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统一授信模式融通仓的第三方物流选择中小企业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勇 陈云 徐鹏 《技术经济》 201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规划法构建了选择模型,研究了第三方物流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和在信贷资金有限、库容有限的约束下如何选择中小企业,使其所获剩余价值最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统一授信模式融通 第三方物流 中小企业选择模型 层次分析法 线性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贯通与横向融合:西班牙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翠香 崔之昂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1-79,共9页
近年来,西班牙探索出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两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通的模式。其中,纵向贯通主要指学习者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贯通,包括基于职业院校毕业考试+职业培训证书的贯通路径、基于院校毕业考试+入学考试的贯通路径以及基于... 近年来,西班牙探索出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两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通的模式。其中,纵向贯通主要指学习者从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贯通,包括基于职业院校毕业考试+职业培训证书的贯通路径、基于院校毕业考试+入学考试的贯通路径以及基于专业证书的贯通路径三种模式;横向融合主要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融合,以高等职业教育中学校为本位的双元制培养模式为代表,学习者可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西班牙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模式极大地满足了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学生群体进入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对我国实现职普融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 纵向贯通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体系 融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沈佳坤 张军 陈娟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10,124,共12页
本研究以三所理工类应用型高校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究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基于内外生优势因素,选择高校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参与区域创新... 本研究以三所理工类应用型高校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究应用型高校的校企融通创新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型高校基于内外生优势因素,选择高校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校企融通创新模式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应用型高校以校企融通创新参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内源驱动,以及政府、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外生动力要素的外源带动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因此,应用型高校应突出办学特色、加强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为建立高校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增加砝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参与政府引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创造条件;基于产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创新工作机制,为开展企业主导型校企融通创新合作奠定基础;优化内部科创制度环境,发挥好专业教师、创新成果、实验平台等内生动力要素的推动作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增强其他创新主体等外生动力要素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链 产业链 校企融通创新模式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 被引量:265
4
作者 王亚盛 赵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7,64,共6页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全新的制度设计,对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将产生深远意义。结合院校试点专业设计了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两种书证融通模式、五种书证融通方法和基本实施步骤,并通过专业试点,对实施1+X证书制度提出了组织管理与...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全新的制度设计,对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将产生深远意义。结合院校试点专业设计了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两种书证融通模式、五种书证融通方法和基本实施步骤,并通过专业试点,对实施1+X证书制度提出了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师生培训工作方面的10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1+X证书制度 书证融通模式 三教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儒家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个体与全体、整体的矛盾关系,它以伦理生活、道德实践为基础,追求情感融通的实质普遍性,而不同于侧重理性认知的形式普遍性。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展开其情感普遍化维度,本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是亲情显现的依据,... 儒家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个体与全体、整体的矛盾关系,它以伦理生活、道德实践为基础,追求情感融通的实质普遍性,而不同于侧重理性认知的形式普遍性。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展开其情感普遍化维度,本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是亲情显现的依据,而全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则是亲情显现的结果,共同构成一个本体即全体的融通为一的情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建构起了一个情感普遍化的纵贯融通模式,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秩序、理智认知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以至整个生活世界,今天仍然是我们探索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想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亲情 情感普遍性 纵贯融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