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速增压风洞模型支撑系统中的角度机构控制
1
作者 明强 桂兵 张伟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16期77-79,共3页
介绍了在低速增压风洞模型支撑系统中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的角度机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接口电路实现了对伺服电机的控制及与上位机之间通信、数据传输,解决了模型支撑系统中由于机械回差带来的精度问题以及角度机构支杆非... 介绍了在低速增压风洞模型支撑系统中以单片机为核心构建的角度机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接口电路实现了对伺服电机的控制及与上位机之间通信、数据传输,解决了模型支撑系统中由于机械回差带来的精度问题以及角度机构支杆非线性运动带来的模型控制问题,达到了风洞试验要求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增压风洞 模型支撑系统 角度机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多维振动特性辨识与试验研究
2
作者 孙晨晋 周孟德 +4 位作者 任宇航 张新雨 赵麒 闫欢欢 刘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6,共9页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特性不明导致控制有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系统振动特性辨识整体方案;其次建立了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刚度对系统的俯仰、偏航维度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特性不明导致控制有效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设计了系统振动特性辨识整体方案;其次建立了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刚度对系统的俯仰、偏航维度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了“正弦扫频-频谱细化-频响函数”振动特性辨识方法,并依据辨识结果建立了振动状态估计模型,将其引入控制闭环形成了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最后开展了脉冲响应试验与锤击试验,并对比了传统方法与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的抑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俯仰、偏航维度频率响应辨识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84 0 g/V、0.007 5 g/V;且基于辨识的控制方法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将俯仰、偏航维度的等效阻尼比分别提升了1.48倍、3.00倍,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 多维振动特性 辨识方法 振动状态估计模型 基于辨识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模型-支撑系统涡激振动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博 王元兴 余永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4,共6页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率谱分析方法,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的三阶振动频率分别为31.1、120.9和221.4Hz;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域滤波和频域积分方法,提高了有效信号的信噪比,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的振型和振动节点位置;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分离涡脱落频率的方法,获得了模型一阶和二阶振动的尾流涡激频率分别为31.1和124.1Hz,并从测量尾流速度脉动量获得了模型振幅变化和抖振边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从而分析模型振动的方法,有利于小尺度的模型振动测量,而且相对于加速度传感器装于模型表面的直接测量方法而言,对试验模型的绕流流场干扰较小,为测量风洞试验模型的涡激振动模态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支撑系统 振动模态 尾流 涡激振动 热线风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机构的正反解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培涛 吴学忠 程忠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提出了一种三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机构。采用回转矩阵方法分析了模型姿态与输入角度的关系,给出了机构的正解,结果表明模型姿态的三个自由度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且表现出非线性。利用机构的运动特点,采用几何方法给出了反解,避免了数值解... 提出了一种三自由度模型姿态调整机构。采用回转矩阵方法分析了模型姿态与输入角度的关系,给出了机构的正解,结果表明模型姿态的三个自由度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且表现出非线性。利用机构的运动特点,采用几何方法给出了反解,避免了数值解法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调整机构 模型支撑系统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重构的天平电磁干扰处理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峻宾 邹琼芬 +4 位作者 钟俊 许晓斌 林敬周 吴友生 杨人铣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97,共4页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驱动电机功率大、现场工作环境复杂,造成天平信号受到严重的电机电磁干扰,影响试验数据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重构的天平干扰信号处理技术。首先,基于天平阶梯试验原理确定小波重构的频率阈值;然后,采用db10小... 针对风洞模型支撑系统驱动电机功率大、现场工作环境复杂,造成天平信号受到严重的电机电磁干扰,影响试验数据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重构的天平干扰信号处理技术。首先,基于天平阶梯试验原理确定小波重构的频率阈值;然后,采用db10小波基,将信号小波分为10层;最后,对每层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保留1 Hz以下的信号,最终实现信号重构。通过小波重构处理技术,电磁干扰(EMI)得到了明显抑制,数据精度达到了试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重构 模型支撑系统 6分量天平 电磁干扰(E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