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转板射流伺服阀衔铁组件湿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1
作者 林文 葛声宏 +2 位作者 江裕雷 谷悦 朱玉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2-559,共8页
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谐振易引起弹簧管破裂,是影响飞机液压伺服系统性能的疑难性故障。因此,研究伺服阀衔铁组件的振动特性显得尤为必要。使用声波激励方法与激光测距技术获取了衔铁组件的干、湿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同时使用ANSYS Workbe... 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谐振易引起弹簧管破裂,是影响飞机液压伺服系统性能的疑难性故障。因此,研究伺服阀衔铁组件的振动特性显得尤为必要。使用声波激励方法与激光测距技术获取了衔铁组件的干、湿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同时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衔铁组件进行干模态分析以及基于声固耦合算法的湿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对衔铁组件进行振动特性分析时不可忽略流体的附加质量效应,衔铁组件湿模态的固有频率低于干模态的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阀 衔铁组件 声波激励 湿模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仿真的螺旋输送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建华 傅彩明 +1 位作者 夏平 杨理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2-516,共5页
利用Pro/Engineer建立离心机螺旋输送器的实体模型和虚拟样机模型,在Abaqus环境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螺旋输送器的多阶固有振动频率、振型等参数值。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螺旋输送器的危险位置和振型。提出以螺旋输送... 利用Pro/Engineer建立离心机螺旋输送器的实体模型和虚拟样机模型,在Abaqus环境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螺旋输送器的多阶固有振动频率、振型等参数值。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螺旋输送器的危险位置和振型。提出以螺旋输送器频响特性为优化设计目标,用Abaqus软件对不同导程和叶片壁厚的螺旋输送器进行模态分析与数据采样,得到25种方案的前6阶固有频率,用Matlab软件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优化螺旋输送器结构,使螺旋输送器各阶固有频率远离共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仿真 螺旋输送器 导程 叶片壁厚 固有频率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电动机机座有限元模态仿真 被引量:5
3
作者 傅彩明 毛文贵 +1 位作者 李建华 周知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05-1409,共5页
应用三维建模系统建立某立式电动机机座的三维模型,根据电动机电磁耦合理论和电动机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模型的载荷和约束。应用Msc.Nastran有限元仿真系统,对该立式电动机机座进行有限元模态仿真,获得前3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等仿真参数... 应用三维建模系统建立某立式电动机机座的三维模型,根据电动机电磁耦合理论和电动机的实际工作情况,确定模型的载荷和约束。应用Msc.Nastran有限元仿真系统,对该立式电动机机座进行有限元模态仿真,获得前3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等仿真参数,同时,对比分析不同地脚螺栓约束对机座固有频率的影响,揭示电动机振动与机座固定约束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机座变形与应力的分布规律,确定机座在前3阶固有模态振动下的主要危险部位。研究结果表明:机座及其固定螺栓承受最大应力,是最危险的零部件;增强机座固定约束,可改善电动机的振动状况。研究结果可为立式电动机的结构设计与减振降噪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电动机机座 振动 有限元分析 模态仿真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电机定子的模态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毛文贵 傅彩明 李建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7-520,共4页
振动是电机的重要性能指标,对电机定子进行振动分析,可以为其结构改进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在MSC.Nastran环境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电机定子的模态仿真,得到定子的多阶固有振动频率、振型等参数值。根据仿真图和数据,分析定子的危... 振动是电机的重要性能指标,对电机定子进行振动分析,可以为其结构改进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在MSC.Nastran环境下,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电机定子的模态仿真,得到定子的多阶固有振动频率、振型等参数值。根据仿真图和数据,分析定子的危险位置和振型。进行定子模态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虚拟样机和数值模拟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不会发生共振。最后,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螺栓数对结构振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电机定子 有限元 模态仿真 模态试验 螺栓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爪极发电机的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浩 贺岩松 +1 位作者 徐中明 张志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3期58-61,95,共5页
