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及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莉 张艳霞 +1 位作者 史玲玲 刘玉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3-159,共7页
植物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初生代谢派生.萜类、生物碱类、苯丙烷类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其代谢途径多以代谢频道形式存在,具有种属、生长发育期等特异性.该文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分类、代谢途... 植物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初生代谢派生.萜类、生物碱类、苯丙烷类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其代谢途径多以代谢频道形式存在,具有种属、生长发育期等特异性.该文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分类、代谢途径及代谢调控基因工程等方面展开论述,介绍了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植物代谢网络、合理定位次生代谢及其关键酶、促进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 次生代谢 合成及调控 限速酶 功能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灰菌和毛韧革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和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治峰 张树竹 +6 位作者 刘金涛 姬梦琳 田青霖 薛笑然 陈本佳 杨立凡 田霄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96-107,共12页
香灰菌(Annulohypoxylon stygium)和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分别是银耳和金耳的伴生菌,对银耳和金耳的栽培、品质和产量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香灰菌和毛韧革菌的基因组进行了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基因、细胞壁降解酶基因、... 香灰菌(Annulohypoxylon stygium)和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分别是银耳和金耳的伴生菌,对银耳和金耳的栽培、品质和产量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香灰菌和毛韧革菌的基因组进行了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基因、细胞壁降解酶基因、次生代谢物相关基因注释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香灰菌和毛韧革菌CAZymes基因数量分别为525和519,其中GH、AA家族的基因数量最多;(2)香灰菌和毛韧革菌细胞壁降解酶数量分别为495和467,主要涉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淀粉和菊粉降解相关酶类;(3)毛韧革菌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编码基因数量多于香灰菌,而半纤维素酶编码基因数量少于香灰菌;(4)香灰菌和毛韧革菌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数量分别为1458和547个,合成产物主要为萜类、聚酮类、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类次生代谢物质。以上结果表明,香灰菌相较于毛韧革菌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细胞壁降解酶数量更多,可能具有更强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能够适应更多种类的木质纤维素基料,2种伴生菌对基质中木质纤维素成分具有一定偏好性。另外,香灰菌和毛韧革菌均能合成多种不同的次生代谢物,特别是香灰菌合成的次生代谢物种类明显多于毛韧革菌,可能增加了银耳和金耳的食药用价值。本研究挖掘了银耳和金耳伴生菌的营养吸收和食药用活性相关基因,为银耳和金耳的人工栽培和品质改良提供一定分子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灰菌 毛韧革菌 碳水化合活性酶 细胞壁降解酶 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类型植物病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祝友朋 韩长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3,共7页
选择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的22种真菌为研究对象,利用antiSMASH数据库对不同营养类型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注释,以期发现不同营养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所发挥的作用及合成基因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选择全基因组序列已经公布的22种真菌为研究对象,利用antiSMASH数据库对不同营养类型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注释,以期发现不同营养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植物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所发挥的作用及合成基因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半活体营养型真菌和死体营养型真菌中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的种类和数量都高于活体营养型真菌;进一步对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聚酮合酶(PKS)、萜烯(terpene)三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分析,发现半活体营养型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中NRPS基因簇、PKS基因簇和萜烯基因簇的数量也都高于活体营养型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真菌 营养类型 次生代谢合成基因 免疫防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重要基因篇:5.烟草香气物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婧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5期109-111,共3页
烟草中的香气物质是烟草植株体内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目前按照致香功能团可分为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酚类等[1],其中对烟草香气贡献最大的3类物质分别为多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以及生物碱。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 烟草中的香气物质是烟草植株体内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目前按照致香功能团可分为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酚类等[1],其中对烟草香气贡献最大的3类物质分别为多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以及生物碱。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有关这3类物质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也渐渐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 烟草植株 相关基因 合成代谢 多酚类化合 次生代谢 萜类化合 分子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肝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和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的预测和比较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田霄 田云霞 +6 位作者 汪威 薛治峰 薛笑然 龚禹瑞 姬梦琳 田青霖 张树竹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6期9-15,共7页
