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率移动通信的正交波束空间分集—OFDM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永权 周渊平 +1 位作者 戴宪华 柳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3-116,12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OFDM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正交波束空间分集—OFDM方法。利用智能天线的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首先在时域构造出多个正交空分信道,然后对每个空分信道进行OFDM解调,最后根据选择性分集算法获得频域序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为进一步提高OFDM的传输速率,提出了正交波束空间分集—OFDM方法。利用智能天线的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首先在时域构造出多个正交空分信道,然后对每个空分信道进行OFDM解调,最后根据选择性分集算法获得频域序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至少有一个空分信道的频响特性优于全向信道的频响特性,并且各正交空分信道频响特性间的相关性很低,因而分集合成信道的频响特性明显优于全向信道、每个空分信道的频响特性。与单天线OFDM系统相比,正交波束空间分集—OFDM方法能够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与信息系统 正交波束空间分集—ofdm 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智能天线 数字波束形成 ofdm系统 空间分集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正态分布衰落下的光OFDM水下可见光通信空间分集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蒋红艳 仇洪冰 +3 位作者 何宁 吴越 Zahir Ahmad Sujan Rajbhandari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水下可见光通信(UVLC)是实现高速宽带信息传输的有效方案,但由于受到信道中吸收、散射和湍流的不利影响而面临着许多困难。针对水下湍流信道中多径和衰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等增益合并的分集方案,根据广义的... 水下可见光通信(UVLC)是实现高速宽带信息传输的有效方案,但由于受到信道中吸收、散射和湍流的不利影响而面临着许多困难。针对水下湍流信道中多径和衰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等增益合并的分集方案,根据广义的朗伯定律得到信道增益,通过对数正态分布模拟信号衰落。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正交幅度调制(QAM)的非对称削波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和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两种分集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高斯信道和弱湍流信道下系统的误比特率,探讨不同分集数目和闪烁系数情况下的分集增益。研究结果验证了分集是降低湍流影响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改善水下信息传输性能,为弱湍流信道下正交频分复用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设计、预测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衰落 对数态分布 空间分集 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模约束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斌斌 甘露 李立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45-2049,共5页
Capon波束形成算法在导向矢量存在误差或是在较少快拍数或高信噪比情况下,都会使波束产生严重的畸变。为了提高波束的稳健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正交模约束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OCCB),并通过二次求导得到阵列权值的具体数学表达式。该算法在C... Capon波束形成算法在导向矢量存在误差或是在较少快拍数或高信噪比情况下,都会使波束产生严重的畸变。为了提高波束的稳健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正交模约束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OCCB),并通过二次求导得到阵列权值的具体数学表达式。该算法在Capon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对阵列权值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模约束,实现了在不影响信号和干扰特征值的同时,完成对噪声特征值的加载,减小噪声特征值的扩散程度。分析了部分对角加载对期望信号、干扰和噪声的影响。该算法在导向矢量存在误差、采样快拍数较少和高信噪比情况下,都可使波束具有更低的旁瓣和更加准确的主瓣指向,同时对干扰能进行较好的抑制,仿真结果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 模约束 部分对角加载 噪声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子阵下特征波束的角度空间调制方法
4
作者 王喜媛 王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5,共6页
基于波束赋形的波束切换空间调制算法,不仅可以提高频谱效率,还可以利用天线阵列增益提高能量效率。该文利用信道响应构造统计平均的协方差矩阵,构造正交特征向量作为阵列的加权矢量,形成相互独立的多个等效传输信道,利用波束赋形增益... 基于波束赋形的波束切换空间调制算法,不仅可以提高频谱效率,还可以利用天线阵列增益提高能量效率。该文利用信道响应构造统计平均的协方差矩阵,构造正交特征向量作为阵列的加权矢量,形成相互独立的多个等效传输信道,利用波束赋形增益和分集增益提高无线通信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能力。进一步采用天线子阵分组方法,克服信道相关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特征波束角度空间调制方案可获得更多的波束组合数目,会明显改善译码性能和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波束形成 空间调制 空时分组码 MIMO 最大似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频的发射分集OFDM系统的子空间跟踪信道估计
5
作者 徐信 蔡跃明 +1 位作者 白宾峰 徐友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5-1100,共6页
由于发射分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抗衰落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该文提出了3种基于导频的发射分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子空间幅度跟踪信道估计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其估计性能。利用信道传播时延慢变和衰落幅度快变的特... 由于发射分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抗衰落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该文提出了3种基于导频的发射分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子空间幅度跟踪信道估计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其估计性能。利用信道传播时延慢变和衰落幅度快变的特点,通过对多径信道的时延子空间和衰落幅度的跟踪,可以部分消除信道估计过程中噪声的影响,大大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在信道阶数已知或使用相同秩估计方法的情况下,第3种方法的运算复杂度最低,性能最好;第1种方法次之,性能最差;第2种方法由于需要进行DFT和IDFT,运算复杂度最高。仿真结果表明,3种子空间幅度跟踪信道估计方法在4×10-3误码率时可以提高系统误码率性能1-2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发射分集 信道估计 空间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差分空间调制方案
