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黄化病防控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1
作者 何玉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4,共7页
槟榔黄化病是海南省槟榔树极易感染、蔓延迅速、极具毁灭性的头号病害,综合性的物理、化学和生态防控措施仍然难以控制其蔓延。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以土壤-植株系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为研究内容,可能赋予槟榔树自身内在的黄化病... 槟榔黄化病是海南省槟榔树极易感染、蔓延迅速、极具毁灭性的头号病害,综合性的物理、化学和生态防控措施仍然难以控制其蔓延。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以土壤-植株系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为研究内容,可能赋予槟榔树自身内在的黄化病抑制能力,从而达到防控黄化病的目的。文章对万宁市槟榔园开展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分别配套采集了感染黄化病和未感染黄化病的槟榔树根系土、根系和叶片地球化学样品各30套,分析测试了Se、Cu、Pb、Zn、Cd、Hg、As、Cr、Ni、Fe、Mn、B、Mo、Cl、F、I、N、P、K、Ca、Mg、S、Co、Na、Si、Al等元素质量分数。以槟榔树是否感染黄化病为因变量进行二项逻辑回归统计,结果表明:不同介质样品的分类概率模型中,根系土的As元素,根系的As、N、Na元素,叶片的Zn、Hg、S元素回归系数为负数,表明槟榔树相应部位这些元素的质量分数越高,其感染黄化病的概率越低,联系到含砷农药和药物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控和人体疾病治疗的事实,意谓着提高根系土As等元素质量分数可能提升槟榔树对黄化病的预防和抑制能力,从而为槟榔黄化病防控提供了可能而又简单易行的生态地球化学新途径。但As作为毒害元素,是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控制指标,因此,利用As元素防控槟榔黄化病,应开展针对槟榔树根系土和果实的系统性田间试验研究和评估,严防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生态地球化学 防控 海南省万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槟榔黄化病”研究40年——病原、防控措施新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庆华 孟秀利 +4 位作者 于少帅 林兆威 牛晓庆 宋薇薇 覃伟权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0-1022,共13页
自1981年海南省屯昌县首次发现槟榔黄化病(yellow leaf disease of areca palm,YLD)以来,槟榔黄化问题日趋严重,现已成为制约中国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鉴于生产中除槟榔黄化病外,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椰心叶甲、... 自1981年海南省屯昌县首次发现槟榔黄化病(yellow leaf disease of areca palm,YLD)以来,槟榔黄化问题日趋严重,现已成为制约中国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鉴于生产中除槟榔黄化病外,炭疽病、细菌性叶斑病、椰心叶甲、干旱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引起槟榔黄化,以及“槟榔黄化病”病原或病因认识上存在混淆的问题,学界暂用“槟榔黄化现象”的表述。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及病原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另一种致黄关键新病害——由槟榔隐症病毒1(Areca palm velarivirus 1,APV1)引起的槟榔黄叶病毒病(areca palm leaf yellowing virus disease,ALYVD),以及其他2种新发现的病毒病害——槟榔坏死环斑病毒病和槟榔坏死环斑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对6个示范基地的病原检测结果表明,部分黄化植株被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 palm yellow leaf phytoplasma,AYLP)或APV1单独感染,部分植株被AYLP和APV1复合感染。本文还探讨了槟榔黄化病研究中存在的病原分布不均、含量低引起的检测困难和田间诊断易混淆等问题,并对YLD、ALYVD、叶斑类病害、根腐病害、芽腐病、椰心叶甲、干旱、寒害、除草剂药害等9类因子引起的黄化症状特征进行了总结。进而分析了YLD和ALYVD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面临的紧迫形势,从防控策略和具体措施解读了《槟榔“黄化病“防控明白纸》,并指出了其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及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展望了YLD和ALYVD2种致黄关键病害综合防控中亟待实施的措施。本文旨在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农技人员更好地了解槟榔“黄化病”方面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yld) 槟榔黄化植原体 槟榔隐症病毒1 槟榔黄叶病毒病(ALYVD) 防控明白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1
3
作者 车海彦 吴翠婷 +3 位作者 符瑞益 温衍生 叶莎冰 罗大全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槟榔黄化病是槟榔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如何快速检测该病原菌是防治该病的重要基础。利用植原体16SrDNA通用引物对海南感染黄化病的槟榔花苞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获得约1.2kb的特异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BLAST程序比... 槟榔黄化病是槟榔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如何快速检测该病原菌是防治该病的重要基础。利用植原体16SrDNA通用引物对海南感染黄化病的槟榔花苞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获得约1.2kb的特异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BLAST程序比较、系统进化树构建及iPhyClassifier分析表明,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植原体属于翠菊黄化植原体组(16SrⅠ组),且为该组中一个新的亚组,即G亚组,现将其暂命名槟榔黄化植原体(Arecanut yellow leaf phytoplasma,AY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植原体 16Sr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槟榔黄化病遥感监测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晋陵 金玉 +5 位作者 叶回春 黄文江 董莹莹 范玲玲 马慧琴 江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4-61,共8页