牛肝菌是一类美味的食用真菌,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生态价值,但多数未被人工驯化栽培。因此,探究牛肝菌环境适应性和食药用品质的遗传基础,对其栽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利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CBRF网站和微生物次级代谢物基因簇预... 牛肝菌是一类美味的食用真菌,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生态价值,但多数未被人工驯化栽培。因此,探究牛肝菌环境适应性和食药用品质的遗传基础,对其栽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利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CBRF网站和微生物次级代谢物基因簇预测数据库对9种牛肝菌基因组进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植物细胞壁降解酶(CWDEs)和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注释和分析。9种牛肝菌的CAZymes基因分类属6种CAZymes家族,其CWDEs主要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鉴定牛肝菌的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和基因簇,发现9种牛肝菌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类型为萜类、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I型聚酮类。另外,9种牛肝菌CAZymes基因、CWDEs基因、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均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牛肝菌的驯化栽培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基因 碳水化合活性酶 细胞壁降解酶 次生代谢合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菌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6
作者 赵艳娟 赵亚娟 +5 位作者 刘骏麒 金天 程卯 黄立钰 王振中 秦世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40-2446,共7页
在前期获得的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Foc)转录组数据基础上,本研究利用antiSMASH、PHI-base数据库对3种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Foc 1)和4号小种(Foc 4)表达的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进行了预测和表达谱分析。结... 在前期获得的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Foc)转录组数据基础上,本研究利用antiSMASH、PHI-base数据库对3种碳源条件下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Foc 1)和4号小种(Foc 4)表达的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进行了预测和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3种碳源条件下,Foc共有486个候选的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表达,并分类到32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其中13个基因可能与Foc的致病性相关。此外,Foc在3种碳源条件下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寄主细胞壁条件下Foc差异表达的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最多;而且Foc 4相较于Foc 1在侵染寄主细胞壁时有更多的次生代谢物合成基因特异表达或高表达。以上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明确次生代谢产物在Foc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次生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与物候期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惠玲 韩学文 +2 位作者 董娟娥 张博勇 张鞍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528-1532,共5页
通过对南温带和北亚热带生长的杜仲不同月份次生代谢物含量与物候期关系的研究,发现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第一次高峰期出现在 芽开绽期 后的70d左右;第二次高峰期出现在 落叶盛期 .当掌握了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高峰期 最佳采收期... 通过对南温带和北亚热带生长的杜仲不同月份次生代谢物含量与物候期关系的研究,发现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第一次高峰期出现在 芽开绽期 后的70d左右;第二次高峰期出现在 落叶盛期 .当掌握了杜仲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高峰期 最佳采收期 的物候期时,无论南方、北方,也无论高山、平原地区,就可根据这一物候期,大致估算出该地区杜仲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次生代谢 合成积累 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与CPPU对葡萄果锈相关物质合成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娇 侯旭东 +1 位作者 董礼花 陶建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2-650,共9页
为探究葡萄的防锈措施,本研究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花后14 d,用25 mg/L的GA_3分别和0mg/L、5 mg/L、10 mg/L、15 mg/L的CPPU组合处理果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待果实进入转色期后分别采集不同成熟阶段的葡萄果实,通过实时荧... 为探究葡萄的防锈措施,本研究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于花后14 d,用25 mg/L的GA_3分别和0mg/L、5 mg/L、10 mg/L、15 mg/L的CPPU组合处理果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待果实进入转色期后分别采集不同成熟阶段的葡萄果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与果锈生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和白藜芦醇合酶(RS)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葡萄果皮果锈发生率、果皮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果实成熟过程中,与对照相比,GA_3+CPPU处理后,PAL和RS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AL基因表达峰值、RS基因表达水平均与CPPU处理浓度呈负相关。与对照相比,GA_3+CPPU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皮中白藜芦醇、总酚和木质素含量,咖啡酸、香豆酸、丁香酸等酚酸含量随CPPU浓度增加显著下降,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含量随CPPU处理浓度增大先升后降。GA_3+CPPU处理的葡萄果皮果锈发生率明显降低。与GA_3+5 mg/L CPPU处理的葡萄果实相比,GA_3+10 mg/L CPPU和GA_3+15 mg/L CPPU处理的葡萄果实成熟期推迟,风味下降,商品性显著降低。因此,生产实践上用GA_3+CPPU处理阳光玫瑰葡萄果穗的适宜质量浓度为25 mg/L GA_3+5 mg/L CP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果锈 GA3+CPPU处理 基因表达 次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素基因rs1459015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其飞 郑繁荣 +1 位作者 孙哲 张光武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561-565,共5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1亿[2],其中将有25%-70%患有骨质疏松。轻微创伤即可导致SOP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后致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1亿[2],其中将有25%-70%患有骨质疏松。轻微创伤即可导致SOP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后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相关文献报道患者髋部骨折后1年内病死率高达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骨折患者 甲状旁腺素基因 代谢标志 相关 多态性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重要基因篇:3.烟草烟碱合成代谢相关基因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洪博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烟碱(nicotine),即尼古丁,是烟草生物碱(包括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和假木贼碱等)的一种,约占烟草生物碱总含量的90%-95%[1]。烟叶烟碱含量占叶片干重的0.6%-3.0%,是烟草和卷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烟碱代谢的分子遗传学研... 烟碱(nicotine),即尼古丁,是烟草生物碱(包括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和假木贼碱等)的一种,约占烟草生物碱总含量的90%-95%[1]。烟叶烟碱含量占叶片干重的0.6%-3.0%,是烟草和卷烟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烟碱代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可以揭示烟碱代谢累积的分子机制,并为烟碱含量及烟碱成分调节相关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近年来,有关烟碱合成、转运及转化的一些重要基因已被陆续克隆,对烟碱合成代谢机理研究和烟草遗传育种工作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代谢 相关基因 降烟碱 烟草 分子遗传学 烟碱含量 育种工作 叶片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分析——生物碱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家玉 王海斌 +2 位作者 林志华 陈荣山 何海斌 《农业科学研究》 2009年第4期68-72,共5页
