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SGA-Ⅱ算法的环缝进气喷管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1
作者 廖俊贤 杨铭 +3 位作者 薛玉琴 关奔 王革 张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针对环缝进气喷管相互耦合的复杂结构参数,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基于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以喷管效率特性以及质量特性为优化目标,对环缝进气喷管的初始扩张半角、出口扩张半角、扩张段长度、入射中心位置扩张比以及入射角度进行优化... 针对环缝进气喷管相互耦合的复杂结构参数,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基于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以喷管效率特性以及质量特性为优化目标,对环缝进气喷管的初始扩张半角、出口扩张半角、扩张段长度、入射中心位置扩张比以及入射角度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喷管,环缝进气喷管效率特性增益可达13.6%;相较于基础喷管,质量特性增益可达13%。通过分析优化进程发现,随着喷管效率特性的增加分离激波逐渐前移,膨胀波束强度逐渐增加;在优化范围内扩张段长度、入射位置、入射角度显著影响喷管性能,初始扩张半角和出口扩张半角对喷管性能影响较小,入射角度越大、入射位置越靠前、扩张段长度越长喷管效率特性越高,喷管质量特性主要由扩张段长度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进气喷管 效率特性 质量特性 多目标优化 Kriging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修复优化算子的改进环论优化算法求解多维背包问题
2
作者 张寒崧 贺毅朝 +2 位作者 孙菲 陈国新 陈炬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5-1604,共10页
为了利用环论优化算法(RTEA)高效求解多维背包问题(MKP),在分析已有修复优化算子——基于物品整体资源消耗伪效用比的修复优化算子RO1和基于物品各维度资源消耗价值密度的修复优化算子RO3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互补策略提出一种新的修复优... 为了利用环论优化算法(RTEA)高效求解多维背包问题(MKP),在分析已有修复优化算子——基于物品整体资源消耗伪效用比的修复优化算子RO1和基于物品各维度资源消耗价值密度的修复优化算子RO3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互补策略提出一种新的修复优化算子——加权修复优化算子RO4。随后,引入继承策略改进RTEA的全局进化算子,并基于Logistic模型提出适用于MKP的自适应反向变异算子,由此提出了求解MKP的算法IRTEA-RO4。为验证IRTEA-RO4的高效性,利用它求解MKP的114个国际通用基准实例,并与已有求解MKP的6个较先进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小规模MKP实例,IRTEA-RO4的求解精度和求解速度均为最佳;对于大规模MKP实例,IRTEARO4求得的最好结果比6个对比算法的最好结果提高了21%~125%,而且平均性能与稳定性更优,计算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多维背包问题 加权伪效用比 继承策略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中型客车传动系参数的模型在环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许世维 贺伊琳 +1 位作者 刘伟 赵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3-460,共8页
文章针对纯电动中型客车传动系参数优化问题,以传动系中变速器的传动比为优化变量,以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优化目标,采用模型在环优化(non-optimization with model in loop,OML)方法,利用Simscape物理建模工具建立电动客车模型,结合带... 文章针对纯电动中型客车传动系参数优化问题,以传动系中变速器的传动比为优化变量,以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优化目标,采用模型在环优化(non-optimization with model in loop,OML)方法,利用Simscape物理建模工具建立电动客车模型,结合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NSGA-Ⅱ)对纯电动客车传动系参数进行优化,并基于最小二乘法组合赋权法进行Pareto解集选优确定出最优解。优化结果表明,利用OML方法在约束条件范围内合理地优化了变速器的传动比,加速时间和比能耗分别降低了6%和3.9%,达到了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协同优化的目的,为实车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中型客车 传动系参数优化 模型在优化(oml) Simscape物理建模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彭军安 薛锟 +2 位作者 张鹤 鲍春钱 张智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为防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开裂、改善锚固区应力分布,基于遗传算法结合三维数值仿真提出一种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模型识别混凝土待优化区域,将张拉系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再结合遗传算法不断... 为防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开裂、改善锚固区应力分布,基于遗传算法结合三维数值仿真提出一种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模型识别混凝土待优化区域,将张拉系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再结合遗传算法不断迭代优化设计变量,使索塔锚固区达到最优应力状态。以溧宁高速公路景宁高架段斜拉桥为背景,通过数值仿真和足尺模型试验,建立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以锚固区应力水平为优化目标对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筋进行优化迭代,并依据实测预应力损失修正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环向预应力筋能为锚固区塔壁提供6~8 MPa的预压应力,可有效增强锚固区塔壁的抗拉能力;足尺模型试验实测预应力损失约为10%,且通过试验测得的应力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数值仿真结果准确;采用最终得到的预应力方案可使索塔锚固区最大拉应力降低27.1%,有效改善锚固区应力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塔锚固区 向预应力 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 数值仿真 足尺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BAC:基于有向无环图的访问控制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川 袁凌云 黄敏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1639,共9页
