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血凝素PHA与猪瘟细胞源苗联合应用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建辉 李思远 +2 位作者 陶田谷晟 段靖峰 肖啸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年第5期27-29,共3页
探讨猪瘟活疫苗和PHA联合使用对猪免疫效果的影响。选取30日龄健康仔猪60头,随机分成5组(A、B、C、D、E组,组均12头),每组仔猪注射猪瘟细胞源苗1头份,B、C、D、E为试验组,分别同时肌肉注射低剂量(B组0.05 mg/kg)、中剂量(C组0.1 mg/kg)... 探讨猪瘟活疫苗和PHA联合使用对猪免疫效果的影响。选取30日龄健康仔猪60头,随机分成5组(A、B、C、D、E组,组均12头),每组仔猪注射猪瘟细胞源苗1头份,B、C、D、E为试验组,分别同时肌肉注射低剂量(B组0.05 mg/kg)、中剂量(C组0.1 mg/kg)、高剂量(D组0.2 mg/kg)、超高剂量(E组0.4 mg/kg)PHA,A组为对照组。结果高剂量PHA组(D组0.2 mg/kg)与其他组比较,免疫效果最佳,抗体转阳率与4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8.34%、16.67%;D组平均抗体滴度为1∶169.81,离散度为1∶64-1∶256,而对照组平均抗体滴度1∶47.91,离散度为1∶16-1∶256,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细胞源苗 植物血凝素 免疫效果 平均抗体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红耳龟血液指标及植物血凝素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张一帆 林涵语 +3 位作者 李崧铭 伍亮 刁迎珠 张志强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4,共7页
探究低温对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揭示红耳龟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学和免疫学基础,为深入了解其入侵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采用活体背甲下静脉窦采血技术,测定了6℃、17℃和26℃条件下处理1、5和... 探究低温对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揭示红耳龟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学和免疫学基础,为深入了解其入侵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采用活体背甲下静脉窦采血技术,测定了6℃、17℃和26℃条件下处理1、5和10 d时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百分比及嗜异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ratio of heterophils to lymphocytes,H/L),以及第10天采血后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反应的变化。结果显示:(1)随着温度下降,第1天只有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此差异在第5天和第10天消失(P>0.05);第5天,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和H/L先升后降,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先降后升,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下降(P<0.05);第10天,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上升,淋巴细胞、嗜异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以及H/L下降(P<0.05);(2)随着处理天数延长,除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无组内差异外(P>0.05),其他类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H/L都有组内差异(P<0.05);(3)6℃组、17℃组和26℃组对PHA-P的反应分别在注射后48 h、24 h和48 h达到峰值,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红耳龟通过调整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等不同类型白细胞的百分比、下降的应激反应能力和提前发生反应的免疫应答来适应低温的短期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耳龟 低温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植物血凝素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PHA)治疗非典型新城疫效果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志国 王希臣 +1 位作者 耿援非 梁奎平 《北方牧业》 2007年第9期27-27,共1页
近来。随着养鸡业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技术的不断提高,典型新城疫的发生流行已得到明显控制,而非典型新城疫却时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2007年入春至今,笔者遇到多起非典型新城疫病例。现将一例非典型新城疫诊治... 近来。随着养鸡业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技术的不断提高,典型新城疫的发生流行已得到明显控制,而非典型新城疫却时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2007年入春至今,笔者遇到多起非典型新城疫病例。现将一例非典型新城疫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新城疫 植物血凝素 治疗 饲养管理水平 防治技术 发生流行 经济损失 养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莫菲 许巧丽 +1 位作者 张军忍 江善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选用罗曼蛋公鸡270羽,随机分为9组,连续3次肌肉注射不同剂量植物血凝素(PHA)后,对其血清蛋白、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的攻毒保护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肌注2.4 mg/kg.bw PHA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鸡的血液生化指标(P<0.05),极显... 选用罗曼蛋公鸡270羽,随机分为9组,连续3次肌肉注射不同剂量植物血凝素(PHA)后,对其血清蛋白、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的攻毒保护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肌注2.4 mg/kg.bw PHA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鸡的血液生化指标(P<0.05),极显著提高对鸡新城疫的保护率(P<0.01);肌注1.2 mg/kg.bw PHA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胸腺指数和新城疫攻毒保护率(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免疫功能 新城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对兴国红鲤头肾和脾脏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成钰 洪一江 +2 位作者 王军花 余志坚 林光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9-493,共5页
