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电机主动横向稳定杆的车辆位姿联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志圣 卢荡 刘泓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7-1456,共10页
针对集成双电机主动横向稳定杆车辆的车身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双电机主动横向稳定杆动力学模型以及包含侧倾、横向、横摆、俯仰、悬架垂向位移的车辆8自由度模型,其次针对复杂工况下控制算法参数难整定问题,提出了基于悬... 针对集成双电机主动横向稳定杆车辆的车身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双电机主动横向稳定杆动力学模型以及包含侧倾、横向、横摆、俯仰、悬架垂向位移的车辆8自由度模型,其次针对复杂工况下控制算法参数难整定问题,提出了基于悬架高度信号、路面坡度信号等车辆状态信息的实际俯仰角估计方法、理想俯仰角标定方法以及俯仰工况辨识方法,以双电机主动横向稳定杆为作动器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算法的俯仰子控制算法和侧倾子控制算法,采用遗传算法对各子控制算法参数进行整定,最后结合位姿控制矩阵设计了车辆位姿联合控制算法并进行试验验证。MATLAB/Simulink、CarSimRT与华海控制器进行的控制器算法在环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复杂工况下搭载双电机主动横向稳定杆车辆的侧倾角、侧倾角速度以及俯仰角的改善幅度均在10%以上,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及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横向稳定杆 联合控制 俯仰和侧倾 在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集成控制 被引量:32
2
作者 周兵 吕绪宁 +1 位作者 范璐 张文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978-1983,共6页
为改善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建立了包含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分别设计了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子控制器,将PID与线性控制相结合,设计了PID集成控... 为改善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建立了包含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分别设计了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子控制器,将PID与线性控制相结合,设计了PID集成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对汽车的转向工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PID集成控制策略有效,可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主动横向稳定杆 集成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稳定杆对整车侧倾及纵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一夫 朱茂桃 +2 位作者 陈阳 樊婷 秦少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2-96,共5页
基于Adams/car建立了某微型轿车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调整横向稳定杆的结构参数和安装位置并进行前轮跳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横向稳定杆的结构参数和安装位置改变时,会对整车的侧倾及纵倾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悬架... 基于Adams/car建立了某微型轿车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调整横向稳定杆的结构参数和安装位置并进行前轮跳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横向稳定杆的结构参数和安装位置改变时,会对整车的侧倾及纵倾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悬架侧倾角刚度和抗制动点头率的变化。进行了横向稳定杆的动态应变试验,通过试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仿真能够准确预测横向稳定杆在各个工况下的动态应变特性,从而有效预测整车的侧倾及纵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虚拟样机 侧倾 纵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稳定杆性能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丁能根 张宏兵 +1 位作者 冉晓凤 薄颖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基于对横向稳定杆的受力分析,推导出其等效在车轮处的侧倾角刚度,给出了稳定杆截面相当应力的计算公式和最大应力横截面的位置。求出了悬架在最恶劣工况下横向稳定杆的强度条件,进一步分析了稳定杆安装位置和结构参数对其侧倾角刚度和... 基于对横向稳定杆的受力分析,推导出其等效在车轮处的侧倾角刚度,给出了稳定杆截面相当应力的计算公式和最大应力横截面的位置。求出了悬架在最恶劣工况下横向稳定杆的强度条件,进一步分析了稳定杆安装位置和结构参数对其侧倾角刚度和最恶劣工况下应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横向稳定杆的若干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横向稳定杆 侧倾角刚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的车辆主动横向稳定杆控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松 夏长高 孙旭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259-3265,共7页
为实现对车辆的侧倾控制,自主设计了主动横向稳定杆(AARB)装置。针对车辆在侧倾中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性特点,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建立了滑模控制器从而实现对理想侧倾角的跟踪,并采用鱼钩与双移线转向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 为实现对车辆的侧倾控制,自主设计了主动横向稳定杆(AARB)装置。针对车辆在侧倾中存在的非线性、时变性特点,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建立了滑模控制器从而实现对理想侧倾角的跟踪,并采用鱼钩与双移线转向工况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与传统被动横向稳定杆装置相比,能有效减小车辆的侧倾,同时具有良好反馈特性以,有利于驾驶员对车身姿态的判断,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横向稳定杆 侧倾 滑模控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fatigue的某微客横向稳定杆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冯兰芳 王宏晓 +1 位作者 惠延波 夏兆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7-189,共3页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独立悬架上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由于其长期出于交变载荷中,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就比较重要。