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槟榔生长的病害,迫切需要及时、准确地监测其侵染的严重度差异和空间分布。低空无人机遥感可有效解决槟榔种植区由于多云雨天气而造成光学卫星影像获取不足,提高槟榔黄化病监测的实时性。该文利用大疆精灵Phantom 4... 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槟榔生长的病害,迫切需要及时、准确地监测其侵染的严重度差异和空间分布。低空无人机遥感可有效解决槟榔种植区由于多云雨天气而造成光学卫星影像获取不足,提高槟榔黄化病监测的实时性。该文利用大疆精灵Phantom 4 Pro V2.0四旋翼无人机搭载MicaSense RedEdge-M多光谱相机获取5波段多光谱影像,基于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m RMR)从15个潜在的植被指数中优选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Index,RVI)、改进的简单比值指数(ModifiedSimpleRatioIndex,MSR)和花青素反射指数(Anthocyanin Reflectance Index,ARI)作为敏感特征,分别利用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类算法,构建了槟榔黄化病严重度监测模型。结果表明,BPNN模型总体精度达到91.7%,分别比RF模型和SVM模型提高6.7%和10.0%,且Kappa系数为0.875,为所有模型中最高,漏分、错分误差也最小,健康,轻度和重度分别为11.1%、15.8%,13.6%、9.5%和0、0。研究结果证明了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监测槟榔黄化病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为其他热带作物病害监测提供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槟榔黄化病 多光谱影像 敏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病原研究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14
5
作者 唐庆华 宋薇薇 +2 位作者 于少帅 牛晓庆 覃伟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现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海南槟榔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详细介绍了黄化病病原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归纳了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中国槟榔产业发展前景及槟榔黄化病发... 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的毁灭性病害,现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海南槟榔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详细介绍了黄化病病原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归纳了防控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中国槟榔产业发展前景及槟榔黄化病发展趋势,进而对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农户5方提出了建议。最后,对槟榔黄化病治理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植原体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槟榔黄化病发生及对产量的影响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周亚奎 战晴晴 +2 位作者 杨新全 卢丽兰 甘炳春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5,23,共3页
黄化病是槟榔上的重要病害,作者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该病发生危害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区平均发病率为23.81%,坡地的发病率大于平地和低洼地,发病时间越长产量降低越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发生 产量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槟榔黄化病的病原鉴定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罗大全 陈慕容 +1 位作者 叶沙冰 蔡希灼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43-46,共4页
对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四环素族抗菌素注射诊断,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的叶脉、叶鞘基部呈水渍状的幼嫩花苞组织内的筛管细胞和伴胞部位均发现植原体(Phytoplas mas)。植原体的... 对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四环素族抗菌素注射诊断,结果表明:海南槟榔黄化病病株的叶脉、叶鞘基部呈水渍状的幼嫩花苞组织内的筛管细胞和伴胞部位均发现植原体(Phytoplas mas)。植原体的大小为 180~550nm,单位膜厚度为9~13nm。但在健康的槟榔植株的相应组织中未发现上述病菌。经四环素族抗菌素2种药物注射槟榔黄化病病株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情发展。上述2种鉴定符合对植原体病原的鉴定程序,故可进一步证实植原体(Phytoplasmas)是引起海南槟榔黄化病的一种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植原体 四环素族抗菌素 中镜观察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组织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亚奎 杨云 +2 位作者 隋春 甘炳春 魏建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3-156,共4页