爪极发电机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准确计算是降低电机振动和噪声的基础。基于某型车用爪极发电机,噪声试验显示其存在结构共振导致的电磁噪声偏大问题。首先建立定子铁芯整体模型,在考虑端部绕组的情况下对线圈进行等体积式建模,并完成... 爪极发电机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准确计算是降低电机振动和噪声的基础。基于某型车用爪极发电机,噪声试验显示其存在结构共振导致的电磁噪声偏大问题。首先建立定子铁芯整体模型,在考虑端部绕组的情况下对线圈进行等体积式建模,并完成了整机模型的建立。对材料参数等效处理,通过数值软件进行零部件和整机的自由模态仿真,自由模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为7.1%,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完成整机约束模态试验和仿真,验证建模方法和模态分析的有效性。可为同类型爪极发电机建模和模态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爪极发电机 建模 模态仿真 模态试验 电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立式电动机转子系统模态仿真与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傅彩明 毛文贵 李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73-3077,共5页
根据电磁耦合理论和电动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建立YKSL1730型电动机转子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确定模型的载荷和约束。应用有限元仿真系统Msc.Nastran,对该转子系统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前3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云图,分析转子变形的分布规律... 根据电磁耦合理论和电动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建立YKSL1730型电动机转子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确定模型的载荷和约束。应用有限元仿真系统Msc.Nastran,对该转子系统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前3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云图,分析转子变形的分布规律,确定转子在前3阶固有模态下振动的主要危险部位。同时,应用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对YKSL1730型立式电动机进行振动试验,获得空载工况下的一系列时域信号;通过信号的频谱分析,获得该型立式电动机前3阶固有频率的实验值。研究结果表明:仿真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很接近,仿真结果可为立式电动机的结构设计与减振降噪提供理论依据;增加转子系统的刚度,可减小转子及其铁芯端部的变形,提高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模态仿真 固有频率 振动实验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传动系统行星架模态仿真及其振动实验测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俊峰 邓璘 杜子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0,共3页
齿轮传动系统行星架振动特性对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四级减速系统的行星架展开了动力学分析。在建立模态叠加模型的基础上,对行星架模态进行了建模分析,以及加速度振动信号实验测定。研究结果得到:前六阶模态的固... 齿轮传动系统行星架振动特性对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四级减速系统的行星架展开了动力学分析。在建立模态叠加模型的基础上,对行星架模态进行了建模分析,以及加速度振动信号实验测定。研究结果得到:前六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及相对应振型看出行星架主要表现为局部结构的振动与扭转,随着模态阶数的增高振型越明显。行星架的前六阶固有频率介于(625~1339)Hz之间,行星架最低固有频率大于最高啮合频率,避免了齿轮箱在运行时与行星架之间共振现象的发生。加速度振动信号经MED分解后的前二阶IMF分量进行切片双谱的分析得到模态混叠现象减少,信号成分较简单,这说明通过实验验证该传动系统行星架设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行星架 模态仿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太阳翼模态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志培 刘志超 +3 位作者 荣吉利 吴跃民 辛鹏飞 罗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6-1524,共9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SAMCEF实现了圆形太阳翼模态仿真分析,探究了翼面预紧力、约束方式和悬吊弹簧重力卸载系统对太阳翼模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翼面预紧力对太阳翼模态影响较大;支撑车约束方式微小影响太阳翼第一阶模态;有支撑车相比无支撑车... 利用有限元软件SAMCEF实现了圆形太阳翼模态仿真分析,探究了翼面预紧力、约束方式和悬吊弹簧重力卸载系统对太阳翼模态的影响。结果显示,翼面预紧力对太阳翼模态影响较大;支撑车约束方式微小影响太阳翼第一阶模态;有支撑车相比无支撑车,太阳翼第一阶模态频率差值可达32.89%,因此地面试验不能使用支撑车;含悬吊弹簧重力卸载系统可有效减轻重力作用对模态的影响;此外,当弹簧刚度小于7 N/m时,其对太阳翼模态的影响小于0.59‰。随后,采用工作模态法和双点激振方式,经预试验优化地面试验方案;采用正弦扫频方法进行模态测试,获得了圆形太阳翼的前四阶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最后,通过有限元模型修正,使模态仿真结果误差保持在4.16%以内,符合测试相关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太阳翼 模态仿真 模态试验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火箭弹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苗苗 胡晓东 +4 位作者 李文武 赵双双 蒋学乔 赵保全 吴树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9-112,共4页