生物碱(Alkaloid)是一类具有特异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碱药用价值的认识、研究与应用在不断的提高.植物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提取、分离与鉴别及其生物学功能随之成为当前国际... 生物碱(Alkaloid)是一类具有特异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碱药用价值的认识、研究与应用在不断的提高.植物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提取、分离与鉴别及其生物学功能随之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重点论述了植物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与其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人们对生物碱的认识,对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 合成途径 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蚜性与次生代谢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胥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小麦次生代谢物与其抗蚜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抗蚜水平不同的4个小麦材料的次生代谢物与抗蚜水平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单宁、总酚、酚酸、木质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都因材料不同而各有差异。小麦的单宁、总酚、酚酸含... [目的]初步了解小麦次生代谢物与其抗蚜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抗蚜水平不同的4个小麦材料的次生代谢物与抗蚜水平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单宁、总酚、酚酸、木质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都因材料不同而各有差异。小麦的单宁、总酚、酚酸含量在麦蚜危害中期达到相对较高的值。选育的4个小麦典型品种中,除高抗品种0923外,其余感虫品种的抗蚜性越弱,单宁、总酚含量也越低,而酚酸、木质素含量与抗蚜水平的关系没有明显的趋势性。[结论]试验结果为探索小麦抗蚜的生化机制及选育优良的小麦抗蚜品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蚜性 次生代谢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物诱导茶树主要次生代谢物质儿茶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崔宏春 余继忠 +2 位作者 郑旭霞 周铁锋 敖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9期8085-8087,共3页
儿茶素是茶树主要次生代谢物质之一,也是茶叶的重要功能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该研究简要介绍了儿茶素的组成和活性,重点综述了有关外源物诱导主要茶树次生代谢物质儿茶素形成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儿茶素 次生代谢 外源 诱导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Myxin对水稻条斑病菌活体转录组的影响
14
作者 孟涵 魏方俊 +4 位作者 王博文 袁加升 彭梦林 刘学瑞 姬广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7-126,共10页
近年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探究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对水稻条斑病菌的影响,明确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病机制,对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感病品种日本... 近年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探究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对水稻条斑病菌的影响,明确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病机制,对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感病品种日本晴(4叶期)上接种条斑病菌YM15,48 h后用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480μg/mL)处理,然后进行活体转录组测序分析、生物信息分析并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经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处理后,将处理组和对照组与参考基因组基因进行对比,共得到203个差异显著基因,上调基因125个,下调基因78个。随机挑选10个基因(上调6个,下调4个)进行qRT-PCR验证,qRT-PCR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证实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在GO功能富集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相应刺激和生物调控等过程;在KEGG功能富集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双组分系统等代谢通路。本研究发现,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可显著影响病原菌中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如鞭毛合成相关基因和趋化性相关基因。此外,抗生素溶杆菌13-6次生代谢物还可影响KEGG代谢通路中与鞭毛组装相关的基因、双组分系统以及氨基酸代谢过程相关基因表达,为进一步阐明Myxin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作用靶点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抗生素溶杆菌 次生代谢 基因表达差异 活体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基因工程修饰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德勇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1期92-98,共7页
对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在调控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属次生代谢途径,对该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调控可降低或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量,可通过调控植物次生代谢的方式对植物进行遗... 对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基因工程在调控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属次生代谢途径,对该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调控可降低或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量,可通过调控植物次生代谢的方式对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对植物通过积累花青素来适应紫外线辐射、防卫害虫及真菌侵害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培育抗病、抗逆的植物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合成途径 次生代谢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基因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吕海舟 刘琬菁 +2 位作者 何柳 徐志超 罗红梅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9-621,共13页