为解决传统访问控制模型存在有效期内策略获取困难、传输过程安全性低等问题,研究更细粒度、更具适用性的基于属性权能的访问控制模型(token attribute based access control, TA-BAC)。构建一种基于DAG区块链的TA-BAC访问控制模型;实... 为解决传统访问控制模型存在有效期内策略获取困难、传输过程安全性低等问题,研究更细粒度、更具适用性的基于属性权能的访问控制模型(token attribute based access control, TA-BAC)。构建一种基于DAG区块链的TA-BAC访问控制模型;实现轻量化区块链存储,设计灵活的策略获取流程;引入基于属性的加密算法实现访问控制流程中凭证token的安全性增强机制。对优化后的访问控制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更高的性能,面对不同规模的访问控制场景具备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访问控制模型 有向无 策略保护 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 存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环优化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双二阶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翔 鲁炳林 +2 位作者 白月建 刘剑 李尧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1-36,共6页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迭代计算次数多的问题,提高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矢量合成中方向和幅值两自由度的灵活性,减少输出转矩脉动和电流脉动,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环优化的双二阶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相比常规速度环采用PI和电流...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迭代计算次数多的问题,提高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矢量合成中方向和幅值两自由度的灵活性,减少输出转矩脉动和电流脉动,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环优化的双二阶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相比常规速度环采用PI和电流环采用传统MPC的控制算法,该算法速度环采用了二阶MPC控制方式,减少了速度调节时间,增加了电机抗扰性;电流环采用了二阶MPC控制方式,并将传统迭代计算方法改进为通过解析函数一次算出应输出电压矢量的方向和幅值,并增加了输出电压矢量的灵活性。运用四矢量SVPWM对电压矢量进行调制,以便减少谐波子空间的电流幅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减少了转矩脉动和电流脉动,增加了电机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双二阶模型预测控制 电流优化 迭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模型在非均匀环肋圆柱耐压壳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建 庞永杰 +2 位作者 程妍雪 杨卓懿 刘伟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1-1338,共8页
为提高潜水器耐压壳的稳定性和材料的利用率,该文在圆柱耐压壳设计中引入了非均匀肋骨布置方案,采用不等刚度不等间距分布的肋骨形式。在优化过程中,引入了近似模型技术,提出基于近似模型的非均匀环肋圆柱壳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试验... 为提高潜水器耐压壳的稳定性和材料的利用率,该文在圆柱耐压壳设计中引入了非均匀肋骨布置方案,采用不等刚度不等间距分布的肋骨形式。在优化过程中,引入了近似模型技术,提出基于近似模型的非均匀环肋圆柱壳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在设计空间内选取样本点,建立近似模型,并以此搭建了近似模型优化策略对环肋圆柱耐压壳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均匀环肋圆柱壳采用合理的肋骨布置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其力学性能及材料利用率;二阶RSM近似模型和RBF近似模型均能合理反映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基于近似模型优化方法能以较小的计算量克服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数值噪声和错误。良好的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模型 非均匀肋圆柱壳 优化设计 响应面近似模型 神经网络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kV绝缘子串电压分布和屏蔽环位置的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黄道春 阮江军 +1 位作者 刘佳 皇甫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计算330kV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和优化屏蔽环的位置,建立了考虑屏蔽环、分裂导线、杆塔、联板、悬垂线夹和其它连接金具的三维静电场有限元模型。计算并讨论了带和不带屏蔽环、带和不带联板的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以及屏蔽环位置变化对电... 