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速列车车体模态贡献量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贺小龙
张立民
+1 位作者
鲁连涛
邱飞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2,共7页
为找出高速列车车体主要模态对车辆振动的影响规律,引入BGCI向量法对车体模态贡献量进行计算。建立某高速列车刚柔耦合模型,采用随机子空间法对车辆工作模态参数进行识别,通过模态置信判据MAC对主要模态进行判定,计算在不同运行速度下...
为找出高速列车车体主要模态对车辆振动的影响规律,引入BGCI向量法对车体模态贡献量进行计算。建立某高速列车刚柔耦合模型,采用随机子空间法对车辆工作模态参数进行识别,通过模态置信判据MAC对主要模态进行判定,计算在不同运行速度下车体的模态贡献量。结果表明,车体刚体模态贡献量随列车运行速度增加逐渐减小,当列车运行速度低于120km/h时,车辆刚体模态贡献量大于弹性模态,速度高于120km/h时反之。当列车速度大于80km/h时,车体的菱形模态、垂向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对车体振动贡献值逐渐增大(最大为0.035m/s2),弹性模态对振动贡献量明显增加。本文研究的模态贡献量与车辆振动关系可以为车辆振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贡献量
模态
贡献
值
动力学模型
BGCI向
量
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静态台架试验的车体模态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何理
张立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4期96-99,共4页
基于模态叠加原理推导车体模态贡献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某型地铁车体的模态贡献量。首先对车体进行静态台架模态试验,获得车体的响应数据并识别出车体的模态参数,然后计算出在不同激扰力频率下车体各阶模态对车体振动的贡献量。结果显示...
基于模态叠加原理推导车体模态贡献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某型地铁车体的模态贡献量。首先对车体进行静态台架模态试验,获得车体的响应数据并识别出车体的模态参数,然后计算出在不同激扰力频率下车体各阶模态对车体振动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当激励频率接近车体侧滚和一阶菱形固有频率时,侧滚和一阶菱形的模态贡献量最多,与实际情况吻合。其次,在两点、同侧、同相简谐激励工况下,车体侧滚和一阶菱形模态始终占主导地位,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模态
叠加原理
模态贡献量
车体
模态
试验
简谐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态贡献量分析方法的地铁车辆结构降噪优化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卜征
李莉
+1 位作者
刘存真
雷震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地铁列车的运行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车体板件振动,由此而引起的车体板件辐射噪声是地铁列车车内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应用模态贡献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车体板件的振动对车内场点声压级的影响特性,并通过修改局部板件等效厚度的方式改...
地铁列车的运行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车体板件振动,由此而引起的车体板件辐射噪声是地铁列车车内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应用模态贡献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车体板件的振动对车内场点声压级的影响特性,并通过修改局部板件等效厚度的方式改善车内声场。将地板等效厚度减少2 mm后,场点43 Hz、82 Hz频率处的线性声压级均降低了6 dB以上。通过模态贡献量分析找出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的模态,并结合其模态振型以及板件节点贡献量分析进行针对性结构优化,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改善车内场点处声学响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
结构噪声
模态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态贡献量的驾驶室振动噪声控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凯
马心坦
+1 位作者
徐维维
程科翔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年第8期12-15,共4页
为研究耦合结构模态振动对驾驶员耳旁噪声影响,建立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结合边界元和模态声学贡献量法,得到对驾驶员耳旁位置峰值频率噪声贡献最大模态阶次,针对相应振型对驾驶室改进处理。对分析结果中振型最大的驾驶室右门和...
为研究耦合结构模态振动对驾驶员耳旁噪声影响,建立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结合边界元和模态声学贡献量法,得到对驾驶员耳旁位置峰值频率噪声贡献最大模态阶次,针对相应振型对驾驶室改进处理。对分析结果中振型最大的驾驶室右门和前挡风玻璃进行加厚处理,对右挡板振动位置进行加强筋处理,有效降低驾驶员耳旁峰值噪声和总声压级,提高驾驶室噪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
噪声控制
声固耦合
模态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2 位作者
刘更
吴立言
常乐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0-57,共8页
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分析了箱体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通过计算各阶模态的模态参与因子以及模态声学贡献量,确定了对箱体输入侧、输出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贡献最大的模态阶数。依...
