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动应力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分析
1
作者
李凯
阳光武
+2 位作者
肖守讷
杨冰
朱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3,共7页
为了对某动车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主自由度缩减,并通过模态分析验证模型缩减后满足精度要求,再用缩减模型在SIMPACK软件中生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应力...
为了对某动车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主自由度缩减,并通过模态分析验证模型缩减后满足精度要求,再用缩减模型在SIMPACK软件中生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应力恢复法仿真获得车辆空调机吊挂处横梁与地板之间焊缝的动应力-时间历程。分析焊缝动应力功率谱密度发现,关注位置的焊缝动应力响应可能与车体的1阶菱形、1阶横弯及刚体模态有关。对比分析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发现:二者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均满足车辆行驶1500万km要求,且仿真疲劳寿命偏于保守,可通过该仿真方法对关注位置的疲劳损伤及安全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
应力
恢复
法
疲劳寿命
台架试验
刚柔耦合
动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车体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朱海燕
邬平波
+2 位作者
池茂儒
吴兴文
卢耀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7-53,共7页
基于模态应力恢复法,以模态叠加法获得的车体各模态位移响应为输入,得到车体有限元各节点模态应力载荷历程;使用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对车体进行疲劳损伤评估。通过对不同模态的叠加得到对车体疲劳寿命影响较大的模态,结果表明:车...
基于模态应力恢复法,以模态叠加法获得的车体各模态位移响应为输入,得到车体有限元各节点模态应力载荷历程;使用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对车体进行疲劳损伤评估。通过对不同模态的叠加得到对车体疲劳寿命影响较大的模态,结果表明:车体疲劳寿命主要受车体前10阶低频模态影响较大,高频模态对车体疲劳寿命影响较小。单独分析各阶模态对车体疲劳寿命影响,车体第1阶垂弯模态对车体各部位疲劳寿命具有较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动力学
模态
叠加
法
模态
应力
恢复
法
车体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用车车架开裂振动疲劳及结构优化分析
3
作者
王丽荣
韩强
+2 位作者
柯桂林
马玮宏
周新南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5期70-75,共6页
商用车作为重要的物流和工程作业承载体,其结构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使用场景且在生命周期不发生开裂故障是客户最关心的特性,其中作为核心承载结构的车架则是满足产品生命周期耐久特性的关键部件。针对商用车车架在尾部结构耐久试验...
商用车作为重要的物流和工程作业承载体,其结构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使用场景且在生命周期不发生开裂故障是客户最关心的特性,其中作为核心承载结构的车架则是满足产品生命周期耐久特性的关键部件。针对商用车车架在尾部结构耐久试验场开裂的故障问题,通过基于模态应力法的疲劳分析找到开裂的主要原因,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满足疲劳分析的寿命要求,并通过耐久测试的要求,以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车架开裂
模态应力法
振动疲劳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驮背运输车移动轨道滚动接触疲劳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吉
杨晨曦
+2 位作者
李华
李向伟
李晓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8-1546,共9页
驮背运输车是我国新设计的运输公路货车的铁路专用货车,针对其装卸过程中移动轨道结构的强度与疲劳问题,建立驮背运输车装卸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移动轨道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将移动轨道制作成...
驮背运输车是我国新设计的运输公路货车的铁路专用货车,针对其装卸过程中移动轨道结构的强度与疲劳问题,建立驮背运输车装卸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移动轨道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将移动轨道制作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定义刚体与柔性体之间的滚动接触关系,对装卸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提取动力学计算的结果中的模态坐标时间历程,采用网格不敏感模态结构应力法预测移动轨道焊缝结构的疲劳寿命,对比分析各阶模态及轨道的水平偏移角度对焊缝疲劳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驮背运输车
移动轨道
刚-柔耦合
模态
结构
应力
法
焊缝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的地铁车辆车体振动疲劳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柯飙
吴兴文
+1 位作者
池茂儒
梁树林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4,共8页
车体是铁道车辆重要的承载结构,承受来自乘客和转向架动态载荷,其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关系车辆服役安全性。首先基于现有车体标准EN12663对车体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研究,识别了标准载荷下车体的静态薄弱位置。为了进一步识别车体在服役条...