为计算330kV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和优化屏蔽环的位置,建立了考虑屏蔽环、分裂导线、杆塔、联板、悬垂线夹和其它连接金具的三维静电场有限元模型。计算并讨论了带和不带屏蔽环、带和不带联板的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以及屏蔽环位置变化对电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和杆塔侧绝缘子承受较高电压,屏蔽环可有效改善其附近绝缘子上承受的电压,理论上有一最优位置;导线侧金具对电压分布影响较大,计算模型中应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有限元法 静电场模型 电压分布 屏蔽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环连接结构参数化有限元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鹏 莫军 徐兵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利用APDL语言对ANSY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楔环连接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为提高该连接结构的强度,文中以楔环尺寸及环腔倒角为设计变量,以结构最大应力比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梯度法进行求解,优化后的结果表明,拉伸载... 利用APDL语言对ANSY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楔环连接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为提高该连接结构的强度,文中以楔环尺寸及环腔倒角为设计变量,以结构最大应力比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梯度法进行求解,优化后的结果表明,拉伸载荷下结构的最大等效应力降低26.4%,安全系数由1.08提高到1.46,且结构的刚度得以增强。文中的实践说明,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和优化方法对连接结构进行优化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结构 有限元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移相变压器的单电源配电环网潮流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翠华 游奕弘 +1 位作者 费雯丽 詹隽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59,共8页
为了在配电环网中同时优化潮流和降低损耗,提出了一种新型移相变压器(PST)及其潮流优化控制模型。PST采用了双绕组变压器结构,比ST有更大的调压、移相、潮流调节范围。推导了PST在配电环网中进行潮流控制的规律,分析了计及PST时配电环... 为了在配电环网中同时优化潮流和降低损耗,提出了一种新型移相变压器(PST)及其潮流优化控制模型。PST采用了双绕组变压器结构,比ST有更大的调压、移相、潮流调节范围。推导了PST在配电环网中进行潮流控制的规律,分析了计及PST时配电环网的有功损耗优化及其实现条件,提出了结合网络损耗旳潮流优化模型和PST的抽头算法。仿真结果表明,PST具有良好的潮流调节性能,能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同时实现潮流的合理分布与有功损耗优化,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相比其他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器件,低成本的PST能实现投资效益与运行经济性之间的均衡,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变压器 配电 潮流优化 线路损耗 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圆柱壳楔环连接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其琴 黄鹏 +1 位作者 李伯阳 石运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3,共7页
文中针对薄壁圆柱壳楔环连接结构,开展了基于参数化模型和有限元法的楔环连接结构优化研究,建立了以楔环连接结构的主要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楔环连接结构的附加面积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采用组合优化策略进行了优化分析。数值算例的... 文中针对薄壁圆柱壳楔环连接结构,开展了基于参数化模型和有限元法的楔环连接结构优化研究,建立了以楔环连接结构的主要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楔环连接结构的附加面积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采用组合优化策略进行了优化分析。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在组合优化策略的控制下,通过调整设计变量,合理地提升结构应力水平,获得满足尺寸要求、结构承载力要求和附加面积最小的设计方案,使材料性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文中的研究工作为薄壁圆柱壳楔环连接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楔环连接结构的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 参数化模型 有限元法 组合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北部湾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占海 何梁 +2 位作者 王保华 陈艳 韩运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47,共4页