基于刚柔耦合相关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中建立汽车前悬挂模型,提取极限工况下横向稳定杆的最大位移,作为横向稳定杆强度...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独立悬架上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部件,由于其长期出于交变载荷中,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就比较重要。基于刚柔耦合相关动力学理论在Adams/car中建立汽车前悬挂模型,提取极限工况下横向稳定杆的最大位移,作为横向稳定杆强度计算的输入载荷;采用Nastran SOL400对横向稳定杆进行非线性强度分析,计算出疲劳寿命分析所需要的应力输入;在MSC.fatigue中采用S-N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建立了一套系统分析横向稳定杆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为其他汽车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刚柔耦合 前悬挂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刚度横向稳定杆的客车侧倾控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俊伟 唐应时 +2 位作者 王为才 付建朝 柴天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6,25,共6页
针对空气悬架客车侧倾稳定性差的特点,建立了含横向稳定杆的车身侧倾数学模型,分析发现增加横向稳定杆角刚度能够有效减小车身侧倾,但同时会增加车身侧倾角振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在空气悬架客车上应用变刚度横向稳定杆,并给出了前... 针对空气悬架客车侧倾稳定性差的特点,建立了含横向稳定杆的车身侧倾数学模型,分析发现增加横向稳定杆角刚度能够有效减小车身侧倾,但同时会增加车身侧倾角振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在空气悬架客车上应用变刚度横向稳定杆,并给出了前、后悬架变刚度横向稳定杆角刚度关系式。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某空气悬架客车刚柔混合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单移线和B级随机路面仿真分析,确定了变刚度横向稳定杆角刚度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变刚度横向稳定杆,能够在几乎不影响侧倾角振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车身侧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悬架客车 变刚度横向稳定杆 侧倾角 侧倾角振动 侧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汽车横向稳定杆疲劳分析 被引量:40
8
作者 黄康 仰荣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6-68,共3页
基于疲劳寿命预测的相关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汽车横向稳定杆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将模型在ANSYS中作虚拟疲劳仿真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该零件的预测疲劳寿命、寿命安全系数及危险部位等信息。从而可以快速判断该零件的... 基于疲劳寿命预测的相关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汽车横向稳定杆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将模型在ANSYS中作虚拟疲劳仿真分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该零件的预测疲劳寿命、寿命安全系数及危险部位等信息。从而可以快速判断该零件的受力、可靠性、疲劳寿命等情况;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并可以对材料的选取、结构的优化设计作出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ANSYS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汽车侧翻混杂控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松 夏长高 +1 位作者 潘道远 陶金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7-674,共8页
针对车辆在侧向加速度与路面不平干扰时,容易发生侧翻和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本文中设计了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为满足车辆在各行驶工况下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采用混杂控制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车辆进行控制。在紧急转向或不平路面工况... 针对车辆在侧向加速度与路面不平干扰时,容易发生侧翻和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问题,本文中设计了一种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为满足车辆在各行驶工况下的性能要求,提出了采用混杂控制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车辆进行控制。在紧急转向或不平路面工况时,为防止车辆侧翻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分别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并采用微粒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的权系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车控制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对采用主动横向稳定装置控制的车辆进行了一系列时域和频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工况有效避免车辆侧翻,且明显改善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横向稳定杆 混杂控制 侧翻 乘坐舒适性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横向稳定杆和AFS的车辆稳定性协调控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兵 颜丙超 吕绪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11-117,共7页