为了保证火箭弹飞行稳定,在总体设计时需要分析弹体及各分系统固有动态特性,避免火箭弹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共振。本文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火箭弹模态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确定火箭弹模态参数,对振型和频率进行分析,并与具体模态... 为了保证火箭弹飞行稳定,在总体设计时需要分析弹体及各分系统固有动态特性,避免火箭弹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共振。本文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火箭弹模态特性进行仿真计算,确定火箭弹模态参数,对振型和频率进行分析,并与具体模态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后续火箭弹结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弹 有限元 模态仿真 模态试验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参数变化对其模态影响的仿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知进 傅彩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9-313,共5页
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有限元模型所涉及的网格划分、材料特性、边界条件以及施加约束等关键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改变转鼓的主要尺寸参数,获得参数改变前后转鼓15阶频率的对比结果;并利用有限... 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卧式螺旋离心机转鼓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有限元模型所涉及的网格划分、材料特性、边界条件以及施加约束等关键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改变转鼓的主要尺寸参数,获得参数改变前后转鼓15阶频率的对比结果;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其仿真图和转鼓壁厚与应力关系。通过对转鼓模态进行仿真分析,获得整个转鼓各参数的变化对其频率、应力及应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加大壁厚,转鼓的质量发生很大变化,对其固有频率产生较大影响;扩大内径相当于增加转鼓质量,但对转鼓固有频率的影响不大,却导致第一阶振型与原振型完全不同,应力位置也明显变化;转鼓内壁产生的应力主要由浆体离心力引起。这些结论可为设计转鼓的合理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离心机 模态仿真 固有频率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领域耦合特性的风电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建模与仿真
11
作者 季湛洋 胡阳 +3 位作者 孔令行 宋子秋 邓丹 刘吉臻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7,共12页
风电机组快速调频过程中,暂态有功释放会诱发气动、传动和塔筒等部件载荷波动。为了合理表征其波动特性并服务于调频控制优化,提出了一种计及叶片、主轴、发电机、控制等多领域耦合特性的风电机组快速调频动态建模方法。首先,提出风电场... 风电机组快速调频过程中,暂态有功释放会诱发气动、传动和塔筒等部件载荷波动。为了合理表征其波动特性并服务于调频控制优化,提出了一种计及叶片、主轴、发电机、控制等多领域耦合特性的风电机组快速调频动态建模方法。首先,提出风电场-机协同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基于标准的5 MW风电机组精细化模型,搭建了额定风速以下、以上机组级快速调频控制器;然后,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算法选定输入、输出变量,计及输入、输出延迟阶次,完成了支持额定风速以上、以下运行区域自适应识别、切换的运行域划分。然后,基于离散工况仿真运行数据的均衡抽样,通过物理先验信息指导,分别采用子空间辨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全工况下机组一次调频动态的多输入-多输出建模与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获取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但是模型结构决定了其仅具备有限的逼近精度;相比之下,时序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捕捉能力,可为后续机组一次调频优化控制奠定良好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一次调频 载荷动态 LSTM神经网络 子空间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液-柔耦合结构湿模态试验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克伦 刘玉红 +2 位作者 朱亚强 黄成 张连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8-134,147,共8页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及有限元仿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刚-液-柔固液耦合结构的模态特性。制作了实物物理模型,利用锤击法测量了该结构在三种不同充液水压下的湿模态固有频率特性及振型特征,发现该结构有很好的吸振作用。同时基于ANSYS Wo...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及有限元仿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刚-液-柔固液耦合结构的模态特性。制作了实物物理模型,利用锤击法测量了该结构在三种不同充液水压下的湿模态固有频率特性及振型特征,发现该结构有很好的吸振作用。同时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平台,采用声固耦合算法对该结构进行了不同内外压力下湿模态的分析,研究了其固有频率与振型在不同内外压力下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对该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时不可忽略流体的附加质量效应,内外压力的增大均会引起固有频率的降低。分析结果对相关结构的湿模态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液-柔耦合 湿模态 声固耦合 模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1
