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东石质山地主要生态问题与植被构建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山东石质山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山地植被构建的目的和原则,并结合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提出了山地植被构建的关键技术措施。
作者
董振成
尹旭飞
张宗文
孙家京
机构地区
山东省山亭区林业局
山东省莒县林业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山东
石质山地
植被构建
分类号
S72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作者简介
董振成(1963-),男,山东枣庄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生态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0
1
王月海,房用,乔秀良,李成,鲍竹芳,魏元林,孙思维,丁秀海.
两种新技术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试验初报[J]
.山东林业科技,2006,36(4):18-19.
被引量:4
2
李昌珠,艾文胜,张康民,肖斌,张玉石,彭友光,郭照光.
“三岩”造林困难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J]
.湖南林业科技,2001,28(3):5-10.
被引量:6
3
杨彪.
洱海东岸面山石灰岩山地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刍议[J]
.四川林勘设计,2004(2):29-32.
被引量:1
4
贾忠奎,徐程扬,马履一.
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559-565.
被引量:30
5
曾河水,岳辉.
长汀县以河田为中心的花岗岩强度水土流失区植被重建的主要模式[J]
.福建水土保持,2004,16(4):16-18.
被引量:17
6
王棣.
太行山中山石灰岩区水土保持林种及配置初探[J]
.山西林业科技,1993,22(4):47-48.
被引量:1
7
史敏华,王棣,李任敏.
石灰岩区封山后山地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1994,23(3):11-14.
被引量:7
8
何跃军,钟章成,刘济明,刘锦春,金静,李青雨.
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077-1081.
被引量:60
9
邢喜云,段树森,肖柏辉.
森林的生态功能[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2):10-11.
被引量:5
10
史敏华,李永生,张晋英,李连枝.
石灰岩山地封禁区植被恢复的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1995,24(3):9-1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刘中亮,郝岩松,万福绪.
我国石质困难地植被恢复与重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2):137-141.
被引量:7
2
黄致洪,乔艳辉,董冰,王月海,乔治文.
新常态下山东干旱瘠薄荒山造林绿化关键技术探讨[J]
.林业科技通讯,2022(2):56-5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洪文君,黄川腾,徐瑞晶,莫惠芝,温伟良,吴永彬,庄雪影.
粤北石灰岩山地7个造林树种早期生长以及对根区土壤肥力的影响[J]
.广东林业科技,2015,31(3):46-52.
被引量:2
2
袁磊,周建伟,温冰,欧虹兵.
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群落与地下生境特征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32(2):84-89.
被引量:27
3
袁磊,周建伟,温冰,欧虹兵.
石灰岩质高陡边坡覆绿生态地质指标阈值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7):36-40.
被引量:11
4
周建伟,苏丹辉,袁磊,温冰,冯海波,郑晓明,尹作聪,张安鹏.
岩质边坡非饱和带水汽运移机制及其生态学意义[J]
.地质科技通报,2020,39(1):53-59.
被引量:2
5
曾永云,谷勇,吴昊.
岩溶山地造林树种筛选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20,50(4):34-38.
6
赵洪松,谢天资,谢川,陈俊华,林静,龚固堂,骆宗诗,慕长龙.
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植被恢复中物种选择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20,41(6):41-47.
被引量:7
7
陈俊华,谢川,龚固堂,谢天资,赵昊天,蒋雨轩,骆宗诗,慕长龙.
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3):273-280.
被引量:7
8
冯桂乾,刘再兴.
基于AM接种技术的华润楠荒山造林试验初报[J]
.绿色科技,2022,24(11):160-162.
被引量:3
9
任红剑,程甜甜,孙忠奎,张林,褚敏.
元宝枫荒山造林技术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23,52(3):9-13.
被引量:5
10
魏少辉.
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23(16):148-150.
被引量:1
1
王映雪.
城乡交错带植被构建与恢复模式研究[J]
.云南林业,2009,30(1):43-44.
2
孙拖焕,刘菊,梁守伦,杨静.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植被构建的途径[J]
.山西林业科技,2016,45(2):14-15.
3
马晨,马履一,刘太祥,左海军,张博,刘寅.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10,23(2):28-32.
被引量:161
4
黄永新.
浅谈抗旱造林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2014(3):61-62.
被引量:2
5
韩清华,师伟香.
杨树丰产林的整形与修枝[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4):84-84.
被引量:4
6
安永鹏.
六盘山野生植物珍珠梅引种驯化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3):61-62.
被引量:2
7
杨静,刘菊,梁守伦,孙拖焕.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分分布特征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2016,45(2):1-7.
被引量:1
8
叶有禄.
新农村建设时期山区森林植被构建模式浅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07(2):101-102.
9
周海光,刘广全,杨小刚.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植被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J]
.陕西水利,2011(2):143-145.
被引量:1
10
邓恒芳,王克勤.
水土保持林的营造综述[J]
.林业建设,2005(1):34-37.
被引量:1
防护林科技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