为了从发生黄化病的槟榔茎、叶、花中提取到完整的RNA,采用了CTAB法、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槟榔黄化病组织RNA。从RNA的完整性、产率和纯度方面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异硫氰酸胍法所得RNA完整性较好,条带清晰无明显降... 为了从发生黄化病的槟榔茎、叶、花中提取到完整的RNA,采用了CTAB法、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槟榔黄化病组织RNA。从RNA的完整性、产率和纯度方面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异硫氰酸胍法所得RNA完整性较好,条带清晰无明显降解,OD260/OD280介于1.8-2.0之间,RNA得率较高,为120μg/g以上,并能成功进行反转录制备cDNA,表明该RNA可以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RNA提取 异硫氰酸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叶片差异表达蛋白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曾莉娟 李涛 +2 位作者 王健华 张雨良 刘志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1298-1302,共5页
以相同品种,树龄、长势一致的黄化病槟榔和健康槟榔叶片为试材,采用TCA(三氯乙酸)/丙酮法制备蛋白质样品,结合双向电泳-质谱结合技术,分析病原菌-槟榔互作后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表明,双向电泳SDS-PAGE胶中黄化病槟榔叶片与健康叶片平均... 以相同品种,树龄、长势一致的黄化病槟榔和健康槟榔叶片为试材,采用TCA(三氯乙酸)/丙酮法制备蛋白质样品,结合双向电泳-质谱结合技术,分析病原菌-槟榔互作后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表明,双向电泳SDS-PAGE胶中黄化病槟榔叶片与健康叶片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081个和960个,其中差异明显的点34个。选择5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MALDI-TOF-MS)鉴定,并进行数据库查询,结果鉴定了2个蛋白质,分别为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和蕈状支原体高同源蛋白,这些蛋白质可能参与了槟榔黄化病发生和发展过程。另外3个蛋白点在数据库中未检索到同源性和匹配率较高的蛋白质,认为是未知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槟榔黄化病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被引量:8
10
作者 范海阔 刘立云 +4 位作者 余凤玉 高军 覃伟权 王萍 王必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3,共2页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槟榔属多年生药用植物,为我国四大南药(另3种为益智、砂仁、马戟)之一。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槟榔果实主要用作当地群众咀嚼用的嗜好品。槟榔作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截至2007年,种... 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槟榔属多年生药用植物,为我国四大南药(另3种为益智、砂仁、马戟)之一。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槟榔果实主要用作当地群众咀嚼用的嗜好品。槟榔作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截至2007年,种植面积达5.31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综合防控 黄化病 热带亚热带地区 太平洋地区 药用植物 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 被引量:17
11
作者 罗大全 陈慕容 +1 位作者 叶沙冰 刘志昕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结果表明:槟榔黄化型黄化病病株样品分别用2组植原体(Phytoplasmas)通用引物(R16mF/R16mR2、R16mF2/R16R2和1067/1068)测定,均出现特异的PhytoplasmasDNA谱带,呈阳性结果;而健康植株相...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海南槟榔黄化病。结果表明:槟榔黄化型黄化病病株样品分别用2组植原体(Phytoplasmas)通用引物(R16mF/R16mR2、R16mF2/R16R2和1067/1068)测定,均出现特异的PhytoplasmasDNA谱带,呈阳性结果;而健康植株相应组织样品(对照)和其它样品则均未出现上述谱带,呈阴性反应。因此,黄化型的槟榔黄化病病株组织内存在植原体,植原体是导致槟榔发生黄化型黄化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式反应 海南槟榔 黄化病 检测 PCR 植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该防”还是“该治” 被引量:14
12
作者 车海彦 曹学仁 +1 位作者 禤哲 罗大全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5期46-48,共3页
槟榔是海南省第二大特色经济作物,黄化病已成为海南省槟榔生产中最大的限制因素,但对黄化病"该防"还是"该治"一直存在争议,造成传染性的黄化病仍在海南不断发生蔓延。本文对如何正确识别传染性的槟榔黄化病、防控... 槟榔是海南省第二大特色经济作物,黄化病已成为海南省槟榔生产中最大的限制因素,但对黄化病"该防"还是"该治"一直存在争议,造成传染性的黄化病仍在海南不断发生蔓延。本文对如何正确识别传染性的槟榔黄化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防控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为更好的控制海南槟榔黄化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防控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槟榔黄化病发生情况初步调查及蔓延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学仁 车海彦 罗大全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5期40-41,54,共3页
对海南8个市县60个槟榔种植园的黄化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槟榔黄化病蔓延的原因,并就病害的防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海南 槟榔黄化病 调查 蔓延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病原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车海彦 曹学仁 罗大全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67-72,共6页
