrGG IDH突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7、0.847、0.807,以3.09、1.84和2.58为阈值,准确率分别为70.3%、75.7%和75.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筛查模型能提高诊断准确率,AUC值为0.943,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83.3%和94.6%。TNR_(max)、TNR_(mean)、TNR_(peak)筛查LrGG 1p/19q共缺失的AUC分别为0.766、0.792、0.812,以3.35、1.44和2.02为阈值,准确率分别为76.0%、80.0%和80.0%。Logistic筛查模型不能提高诊断效能。结论^(11)C-MET PET/CT有助于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IDH突变以及1p/19q共缺失状态。多参数联合能够提高对于IDH基因突变的筛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低级别胶质瘤 ^(11)C-蛋氨酸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异柠檬酸脱氢酶 1p/19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创伤对2型糖尿病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和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钢 崔永晨 +1 位作者 曹越 张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及相应功能脑区葡萄糖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5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用60%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使用烟酰胺和链脲佐菌素建成2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及相应功能脑区葡萄糖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5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用60%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使用烟酰胺和链脲佐菌素建成2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腹部手术创伤组(手术组),每组15只。旷场实验和条件性恐惧实验观察手术创伤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n=10);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观察2组小鼠大脑相应脑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的摄取水平(n=5)。结果·旷场实验中,手术组的中央格穿越次数和总移动距离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条件性恐惧实验中,手术组的场景相关性记忆测试和声音相关性记忆测试的僵直时间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ET/CT中,手术组海马、皮质、纹状体及杏仁核脑区的^(18)F-FDG摄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其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脑葡萄糖代谢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1 位作者 傅宏亮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和/或转移灶的DTC患者(随访期间颈部超声或胸部CT有持续异常发现,但^(131)I全身显像阴性)给予^(18)F-FDG PET/CT检查,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可疑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下的^(18)F-FDG PET/CT显像探查复发或转移灶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共7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65例。12例^(18)F-FDG PET/CT显像呈假阳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炎症细胞浸润。在77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中,血清Tg阳性患者50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45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血清Tg阳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0.00%(45/50);血清Tg阴性患者2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20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Tg阴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74.07%(20/27)。结论对于随访期间怀疑存在复发或转移灶,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碘-131全身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
13
作者 樊敏 马雷 史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术后患者、共52处线缘结节状增厚病灶,其中31例31处为NSCLC复发(复发组)、19例21处...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0例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术后患者、共52处线缘结节状增厚病灶,其中31例31处为NSCLC复发(复发组)、19例21处为良性病变(非复发组)。比较组间^(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包括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及病灶SUV_(max)/纵隔血池SUV_(max)(SUV_(max)-ratio);针对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代谢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NSCLC术后线缘良、恶性结节状增厚的价值。结果复发组病灶SUV_(max)、TLG及SUV_(max)-ratio均高于非复发组(P均<0.05);组间病灶M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SUV_(max)、TLG及SUV_(max)-ratio评估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病灶的AUC分别为0.854、0.805及0.8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有效鉴别NSCLC术后良、恶性线缘结节状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复发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剑明 辛军 +2 位作者 王晓明 刘长军 翟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001-1003,1007,共4页
目的:回顾性探讨了18F-FDG PET/CT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视觉判断和SUV测定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判断,并经随访观察、综合诊断证实。结果:33个病例中... 目的:回顾性探讨了18F-FDG PET/CT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视觉判断和SUV测定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判断,并经随访观察、综合诊断证实。结果:33个病例中找到原发灶者25例(75.8%,25/33),其中肺癌9例,肝癌2例,鼻咽癌2例,甲状腺癌2例,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淋巴瘤和腹膜后肌母细胞瘤各1例。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CUP患者的原发灶,一次扫描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这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计算机 氟化脱氧葡萄糖 原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与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继红 丁军 +2 位作者 徐松柏 王显荣 付卫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6-749,共4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9例怀疑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d内进行PET/CT、MRI检查及得到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18 F-FDG PET/CT和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9例怀疑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d内进行PET/CT、MRI检查及得到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18 F-FDG PET/CT和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组织病理学证实在2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20例。