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分析了箱体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通过计算各阶模态的模态参与因子以及模态声学贡献量,确定了对箱体输入侧、输出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贡献最大的模态阶数。依据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结果,提出了肋板和阻振质量的合理布局方式。分析结果表明,箱体各面板的弯曲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最明显;当声学贡献最大的模态确定后,在对应振型中各面板弯曲振型最明显的位置添加肋板或阻振质量,可明显降低面板同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振型
模态
参与因子
模态
声学
贡献
量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合模态声学贡献量与板面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2 位作者
刘更
吴立言
张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0-216,共7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出了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最后对箱体进行了结构改进确定出了肋板的有效添加区域。结果表明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板面划分提供依据,使得板面划分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为有效添加区域的确定提供基础,在有效添加区域上添加肋板可以明显降低对应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声传递向
量
模态
声学
贡献
量
板面声学
贡献
量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变速器壳体声学贡献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宗邦飞
褚超美
+1 位作者
黄晨
刘纯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3-498,共6页
针对汽车变速器壳体辐射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协同板块声学贡献量分析的方法准确找到有效加筋的具体部位。以一种前橫置变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声学边界元的分析方法得到变速器壳体的峰值声压曲线及其峰值频...
针对汽车变速器壳体辐射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协同板块声学贡献量分析的方法准确找到有效加筋的具体部位。以一种前橫置变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声学边界元的分析方法得到变速器壳体的峰值声压曲线及其峰值频率;然后通过对峰值频率下的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得到对声压峰值贡献较大的模态阶数,并从模态云图上找到声学贡献较大的局部区域;最后通过对声学贡献较大的局部区域进行声学板块贡献量分析,从而准确找到由于声学贡献量较大而需要降噪改进的具体部位。进而对变速器壳体结构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结构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用模态声学贡分析献量协同板块声学贡献量分析的方法能够准确有效找到壳体需要降噪加筋的具体部位,并且改进的壳体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壳体的噪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壳体
辐射噪声
模态
声学
贡献
量
板块声学
贡献
量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构振动响应优势模态选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华东
王永历
梅志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7,共5页
基于Abaqus/Standard有限元软件模态贡献量插件MCF,对结构振动响应优势模态的选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模态贡献量频域曲线图的特性分析,提出频域峰值法和全频段法2种优势模态选取方法;进而,通过对悬臂梁振动性能及模态贡献量进行分...
基于Abaqus/Standard有限元软件模态贡献量插件MCF,对结构振动响应优势模态的选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模态贡献量频域曲线图的特性分析,提出频域峰值法和全频段法2种优势模态选取方法;进而,通过对悬臂梁振动性能及模态贡献量进行分析,分别根据以上2种方法选取了优势模态,对优化优势模态阻尼比对结构振动抑制效果进行对比,发现优化由全频段法所得到的优势模态阻尼比对降低整体振动响应的效果更为明显。最后,讨论了模态位移等因素对模态贡献量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贡献量
优势
模态
振动响应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列车车体抖振现象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韩兴晋
周劲松
+1 位作者
厉鑫波
陈江雪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针对某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抖振现象,实际测试该高速列车车体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将其时频特征、Sperling平稳性指标与非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抖振时车体地板横向加速度信号呈现低频谐波特征,主频在10 Hz附近,Sp...
