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策略
1
作者 崔秀杰 王德刚 郭韫锋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低碳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管护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焦点。森林资源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不仅面对森林资源还要面对保护区内其它物种,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发展。提...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低碳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管护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焦点。森林资源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不仅面对森林资源还要面对保护区内其它物种,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发展。提高森林管护水平可以直接起到稳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管护 生态环境建设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对策
2
作者 陶逢怡 《南方农业》 2025年第6期202-204,共3页
生态公益林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方面作用显著。为促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健康、可持续发展,论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总结生态公益林管护的意义,分析该区域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管护队伍素质参差不... 生态公益林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方面作用显著。为促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健康、可持续发展,论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总结生态公益林管护的意义,分析该区域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管护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监测技术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管、提高监测技术和信息化水平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公益林 管护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主要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物种分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景文 李俊清 任艳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114,共7页
该文选择尖峰龄、五指山和霸王岭 3处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 ,通过实地调查 ,结合现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采用统计各保护区的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的各分类单位的数量、种属分类分布格局、特有成分和主要保护物种分布状况的方法 ... 该文选择尖峰龄、五指山和霸王岭 3处典型的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 ,通过实地调查 ,结合现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采用统计各保护区的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的各分类单位的数量、种属分类分布格局、特有成分和主要保护物种分布状况的方法 ,分析不同保护区物种分类多样性 .研究结果表明 :在高等植物分类多样性方面 :蕨类植物在海南的高等植物中占有较大比例 ;裸子植物在种子植物中占较小比例 ;各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科都占海南的 90 %左右 ;属的比例为 80 % ;种的比例在 70 %左右 .初步统计 3个保护区的种子植物约 2 60 0种 ,占整个海南种子植物的 93 4% .可以认为 3个保护区包含海南热带森林的大多数物种 .同时 ,初步构建了分类多样性指数 .属特性及其分类分布格局的研究表明各类属的变化规律符合幂函数规律 ,说明单种属和寡种属占有较大的优势 ;而热带森林破坏对于多数单种属种群动态影响较大 .3个保护区共有 1 7个特有属 ,尖峰岭的特有属多样性最高 .高等动物分类多样性方面尖峰岭种类最丰富 ,霸王岭次之 ,五指山最低 .而对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的分类多样性的角度比较 ,五指山在 3个保护区中具有最高多样性 ,有更高保护价值 .对霸王岭近 30年动物多样性变化分析表明 ,生态系统中高等动物脆弱性相对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类型 自然保护区 物种分类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保护监测体系构建探讨
4
作者 魏春叶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5期265-267,275,共4页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构建一套基于森林生物指标的监测体系,以科学评估和保护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综合分析森林生...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构建一套基于森林生物指标的监测体系,以科学评估和保护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综合分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动物、环境等关键生物指标,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该监测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 生物指标 监测体系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槛理论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规划——以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小俸 唐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776-7778,共3页
基于门槛理论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规划的有利因素为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优势生态产业得以发展,以及门槛限制(不利因素)为生态过程不连续、生态环境的破坏、... 基于门槛理论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出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规划的有利因素为水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丰富、优势生态产业得以发展,以及门槛限制(不利因素)为生态过程不连续、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化肥的使用、城镇化水平低;提出了保障生态安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价值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槛理论 环境规划 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汤博 王伟 +1 位作者 靳永超 辛利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60-62,66,共4页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有效性是指保护区对其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效果。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是明确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实现保护区保护目标的有效途径。从基于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保护对象、森林资源、森林健康以及保护区生态...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有效性是指保护区对其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效果。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是明确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实现保护区保护目标的有效途径。从基于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保护对象、森林资源、森林健康以及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5个方面,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估,并尝试构建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为更好地引导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提升保护效果,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的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成效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近2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佐霖 黄钰辉 +5 位作者 杨龙 孙彩歌 孙宏斌 刘旭拢 张卫强 甘先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为探究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特大城市城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效,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和田头山2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Landsat影像分类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1995-2015年2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为探究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特大城市城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成效,以深圳市大鹏半岛和田头山2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Landsat影像分类和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分析1995-2015年2个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均以林地为主,且林地都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近20 a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均呈现景观破碎化指数和景观分割指数增大,而香农多样性指数降低的趋势。快速城市化进程使自然保护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深圳市森林植被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土地利用 景观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 被引量:46
8