针对环北部湾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地下水超采、挤占河道生态用水、局部水污染等问题,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通过水利工程节点网络图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经模型分析计算并综合考虑水系河网结构、水资源特点、缺水地区分布、水源解决... 针对环北部湾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地下水超采、挤占河道生态用水、局部水污染等问题,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通过水利工程节点网络图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经模型分析计算并综合考虑水系河网结构、水资源特点、缺水地区分布、水源解决方案及行政区划的空间位置,统筹本地水与外调水等关系,初步提出环北部湾地区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总体布局,为构建环北部湾地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地区 水资源配置模型 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纯滞后过程的串级双环状态反馈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一秀 王永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纯滞后对象是一种很难控制的对象。文中采用串级双环状态反馈控制,使这种对象获得较理想的控制品质。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采用数值逼近方法将对象拟合成有理多项式,并选择一种近乎理想的最优低通滤波器作为串级系统内外环的参考模型;根... 纯滞后对象是一种很难控制的对象。文中采用串级双环状态反馈控制,使这种对象获得较理想的控制品质。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采用数值逼近方法将对象拟合成有理多项式,并选择一种近乎理想的最优低通滤波器作为串级系统内外环的参考模型;根据串级内、外环不同结构分别采用开环和闭环校正,并引入状态观测器,大幅度地减少状态的检测数量;同时采用内外环系统的协调设计,拉开内外环回路的操作频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通过仿真实验,证实该方法相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方法 纯滞后过程 状态反馈控制 纯滞后对象 有理多项式 低通滤波器 状态观测器 控制品质 逼近方法 参考模型 串级系统 校正 协调设计 操作频率 仿真实验 大幅度 鲁棒性 理想 数值 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日本海地区的航线优化研究
14
作者 孙学珊 杨忠振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随着环日本海地区贸易往来的频繁,优化该地区航运网络结构,提升海运通达性,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出一个以航运企业利润最大为目标的航线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航线、船型与需求间的关系,以船舶的载重量为约... 随着环日本海地区贸易往来的频繁,优化该地区航运网络结构,提升海运通达性,成为推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出一个以航运企业利润最大为目标的航线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航线、船型与需求间的关系,以船舶的载重量为约束,优化航运企业的资源配置,设计航线及选择适宜船型。利用实际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优化的航线网络以及确定船型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有所差别,可为环日本海航线的开辟与运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绕航线 优化模型 船型 日本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套粒子群算法的多涡环微下击暴流模型参数选择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扬 姜守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4-208,共5页
提出一种使用嵌套粒子群算法,根据微下击暴流水平垂直风速最大峰值比选择多涡环微下击暴流模型参数的方法.设计了包括目标群和中间群的嵌套式粒子群结构,使用中间群寻找水平垂直最大风速,并使用目标群最终选择模型参数.用该方法计... 提出一种使用嵌套粒子群算法,根据微下击暴流水平垂直风速最大峰值比选择多涡环微下击暴流模型参数的方法.设计了包括目标群和中间群的嵌套式粒子群结构,使用中间群寻找水平垂直最大风速,并使用目标群最终选择模型参数.用该方法计算了水平垂直风速峰值比在0.3—0.7之间的多组多涡环微下击暴流模型参数,最终生成的微下击暴流场的水平垂直风速峰值比与预设值误差的数量级在10^-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下击暴流模型 多涡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风切变 飞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派模型的导弹装备体系弹种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斐然 于剑桥 宋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0-862,共13页
针对体系作战中多弹种协同完成多类型作战任务的需求,建立了以导弹装备体系效能为引导的弹种优化设计结构框架,以综合考虑任务、成本和风险影响因素的装备体系效能最优为目标,构建了指派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约束条件。针对该优化问题... 针对体系作战中多弹种协同完成多类型作战任务的需求,建立了以导弹装备体系效能为引导的弹种优化设计结构框架,以综合考虑任务、成本和风险影响因素的装备体系效能最优为目标,构建了指派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约束条件。针对该优化问题的可行解空间较大、计算时间较长的特点,设计了基于作战环的模型快速求解方法,以加快设计过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派模型能够实现导弹装备体系中最优弹种设计方案的求解,同时引入作战环可以极大地缩小可行域,从而显著提高设计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族化设计 体系效能 指派模型 组合优化 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非均匀环肋圆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静茹 刘江 黎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9,共7页
