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交错带植被构建与恢复模式研究
1
作者 王映雪 《云南林业》 2009年第1期43-44,共2页
通过分析城乡交错带植被的生产、生态和社会功能,提出在植被构建和恢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城乡交错带植被构建和恢复的几种模式。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植被构建 恢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人工植被构建理论与实践
2
作者 张荟瑶 李虎 +2 位作者 张永江 张飞 田博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2期8-9,57,共3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环境复杂,煤矿建设需要开挖山坡、堆垫冲沟构建平台建设工业广场,这样构筑的工业广场需要挡墙加以稳固,需要利用植被加以保护。因此,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工业广场人工再塑地貌植被需要科学设计,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种...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环境复杂,煤矿建设需要开挖山坡、堆垫冲沟构建平台建设工业广场,这样构筑的工业广场需要挡墙加以稳固,需要利用植被加以保护。因此,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工业广场人工再塑地貌植被需要科学设计,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种植,才能够起到既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又稳固保护人工再塑地貌的双重作用。以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麻地梁煤矿为例,介绍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植被构建理论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地梁煤矿 植被构建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石质山地主要生态问题与植被构建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振成 尹旭飞 +1 位作者 张宗文 孙家京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通过对山东石质山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山地植被构建的目的和原则,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提出了山地植被构建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 山东 石质山地 植被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承德地区“水生植被构建”对北京生态园林的深远影响
4
作者 尹铭秀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1期95-96,共2页
介绍了水生植被的概念、分类和原则,指出了承德地区"水生植被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对北京生态园林的深远影响。最后文章还就加强承德地区"水生植被构建"工作,更好的发挥对北京生态园林的深远影响提出... 介绍了水生植被的概念、分类和原则,指出了承德地区"水生植被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对北京生态园林的深远影响。最后文章还就加强承德地区"水生植被构建"工作,更好的发挥对北京生态园林的深远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为实际工作发挥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构建 生态园林 影响 植物品种 养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原造林的北京新机场可视区植被景观构建理念与实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继琴 李冰 梁晶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以平原造林工程为基础,从北京新机场可视区地面布局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与新机场可视区布局接近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机场可视区植被景观情况,分析了机场可视区林地来源、树种选择、林地布局尺度和景观结构,探讨机场可视区植被景... 以平原造林工程为基础,从北京新机场可视区地面布局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与新机场可视区布局接近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机场可视区植被景观情况,分析了机场可视区林地来源、树种选择、林地布局尺度和景观结构,探讨机场可视区植被景观构建理念,并以大兴区新机场可视区(魏善庄镇)植被景观设计为实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造林 机场可视区 植被景观构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城区消落带人工草本植被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予静 李昌晓 马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研究三峡水库城区消落带人工植被种植后,经不同淹水时间土壤的化学特性变化规律,及探讨城区消落带植被重建对库区水质的潜在影响,分别对2012年6月、2013年3月、2013年5月、2013年7月、2013年9月城区消落带扁穗牛鞭草(Hc)、狗牙根... 为研究三峡水库城区消落带人工植被种植后,经不同淹水时间土壤的化学特性变化规律,及探讨城区消落带植被重建对库区水质的潜在影响,分别对2012年6月、2013年3月、2013年5月、2013年7月、2013年9月城区消落带扁穗牛鞭草(Hc)、狗牙根(Cd)、小巴茅(Ss)和裸地土壤的 pH 值和养分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 pH 值、碱解氮(AN)、有效磷(AP)、全磷(TP)含量有显著影响。综合而言,与裸地相比,人工草本植被土壤 pH 值和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该区土壤 pH 值在6.5~8.5间波动。不同淹水时间的城区消落带土壤营养元素含量间存在较大差异。随取样时间的延长,裸地和人工植被土壤 pH 值、有机质含量呈波动变化。AN 含量在2013年3月、2013年9月消落带刚开始落干时较高。然而,AP 含量在2012年6月最大,此时,裸地、扁穗牛鞭草、狗牙根、小巴茅土壤 AP 含量分别为(2.62±0.30),(3.92±0.34),(1.08±0.16),(1.24±0.06)mg/kg。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则在研究后期有所增加。研究表明,除地表植被、水文因素外,城市污水排放、强烈人为干扰、地表径流带来的点/面源污染等也影响该城区消落带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对于三峡库区长江重庆主城区河段而言,由人工草本植被构建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消落带 人工植被构建 土壤养分含量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特征库的高光谱植被精细分类(英文) 被引量:13