13
作者 邱吉宝 王建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521,共7页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一是CZ-2E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与预示,用介绍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成功地预示运载火箭模态参数,预示的模态与随后进行的实尺运载火箭模态试验所测到的模态非常一致,进而验证介绍的仿真技术的可靠性;另一个是CZ-2F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它为箭船耦合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数学模型与数据。这两个大型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试验仿真技术 结构动力学 模态试验 数学模型修改 模态试验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 MN压剪试验机机架的力学仿真
14
作者 邵景干 吴跟上 +2 位作者 贺占蜀 汪晓航 李聪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6,共7页
为确保80 MN压剪试验机机架在最大载荷下依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文中首先分析单剪和双剪两种压剪试验工况下的受力状态,而后在最大竖向载荷与最大横向载荷联合作用下,对静态单剪与静态双剪时的机架进行静力学仿真,随后进行机架的模态仿... 为确保80 MN压剪试验机机架在最大载荷下依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文中首先分析单剪和双剪两种压剪试验工况下的受力状态,而后在最大竖向载荷与最大横向载荷联合作用下,对静态单剪与静态双剪时的机架进行静力学仿真,随后进行机架的模态仿真,最后对动态单剪时的机架进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静态单剪与静态双剪时,压剪试验机机架最大静应力都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最大位移小于允许最大位移量,满足静强度与静刚度的要求;动态单剪时工作频率低于各阶模态固有频率,所以不会产生共振,满足动刚度要求;动态单剪时应力与位移呈周期性波动,最大动应力和最大位移满足动强度与动刚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 MN压剪试验机 单剪状态 双剪状态 有限元分析 模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风力机叶片全覆冰仿真和模态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飞宇 崔红梅 +1 位作者 陈红星 苏宏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4,53,共7页
风力机叶片覆冰后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工作,甚至会使风力机过载、叶片折断,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和资源浪费。应用ANSYS模态仿真和模态试验两种研究方法,探究风力机叶片在不同覆冰厚度下模态参数的变化,得到叶片前四阶振型和固有频率。... 风力机叶片覆冰后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组正常工作,甚至会使风力机过载、叶片折断,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和资源浪费。应用ANSYS模态仿真和模态试验两种研究方法,探究风力机叶片在不同覆冰厚度下模态参数的变化,得到叶片前四阶振型和固有频率。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模态测试结果接近,振型相符,基频的误差在3%以内。覆冰后叶片一阶固有频率振型为挥舞,从第二阶开始,出现挥舞和摆振方向的耦合模态振型。前四阶振型随着覆冰厚度增加振动形式保持不变,主要振动形式为挥舞摆动,叶尖处的振幅逐渐变小。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加,叶片固有频率逐渐降低,在覆冰厚度为30 mm时,叶片基频比不覆冰降低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仿真模态 试验模态 覆冰 振型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自适应调整的青贮饲料收获机籽粒破碎装置设计
16
作者 张希升 王凌鑫 +3 位作者 宋占华 张姬 于镇伟 田富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0-107,共8页
针对国内青贮饲料收获机籽粒破碎装置普遍存在的破碎质量不稳定、粒径适应性差和能耗偏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备间隙自适应调整功能的籽粒破碎装置。基于辊齿啮合动力学原理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ANSYS Workbench平台开展结构强度... 针对国内青贮饲料收获机籽粒破碎装置普遍存在的破碎质量不稳定、粒径适应性差和能耗偏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备间隙自适应调整功能的籽粒破碎装置。基于辊齿啮合动力学原理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ANSYS Workbench平台开展结构强度仿真优化,通过EDEM软件构建玉米籽粒-破碎辊耦合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破碎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突破传统固定间隙设计模式,采用弹力控制的机械结构,研发了具有间隙大小自适应、调整范围可控的间隙调节机构,破碎辊齿齿顶角为50°、工作转速为3800 r/min时的籽粒破碎效果最好。仿真试验选取长度为15.6、13、10.4 cm的籽粒,间隙自适应调整的青贮饲料收获机籽粒破碎装置的破碎率均达到了94.1%,田间试验破碎率也达到了92.7%。此装置破碎率高、对不同粒径籽粒的破碎效率一致性高,对青贮饲料机械收获行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籽粒破碎 茎节破碎 间隙自适应 EDEM 模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隔振平台模态实验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伟 崔鼎 +3 位作者 崔云俊 马社 吴春霞 余丽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5期71-76,共6页