针对某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抖振现象,实际测试该高速列车车体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将其时频特征、Sperling平稳性指标与非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抖振时车体地板横向加速度信号呈现低频谐波特征,主频在10 Hz附近,Sperling指标超过"合格"限值。基于工作模态分析(OMA)并结合工作变形分析(ODS)结果识别车辆各阶模态对抖振变形的贡献量。结果表明,模态频率为9.461 Hz处的车辆模态对抖振变形贡献量最大,振型表现为车体和构架的同向蛇行运动。测试抖振车辆轴箱加速度信号和传递函数,发现轴箱受到的冲击存在时延,抖振加速度信号频率在10 Hz附近的相干性总体上优于平稳加速度信号。得出结论:轮轨接触不匹配引入的激励通过车辆悬挂系统向上传递,激起9.461 Hz处的车辆模态振动,发生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抖振
时频分析
ODS分析
OMA分析
模态贡献量
相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饰车身地板振动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华清
张相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56-60,共5页
在某SUV车型工程设计阶段,运用有限元法进行内饰车身地板响应点振动传递函数分析。与参考车型振动曲线对比,发现车身地板测点峰值大幅超出。通过模态贡献量及模态分析,诊断出振动传递函数峰值大幅超出是由地板局部模态引起。为提高地板...
在某SUV车型工程设计阶段,运用有限元法进行内饰车身地板响应点振动传递函数分析。与参考车型振动曲线对比,发现车身地板测点峰值大幅超出。通过模态贡献量及模态分析,诊断出振动传递函数峰值大幅超出是由地板局部模态引起。为提高地板局部刚度,以地板振动传递函数为目标函数进行形貌优化,设计出新的地板结构以降低测点振动峰值。制造样车后,对地板振动传递函数进行实车测试,验证仿真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车型工程设计阶段,基于形貌优化的振动传递函数分析可以有效应用于内饰车身地板减振结构设计中,降低后期实车抖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工程设计
内饰车身
振动传递函数
模态贡献量
形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列车车体模态贡献量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贺小龙
张立民
鲁连涛
邱飞力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2,共7页
文摘
为找出高速列车车体主要模态对车辆振动的影响规律,引入BGCI向量法对车体模态贡献量进行计算。建立某高速列车刚柔耦合模型,采用随机子空间法对车辆工作模态参数进行识别,通过模态置信判据MAC对主要模态进行判定,计算在不同运行速度下车体的模态贡献量。结果表明,车体刚体模态贡献量随列车运行速度增加逐渐减小,当列车运行速度低于120km/h时,车辆刚体模态贡献量大于弹性模态,速度高于120km/h时反之。当列车速度大于80km/h时,车体的菱形模态、垂向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对车体振动贡献值逐渐增大(最大为0.035m/s2),弹性模态对振动贡献量明显增加。本文研究的模态贡献量与车辆振动关系可以为车辆振动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模态贡献量
模态
贡献
值
动力学模型
BGCI向
量
法
Keywords
MCF
modal contribution value
dynamic model
BGCI vector method
分类号
U270.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静态台架试验的车体模态贡献量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何理
张立民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4期96-99,共4页
文摘
基于模态叠加原理推导车体模态贡献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某型地铁车体的模态贡献量。首先对车体进行静态台架模态试验,获得车体的响应数据并识别出车体的模态参数,然后计算出在不同激扰力频率下车体各阶模态对车体振动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当激励频率接近车体侧滚和一阶菱形固有频率时,侧滚和一阶菱形的模态贡献量最多,与实际情况吻合。其次,在两点、同侧、同相简谐激励工况下,车体侧滚和一阶菱形模态始终占主导地位,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模态
叠加原理
模态贡献量
车体
模态
试验
简谐激励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principle of modal superposition
modal contribution
vehicle’s body
modal test
harmonic excitation
分类号
U270.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态贡献量分析方法的地铁车辆结构降噪优化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卜征
李莉
刘存真
雷震宇
机构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434,11772230,5167844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22120180250)。
文摘
地铁列车的运行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车体板件振动,由此而引起的车体板件辐射噪声是地铁列车车内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应用模态贡献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车体板件的振动对车内场点声压级的影响特性,并通过修改局部板件等效厚度的方式改善车内声场。将地板等效厚度减少2 mm后,场点43 Hz、82 Hz频率处的线性声压级均降低了6 dB以上。通过模态贡献量分析找出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的模态,并结合其模态振型以及板件节点贡献量分析进行针对性结构优化,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改善车内场点处声学响应的效果。
关键词
地铁
车辆
结构噪声
模态贡献量
Keywords
metro
vehicle
structure-borne noise
modal contribution
分类号
