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动力模型修改和破损诊断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徐宜桂 史铁林 杨叔子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8-1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动力模型修改和破损诊断方法,讨论并解决了该法实施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如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快速算法,结构模态特性的量化比较,结构破损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计算结果精度的提高等等。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结构动力模型 模型修改 结构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模型修改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木楠 史志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结构模型修改已经演化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 ,在最优化框架内 ,应用了国际上最近提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该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并且不需要目标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对于一实际钢结构 ,利用部分和全部测量得到的模态数据进行了模型修改... 结构模型修改已经演化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 ,在最优化框架内 ,应用了国际上最近提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该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并且不需要目标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对于一实际钢结构 ,利用部分和全部测量得到的模态数据进行了模型修改的实验研究 ,并与基于灵敏度分析、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模型修改方法进行了对比 ,以修改后模型计算出的模态数据与实验测得的模态数据的相似度来衡量模型修改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在多数情况下 ,所提出的模型修改方法得到了最好的修改结果 ,因此 ,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结构模型修改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最优化算法 结构模型修改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动有限元法在结构动力模型修改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殷学纲 雷跃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8-46,161,共9页
本文将摄动理论与有限元法相结合,提出了用于小变参数结构分析的摄动有限元法(P-FEM),导出了在结构参数发生小变化的情况下,结构摄动单元矩阵的一般公式及结构的动特性随结构参数变化的二阶渐近展开式,并将这一结果运用于结构的动力模... 本文将摄动理论与有限元法相结合,提出了用于小变参数结构分析的摄动有限元法(P-FEM),导出了在结构参数发生小变化的情况下,结构摄动单元矩阵的一般公式及结构的动特性随结构参数变化的二阶渐近展开式,并将这一结果运用于结构的动力模型修改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于工程应用的结构动力模型修改方法,把这一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复杂结构动力模型修改中,获得了十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摄动 有限元 模型修改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型修改的结构多点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江义 陈花玲 秦东晨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7-500,共4页
可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讲正向方法直接利用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 ,逆向方法则利用模态参数变化反演结构物理参数变化 ,还有些方法利用了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技术。文中利用模型修改的思想 ,通过逆向方法计算结构单元刚度变... 可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讲正向方法直接利用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 ,逆向方法则利用模态参数变化反演结构物理参数变化 ,还有些方法利用了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技术。文中利用模型修改的思想 ,通过逆向方法计算结构单元刚度变化系数来对结构的多点损伤进行识别。以一个七自由度弹簧阻尼质量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用数值模拟方法及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计算系统的模态参数 ,并用这些模态参数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损伤识别 模型修改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模型修改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木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结构模型修改已经演化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并且可以在最优化框架内进行解决。考虑到模型修改是一个典型的反问题,全局最优解并不一定是真正实际需要的解,提出了一种两步的结构模型修改方法,首先利用神经网络代替模型分析过程,然后... 结构模型修改已经演化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并且可以在最优化框架内进行解决。考虑到模型修改是一个典型的反问题,全局最优解并不一定是真正实际需要的解,提出了一种两步的结构模型修改方法,首先利用神经网络代替模型分析过程,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的模态数据结合梯度下降算法得到修改结果,与利用遗传算法直接搜索最优模型修改结果相比,该方法不但可以减少模型分析次数,而且可以提供多种可能的修改结果供进一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型修改 神经网络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riging方法进行结构模型修改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木楠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7-220,i007,共5页
结构模型修改已经演化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将该问题处理为确定从模态参数到模型参数之间的映射问题,并利用起源于地质统计学的Kriging技术实现该映射。对于一实际钢结构,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全部摸态数据,利用部分测量得到的模... 结构模型修改已经演化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本文将该问题处理为确定从模态参数到模型参数之间的映射问题,并利用起源于地质统计学的Kriging技术实现该映射。对于一实际钢结构,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全部摸态数据,利用部分测量得到的模态数据进行了模型修改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修改后模型计算得到的全部摸态数据与测量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模型修改方法是可行的;同时该方法表现出了与基于神经网络的修改方法的互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型修改 KRIGING 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系统模型参数识别与修改
7
