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植物浸液防治蔬菜害虫
1
作者 赵永贵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5-56,共2页
用植物浸液防治蔬菜害虫赵永贵(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45000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对外开放及外贸出口的日益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鲜、无污染的蔬菜食品。生产无污染蔬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用有益生物(... 用植物浸液防治蔬菜害虫赵永贵(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45000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对外开放及外贸出口的日益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新鲜、无污染的蔬菜食品。生产无污染蔬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用有益生物(包括生物制剂)防治蔬菜病虫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害虫防治 植物浸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经几种源植物水浸液处理后叶绿素、质膜透性及气孔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林思祖 曹光球 +2 位作者 黄世国 尤华明 黄志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31,共3页
用8种源植物及杉木枝叶不同浓度水浸液和清水浇灌盆栽杉木幼苗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经几种源植物水浸液处理后杉木叶绿素含量、叶片气孔孔径及其大小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叶片质膜透性则明显降低,但气孔频数无显著影响,其中木荷对提高叶绿素... 用8种源植物及杉木枝叶不同浓度水浸液和清水浇灌盆栽杉木幼苗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经几种源植物水浸液处理后杉木叶绿素含量、叶片气孔孔径及其大小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叶片质膜透性则明显降低,但气孔频数无显著影响,其中木荷对提高叶绿素含量和降低质膜透性效果最佳,与杉木对照(CK_Ⅰ)和清水(CK_Ⅱ)处理相比,木荷1:6水浸液处理的杉木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49.3%和52.5%,而质膜透性分别下降30.6%和26.3%。檵木对提高杉木叶片气孔孔径及其大小效果最佳,与清水(CK_Ⅱ)处理相比分别提高27.1%和30.3%。水浸液浓度越大,其叶绿素含量、气孔孔径及其大小越大,则质膜透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植物浸液处理 叶绿素 质膜透性 气孔孔径 化感作用 伴生树种 化感作用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常见草原植物水浸液对冰草和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宋文娟 高霞 +3 位作者 张风春 刘文慧 刘果厚 张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91,共7页
【目的】研究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水浸液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早熟禾(Poa annua)2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放牧地补播牧草选择和人工草地配置等提... 【目的】研究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水浸液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早熟禾(Poa annua)2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放牧地补播牧草选择和人工草地配置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典型草原植物百里香、星毛委陵菜和糙隐子草地上部分为供体,以蒸馏水为对照,分析3种植物不同质量浓度(0.5,5,10,20和50g/L)水浸液对冰草和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水浸液质量浓度小于50g/L时,3种植物水浸液对早熟禾和冰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均不显著。当水浸液质量浓度达到50g/L时,百里香水浸液对冰草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无影响,但对早熟禾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有显著抑制作用;星毛委陵菜水浸液对冰草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无影响,对早熟禾发芽率也无影响,但对其发芽指数有极显著抑制作用;糙隐子草水浸液对冰草和早熟禾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冰草与早熟禾发芽率分别较对照减少了80.97%和68.11%;糙隐子草水浸液对冰草与早熟禾的综合效应指数绝对值均大于百里香和星毛委陵菜水浸液。【结论】糙隐子草对冰草和早熟禾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大,百里香、星毛委陵菜对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大于冰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星毛委陵菜 糙隐子草 植物浸液 冰草 早熟禾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水浸液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初探
4
作者 赵杰 乔天杰 唐赵莲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12-112,共1页
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开发出高效、安全、低毒、低抗性的新型农药,为开发新型植物杀菌剂,笔者就4种植物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根茎水浸液效果最好。
关键词 植物浸液 甜瓜枯萎病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水浸液对根际解钾菌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李丰超 尚祥 秦小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3期149-151,154,共4页
[目的]探索植物对其根际解钾菌解钾活性的影响。[方法]从环境相似度较高的红壤生境选取6种植物,筛选根际解钾菌并以钾长石为底物进行摇瓶解钾试验。[结果]分离得到6株解钾菌,6株菌株经4d摇瓶培养,基础培养基解钾量为(16.875±3.173)... [目的]探索植物对其根际解钾菌解钾活性的影响。[方法]从环境相似度较高的红壤生境选取6种植物,筛选根际解钾菌并以钾长石为底物进行摇瓶解钾试验。[结果]分离得到6株解钾菌,6株菌株经4d摇瓶培养,基础培养基解钾量为(16.875±3.173)mg/L,加富培养基解钾量为(242.8783±142.851)mg/L。[结论]来源于不同种类植物根际土壤的解钾菌解钾能力不全相同,植物水浸液对相应根际解钾菌解钾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植物水浸液与根际解钾菌协同解钾能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浸液 解钾菌 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