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USLE模型的贵州省植被景观格局演变对土壤保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皓茹 杨坪坪 +2 位作者 高雄 李水 杨昌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9,共14页
基于植被覆盖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气象数据,应用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模型估算贵州省的土壤侵蚀状况,分析贵州省植被覆盖及土壤侵蚀演变特征,探讨景观格局指数与土壤保持量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贵州省... 基于植被覆盖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及气象数据,应用修正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模型估算贵州省的土壤侵蚀状况,分析贵州省植被覆盖及土壤侵蚀演变特征,探讨景观格局指数与土壤保持量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贵州省植被覆盖总体处于增长性变化趋势;从2005—2020年,贵州省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总体减少0.91 t/(a·hm^(2)),主要朝减弱方向转化,且土壤保持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研究区总体植被覆盖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异质性增加,斑块优势和抗干扰性不断增强,但景观的多样性随之降低,斑块趋于不均匀分布。不同景观格局指数与土壤保持强度的相关性及响应程度存在地理和时空上的差异,差异可能与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城市扩张速度存在关联性。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区植被景观设计和土壤保持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 植被景观格局 土壤保持 贵州省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典型地段植被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乐祥 李爽 张晓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对伊洛河流域典型地段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域森林覆盖面积有所增加 ,但景观破碎化程度严重 ,斑块数目猛增 ,斑块平均面积减小且各类型斑块形状日趋简单 ;但斑块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斑块分布状况也逐步集中化。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植被景观格局 洛宁县 森林覆盖面积 景观破碎化 斑块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的编绘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星照 袁正科 +2 位作者 李妍 魏东升 刘卫东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5,共6页
为探讨洞庭湖地区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特征,采用手持GPS测绘了洞庭湖纯湖区湿地植被景观斑块边界与属性,用分解森林资源分布图上图斑的方法转换周边丘陵低山区植被景观格局的斑块边界与属性,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制图要求,采用M apG... 为探讨洞庭湖地区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特征,采用手持GPS测绘了洞庭湖纯湖区湿地植被景观斑块边界与属性,用分解森林资源分布图上图斑的方法转换周边丘陵低山区植被景观格局的斑块边界与属性,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制图要求,采用M apG is软体编绘了洞庭湖区3 965 957.201 hm2的1∶25万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建立了属性数据库.根据图和数据库分析,洞庭湖地区植被景观具有聚集分布特点:北中部以作物植被和湿地植被景观为主;东南部以油茶林景观为主;西南以楠竹林为主;西面以杉木林景观为主;其他植被景观呈镶嵌状分布.在植被类型景观不同分布区,斑块和底质异质互换.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具有可视、联动、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景观斑块 植被景观格局 数字化图 编绘研究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越秀公园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瑛 陈北光 +4 位作者 王文峰 黄小凤 袁志永 蔡楚雄 刘世平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25-32,共8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提取了景观要素斑块信息,选取了斑块数目、斑块数目比、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斑块密度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优势度、分维度、均匀度等9个指标对越秀...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软件提取了景观要素斑块信息,选取了斑块数目、斑块数目比、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斑块密度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优势度、分维度、均匀度等9个指标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均匀性及破碎化程度等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越秀公园植被景观整体布局基本合理,景观结构较为稳定,密林作为全园的基质,保持了较好的生态完整性和连续性,为越秀公园的整体景观与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生态条件,但需对部分景区植被景观布局作相应调整。同时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整体格局优化和生态完善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秀公园 植被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格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与水文连通性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利成 温仲明 逯金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延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成果和水文连通指数空间分布,探讨了延河流域植被景观和水文连通性的格局特征,并借助Geoda软件平台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探究了林草植被景观格局与水文连通在空间上的相关... 为探究延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对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成果和水文连通指数空间分布,探讨了延河流域植被景观和水文连通性的格局特征,并借助Geoda软件平台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探究了林草植被景观格局与水文连通在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延河流域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和森林带中林草景观与水文连通性都呈现空间自相关性。3个地带中林地景观的平均斑块面积、聚合度指数和斑块面积百分比都与水文连通性呈现显著的统计学上的正相关性以及空间正相关性;景观分离度和斑块破碎化指数与水文连通性呈显著的统计学上的负相关性以及空间负相关性。(2)林地景观的优势度和聚集程度的增加并不能带来水文连通性的降低,而其斑块破碎化的增加会带来水文连通性的降低。对于3个地带的草地景观,其表现则与林地完全相反,增加草地景观的面积,提高草地植被的优势度,使草地斑块连续集中可以促使水文连通性降低。(3)在探究水文连通性和植被景观格局相关关系的空间回归模型中,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拟合效果远好于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综合来看,空间滞后模型对植被景观格局与水文连通性的空间关系的解释能力更强。研究结果可为延河流域植被景观格局的设计和规划,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连通性 植被景观格局 空间自相关 空间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及GIS技术的风景名胜区植被景观格局规划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发 姚崇怀 +1 位作者 刘洁 肖志忠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2期53-58,共6页
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大多偏重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而较少引入定量化的分析和规划手段,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传统的植被规划方法理应有所突破.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对规划前后... 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大多偏重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而较少引入定量化的分析和规划手段,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传统的植被规划方法理应有所突破.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对规划前后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比较,为探索RS与GIS在风景名胜区植被景观格局规划中的运用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及GIS技术 风景名胜区 植被景观格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振奇 郭建英 +3 位作者 秦富仓 刘静 张铁钢 张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139,共7页
以裸露砒砂岩区鲍家沟小流域为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自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 以裸露砒砂岩区鲍家沟小流域为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自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以鲍家沟小流域为代表的裸露砒砂岩区典型流域,流域内的优势景观为裸露基岩景观,其次为连片的人工植被景观。2)各斑块类型的破碎程度呈草地>山杏林>柠条林>油松林>沙棘林>裸露基岩的排列顺序。3)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流域植被景观格局具有零散和形状复杂的斑块特征,坡度和地表切割深度是导致植被景观破碎并决定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研究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关系,对于科学指导区域植被建设,减轻入黄泥沙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露砒砂岩区 植被景观格局 地形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