作者 王超 段权 +1 位作者 徐晖 罗允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31,共7页
本文根据振动系统的输入输出相关函数方程,从理论上阐明了模态参数的时域识别方法.将相关函数方程转换到频域,直接给出分析模型的系数矩阵,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初始分析模型.利用识别模态或实验模态对相关函数方程进行坐标变换,在模态坐... 本文根据振动系统的输入输出相关函数方程,从理论上阐明了模态参数的时域识别方法.将相关函数方程转换到频域,直接给出分析模型的系数矩阵,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初始分析模型.利用识别模态或实验模态对相关函数方程进行坐标变换,在模态坐标系对初始分析模型进行修改.最后返回物理坐标系,并给出修改量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模型修改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构件软件修改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陶传奇 李必信 +1 位作者 Jerry GAO 孙小兵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2-960,共19页
基于构件的软件构建方法目前被广泛使用在软件开发中,用于减少软件开发的工程成本和加快软件开发进度.面向构件的系统主要由第三方提供的可重用构件或者内建的可重用构件组成,因此,系统的质量好坏和维护的难易程度依赖于构件的品质.一... 基于构件的软件构建方法目前被广泛使用在软件开发中,用于减少软件开发的工程成本和加快软件开发进度.面向构件的系统主要由第三方提供的可重用构件或者内建的可重用构件组成,因此,系统的质量好坏和维护的难易程度依赖于构件的品质.一个软件修改会给其他构件甚至整个系统带来影响,而修改影响分析是控制和消除这类影响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的研究很少涉及构件软件的修改影响分析,尤其缺少对系统层面的修改影响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系统化修改影响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提出构件及系统层面的修改影响分析模型,然后根据分析模型分别从构件和系统两个层面对构件软件修改前后的版本进行修改识别,并且利用"防火墙"方法进行影响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影响分析 修改影响分析模型 基于构件的软件 软件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混沌系统的修改模型及同步设计
9
作者 丰建文 何玲 +1 位作者 吴耿 代安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通过用分段线性符号函数替换统一混沌系统中部分二次项,得到一个新分段连续的自治系统(称为统一混沌系统修改模型).对该系统性质做定性分析,验证其动力学性态为混沌,运用反馈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方法,证明两个统一混沌系统的修改模型为同步... 通过用分段线性符号函数替换统一混沌系统中部分二次项,得到一个新分段连续的自治系统(称为统一混沌系统修改模型).对该系统性质做定性分析,验证其动力学性态为混沌,运用反馈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方法,证明两个统一混沌系统的修改模型为同步,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所提同步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学 反馈控制 自适应控制 混沌同步 统一混沌系统的修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改参考模型的自组织复合控制
10
作者 杨霞 李强 梁中华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z1期118-120,共3页
为了解决当对象的数学模型具有不确定性时,给设计带来的困难或无法设计,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针对矢量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根据智能控制理论,采用将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结构和多种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并把分层递阶智能控制思想引入... 为了解决当对象的数学模型具有不确定性时,给设计带来的困难或无法设计,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针对矢量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根据智能控制理论,采用将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结构和多种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并把分层递阶智能控制思想引入到交流伺服系统中,从而构成了多级式智能复合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即基于修改参考模型的自组织复合控制。仿真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参考模型 自组织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则线性模型的马尔科夫边学习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曙 胡晓波 王儒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已被证明修改的岭回归模型(MRRLM)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现目标变量的马尔科夫边的子集。但由于该模型引入协方差矩阵,导致在有变量共线的数据集上无法求解。为克服MRRLM缺陷寻找合适的替代模型,以实证的方式结合置换检验方法研究MRRL... 已被证明修改的岭回归模型(MRRLM)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现目标变量的马尔科夫边的子集。但由于该模型引入协方差矩阵,导致在有变量共线的数据集上无法求解。为克服MRRLM缺陷寻找合适的替代模型,以实证的方式结合置换检验方法研究MRRLM与其他正则线性模型马尔科夫边发现效率之间的关系,并研究新的变种岭回岭模型(NVRRLM)在数据集上的适用性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低维连续数据集上,MRRLM马尔科夫边子集的发现效率远高于岭回归模型,但与拉索模型和弹性网络模型基本相近;在低维二值离散数据集上,MRRLM与岭回归模型、拉索模型和弹性网络模型的马尔科夫边的子集发现效率基本相近;NVRRLM完全可以用于变量共线数据集上马尔科夫边的子集发现。实验结果为解决低维变量共线数据集上选择合适的MRRLM替代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边 修改的岭回归模型 正则线性模型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巢式设计遗传力计算及其在SPSS上的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振锟 顾汉东 +1 位作者 和飞 刘超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巢式设计是水产育种中重要的遗传设计之一,其遗传力计算涉及平方和类型的选择、固定模型或随机模型的选择及模型修改等,如果处理因素纳入顺序不对,则通过SPSS图形对话框操作不能完成巢式设计方差分析。文章以教材数据为例,介绍巢式设计... 巢式设计是水产育种中重要的遗传设计之一,其遗传力计算涉及平方和类型的选择、固定模型或随机模型的选择及模型修改等,如果处理因素纳入顺序不对,则通过SPSS图形对话框操作不能完成巢式设计方差分析。文章以教材数据为例,介绍巢式设计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利用SPSS软件中对话框粘贴程序进行编程,并通过一般线性模型过程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及遗传力计算操作演示,并对模型选择、平方和类型选择及巢式设计方差分析SPSS编程的必要性等进行讨论说明,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设计 遗传力 平方和类型 模型修改 SPS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吨振动台虚拟试验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向树红 晏廷飞 +1 位作者 邱吉宝 王大钧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81,共7页