6
作者 王志成 陈志刚 王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158,共11页
针对常规差分空间调制(DSM,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方法没有发射分集功能以及接收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差分空间调制(OSTBC-DSM,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 scheme based on orthogonal spa... 针对常规差分空间调制(DSM,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方法没有发射分集功能以及接收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正交空时分组码的差分空间调制(OSTBC-DSM,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 scheme based on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方案。设计了2个矩阵:空间调制矩阵和符号矩阵,前者通过设置其中非零元素的位置来激活不同的发射天线,后者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作为基本码块来构造符号矩阵。所提方案具有可获得满发射分集、频谱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支持线性最大似然(ML,maximum likelihood)译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不同的频谱效率下均获得了比其他几种方案更好的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空间调制 空时分组码 发射分集 线性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频分复用在舰船盲波束形成通信中的应用
7
作者 贾心恺 刘鸣 叶天朝 《电声技术》 2011年第8期51-53,56,共4页
针对基于OFDM和智能天线的舰船无线通信环境,分析了现有OFDM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应用于OFDM波束形成中的方案,并且引入了半盲自适应均衡,以降低信道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的算法能够在简... 针对基于OFDM和智能天线的舰船无线通信环境,分析了现有OFDM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应用于OFDM波束形成中的方案,并且引入了半盲自适应均衡,以降低信道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的算法能够在简化系统计算量的同时降低系统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通信 频分复用(ofdm) 智能天线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信道估计和分集接收的Turbo乘积编码OFDM系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 张海林 刘增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0-824,共5页
该文研究OFDM系统中低复杂性最小二乘方(LS)信道估计技术,为了改善LS估计的OFDM在严重多径信道中错误平底效应,分集接收和Turbo乘积编码用于系统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Turbo乘积编码和分集接收可以减小LS估计的OFDM系统的错误平底效应... 该文研究OFDM系统中低复杂性最小二乘方(LS)信道估计技术,为了改善LS估计的OFDM在严重多径信道中错误平底效应,分集接收和Turbo乘积编码用于系统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Turbo乘积编码和分集接收可以减小LS估计的OFDM系统的错误平底效应,其性能比已知信道参数系统的性能只恶化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最小二乘方 信道估计 频分复用 TURBO乘积码 分集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块编码和正交脉冲的MIMO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海军 崔梦天 陈宇洋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为了有效利用脉冲无线电(IR)的短距离、高数据速率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更大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块编码(STBC)和正交脉冲的MIMO超宽带(UWB)通信系统。具体实现是通过对标准单输入单输出(SISO)脉冲无线电系统的直接序列... 为了有效利用脉冲无线电(IR)的短距离、高数据速率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更大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块编码(STBC)和正交脉冲的MIMO超宽带(UWB)通信系统。具体实现是通过对标准单输入单输出(SISO)脉冲无线电系统的直接序列超宽带作为多址(MA)技术的IR-MA信号模型以及信道模型、收发器结构和检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把空时块编码和正交脉冲相结合的新方法,并采用FS-rake相干接收(CR)和非相干接收(NCR)技术及IEEE UWB信道模型对其获得的空间分集和编码性能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到可以相对较好地描述高信噪比时的性能变化趋势的理论上限值。仿真结果表明,这种STBC-IR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单链路-脉冲无线电(SL-IR)方案,可获得更好的空间分集和编码增益,可用于增加传输距离和减少rake接收机的复杂性,而且在UWB通信中,STBC-IR方案还能很好地消除定时抖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块编码(STBC) 脉冲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空间分集 误码率(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接收分集的确定性OFDM盲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艳明 苏广川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78-1780,共3页
本文针对无循环前缀的OFDM系统研究了非数据辅助的信道估计方法.借助于2个接收天线实现的信道分集,提出了一个确定性信道盲估计算法,并给出了信道可辨识性条件.该算法使用1个OFDM块便可在一个标量模糊因子的意义上确定信道冲激响应.算... 本文针对无循环前缀的OFDM系统研究了非数据辅助的信道估计方法.借助于2个接收天线实现的信道分集,提出了一个确定性信道盲估计算法,并给出了信道可辨识性条件.该算法使用1个OFDM块便可在一个标量模糊因子的意义上确定信道冲激响应.算法计算量小,而且对输入信号的星座和统计特性没有约束.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信道估计 频分复用(ofdm) 接收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分集技术对COFDM系统性能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磊 赵清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5期35-38,共4页