根据车辆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轮胎非线性对于车辆横摆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包括主动横向稳定杆与AFS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根据主动横向稳定杆和AFS两个系统的运动耦合关系,分别设计了主动横向稳定杆与AFS的各个子控制器,并设计了前后... 根据车辆的基本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轮胎非线性对于车辆横摆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包括主动横向稳定杆与AFS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根据主动横向稳定杆和AFS两个系统的运动耦合关系,分别设计了主动横向稳定杆与AFS的各个子控制器,并设计了前后主动防侧倾力矩分配模糊PID控制器,实现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控制,提高了车辆转向时的侧倾与横摆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车辆在转向工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利用Carsim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了两者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横向稳定杆 主动前轮转向 协调控制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横向稳定杆的参数化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石柏军 刘德辉 李真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104,112,共8页
对汽车横向稳定杆的几何尺寸进行参数化处理,采用莫尔积分法推导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计算公式并初步校核强度,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针对某SUV,以侧倾角刚度为优化目标,采用比例系数优化法对该车的横向稳定杆进行优... 对汽车横向稳定杆的几何尺寸进行参数化处理,采用莫尔积分法推导横向稳定杆的侧倾角刚度计算公式并初步校核强度,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针对某SUV,以侧倾角刚度为优化目标,采用比例系数优化法对该车的横向稳定杆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在ADAMS/Car中建立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以转向盘角阶跃实验验证优化的效果,最后进行整车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侧倾角刚度较大的横向稳定杆更有助于提高汽车的侧倾稳定性,这进一步验证了文中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横向稳定杆 优化设计 参数化 侧倾角刚度 侧倾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开关式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松 夏长高 潘道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62,共7页
针对装有被动横向稳定杆的车辆在高速大转角转向时容易发生侧翻及在直线行驶时乘坐舒适性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开关式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基于整车6自由度模型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对车辆转向时的侧倾进行控制;直线行驶时,主动... 针对装有被动横向稳定杆的车辆在高速大转角转向时容易发生侧翻及在直线行驶时乘坐舒适性变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开关式主动横向稳定杆装置。基于整车6自由度模型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器对车辆转向时的侧倾进行控制;直线行驶时,主动横向稳定杆处于"OFF"状态,降低悬架刚度,提高车辆舒适性。采用时域与频域仿真验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并通过台架试验对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线性二次型最优侧倾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横向稳定杆 粒子群 线性二次型 侧翻 乘坐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状态获取的主动前轮转向与主动横向稳定杆多目标集成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邱香 吴新宇 +1 位作者 陈正科 吴晓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6-393,共8页
考虑控制系统面向应用时算法中的状态获取问题,基于UKF状态观测系统,对主动前轮转向与主动横向稳定杆进行操稳性及抗侧倾多目标集成控制以综合提高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及侧倾稳定性。建立了9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 考虑控制系统面向应用时算法中的状态获取问题,基于UKF状态观测系统,对主动前轮转向与主动横向稳定杆进行操稳性及抗侧倾多目标集成控制以综合提高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及侧倾稳定性。建立了9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构建了整车状态观测器;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分别基于主动前轮转向系统设计了操稳性控制器、基于主动横向稳定杆系统设计了抗侧倾控制器以实现车身侧倾按需控制;针对轮胎垂向载荷与侧向动力学的耦合影响,采用PID控制算法动态调整前后主动横向稳定杆扭矩分配系数,实现对车辆抗侧倾与操稳性集成控制。最后,对多目标集成控制系统进行了鱼钩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集成控制器在实现车身侧倾按需控制的同时,有效改善了车辆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前轮转向 主动横向稳定杆 状态观测 抗侧翻 操纵稳定 集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横向稳定杆轻量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建伟 梅烨 周海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02,共6页
以某车辆的横向稳定杆为研究对象,通过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稳定杆杆臂端部位移和应力分布进行对比,检验了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通过ISIGHT软件对CATIA和ABAQUS集成,设定横向稳定杆的杆臂长度、杆件外圆直径和内圆直径为变量,采用N... 以某车辆的横向稳定杆为研究对象,通过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稳定杆杆臂端部位移和应力分布进行对比,检验了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通过ISIGHT软件对CATIA和ABAQUS集成,设定横向稳定杆的杆臂长度、杆件外圆直径和内圆直径为变量,采用NSGA-II遗传优化算法实现了横向稳定杆的轻量化设计。对轻量化结果再次进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轻量化后横向稳定杆质量降低了18.1%,应力降低了7.1%,侧倾角刚度提升了26.4%,在大负荷工况下疲劳寿命提升了14.8%。研究结果既实现了横向稳定杆的轻量化,又提升了横向稳定杆的刚度和使用寿命。研究方法为同类产品的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轻量化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横向稳定杆的疲劳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素红 李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横向稳定杆能有效预防车辆的侧翻,对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估算稳定杆的疲劳寿命尤为必要。目前有限元分析已成为一种获得零部件力学特性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所以借助有限元软件,为横向稳定杆的疲劳寿命估算及寿命值的分布... 