[目的]水下结构对强度、质量和振动噪声等的要求严格,为提高结构整体性能,从多学科角度优化水下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目标传递方法和代理模型优化水下结构振动声辐射设计,即采用改进的目标传递方法(将拉格朗日... [目的]水下结构对强度、质量和振动噪声等的要求严格,为提高结构整体性能,从多学科角度优化水下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目标传递方法和代理模型优化水下结构振动声辐射设计,即采用改进的目标传递方法(将拉格朗日对偶原理运用到传统分级目标传递法中)实现对设计问题的分级和不同学科性能下的并行优化,并构建Kriging代理模型来解决水下结构振动声辐射计算耗时的问题;然后,以水下环肋圆柱壳(水下航行器)为例,针对轻量化、强度、振动与声辐射方面的要求,选取6个设计变量,以环肋圆柱壳的质量、应力、共振频率及其所处位置的声功率级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并行模型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结果表明,Kriging代理模型可准确和实时预报空间任一点的响应;改进的目标传递法不仅获得了多学科优化结果,且与传统传递方法相比收敛性提高了30%。[结论]研究表明,基于所提方法得到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结果更理想且收敛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肋圆柱壳 改进的目标传递法 代理模型 多学科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模型在耐压壳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卓懿 庞永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9-692,共4页
针对有限元模型应用于优化设计时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环肋圆柱壳结构优化设计策略.该策略用APDL语言建立参数化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设计要求选取设计变量,用试验设计的方法在设计变量空间里选取样本点并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各... 针对有限元模型应用于优化设计时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个环肋圆柱壳结构优化设计策略.该策略用APDL语言建立参数化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设计要求选取设计变量,用试验设计的方法在设计变量空间里选取样本点并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各样本点的响应.最后用这些样本点和响应建立起结构质量和应力的二阶多项式模型,并对响应面模型采用罚函数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优解.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利用率,缩短了优化时间,研究结果对实际应用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模型 肋圆柱壳 罚函数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环首都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胜男 郭爱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72-78,共7页
以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为基础,以环首都县域层面为研究主体,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环首都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8年环首都区域13县(市、区)的土地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介于0.2~0.5,土地生态... 以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为基础,以环首都县域层面为研究主体,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环首都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8年环首都区域13县(市、区)的土地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介于0.2~0.5,土地生态承载力水平较低,需要分区域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优化过程中,I区、Ⅱ区以生态效益优先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Ⅲ区、IV区以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最终得到环首都4个区域的优化方案。该方案可实现环首都区域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土地生态承载力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多目标规划模型 首都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功率互济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龙 李国庆 +2 位作者 王翀 王振浩 马宏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7-108,共12页
为了准确量化光伏功率波动,缓解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风险,提出考虑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功率互济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方法。引入概率潮流思想,分别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光伏功率预测误差... 为了准确量化光伏功率波动,缓解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引起的电压越限风险,提出考虑预测误差不确定性和功率互济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方法。引入概率潮流思想,分别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光伏功率预测误差以及由此引起的配电网节点电压偏差的概率分布模型。定义电压越限高风险节点,进而根据节点电压偏差的条件概率分布分析任意两节点合环重构的可行性。并通过计算合环节点间的待平衡功率,量化其作用于缓解电压越限的功率支援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合环可行性和功率支援能力为主要约束,以最小化综合投资成本、运行损耗和节点电压偏差为优化目标的配电网直流合环重构模型。通过基于Matlab2020a平台的IEEE33节点测试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直流合 分布式光伏 预测误差不确定性 高斯混合模型 功率互济 二阶锥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