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和微生物群落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湘民
兰波
黄瑞荣
付英
-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
文摘
从根系分泌物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对植物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的管理三方面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
根围
微生物群落
生物系统管理
-
Keywords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 and microorganism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Management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 2
-
-
作者
王建花
陈婷
林文雄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福州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3-1183,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70,U120502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126309)资助
-
文摘
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和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植物化感作用包括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是由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植物与特异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并已在水稻化感抑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作物连作障碍)是造成作物产量降低、生长状况变差、品质变差、病虫害频发的现象。药用植物,特别是以根部入药的药用植物中,连作障碍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研究结果认为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的间接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功能紊乱是导致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土壤生长环境,恢复和修复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平衡,增强生态系统机能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关键。植物化感自促作用(连作促进作用)是在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下,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此消彼长,有益微生物之间互利协作,土壤肥力和营养补给能力明显改善,从而增强植物根系抗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结果。牛膝的连作促进作用明显,有学者试图通过牛膝与其他不耐连作药用植物间作套种或轮作,实现药用植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互惠作用)是作物间套种系统超产和养分等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根系分泌物在介导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有利互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强调指出,存在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组成是决定植物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深入研究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体外基因组的组成与演化机制,将成为借用现代合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定向控制植物根际生物学过程,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
-
关键词
植物化感作用类型
化感作用方式与机制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
生态农业技术
-
Keywords
Plant allelopathy type, Action mode and mechanism of allelopathy,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 Ecoagriculturaltechnology
-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植物内生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尹雁玲
蔡然
张功良
杨彦涛
刘兴宇
沈锡辉
-
机构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20,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901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25003,31670053)
庆阳陇沣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运营公司小崆峒沟道项目综合治理项目(QYLF-JSYY-2020029)。
-
文摘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遭遇多种逆境的威胁而出现营养流失、产量大幅下降等问题,而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调控植物抗逆作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因此需要从天然成分中寻找合适的农药代替品。生活在每种植物体内的内生菌几乎都是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天然成分,因其特殊的生态位而可能对植物具有更加积极和直接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内生菌在提高宿主生物胁迫抗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还知之甚少。该文就植物内生菌的来源、多样性和对生物胁迫的抗性展开叙述。首先,总结了植物内生菌传播的主要方式,即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其次对内生菌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在植物中的分布多样性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最后,详细阐述了植物内生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应激耐受性(抗致病菌病害、抗虫害)的基本特点与作用机制,即植物内生菌可利用生态位竞争或营养位竞争产生的诱导抗性遏制病原菌感染,或合成抗生素类、生物碱类、几丁质类等次生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或线虫的生长,从而防治病虫害。此外,基于内生菌增强植物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展望,为更加环保的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内生菌
定植
植物激素
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
生物防治
-
Keywords
endophytes
colonization
phytohormones
secondary metabolites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biocontrol
-
分类号
Q948.1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