车体是铁道车辆重要的承载结构,承受来自乘客和转向架动态载荷,其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关系车辆服役安全性。首先基于现有车体标准EN12663对车体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研究,识别了标准载荷下车体的静态薄弱位置。为了进一步识别车体在服役条件下薄弱位置,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车体柔性的地铁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应力恢复法,对各种服役模式下的动态薄弱位置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对各个薄弱位置贡献较大的车体模态。最后,基于地铁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辆在各种服役工况下车体薄弱位置特征动应力,并基于蒙特卡洛抽样及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对车体结构关键焊缝的服役寿命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动力学
模态
应力
恢复
法
振动疲劳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应力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分析
1
作者
李凯
阳光武
肖守讷
杨冰
朱涛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3,共7页
基金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P2018J001)。
文摘
为了对某动车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主自由度缩减,并通过模态分析验证模型缩减后满足精度要求,再用缩减模型在SIMPACK软件中生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态应力恢复法仿真获得车辆空调机吊挂处横梁与地板之间焊缝的动应力-时间历程。分析焊缝动应力功率谱密度发现,关注位置的焊缝动应力响应可能与车体的1阶菱形、1阶横弯及刚体模态有关。对比分析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发现:二者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均满足车辆行驶1500万km要求,且仿真疲劳寿命偏于保守,可通过该仿真方法对关注位置的疲劳损伤及安全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测。
关键词
模态
应力
恢复
法
疲劳寿命
台架试验
刚柔耦合
动
应力
Keywords
modal stress recovery method
fatigue life
bench test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stress
分类号
U266.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车体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朱海燕
邬平波
池茂儒
吴兴文
卢耀辉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7-5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650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B1200500)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TPL1611)
文摘
基于模态应力恢复法,以模态叠加法获得的车体各模态位移响应为输入,得到车体有限元各节点模态应力载荷历程;使用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对车体进行疲劳损伤评估。通过对不同模态的叠加得到对车体疲劳寿命影响较大的模态,结果表明:车体疲劳寿命主要受车体前10阶低频模态影响较大,高频模态对车体疲劳寿命影响较小。单独分析各阶模态对车体疲劳寿命影响,车体第1阶垂弯模态对车体各部位疲劳寿命具有较深的影响。
关键词
刚柔耦合动力学
模态
叠加
法
模态
应力
恢复
法
车体疲劳
Keywords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al superposition method
modal stress recovery method
carbody fatigue
分类号
U270.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用车车架开裂振动疲劳及结构优化分析
3
作者
王丽荣
韩强
柯桂林
马玮宏
周新南
机构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5期70-75,共6页
文摘
商用车作为重要的物流和工程作业承载体,其结构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使用场景且在生命周期不发生开裂故障是客户最关心的特性,其中作为核心承载结构的车架则是满足产品生命周期耐久特性的关键部件。针对商用车车架在尾部结构耐久试验场开裂的故障问题,通过基于模态应力法的疲劳分析找到开裂的主要原因,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满足疲劳分析的寿命要求,并通过耐久测试的要求,以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开发成本。
关键词
商用车
车架开裂
模态应力法
振动疲劳
结构优化
Keywords
commercial vehicles
frame cracking
modal stress method
vibration fatigu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63.3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驮背运输车移动轨道滚动接触疲劳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吉
杨晨曦
李华
李向伟
李晓峰
机构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8-154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B1201303)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0520162)
大连市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2017RQ132)。
文摘
驮背运输车是我国新设计的运输公路货车的铁路专用货车,针对其装卸过程中移动轨道结构的强度与疲劳问题,建立驮背运输车装卸机构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移动轨道在滚动接触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将移动轨道制作成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定义刚体与柔性体之间的滚动接触关系,对装卸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提取动力学计算的结果中的模态坐标时间历程,采用网格不敏感模态结构应力法预测移动轨道焊缝结构的疲劳寿命,对比分析各阶模态及轨道的水平偏移角度对焊缝疲劳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
驮背运输车
移动轨道
刚-柔耦合
模态
结构
应力
法
焊缝疲劳
Keywords
piggyback transporter
moving track
rigid-flexible coupling
modal structural stress method
welded structure fatigue
分类号
U2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的地铁车辆车体振动疲劳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柯飙
吴兴文
池茂儒
梁树林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4,共8页
基金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2014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5140)
+1 种基金
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项目(2019QNRC00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P2019J002)资助。
文摘
车体是铁道车辆重要的承载结构,承受来自乘客和转向架动态载荷,其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关系车辆服役安全性。首先基于现有车体标准EN12663对车体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研究,识别了标准载荷下车体的静态薄弱位置。为了进一步识别车体在服役条件下薄弱位置,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考虑车体柔性的地铁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应力恢复法,对各种服役模式下的动态薄弱位置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对各个薄弱位置贡献较大的车体模态。最后,基于地铁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辆在各种服役工况下车体薄弱位置特征动应力,并基于蒙特卡洛抽样及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对车体结构关键焊缝的服役寿命进行预测。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动力学
模态
应力
恢复
法
振动疲劳
寿命预测
Keywords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Modal stress recovery method
Vibratory fatigue
Service life prediction
分类号
U270.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动应力的车体底架横梁焊缝疲劳寿命分析
李凯
阳光武
肖守讷
杨冰
朱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车体疲劳寿命分析
朱海燕
邬平波
池茂儒
吴兴文
卢耀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商用车车架开裂振动疲劳及结构优化分析
王丽荣
韩强
柯桂林
马玮宏
周新南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驮背运输车移动轨道滚动接触疲劳分析
方吉
杨晨曦
李华
李向伟
李晓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的地铁车辆车体振动疲劳研究
柯飙
吴兴文
池茂儒
梁树林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