PHA注射前后兴国红鲤头肾和脾脏结构基本相同。红鲤头肾有被膜 ,为淋巴样组织 ,由许多血管、血窦和淋巴索组成。脾脏是实质性器官 ,淋巴细胞聚集成团 ,有弥散的胰腺组织渗入。注射PHA后头肾和脾脏内的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PHA注射前后兴国红鲤头肾和脾脏结构基本相同。红鲤头肾有被膜 ,为淋巴样组织 ,由许多血管、血窦和淋巴索组成。脾脏是实质性器官 ,淋巴细胞聚集成团 ,有弥散的胰腺组织渗入。注射PHA后头肾和脾脏内的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原始型细胞显著增加 ,而粒细胞数量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兴国红鲤 头肾 脾脏 比较组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检测及植物血凝素和脂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纯 黄绍良 吴燕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人脐血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 ,观察植物血凝素 (PHA)和脂多糖 (LPS)的诱生影响 ,探讨这些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及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 2 6份正常足月新生儿... 目的 :通过检测人脐血血清多种细胞因子含量 ,观察植物血凝素 (PHA)和脂多糖 (LPS)的诱生影响 ,探讨这些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及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 2 6份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及 16例正常儿童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4(IL - 4)、IL - 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γ干扰素 (IFN -γ)、IL - 12、IL - 15、IL - 18水平 ,以及PHA和LPS刺激后单个核细胞分泌上述细胞因子的诱生水平。结果 :人脐血血清中IL - 4的水平与正常外周血血清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脐血血清中IL - 12的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血清 (P <0 .0 5 ) ,其余 5种细胞因子脐血血清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外周血血清水平 (P <0 .0 5 ) ;PHA和LPS刺激后脐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 - 4、IL - 10、TNF -α、IFN -γ、IL - 12、IL - 15和IL - 18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外周血 (P <0 .0 5 ) ,尤以IL - 4、TNF -α、IFN -γ、IL - 15和IL - 18非常明显。结论 :脐血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普遍低于正常外周血 ,以及脐血单个核细胞刺激后产生IL - 4、IL - 10、TNF -α、IFN -γ、IL - 12、IL - 15和IL - 18等细胞因子水平的不足 ,表明脐血细胞免疫功能不成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细胞活素类 植物抗宿主病 植物血凝素 脂多糖类 脐血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祖细胞存活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凤霞 任倩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6-341,I0005,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否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祖细胞(EPC)的存活及功能产生影响。方法分选脐血CD34+细胞,培养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中。培养14d后,部分EPC与10、25、50μg/ml的ox... 目的研究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是否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祖细胞(EPC)的存活及功能产生影响。方法分选脐血CD34+细胞,培养于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中。培养14d后,部分EPC与10、25、50μg/ml的oxLDL孵育48h;部分EPC先与LOX-1单克隆抗体(LOX-1 mAb)预处理24h,再与50μg/ml oxLDL孵育48h;对照组不作处理。检测EPC存活率及EPC迁移、黏附和管状结构形成能力,并检测LOX-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oxLDL浓度为25和50μg/ml时,凋亡率分别为(15.8±1.0)%和(18.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2)%(P<0.05);迁移率分别为(5.7±1.0)%和(5.1±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8)%,(P<0.05);黏附细胞数分别为(33±2)和(30±3)个,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7±5)个(P<0.05);形成的管状结构分别为(2.9±0.5)和(1.8±0.5)m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0±0.6)mm(P<0.05)。OxLDL可增加LO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oxLDL浓度为50μg/ml时,LOX-1 mRNA表达由100%增加为(174±39)%,蛋白表达由100%增加为(172±8)%。OxLDL的上述作用能被LOX-1mAb所阻断。结论OxLDL可降低EPC存活,抑制EPC功能,其作用是由LOX-1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祖细胞 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链球菌抗原和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理涛 陈学荣 +1 位作者 李瑞玲 殷金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84-384,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链球菌属 植物血凝素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和植物血凝素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波 王文红 +5 位作者 许秋桂 王瑞 熊御云 严佳婧 舒扬 焦志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5-868,共4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和植物血凝素(PHA)两种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croRNA(mi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00 ng/m L LPS刺激培养1、2 h的小鼠PBMC,2.5μg/m L PHA刺激培养2、4 h的小鼠PBMC。应用实时...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和植物血凝素(PHA)两种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croRNA(mi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00 ng/m L LPS刺激培养1、2 h的小鼠PBMC,2.5μg/m L PHA刺激培养2、4 h的小鼠PBMC。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培养细胞和上清中miR-9、miR-122-3p、miR-181d及miR-342-3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应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刺激1 h或2 h后,培养上清及PBMC中miR-9、miR-122-3p、miR-181d及miR-342-3p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改变。PHA刺激未改变培养上清和PBMC中miR-9、miR-122-3p及miR-342-3p的水平,但显著上调培养上清和PBMC中miR-181d的水平。PHA刺激4 h组与PHA刺激2 h组间,miR-181d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PHA刺激可促进小鼠PBMC中miR-181d的表达与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植物血凝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血浆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法提取红芸豆植物血凝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玉芳 李继昌 侯玉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9-261,共3页