对使用空时分组编码的空时发射分集接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利用训练符号进行信道估计的空时分集接收方案,并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使COFDM系统性能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 空时发射分集(SSTD) 频分复用(ofdm) 空时分组编码(ST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特征的机载正交雷达网空时处理算法
12
作者 江胜利 王鞠庭 +1 位作者 邓海 刘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3-1107,共5页
该文针对机载正交雷达网(Airborne Orthogonal Netted Radar,AONR)在高度非均匀杂波中的目标检测问题,提出基于图像特征的分布式AONR空时处理算法(Airborne Orthogonal Netted Image Feature-based Space-Time Processing,AON-IFSTP)。... 该文针对机载正交雷达网(Airborne Orthogonal Netted Radar,AONR)在高度非均匀杂波中的目标检测问题,提出基于图像特征的分布式AONR空时处理算法(Airborne Orthogonal Netted Image Feature-based Space-Time Processing,AON-IFSTP)。首先,研究了AONR杂波在角度-多普勒平面内的轨迹,并在一种特殊几何结构下推导出该轨迹的闭合表达式,揭示出目标信号和杂波信号不同的图像特征,分析了IFSTP在AONR中的可行性。然后,给出AON-IFSTP算法。结果表明,AON-IFSTP算法无需估计杂波协方差矩阵,适合在高度非均匀杂波背景下检测目标,同时能利用空间分集减小目标RCS起伏特性和小径向速度对检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网 IFSTP 空间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需信道估计的一种简单的差分分集OFDM传输方式
13
作者 吕浚哲 张海林 刘增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空时码在近几年得到了普遍关注,但空时码的应用通常都假定信道具有非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同时还假定信道状态也是已知的,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空时码的应用。该文给出了一种未知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差分分集调制方法。应用正交频分复... 空时码在近几年得到了普遍关注,但空时码的应用通常都假定信道具有非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同时还假定信道状态也是已知的,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空时码的应用。该文给出了一种未知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差分分集调制方法。应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把一个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换成了多个并行平坦衰落信道。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的简单的时空频分集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无需信道估计就能得到很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分集 ofdm 时空编码 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C-OFDM系统的post-IDFT多波束形成技术
14
作者 刘洪武 冯全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4-610,共7页
提出了适用于空时编码-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后-逆离散傅立叶变换(post-IDFT)多波束形成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空频信道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获得多个特征模式,再利用空时分组码(STBC)各发射分支信号的正交性使OFDM系统形成多个post-IDF... 提出了适用于空时编码-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后-逆离散傅立叶变换(post-IDFT)多波束形成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空频信道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获得多个特征模式,再利用空时分组码(STBC)各发射分支信号的正交性使OFDM系统形成多个post-IDFT波束.接收端根据STBC传输矩阵的正交性对多波束解码.系统获得的空间分集增益为空频信道相关矩阵的特征值之和,最大空间分集增益与子载波波束形成方案相同,误码率比STC-OFDM的低.该技术将复杂度降低到子载波波束形成方案的1/S(S为OFDM系统的子载波数目),而且当波束维数(m)小于发射天线数目(M)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空时编码 波束形成 空间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SF-OFDM系统的波束形成技术
15
作者 刘洪武 冯全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9,共6页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使用空频传输分集是未来宽带无线通信中的重要技术。由于在各个终端采用多天线进行收发,导致使用空频-OFDM(SF-OFDM)传输分集的系统受到增强的共信道干扰(CCI)。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F-OFDM系统的波束形成方...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使用空频传输分集是未来宽带无线通信中的重要技术。由于在各个终端采用多天线进行收发,导致使用空频-OFDM(SF-OFDM)传输分集的系统受到增强的共信道干扰(CCI)。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F-OFDM系统的波束形成方案,该方案能有效的抑制共信道干扰。在该方案中,基于盲转向的波束形成被应用于SF-OFDM系统中。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共信道干扰抑制能力。此外,该方案能够利用不同波达角(DOA)信号间的相对时延来增强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共信道干扰 频分复用 空频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时间分集的空时编码OFDM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炼 李文明 余锦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0,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时编码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在经典的A lamouti空时编码的OFDM系统中增加了时域分集。在接收端运用等效信道的原理,使信道均衡过程容易实现。仿真选择低复杂度的MMSE信道均衡算法分别进行信道均衡,并比较它们的性...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时编码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在经典的A lamouti空时编码的OFDM系统中增加了时域分集。在接收端运用等效信道的原理,使信道均衡过程容易实现。仿真选择低复杂度的MMSE信道均衡算法分别进行信道均衡,并比较它们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配合合适的均衡算法,系统的时间分集和空间分集能够被有效地利用,从而可以提高和稳定系统在高速移动信道环境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时域分集 空间分集 多普勒频移 子载波间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单频蜂窝网结构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会玲 张朝阳 李式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01-1106,共6页