从卫星工程结构动态试验的重要性,提出了振动台试验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是当前研究的前沿课题。文中介绍了振动台虚拟试验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侧重介绍有限元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台面控制振动台试验计算机仿真技术... 从卫星工程结构动态试验的重要性,提出了振动台试验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是当前研究的前沿课题。文中介绍了振动台虚拟试验技术研究的基本内容,侧重介绍有限元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台面控制振动台试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及40吨振动台空台试验的计算机仿真分析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验技术 计算机仿真 模型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仪器舱试验与计算模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牟全臣 王聪 +1 位作者 郑钢铁 黄文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7,90,共4页
针对火箭仪器舱 ,研究了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的相关性分析问题。首先介绍模态相关性分析的一般方法。针对仪器舱结构复杂和模态密集的特点 ,引入整体模态和局部模态的概念 ,并提出一种用模态应变能比值区分整体模态和局部模态的定量的方... 针对火箭仪器舱 ,研究了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的相关性分析问题。首先介绍模态相关性分析的一般方法。针对仪器舱结构复杂和模态密集的特点 ,引入整体模态和局部模态的概念 ,并提出一种用模态应变能比值区分整体模态和局部模态的定量的方法。进而研究了模态向量减缩、误差定位和模型修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得到了较高的试验和计算模态相关性结果 ,验证了计算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相关性 整体模态 局部模态 模态向量减缩 误差定位 模型修改 火箭 仪器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1
15
作者 邱吉宝 王建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521,共7页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一是CZ-2E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与预示,用介绍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成功地预示运载火箭模态参数,预示的模态与随后进行的实尺运载火箭模态试验所测到的模态非常一致,进而验证介绍的仿真技术的可靠性;另一个是CZ-2F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它为箭船耦合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数学模型与数据。这两个大型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试验仿真技术 结构动力学 模态试验 数学模型修改 模态试验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结构动特性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凌爱民 韩普祥 李五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31-136,共6页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 ,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直升机为研究对象 ,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 ,把整个...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 ,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直升机为研究对象 ,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 ,把整个机体分成尾段、舱门、机身段 ,分别进行有限元建模、动特性试验、相关分析、模型修改技术和建模准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部件连接界面建模分析 ,组装修改后的各部件模型 ,建立全机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对该机动力学建模、试验相关分析与模型修改 ,大大增强了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 ,达到了 4 0Hz以内的频率误差小于 1 1 %的预测精度 ,突破了对直升机复杂结构建模关键技术 ,建立了适用于直升机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建模准则 ,在该机动特性设计中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特性 建模准则 相关分析 模型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照片的人脸三维建模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九龙 胡正国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6,389,共3页
研究由一张正面照片和一张侧面照片合成头部三维模型的自动方法。从照片中提取面部特征点后 ,修改基本模型生成特定人的面部三维模型。从两张照片可以合成任意角度视图 。
关键词 面部建模 基本模型 模型修改 纹理映射 照片 面部特征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ed image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ground displacement using nonuniform convergence model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小礼 黄阜 王金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59-865,共7页
Based on the image theory,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unneling-induced ground displacement were deriv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nonuniform convergence model.The reasonable value of Poisson ratio in the analytical sol... Based on the image theory,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unneling-induced ground displacement were deriv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nonuniform convergence model.The reasonable value of Poisson ratio i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was discussed.The ground settlement width parameter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ground condition was introduced to modif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proposed above,and new analytical solutions were presented.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esent solutions using the nonuniform convergence model,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ed values for four engineering projects,including 38 measured data of ground settlement.The agreement shows that the present solutions using the nonuniform convergence model are effective for evaluating the tunneling-induced ground displac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way tunnel ground displacement image method ground settlement width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