目的:为了找到一种操作简便、省时、高效的提取植物血凝素的方法。方法:采用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提取植物血凝素,考察了pH、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反胶团萃取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水溶液浸提、硫酸铵沉淀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蛋白提取率和血... 目的:为了找到一种操作简便、省时、高效的提取植物血凝素的方法。方法:采用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提取植物血凝素,考察了pH、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反胶团萃取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水溶液浸提、硫酸铵沉淀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蛋白提取率和血凝效价来评价提取效果。结果:反胶团对植物血凝素的萃取率约为7·23%,而传统的3种浸提方法中最高提取率为5·49%,反胶团法提取液的血凝效果也较好。结论: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提取率高,操作简便,是提取植物血凝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反胶团体系 影响因素 水溶液浸提 硫酸铵分级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MTT比色法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军 王晓怀 +1 位作者 杨太成 冼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41-843,共3页
目的 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 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目的 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 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HA-LAK对5种不 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7.5:1.0时,PHA-LAK对143TK-细胞的杀伤率可高达 57.3%,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加而升高;但在效靶比为15:1时,杀伤效应不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数。结论 (1)来自健康献血 员的PHA-LAK对肿瘤细胞具非特异性杀伤活性,能较好解决传统过继免疫治疗中免疫效应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 (2)在一定的条件下,MTT法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瘤作用时才具灵敏、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法 pha-LAK 细胞毒性 植物血凝素 淋巴因子 肿瘤细胞 LAK T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爽 索江华 苏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117-11118,共2页
[目的]探究植物血凝素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小白鼠为试验动物,试验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植物血凝素,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5 d处死并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中抗体水... [目的]探究植物血凝素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小白鼠为试验动物,试验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植物血凝素,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5 d处死并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中抗体水平、E玫瑰花环形成率4项指标。[结果]结果表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中抗体水平、E玫瑰花环形成率3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植物血凝素的中剂量组(120μg)可显著提高小白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小白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与金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超群 郜世隽 +1 位作者 蔡继业 黄飞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2-448,共7页
比较了植物血凝素(PHA)与金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刺激效果。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得到PBMCs,分别加入PHA及SEA进行刺激并孵育12 h,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量子点联合共... 比较了植物血凝素(PHA)与金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刺激效果。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得到PBMCs,分别加入PHA及SEA进行刺激并孵育12 h,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量子点联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化后细胞膜表面CD3、CD69的分布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活化早期细胞分化抗原CD69分子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丝裂原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大多成群聚集,而超抗原SEA刺激的淋巴细胞大多呈分散状,且二者形态有明显差异;两组活化后淋巴细胞的体积均大于静息组,且活化过程中发生极化作用,迁移淋巴细胞,形成膜突起;丝裂原和超抗原刺激淋巴细胞12 h后,使淋巴细胞表达CD69抗原分子,但在量表达上存在差异性(PHA:39.5%±8.7%;SEA:8.3%±1.8%),抗原分子CD3和CD69在膜表面呈不均匀分布,且SEA活化后的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D3和CD69分子在空间上形成了微结构域;外周单个核细胞中其它非T细胞在丝裂原或者超抗原的刺激下也能表达活化抗原分子CD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金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流式细胞分析仪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对大鼠周血淋巴细胞DNA结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一 王一菱 +1 位作者 丰艳 吴景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48-50,共3页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大鼠周血分离淋巴细胞以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转化淋巴细胞中的DNA结合蛋白(DBP)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受PHA刺激的淋巴细胞显示DBP信号百分率显著升高;②受PHA刺激的淋巴细...