黄化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槟榔生产种植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目前主要在印度和我国槟榔主产区发生。本文从非生物与生物因素两方面对槟榔黄化病病原认识过程及检测方法进行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病原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槟榔黄化病与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的病原关系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大全 陈慕容 +1 位作者 叶沙冰 蔡希灼 《热带农业科学》 1998年第6期21-24,共4页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 ,海南槟榔黄化病株及台湾槟榔黄化病株样品用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病原特异性扩增引物对P1、K2 3- 1及Phytoplasma通用引物对Nested ,Fus - 0 7进行扩增 ,均未发现有特异的PhytoplasmaDNA谱带 ,...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 ,海南槟榔黄化病株及台湾槟榔黄化病株样品用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病原特异性扩增引物对P1、K2 3- 1及Phytoplasma通用引物对Nested ,Fus - 0 7进行扩增 ,均未发现有特异的PhytoplasmaDNA谱带 ,呈阴性结果。其他 3个感染Phytoplasma的植物对照样品用引物对Nested、Fus - 0 7扩增 ,均得到特异的Phyto plasmaDNA片断谱带 ;引物对P1、K2 3- 1扩增只有 1S2 8- 3( 2 )有特异的PhytoplasmaDNA片断谱带 ,其他样品均呈阴性。试验结果说明 ,海南及台湾的槟榔黄化病与椰子致死黄化病的病原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疏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椰子 致死性黄化病 病原
全文增补中
海南岛槟榔病理性黄化病的发生与土壤养分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旭光 车海彦 +2 位作者 曹学仁 符瑞益 罗大全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52-55,共4页
对海南岛槟榔栽培和黄化病发生开展了调查,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本地种还是国外引种的槟榔均会发生黄化病,种植园周边生境、水肥供施情况和土壤中养分状况与黄化病发生无必然联系。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生境 水肥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槟榔黄化病为害情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三连 肖春雷 +4 位作者 刘勇 岑美婷 柯用春 吴乾兴 孔祥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了摸清三亚市槟榔黄化病的为害情况,对三亚市两区六镇(河东区、河西区、吉阳镇、育才镇、海棠湾镇、天涯镇、崖城镇、凤凰镇)的槟榔种植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市各区镇槟榔种植水平存在差异,河东区、河西区由于城镇化槟榔种植面... 为了摸清三亚市槟榔黄化病的为害情况,对三亚市两区六镇(河东区、河西区、吉阳镇、育才镇、海棠湾镇、天涯镇、崖城镇、凤凰镇)的槟榔种植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亚市各区镇槟榔种植水平存在差异,河东区、河西区由于城镇化槟榔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三亚市槟榔黄化病零星发生,总体为害较轻。除育才镇1个槟榔园发病率50%以上外,其他地区发病率均在3%以下;其他病虫害发生率与种植管理水平有关。分析了外界报道的槟榔黄化病发生严重而与实际调查情况不符的原因,提出应对槟榔黄化病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 槟榔黄化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车海彦 罗大全 《中国热带农业》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黄化病是1种严重危害海南槟榔产业的毁灭性传染病害,在海南槟榔主产区均有发生,给槟榔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概述了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危害、地理分布、病原的鉴定和检测、综合防控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等,以期为黄化病的深入研究和持久... 黄化病是1种严重危害海南槟榔产业的毁灭性传染病害,在海南槟榔主产区均有发生,给槟榔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概述了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危害、地理分布、病原的鉴定和检测、综合防控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等,以期为黄化病的深入研究和持久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植原体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病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沙林华 周亚东 +4 位作者 张先敏 杨枝林 徐建辉 罗湘粤 赵光国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为有效地控制黄化病的发生发展,并开展深入研究,对槟榔黄化病的症状特征,发生发展,病原及传播途径以及的防治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 槟榔黄化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槟榔主产区槟榔黄化病发生现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枝林 周亚东 +2 位作者 沙林华 张先敏 罗湘粤 《热带林业》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了阐明槟榔黄化病在海南地区的病害发生规律,对海南省主要槟榔种植园进行了槟榔黄化病病害调查。结果表明:东西线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1.38%和37.67%,年份越久的的槟榔园槟榔黄化病病情越严重,槟榔黄化病死亡率总体上随着发病率的上升而... 为了阐明槟榔黄化病在海南地区的病害发生规律,对海南省主要槟榔种植园进行了槟榔黄化病病害调查。结果表明:东西线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1.38%和37.67%,年份越久的的槟榔园槟榔黄化病病情越严重,槟榔黄化病死亡率总体上随着发病率的上升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黄化病 发病率 感病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