类似于原核生物的操纵子,在真核生物(如酵母、真菌、昆虫等)基因组中也出现了彼此功能相关的非同源基因成簇存在的现象。这些基因形成基因簇,可参与多种次生代谢途径。近年来,植物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基因簇,它... 类似于原核生物的操纵子,在真核生物(如酵母、真菌、昆虫等)基因组中也出现了彼此功能相关的非同源基因成簇存在的现象。这些基因形成基因簇,可参与多种次生代谢途径。近年来,植物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基因簇,它们已成为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并分析了植物中已鉴定的次生代谢基因簇。这些基因簇存在于玉米(Zea mays L.)、水稻(Oryza sativa L.)、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等植物的基因组中,分别参与合成苯并噁唑嗪酮类、萜类和生物碱类等次生代谢产物。本文通过解析这些基因簇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对其特征进行总结,探讨了基因簇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对植物次生代谢基因簇在合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学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 基因 形成与调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17
作者 董娟娥 梁宗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79-1983,共5页
针对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规律研究中经常出现结论不相一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作者的研究实践和对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在采收分析样品时忽视了地域、立地、个体、品系、年龄、采样部位、采样时期、样品贮存时... 针对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规律研究中经常出现结论不相一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作者的研究实践和对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在采收分析样品时忽视了地域、立地、个体、品系、年龄、采样部位、采样时期、样品贮存时间等差异因素对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干扰,特别是对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认识不足。但是,这些因素所产生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差异性,是植物遗传学(基因型杂合)、生态学(环境差异)特性所引起的,是客观存在。如果在采样过程中忽视了上述因素,测试样品来源(采样)不在同一水平,其测试数据的分析比较就失去了一致性、可比性的前提条件,即使植物次生代谢物含量测试方法精确一致,其结论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因此,在进行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规律研究时,排除上述干扰因素的样品来源(采样)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 合成积累规律 采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树碱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关水 安利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喜树碱类抗癌药物的大量生产是目前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宽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阐明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机制,实施次生代谢工程,是应用生物技求... 喜树碱类抗癌药物的大量生产是目前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酶及其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宽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阐明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机制,实施次生代谢工程,是应用生物技求方法大量生产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合成 代谢调控 次生代谢工程 技术 抗癌药 基因表达 组织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Pc01-6对丹参根腐病的生防效果及基因组学分析
19
作者 王飞 李雪梦 +10 位作者 杨瑾 高素霞 郭治辰 秦艳红 文艺 鲁书豪 赵莹 宋露洋 杨健 万修福 李绍建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3,共12页
为发掘丹参根腐病的优良生防资源,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法从丹参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拮抗菌株Pc01-6。该菌株对丹参根腐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63.67%68.40%,并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广谱拮抗活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为发掘丹参根腐病的优良生防资源,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法从丹参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拮抗菌株Pc01-6。该菌株对丹参根腐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63.67%68.40%,并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广谱拮抗活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和gyr B序列鉴定,确定菌株Pc01-6为绿针假单胞菌桔黄亚种Pseudomonas chlororaphis subsp. aurantiaca。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Pc01-6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53.30%65.22%,同时显著促进丹参生长,使茎叶鲜重和根鲜重分别增加35.10%和72.34%。大田试验进一步证实,该菌株对丹参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达50.91%。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菌株Pc01-6基因组大小为6 835 850 bp,GC含量为62.87%,共编码6159个基因;基因功能预测显示,其基因组中含有环脂肽类化合物、硝吡咯菌素等多种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簇。综上,菌株Pc01-6对丹参根腐病具有显著生防效果,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根腐病 拮抗菌株 绿针假单胞菌桔黄亚种 基因组测序 次生代谢合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种羌活主要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组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远 刘腾 +5 位作者 王红兰 朱文涛 杜玖珍 袁宏 周毅 蒋舜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羌活是我国传统常用大宗药材,以根茎及根入药,前期研究发现其根茎中以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为代表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高于根。为探究其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RNA-seq和转录组学分析手段,以根为对照,对比分析家种羌活根茎... 羌活是我国传统常用大宗药材,以根茎及根入药,前期研究发现其根茎中以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为代表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高于根。为探究其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RNA-seq和转录组学分析手段,以根为对照,对比分析家种羌活根茎中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122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于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MAPK信号通路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等通路;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转移酶(HCT)、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还原酶6(PRDX6)等关键酶编码基因转录本在根茎中显著上调表达;AP2/ERF、WRKY、C2C2及NAC等转录因子家族的多个转录因子在根茎及根中显著差异表达,这些因子可能是影响羌活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与羌活根茎及根中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含量差异相符。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羌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积累机理及定向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根茎 次生代谢 苯丙烷合成通路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