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大鼠周血分离淋巴细胞以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转化淋巴细胞中的DNA结合蛋白(DBP)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受PHA刺激的淋巴细胞显示DBP信号百分率显著升高;②受PHA刺激的淋巴细胞核内显示DBP信号的百分率显著升高,且多为淋巴母细胞;③细胞核外显示DBP信号的淋巴细胞百分率在PHA刺激后显著升高。提示:PHA刺激对淋巴细胞核内、外DBP的信号均有增高作用;DBP可能参与淋巴细胞的母细胞转化以及细胞间遗传信息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结合蛋白 原位杂交 淋巴细胞 植物血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萃取植物血凝素前萃工艺研究
15
作者 刘艳艳 秦光 李继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3,共6页
为了建立植物血凝素(PHA)的最佳反胶束萃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花菜豆中植物血凝素(PHA)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AOT)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萃取时间和NaCl浓度;最佳前萃取条件AOT... 为了建立植物血凝素(PHA)的最佳反胶束萃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花菜豆中植物血凝素(PHA)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AOT)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萃取时间和NaCl浓度;最佳前萃取条件AOT浓度为0.05g·mL-1,NaCl浓度为0.10mol·L-1,搅拌提取5min。说明反胶束提取PHA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反胶束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ECM830细胞融合法融合黑色素瘤细胞
16
作者 米蕊芳 刘福生 金贵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以黑色素瘤细胞为模型,研究高效率肿瘤细胞融合方法。方法慢病毒荧光标记黑色素瘤细胞,ECM830电融合法及改良的植物血凝素(PHA)-ECM830电融合仪细胞融合法融合黑色素瘤细胞,流式分选黑色素瘤融合细胞,碘化亚啶染色法测定DNA含量。... 目的以黑色素瘤细胞为模型,研究高效率肿瘤细胞融合方法。方法慢病毒荧光标记黑色素瘤细胞,ECM830电融合法及改良的植物血凝素(PHA)-ECM830电融合仪细胞融合法融合黑色素瘤细胞,流式分选黑色素瘤融合细胞,碘化亚啶染色法测定DNA含量。结果荧光标记带有绿色和红色荧光的黑色素瘤细胞,通过PHAECM830细胞融合法获得黑色素瘤融合细胞,细胞融合效率较ECM830电融合法从0.50%提升到7.18%,流式分选得到单一的黑色素瘤融合细胞,DNA含量分析显示黑色素瘤融合细胞的DNA含量翻倍,体内外实验表明黑色素瘤融合细胞增殖速度降低。结论运用改良的PHA-ECM830细胞融合法成功高效得到黑色素瘤融合细胞,黑色素瘤融合细胞增殖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ECM830 细胞融合法 黑色素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与金属离子锰(Ⅱ)的配位作用
17
作者 马贵斌 杨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7-60,共4页
植物血凝素简称PHA是从菜豆中提取的一种凝集素,能激活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含有红血球凝集素(H-PHA)和白血球凝集素(L-PHA),某些凝集素分子中含有金属离子,如Mn<sup>2+</sup>、Ca<sup>2+</sup>等,这些凝集... 植物血凝素简称PHA是从菜豆中提取的一种凝集素,能激活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含有红血球凝集素(H-PHA)和白血球凝集素(L-PHA),某些凝集素分子中含有金属离子,如Mn<sup>2+</sup>、Ca<sup>2+</sup>等,这些凝集素与糖结合的活力和生物活性均依赖于金属离子的存在,这表明金属离子对凝集素的活性有影响.PHA与金属离子的作用研究还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锰(Ⅱ)离子 配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激活的LAK细胞激活培养条件与其生物学特性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靖学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将PHA和rIL2合理配伍应用于LAK细胞的激活培养中,研究了PHALAK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活性及表型。结果表明:培养条件中加入适量PHA可促进PHALAK的增殖(P<0.05),不影响其细胞毒活性。PHA/r... 将PHA和rIL2合理配伍应用于LAK细胞的激活培养中,研究了PHALAK细胞的增殖、细胞毒活性及表型。结果表明:培养条件中加入适量PHA可促进PHALAK的增殖(P<0.05),不影响其细胞毒活性。PHA/rIL2共同预刺激组于培养第2d细胞数明显下降(30%~40%),但其到达增殖高峰的时间、峰值及扩增倍数与同一培养条件下的PHA单独预刺激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均为P>0.05);但前者对K562和Raji的杀伤高峰值大于后者(P<0.01)。各组PHALAK中有0.60~0.77的细胞为CD3+T细胞,但PHALAK/rIL2共同预刺激者的CD3+、CD8+细胞所占比率较PHA单独预刺激者为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细胞毒活性 植物血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的不同提取方法及活性测定
19
作者 陈元坤 廖明初 +2 位作者 欧红萍 李超 吴学渊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第8期24-25,共2页
将鸡子豆粉碎后,采用蒸馏水冷浸提取其中的植物血凝素(PHA),浸提后的上清液经(NH4)2SO4沉淀,100KD分子量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超滤,然后取PHA上清液、(NH4)2SO4沉淀液、超滤液和浓缩液测定血凝活性,血凝效价依次为28、27、29、27。通过试验... 将鸡子豆粉碎后,采用蒸馏水冷浸提取其中的植物血凝素(PHA),浸提后的上清液经(NH4)2SO4沉淀,100KD分子量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超滤,然后取PHA上清液、(NH4)2SO4沉淀液、超滤液和浓缩液测定血凝活性,血凝效价依次为28、27、29、27。通过试验,笔者认为超滤法可作为PHA的初步纯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子豆 植物血凝素 超滤 血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血凝素加长效土霉素治疗猪混合感染性疾病的体会
20
作者 申时先 王勇 +1 位作者 杨应华 吴永祥 《养殖与饲料》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通过使用植物血凝素加长效土霉素对猪的各种混合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使用植物血凝素加长效土霉素对猪的混合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90%,是一种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植物血凝素 长效土霉素 混合感染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