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植物病原细菌的植物筛选 被引量:7
1
作者 袁高庆 黎起秦 +6 位作者 王静 曾东强 吴定朴 杨龙 秦健 曹祖恒 黎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4-187,共4页
以3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辣椒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和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pv.carotovora)为供试菌,对4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漆树对辣... 以3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辣椒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和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pv.carotovora)为供试菌,对4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漆树对辣椒青枯病菌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金秀清明茶;抑制柑橘溃疡病菌活性最高的植物有漆树和十大功劳;对大白菜软腐病菌没有筛选到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垫状卷柏、七叶一枝花、少花龙葵、水半夏和豆瓣菜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粗提物 植物病原细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尹燕妮 黄艳霞 +1 位作者 葛芸英 郭坚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植物病原细菌(phytobacteria)是植物上一类重要的病原菌,这些细菌能引起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树木及牧草上的病害。它的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治、预测预报及植物检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其中,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使植... 植物病原细菌(phytobacteria)是植物上一类重要的病原菌,这些细菌能引起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树木及牧草上的病害。它的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治、预测预报及植物检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其中,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使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更快速、灵敏和可靠。本文对近年来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尤其是应用广泛的ITS-PCR(intergenictranscribedspace-PCR)、ARDRA(amplifiedribosomalDNArestric-tionanalysis-PCR)、rep-PCR(repetitiveDNA-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技术,旨在促进我国植物病原细菌研究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分子检测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晨阳 陈功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共3页
作为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植物病原细菌学主要研究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机理、灾变规律及其防控技术。近年来,我国在病原菌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病原菌-寄主互作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本领域的发展规律和研... 作为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植物病原细菌学主要研究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机理、灾变规律及其防控技术。近年来,我国在病原菌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病原菌-寄主互作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本领域的发展规律和研究现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布局和重点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研究现状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英俄 祝明亮 +1 位作者 秦西云 陈正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198-7199,共2页
从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抗药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遗传5个方面对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抗药性 交互抗性 抗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株XZQ-20的鉴定及对多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拮抗活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华毅 于地美 +2 位作者 黄咏槐 黄焕华 田呈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4期24-29,共6页
利用拮抗微生物不仅能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而且对环境友好。该研究中,拮抗菌株XZQ-20分离自健康杨树根际土壤,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深层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rofundus),XZQ-20具有蛋... 利用拮抗微生物不仅能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而且对环境友好。该研究中,拮抗菌株XZQ-20分离自健康杨树根际土壤,基于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深层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rofundus),XZQ-20具有蛋白酶活性,其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和核桃黄极毛杆菌(Xanthomonas juglandis)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1.75±1.06)mm、(13.3±2.26)mm、(16.75±0.07)mm和(7.55±1.06)mm。此外,对拮抗菌株XZQ-20的无菌培养滤液的拮抗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其无菌培养滤液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拮抗活性,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8.18±0.75)mm、(7.63±0.88)mm、(8.03±0.93)mm和(8.60±0.53)mm。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株XZQ-20可用作为潜在的高效防治植物病原细菌的生防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拮抗活性 鉴定 深层类芽孢杆菌 无菌培养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对10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杀菌活性
6
作者 杨东沛 张媛媛 +3 位作者 叶火春 辜柳霜 冯岗 张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45-50,共6页
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是山竹果皮中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多样的的氧杂蒽酮类化合物。为探明α-倒捻子素的农用杀细菌活性,对10种植物病原细菌进行室内抑菌活性初筛,并对抑制效果较好的病原细菌采用平板菌落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盆栽试验。... 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是山竹果皮中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多样的的氧杂蒽酮类化合物。为探明α-倒捻子素的农用杀细菌活性,对10种植物病原细菌进行室内抑菌活性初筛,并对抑制效果较好的病原细菌采用平板菌落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α-倒捻子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其EC50分别为35.93和27.58 mg/L,同时对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具有较强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因此,α-倒捻子素对植物病原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农用抑菌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杀菌活性 植物病原细菌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素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帅正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39,共3页
植物病原细菌素的研究进展帅正彬(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610072)1细菌素的研究概况细菌素的研究开始于医学领域,70年代由于应用产生细菌素的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aradiobacterK84菌... 植物病原细菌素的研究进展帅正彬(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610072)1细菌素的研究概况细菌素的研究开始于医学领域,70年代由于应用产生细菌素的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aradiobacterK84菌株防治桃树等细菌性冠瘿病(Ag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细菌 抑菌 生防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嘧啶环的半乳糖苷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美航 鲁道旺 +5 位作者 张迅 杜士杰 李娜 马关康 吴文能 罗海荣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4-1030,共7页
为寻找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嘧啶环的半乳糖苷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方法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马铃薯晚... 为寻找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含嘧啶环的半乳糖苷类衍生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方法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葡萄座腔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psis sp.均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m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8.67μg/mL,与对照药剂烯酰吗啉(EC_(50)值8.34μg/mL)活性相当。此外,该类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也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 半乳糖苷衍生物 合成 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细菌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作物抗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恢鸿 《世界农业》 1985年第7期26-28,共3页
为了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植物保护科学工作者根据国内外植保工作发展的现况及我国的差距,初步拟定了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本刊特请有关专家分别介绍他们的设想与计划,供有关同志参考。
关键词 植物保卫素 植物保护 抗病性 植保工作 病原 植物病理学 农业现代化建设 水稻 真菌毒素 植物病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壮素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松晓 曹春田 陈光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8期54-54,共1页
康壮素是由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蛋白激发子所开发的农用生物技术产品,剂型为3%微颗粒剂,微毒。康壮素是一种能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增强植物生长发育功能的特殊化合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对农作物、林果、花卉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 康壮素是由植物病原细菌产生的蛋白激发子所开发的农用生物技术产品,剂型为3%微颗粒剂,微毒。康壮素是一种能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增强植物生长发育功能的特殊化合物,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对农作物、林果、花卉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虫性和调节生长发育、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壮素 植物病原细菌 植物生长发育 应用 辣椒 生物技术产品 蛋白激发子 防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砧木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机理
11
作者 中保一浩 李思义 《西南园艺》 1999年第2期35-35,共1页
由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rum(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是影响番茄、茄、海椒、烟草、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此病是通过土壤传播的较难防治的一种病害。土壤... 由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rum(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是影响番茄、茄、海椒、烟草、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此病是通过土壤传播的较难防治的一种病害。土壤一旦被该病原菌污染,采取土壤消毒、轮作等,也很难抑制其发生。选用抗性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对青枯病有抗性的番茄品种,一般果实品质较差。因此,在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砧木品种 青枯病 抗性机理 植物病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