U260.1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态贡献量的驾驶室振动噪声控制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凯
马心坦
徐维维
程科翔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年第8期12-15,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专项(2017YFD070020402)。
文摘
为研究耦合结构模态振动对驾驶员耳旁噪声影响,建立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模型,结合边界元和模态声学贡献量法,得到对驾驶员耳旁位置峰值频率噪声贡献最大模态阶次,针对相应振型对驾驶室改进处理。对分析结果中振型最大的驾驶室右门和前挡风玻璃进行加厚处理,对右挡板振动位置进行加强筋处理,有效降低驾驶员耳旁峰值噪声和总声压级,提高驾驶室噪声水平。
关键词
驾驶室
噪声控制
声固耦合
模态贡献量
Keywords
cab
noise control
acoustic-solid coupling
modal contribution
分类号
TB533.2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5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刘更
吴立言
常乐浩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机电传动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0-5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42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6102110019)
+1 种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304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14M552483)
文摘
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分析了箱体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通过计算各阶模态的模态参与因子以及模态声学贡献量,确定了对箱体输入侧、输出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贡献最大的模态阶数。依据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结果,提出了肋板和阻振质量的合理布局方式。分析结果表明,箱体各面板的弯曲振型对辐射噪声的影响最明显;当声学贡献最大的模态确定后,在对应振型中各面板弯曲振型最明显的位置添加肋板或阻振质量,可明显降低面板同侧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关键词
齿轮箱
振型
模态
参与因子
模态
声学
贡献
量
噪声
Keywords
gearbox
modal shape
modal participation factors
modal acoustic contributions
noise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合模态声学贡献量与板面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被引量:
11
6
作者
王晋鹏
常山
刘更
吴立言
张涛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机电传动与控制工程实验室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0-2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42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6102110019)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3044)
文摘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肋板有效添加区域的方法。首先以单级人字齿轮减速器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FEM/BEM方法计算了箱体的辐射噪声。接着在分析了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基础上划分了板面并进行了板面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出了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最后对箱体进行了结构改进确定出了肋板的有效添加区域。结果表明声传递向量和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板面划分提供依据,使得板面划分更有针对性,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出声学贡献量较大的区域,为有效添加区域的确定提供基础,在有效添加区域上添加肋板可以明显降低对应场点上的辐射噪声。
关键词
齿轮箱
声传递向
量
模态
声学
贡献
量
板面声学
贡献
量
辐射噪声
Keywords
gearbox
acoustic transfer vector
modal acoustic contribution
panel acoustic contribution
radiated noise
分类号
TH11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变速器壳体声学贡献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7
7
作者
宗邦飞
褚超美
黄晨
刘纯真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3-498,共6页
基金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017KJFZ093)资助~~
文摘
针对汽车变速器壳体辐射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协同板块声学贡献量分析的方法准确找到有效加筋的具体部位。以一种前橫置变速器壳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声学边界元的分析方法得到变速器壳体的峰值声压曲线及其峰值频率;然后通过对峰值频率下的模态声学贡献量分析,得到对声压峰值贡献较大的模态阶数,并从模态云图上找到声学贡献较大的局部区域;最后通过对声学贡献较大的局部区域进行声学板块贡献量分析,从而准确找到由于声学贡献量较大而需要降噪改进的具体部位。进而对变速器壳体结构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结构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用模态声学贡分析献量协同板块声学贡献量分析的方法能够准确有效找到壳体需要降噪加筋的具体部位,并且改进的壳体结构可以有效改善壳体的噪声特性。