MRI评价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0%、66.7%和79.3%,PET/C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0%、88.9%和89.6%,PET/CT诊断准确度要高于乳腺MRI,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P>0.05);PET/CT通过全身显像还显示了未预测到的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及骨转移3例。结论:在乳腺癌原发灶诊断准确性方面,PET/CT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揭示远处转移、准确分期以指导临床治疗方面,PET/CT要优于乳腺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胡裕效 卢光明 +3 位作者 朱虹 张宗军 季学满 孙传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目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其临床进程、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有很大差异,对患者术前准确预测胶质瘤的级别十分重要。目前,利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进行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被认为是一种大有希望的方法。文中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与PW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疑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显像和PWI,分析18F-FDG PET/CT图像,计算出标准提取值(standardizad uptake value,SUV)、肿瘤白质比(lesion-to-white matterratio,L/W),磁共振灌注指标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volume,rCBV)值由肿瘤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CBV相比后得出。分析SUV、L/W、rCBV这3个半定量指标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优劣。结果18例患者中WHO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SUV和rCBV半定量参数不能区分WHOⅡ级和Ⅲ级患者,L/W在上述3级患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及PWI能提供常规MRI所不能获取的信息,在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均有一定作用,其中L/W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脑胶质瘤 磁共振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7
作者 许健 卢光明 +2 位作者 郑玲 袁彩云 陈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910-914,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 IST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29例,小肠16例,大肠5例,胃肠道外2例。病理分型:良性G IST 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26例,...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 IST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29例,小肠16例,大肠5例,胃肠道外2例。病理分型:良性G IST 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26例,未确定3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占38%(20/53),腹部不适及腹痛占36%(19/53)。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黏膜下富含血供的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肿块内出血、坏死、囊性变明显,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 IS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准确定位、良恶性的判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计算机体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江 朱虹 +1 位作者 常林凤 吉蘅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PET/CT是目前评价良、恶性病变最具优势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文中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xglucose,FDG)PET/CT显像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PET/CT是目前评价良、恶性病变最具优势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文中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xglucose,FDG)PET/CT显像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以孤立性肺结节、FDG、PET/CT等为检索词,检索1994年1月至2009年7月的Medline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相关中英文文献。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综合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和计算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29篇,其中11篇符合标准纳入分析,A级1篇,B级10篇,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91%(87%~93%)、83%(78%~87%)和51.04(23.33~111.66),AUC为0.9383,Q值为0.875 3,纳入文献稳定性较好。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体层扫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去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江 朱虹 +5 位作者 王中秋 童金龙 常林凤 胡裕效 王新刚 黄红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 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 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CT图像测量胃壁增厚的最大厚度,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或胃镜取得病理结果。结果:经18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中,发现胃癌24例。18FDG PET/CT对胃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00%和93.8%。胃癌患者的SUVmax与胃壁厚度呈正相关,有无淋巴结转移与SUVmax及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根据PET/CT检查结果对24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期9例,Ⅰ~Ⅱ期1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0例。结论:18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价及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18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心理安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贵锋 黄泳 +3 位作者 唐纯志 赖新生 徐卫平 单保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1,I0003,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脑中枢激活信号,所得图像数据采用S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P<0.001,uncorrected,K>10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与空白对照比较,外关穴针刺激活左侧颞中回(BA22)、颞叶Sub-Gyral(BA21)、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楔前叶(BA7),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激活左侧颞上回(BA22)和右侧颞下回(BA20)、角回(BA39),非穴针刺激活左侧枕叶舌回(BA18)、小脑和右侧颞上回(BA22)、枕叶梭状回(BA18);外关穴针刺与不透皮假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颞上回(BA42)、小脑前页和右侧楔前叶(BA19),外关穴针刺与非穴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额下回(BA45)、颞上回(BA22)、顶上小叶(BA7)、楔前叶(BA7)、中央后回(BA40)、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额下回(BA47)、楔前叶(BA7、19)、楔叶(BA18)、中脑。结论:心理安慰因素在针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是针刺效应的非特异性效应部分,不同的心理安慰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不同,但都不是针刺效应的全部,针刺穴位特异性的激活与穴位主治作用密切相关的脑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安慰 针刺效应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脑功能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