横向稳定杆能有效预防车辆的侧翻,对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估算稳定杆的疲劳寿命尤为必要。目前有限元分析已成为一种获得零部件力学特性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所以借助有限元软件,为横向稳定杆的疲劳寿命估算及寿命值的分布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此首先建立该种车型稳定杆的参数化模型,并对其进行疲劳寿命的估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得到疲劳寿命的分布及累积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等。最后对照稳定杆疲劳试验的寿命要求对疲劳可靠性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有限元 疲劳可靠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横向稳定杆橡胶衬套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单红艳 姚斌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5-97,共3页
横向稳定杆橡胶衬套具有支撑、定位、缓冲、吸振以及降噪等功用,同时特殊设计的衬套可为横向稳定杆提供额外的扭转刚度,有利于悬架操控性能的提高;文章提出了横向稳定杆支撑的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悬架常用橡胶衬套的不同... 横向稳定杆橡胶衬套具有支撑、定位、缓冲、吸振以及降噪等功用,同时特殊设计的衬套可为横向稳定杆提供额外的扭转刚度,有利于悬架操控性能的提高;文章提出了横向稳定杆支撑的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悬架常用橡胶衬套的不同性能参数对悬架操控性和舒适性能的影响;同时针对市场上应用的不同种类的橡胶衬套,分析、归类,对比其不同的设计理念与综合性能,为横向稳定杆橡胶衬套在不同级别的车辆悬架中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稳定杆 橡胶衬套 扭转刚度 径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主动横向稳定杆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勇超 喻凡 王立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2-60,共9页
为有效提升汽车防侧倾性能,针对基于开关磁阻电机和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电机式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首先,采用Maxwell/RMxprt对开关磁阻电机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建立整车侧倾动力学模型... 为有效提升汽车防侧倾性能,针对基于开关磁阻电机和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电机式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首先,采用Maxwell/RMxprt对开关磁阻电机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建立整车侧倾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前、后悬架横向稳定杆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计算前、后悬架的防侧倾力矩;最后,通过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试验,分析影响防侧倾性能的控制器敏感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控制能够显著抑制车身侧倾角,预测时域和性能加权系数是控制器的敏感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电机式主动横向稳定杆 开关磁阻电机 Maxwell/RMxprt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预测控制的主动横向稳定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长高 任英文 陈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5-89,共5页
针对极限工况下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问题,建立八自由度整车模型以及小角度假设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理想侧倾角关于侧向加速度的分段函数进行拟合处理,得到理想侧倾角的连续目标函数。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主动横... 针对极限工况下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问题,建立八自由度整车模型以及小角度假设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理想侧倾角关于侧向加速度的分段函数进行拟合处理,得到理想侧倾角的连续目标函数。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主动横向稳定杆控制器,完成了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搭建,并在双移线和弯道制动这两种典型操纵稳定性评价工况下进行仿真试验。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中可以得出,在两种典型试验工况下车辆的性能评价参数值均得到较为理想的改善,进而提高了对车辆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模型预测控制 主动横向稳定杆 操纵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车辆液压主动横向稳定杆最优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强 孙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135,共8页
通过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和电液伺服阀控制液压缸主动稳定杆作动器模型,推导得出系统状态的空间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簧上质量侧倾角、簧上质量侧倾角速度等进行最优估计;并基于最优估计值,采用黎卡提方程... 通过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和电液伺服阀控制液压缸主动稳定杆作动器模型,推导得出系统状态的空间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簧上质量侧倾角、簧上质量侧倾角速度等进行最优估计;并基于最优估计值,采用黎卡提方程设计了一个最优反馈阵,实现了LQG的最优控制。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验证,并与被动横向稳定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QG最优控制算法在抑制车身侧倾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车辆侧倾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主动横向稳定杆 侧倾稳定 KALMAN滤波 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康轿车随动悬架中横向稳定杆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牟向东 唐新蓬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笔者对富康轿车随动悬架结构中横向稳定杆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富康轿车 随动悬架 横向稳定杆 设计 行驶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