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汛期洪涝灾害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特征、处置难点及应对策略
1
作者 邢奕鹏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8期263-265,共3页
汛期洪涝灾害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带来的影响范围广泛且破坏力巨大。近年来,由于汛期洪涝灾害频发,其引发的危险化学品泄漏、水体污染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呈增长态势。这些次生环境事件对生态系统、公众健康及社会稳定构成... 汛期洪涝灾害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带来的影响范围广泛且破坏力巨大。近年来,由于汛期洪涝灾害频发,其引发的危险化学品泄漏、水体污染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呈增长态势。这些次生环境事件对生态系统、公众健康及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聚焦此类事件,结合抢险实践经验,系统剖析其风险特征与演化规律,深入探究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及后期治理中的核心难点,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对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洪涝灾害 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管理 生态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灾害次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空分布及风险特征
2
作者 张旭 杨洁 +6 位作者 邵智娟 沈春其 张涛涛 张煜唯 许敏 张宸 李昀晓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该文收集整理我国2000—2023年266起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Secondary Pollution Incidents by Natural Disasters,SPI-ND),采用时空格局分析、空间重心转移曲线及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分布、风险特征及致灾机理。结果... 该文收集整理我国2000—2023年266起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Secondary Pollution Incidents by Natural Disasters,SPI-ND),采用时空格局分析、空间重心转移曲线及系统分析方法,揭示其时空分布、风险特征及致灾机理。结果表明:SPI-ND总体呈现波动变化,历经平稳期、波动期、增长期和下降期,夏季高发;空间分布差异显著,71%事故集中于西南、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及黄河中游地区,粤川陕鄂湘为高发省份且空间集聚;事故频发区呈现向西、向南扩散迁移,重心转移方向至西南、西北。诱因以气象水文、地震为主,高风险行业集中于化工、采矿与运输,工业事故以污染物泄漏和设施坍塌为主,危险化学品和油类为主要污染物,水污染主导且复合污染危害突出;致灾机理呈“灾害驱动-系统失效-污染扩散-受体受损”链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时空分布 风险特征谱 致灾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