为了改善传统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系统的性能,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单频网技术应用到GSM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单频蜂窝网结构.在下行链路中,相邻三个基站以宏分集的方式构成单频蜂窝,向移动台广播下行数据;在上行链路... 为了改善传统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系统的性能,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单频网技术应用到GSM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单频蜂窝网结构.在下行链路中,相邻三个基站以宏分集的方式构成单频蜂窝,向移动台广播下行数据;在上行链路中,采用选择性分集的接收方式,由接收条件最好的基站接收上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网络结构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切换次数,降低了呼叫阻塞概率和掉话概率,提高了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网(SFN) 频分复用(ofdm) 单频蜂窝网(SFCN) 分集 选择性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集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
18
作者 姜松 魏允峰 《信息通信》 2018年第12期60-63,共4页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陆地可利用资源的快速消耗,人们越来越关注蕴含丰富资源的海洋区域,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文章重点研究采用多入多出技术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充分利用了空间分集的优势。通过实验...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陆地可利用资源的快速消耗,人们越来越关注蕴含丰富资源的海洋区域,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文章重点研究采用多入多出技术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充分利用了空间分集的优势。通过实验评估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包括单进多出、多进单出以及多进多出。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系统配置通过改善误码率,确实能大大提升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空间分集 频分复用 单输入多输出 多输入单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频段散射角分集双波束馈源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阳 赵显超 徐松毅 《无线电工程》 2015年第11期52-55,共4页
针对散射通信中角分集天线双喇叭馈源方式分集效果不佳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角分集双波束馈源. 采用锥变分支与膜片分支相结合的方式, 在不增加结构复杂度的基础上改善了OMT耦合端口的驻波; 用介质杆天线代替喇叭天线,从而减小了馈源辐射... 针对散射通信中角分集天线双喇叭馈源方式分集效果不佳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角分集双波束馈源. 采用锥变分支与膜片分支相结合的方式, 在不增加结构复杂度的基础上改善了OMT耦合端口的驻波; 用介质杆天线代替喇叭天线,从而减小了馈源辐射口面的横向尺寸, 克服了因双馈源体积大而无法满足理想分集效果波束夹角 ( 0. 75~1倍波束宽度)要求的问题. 应用CST对双波束馈源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 在要求的12.7%的带宽内驻波低于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集 波束馈源 模耦合器 介质杆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振幅调制的MIMO-FSO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璞 汤璇 +1 位作者 徐景 陈阳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5期23-29,共7页
针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湍流效应影响的问题,为降低系统在饱和湍流情况下的误码率(BER),并且考虑到实际工程中需要在有限信噪比(SNR)下得到最大的分集增益,需要对系统的分集性能进行研究,以得到分集增益与SNR和系统链路数... 针对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易受大气湍流效应影响的问题,为降低系统在饱和湍流情况下的误码率(BER),并且考虑到实际工程中需要在有限信噪比(SNR)下得到最大的分集增益,需要对系统的分集性能进行研究,以得到分集增益与SNR和系统链路数量等参数的关系。文章选择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设计了基于正交振幅调制(QAM)的MIMO-FSO通信系统,分析了系统在负指数分布信道模型下的性能表现,推导出系统的BER计算公式与分集增益相关参数(如分集阶数(DO)、分集阶数增量(IDO)和收敛速度(SOC)等)的闭式表达式,并利用数学软件Matlab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来验证所推导公式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MIMO技术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接收孔径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降低FSO通信系统的BER,且在饱和湍流信道下,系统链路数量越多或湍流强度越低时,DO随SNR增长到理论最大值的速度越快。MIMO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大气湍流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大幅提高了系统性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多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可以使得系统在有限SNR下获得的分集增益更高,但是也需要考虑到实际工程中的部署成本和安装难度来选择合适的链路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振幅调制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误码率 分集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