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简介
1
作者 张雅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2,共1页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正文194页,彩色图版64页,定价280元。报告介绍了豆卢恩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及主要收获。墓地位于咸阳原核心位置,带完整的围沟墓...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文物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本书为大16开精装本,正文194页,彩色图版64页,定价280元。报告介绍了豆卢恩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及主要收获。墓地位于咸阳原核心位置,带完整的围沟墓园。墓园内4座墓葬排列有序,分别为豆卢恩墓、豆卢昊墓、豆卢整与乙弗静志合葬墓、豆卢隽墓,是保存完整的北周高等级贵族墓园。墓葬均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土洞墓,具有埋葬人数多、墓葬等差明显、埋葬延续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出土丰富的陶俑、镇墓兽、陶塑动物及模型明器、生活用器等。除豆卢恩墓出土神道碑首、碑座外,其余3座墓葬均出土有墓志。报告最后附有各类统计表及豆卢永恩神道碑录文、随葬陶器和铁器分析报告、豆卢昊颅骨鉴定报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墓地 发掘报告 镇墓兽 咸阳原 土洞墓 模型明器 文物出版社 乙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旋转磨试探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发林 《农业考古》 1986年第2期146-167,共22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进步,首先就得吃饭。要吃饭,就得对谷物进行加工。谷物加工活动由此就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对古代谷物加工工具进行考察和研究,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旋转磨是古代谷物加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进步,首先就得吃饭。要吃饭,就得对谷物进行加工。谷物加工活动由此就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对古代谷物加工工具进行考察和研究,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旋转磨是古代谷物加工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身又有其发展、演变和进步的历史。本文打算对它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此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齿 出土 进料口 东汉时期 加工工具 半月形 模型明器 考古发现 谷物 形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人的饮食生活 被引量:26
3
作者 黄展岳 《农业考古》 1982年第1期71-80,共10页
汉代人盛行厚葬,日常吃的、用的,以及一切可以显示豪华生活的东西(有的制成模型明器),都要埋入坟墓。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盐铁论·散不足》)是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很浪费,又很愚昧的举动;但从考古学的角度看... 汉代人盛行厚葬,日常吃的、用的,以及一切可以显示豪华生活的东西(有的制成模型明器),都要埋入坟墓。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盐铁论·散不足》)是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很浪费,又很愚昧的举动;但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它留给我们以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以及所反映的社会诸问题,却是一件大好事。经历二千年沧桑,能够保存下来的汉墓都是很宝贵的。但是,现存的汉墓多半被盗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生活 汉代 遣策 马王堆一号汉墓 考古学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马王堆汉墓 模型明器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建元”、“元光”、“元朔”诸器辨伪兼及武帝前期年号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化成 《文博》 1996年第4期48-50,59,共4页
中国古代以帝王年号纪年始于西汉武帝,而汉武帝前期(元鼎四年以前)诸年号系后来追记之,这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得很明白,且明清学者也多已论定.然近人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一书中据传世文物一反前论,认为汉武帝“建元”、“元光”诸... 中国古代以帝王年号纪年始于西汉武帝,而汉武帝前期(元鼎四年以前)诸年号系后来追记之,这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得很明白,且明清学者也多已论定.然近人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一书中据传世文物一反前论,认为汉武帝“建元”、“元光”诸年号并非追记,而当时已有之.其说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光元年 年号 武帝 古文字研究 《汉书新证》 文物 模型明器 十六国 陈直 刻划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代陶楼的造物尺度问题
5
作者 兰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汉代陶楼的形制发展随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造物场域的变动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西汉中晚期河南流行的大型陶仓楼,到东汉晚期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各种形制的陶楼,造物尺度是作为物质实践具体呈现的关键。模件化结构、技术的发展与墓葬礼仪... 汉代陶楼的形制发展随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造物场域的变动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西汉中晚期河南流行的大型陶仓楼,到东汉晚期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各种形制的陶楼,造物尺度是作为物质实践具体呈现的关键。模件化结构、技术的发展与墓葬礼仪的变化规定了陶楼造物的尺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陶楼 模型明器 造物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张盛墓出土的随葬品看隋代粮食加工技术
6
作者 邵丹 金玉红 《农业考古》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中国古代文明与农耕经济密不可分,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加工技术也不断提高。隋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农业,使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文章主要以河南博物院收藏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陶质模型明器磨、碓、碾... 中国古代文明与农耕经济密不可分,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加工技术也不断提高。隋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农业,使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文章主要以河南博物院收藏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陶质模型明器磨、碓、碾和执铲、执箕劳作女俑组成的粮食加工场景为例,结合同时期其他墓葬粮食加工工具,探讨当时的粮食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粮食加工 张盛墓 模型明器 劳作女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