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光学平台的自由模态,并以有限元结果作为参考,完成了实际工况下的模态实验,识别了平台整体结构的模态参数,得到了平台在垂向和横向的一阶频率,频率值分别为126.77Hz和361.427Hz。根据分析,该平台的刚度满足光... 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光学平台的自由模态,并以有限元结果作为参考,完成了实际工况下的模态实验,识别了平台整体结构的模态参数,得到了平台在垂向和横向的一阶频率,频率值分别为126.77Hz和361.427Hz。根据分析,该平台的刚度满足光学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平台 动力特性 模态仿真 模态测试 锤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解耦性能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开发与测试
18
作者 许兴旺 谷岩 +2 位作者 郭桌一 刘亚梅 陈宏宇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7,618,619,共9页
针对抛光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基于柔性机构理论开发了一种高解耦性能的振动辅助抛光装置,并设计复合控制系统提高其跟踪精度。基于柔度矩阵法,建立了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振动辅助抛... 针对抛光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等问题,基于柔性机构理论开发了一种高解耦性能的振动辅助抛光装置,并设计复合控制系统提高其跟踪精度。基于柔度矩阵法,建立了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理论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性能进行分析。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固有频率为1 593 Hz,x方向和y方向的耦合误差率为2.5%和2.8%。建立系统的迟滞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误差为2.98%。控制系统测试实验表明,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简称PID)控制相比,复合控制下振动辅助抛光装置的轨迹跟踪误差降低0.43μm和0.38μm,验证了复合控制的有效性。抛光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控制条件下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比抛光前降低了1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辅助抛光装置 柔性机构理论 模态仿真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减速机关键件及整机固有模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红 张方 +1 位作者 蒋祺 余啸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21期54-58,共5页
以RV-40E减速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动模态分析的基础理论,运用有限元联合仿真与模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减速机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的振动模态进行分析,得到关键件及整机的固有特性。对比有限元模态仿真结果与实验得到的模态参数,发现两... 以RV-40E减速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动模态分析的基础理论,运用有限元联合仿真与模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减速机关键零部件及整机的振动模态进行分析,得到关键件及整机的固有特性。对比有限元模态仿真结果与实验得到的模态参数,发现两者之间的误差值均低于9%,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模态仿真的正确性。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的设计周期和研发成本,为更好的分析结构的动力学性能、提高RV减速机的工作性能和疲劳寿命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机 有限元 模态仿真 模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映射误差的电机电磁噪声数值仿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洪兵 高辉 +2 位作者 顾灿松 赵鹏 尹红彬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42,共5页
由于定子等效和电磁力映射准确性对电机多物理场耦合结果影响较大,采用定子结构与电磁力网格节点分布一致的方法建立了定子等效模型,并计算电机电磁辐射噪声。通过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计算定子表面电磁力的空间和频率特性,将电磁力与电... 由于定子等效和电磁力映射准确性对电机多物理场耦合结果影响较大,采用定子结构与电磁力网格节点分布一致的方法建立了定子等效模型,并计算电机电磁辐射噪声。通过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计算定子表面电磁力的空间和频率特性,将电磁力与电机模态耦合得出电机表面振动响应,最后通过有限元法计算电机辐射噪声并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考虑电磁力映射误差的定子等效模型可以提高模型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力 模态仿真 模态耦合 振动响应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