关键词
变速器壳体
辐射噪声
模态
声学
贡献
量
板块声学
贡献
量
结构改进
Keywords
Transmission housing
Radiation noise
Modal acoustics contribution
Panel acoustics contribution
Structure improvement
分类号
U463.21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构振动响应优势模态选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华东
王永历
梅志远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工程系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479205)
文摘
基于Abaqus/Standard有限元软件模态贡献量插件MCF,对结构振动响应优势模态的选取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模态贡献量频域曲线图的特性分析,提出频域峰值法和全频段法2种优势模态选取方法;进而,通过对悬臂梁振动性能及模态贡献量进行分析,分别根据以上2种方法选取了优势模态,对优化优势模态阻尼比对结构振动抑制效果进行对比,发现优化由全频段法所得到的优势模态阻尼比对降低整体振动响应的效果更为明显。最后,讨论了模态位移等因素对模态贡献量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模态贡献量
优势
模态
振动响应
优化分析
Keywords
modal contribution factors
dominant mode
vibration response
optimiz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O327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列车车体抖振现象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韩兴晋
周劲松
厉鑫波
陈江雪
机构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05373)。
文摘
针对某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抖振现象,实际测试该高速列车车体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将其时频特征、Sperling平稳性指标与非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抖振时车体地板横向加速度信号呈现低频谐波特征,主频在10 Hz附近,Sperling指标超过"合格"限值。基于工作模态分析(OMA)并结合工作变形分析(ODS)结果识别车辆各阶模态对抖振变形的贡献量。结果表明,模态频率为9.461 Hz处的车辆模态对抖振变形贡献量最大,振型表现为车体和构架的同向蛇行运动。测试抖振车辆轴箱加速度信号和传递函数,发现轴箱受到的冲击存在时延,抖振加速度信号频率在10 Hz附近的相干性总体上优于平稳加速度信号。得出结论:轮轨接触不匹配引入的激励通过车辆悬挂系统向上传递,激起9.461 Hz处的车辆模态振动,发生抖振现象。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抖振
时频分析
ODS分析
OMA分析
模态贡献量
相干性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chatter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DS analysis
OMA analysis
modal contribution
coherence
分类号
U260.1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饰车身地板振动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华清
张相坤
机构
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56-60,共5页
文摘
在某SUV车型工程设计阶段,运用有限元法进行内饰车身地板响应点振动传递函数分析。与参考车型振动曲线对比,发现车身地板测点峰值大幅超出。通过模态贡献量及模态分析,诊断出振动传递函数峰值大幅超出是由地板局部模态引起。为提高地板局部刚度,以地板振动传递函数为目标函数进行形貌优化,设计出新的地板结构以降低测点振动峰值。制造样车后,对地板振动传递函数进行实车测试,验证仿真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车型工程设计阶段,基于形貌优化的振动传递函数分析可以有效应用于内饰车身地板减振结构设计中,降低后期实车抖动风险。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工程设计
内饰车身
振动传递函数
模态贡献量
形貌优化
Keywords
vibration and wave
engineering design
trim body
vibr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ode participation
topography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速列车车体模态贡献量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贺小龙
张立民
鲁连涛
邱飞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静态台架试验的车体模态贡献量分析
何理
张立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模态贡献量分析方法的地铁车辆结构降噪优化研究
卜征
李莉
刘存真
雷震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模态贡献量的驾驶室振动噪声控制
朱凯
马心坦
徐维维
程科翔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模态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王晋鹏
常山
刘更
吴立言
常乐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结合模态声学贡献量与板面声学贡献量的减速箱降噪技术研究
王晋鹏
常山
刘更
吴立言
张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汽车变速器壳体声学贡献量分析方法研究
宗邦飞
褚超美
黄晨
刘纯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结构振动响应优势模态选取方法研究
李华东
王永历
梅志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高速列车车体抖振现象研究
韩兴晋
周劲松
厉鑫波
陈江雪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内饰车身地板振动性能优化分析
李华清
张相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