7
作者 尚坤 张霞 +3 位作者 孙艳丽 张立福 王树东 庄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9-1676,共8页
目前,高光谱数据精细分类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传统单纯利用光谱信息的分类往往难以满足各应用行业对精度的需求,另一方面,基于像元的分类结果受制于椒盐噪声,影响其有效应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植被特征库构建与优化的高光谱植被... 目前,高光谱数据精细分类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传统单纯利用光谱信息的分类往往难以满足各应用行业对精度的需求,另一方面,基于像元的分类结果受制于椒盐噪声,影响其有效应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植被特征库构建与优化的高光谱植被精细分类策略。首先,从高光谱影像中的原始光谱特征出发,结合灰度共生矩阵和局域指示空间分析两类纹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地加入了对植被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和氮素叶面积指数等理化参量敏感的光谱指数特征,构建了完备的植被特征库,以提高植被类别间的可分性;进而对植被特征库进行光谱维优化,提出了基于类对可分性的光谱维优化算法,选择对各类对具有最高识别能力的特征波段,通过迭代使各类别间均达到较高的区分度,并利用最优索引因子法进一步降低数据冗余,以提高分类效率;在进行植被特征库空间维优化时,主要基于地物分布通常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这一理论,提出了基于邻域光谱角距离的植被特征库空间维优化算法,以去除分类结果中的椒盐噪声,提高分类精度和分类图像平滑度。基于航空高光谱数据的植被精细分类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分类精度,在作物品种识别、精准农业等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植被精细分类 植被特征库构建 光谱维优化 空间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洼盐渍区滴灌不同土壤水基质势对土壤盐分及速生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董世德 万书勤 +1 位作者 康跃虎 孙甲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6-242,247,共8页
为探寻宁夏引黄低洼灌区植被快速构建模式,以速生杨为试验对象,设置-5,-10,-15,-20,-25kPa 5个滴灌土壤水基质势处理进行水盐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区呈椭圆状分布,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基质势处理开始前强化淋洗阶段,盐分淋洗迅速,... 为探寻宁夏引黄低洼灌区植被快速构建模式,以速生杨为试验对象,设置-5,-10,-15,-20,-25kPa 5个滴灌土壤水基质势处理进行水盐调控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区呈椭圆状分布,且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基质势处理开始前强化淋洗阶段,盐分淋洗迅速,较初始值降低70.87%,单位脱盐灌溉水耗水率为41.7mm/(dS/m);基质势处理阶段,各处理整个土层盐分差异不显著,但0—40cm土层的ECe值和SAR有显著差异,且随基质势控制阈值的降低而线性增加。通过对速生杨树高、冠幅、株径、胸径及新稍生长量5个生长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发现-15kPa处理和-5kPa处理得分在均值以上,其余处理在均值以下。本着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及盐分淋洗效果,确定-15kPa为本地区速生杨生态林构建的基质势控制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杨 植被构建 水盐调控 土壤水基质势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洼重度盐碱地滴灌垄作模式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世德 万书勤 +1 位作者 康跃虎 孙甲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89,共8页
【目的】"滴灌+高垄"模式下盐碱地垄沟栽种的苗木初始成活率高,而一段时间后成活率大幅降低,为研究清楚垄沟苗木死亡原因,开展了"滴灌+高垄"模式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方法】田间原土起垄后分别在垄面和垄沟铺设滴灌... 【目的】"滴灌+高垄"模式下盐碱地垄沟栽种的苗木初始成活率高,而一段时间后成活率大幅降低,为研究清楚垄沟苗木死亡原因,开展了"滴灌+高垄"模式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方法】田间原土起垄后分别在垄面和垄沟铺设滴灌带,在保证滴头附近不出现大面积明水前提下持续滴灌,根据湿润锋运移和水盐运动情况连续取土样,分析垄体和垄沟盐分运移规律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当灌水量不超过41.4 mm时,水平湿润锋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增加,垄体滴头下方形成一个高土壤含水量、低土壤盐分区,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该区向横向和纵向不断扩大。当灌水量达到84.3 mm时,土壤质量含水率等值线由原来的椭圆形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面滴灌形成的湿润锋与垄沟滴灌形成的湿润锋搭接,土壤盐分在湿润锋搭接处聚集。当灌水量达100.9 mm时,垄体盐分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不断向土壤深层和垄沟迁移,盐分等值线图由双"U"型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体淋洗下来的盐分向垄沟大量聚集。当累计灌水量为171.6 mm时,垄体和垄坡大幅度脱盐,ECe较初始值降低62.9%。【结论】垄作滴灌灌溉对垄体和垄沟水盐运移有显著影响,垄沟盐分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过程,垄沟脱盐较垄体脱盐有延迟性。在此条件下对垄沟进行植被构建时,要避开盐分向垄沟聚集的时段,延迟于垄面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浅埋 高垄 植被构建 土壤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