作者 于明坚 胡正华 +2 位作者 余建平 丁炳扬 方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5-380,共6页
根据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原则 ,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并对各个植被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描述 .古田山森林植被从... 根据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原则 ,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并对各个植被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描述 .古田山森林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 ,均具有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 ,在中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较为罕见 .植被的垂直分带现象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植被 类型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健 郭建宏 +2 位作者 郭进辉 郑淑娟 林丽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算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分...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算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分值为0.761,说明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处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评价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段4种森林类型的林地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蓉 杨卫 +2 位作者 方波 柴勇 李玉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22-29,共8页
对设于云南省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段(景东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温凉性针叶林4种森林类型的10块监测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的林地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棕壤;其土壤的物... 对设于云南省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段(景东段)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温凉性针叶林4种森林类型的10块监测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的林地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棕壤;其土壤的物理性状存在差异;10块样地土壤的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钾含量丰富,而全磷、有效磷的含量及盐基饱和度较低。在4种森林类型中,温凉性针叶林的林地土壤为砂壤,肥力较其它3种森林类型的林地土壤低。其他3种森林类型林地的土壤肥力没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类型 林地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2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蓉 李玉媛 +3 位作者 杨卫 柴勇 方波 武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7-12,35,共7页
对设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 (南涧段)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 6块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2种森林类型主要有黄壤和黄棕壤 2种土壤; 6块样地的土壤没有较明显的差异; 土壤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 而... 对设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 (南涧段)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 6块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2种森林类型主要有黄壤和黄棕壤 2种土壤; 6块样地的土壤没有较明显的差异; 土壤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 而盐基饱和度稍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稍低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样地的土壤总孔隙度大于 50 %, 通透性尚好; 样地土壤的交换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类型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花丹 何东进 +6 位作者 游巍斌 蔡昌棠 刘进山 赵敬东 肖石红 纪志荣 黄彬彬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75-81,共7页
借鉴国内研究成果结合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将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划分为支持服务(包括有机质生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供给服务(包括原材料)、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固碳释氧、固土保肥)、文化服务(包括科研... 借鉴国内研究成果结合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际,将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划分为支持服务(包括有机质生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供给服务(包括原材料)、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固碳释氧、固土保肥)、文化服务(包括科研服务、生态旅游),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对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能值进行货币价值估算。结果表明,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能值3.22×1020sej/a,能值价值2.96亿元/a,其中支持服务能值1.44×1019sej/a,价值1 320万元/a;供给服务能值1.00×1020sej/a,价值9 200万元/a;调节服务能值1.93×1020sej/a,价值1.77亿元/a;文化服务能值1.44×1019sej/a,价值1 320万元/a。各项服务功能价值大小顺序为:净化空气>原材料>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科研服务>有机质生产>营养物质贮存与循环>生态旅游。生物遗传信息的服务功能能值4.43×1021sej,价值达40.7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能值货币价值 能值分析 天宝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4种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吉红 张洪江 姜广翔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26-33,共8页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林地及农地(对照)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林地(农地)表层土壤容重的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农地>灌木林;土...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林地及农地(对照)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林地(农地)表层土壤容重的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农地>灌木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顺序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常绿阔叶林>农地。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有效水分涵蓄量要明显大于其他的森林类型,其蓄水量是竹林的1.4倍,是农地的2.14倍。4种森林类型林地及农地土壤的水分下渗性能,其层间稳渗率以腐殖质层>淀积层>母岩层;在土壤层,以竹林和农地的水分初渗为高。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水分渗透性能极强,其初渗值达到了10.169 mm/min。从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来看,灌木林涵养水源和理水调洪的功能要远大于其他森林类型,针阔混交林要优于常绿阔叶林,而竹林最差。然而,对于遭遇短历时较高强度的降雨而言,竹林的理水调洪作用可能略好于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类型 土壤持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德国 邢韶华 +3 位作者 崔国发 华发春 张育德 满自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8年第3期51-55,共5页
应用调查所获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研究分析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灌、草3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型是红... 应用调查所获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研究分析了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灌、草3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型是红桦林、青杄林和祁连圆柏林;在其不同的森林层次上,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特点;8种主要森林类型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随其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变化不明显,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总体呈现出随垂直分布海拔高度的上升先升后降的规律,即其最高值出现在此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垂直分布的中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 森林类型 植物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宁 李锦烨 +4 位作者 许建伟 林盛坚 黄怀青 张龙游 陈清惠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07,共4页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性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以便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从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植被资源、环境状况和可开发度等5个方面,结合前人研究进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并引入黄金分割理论,结合专家意见、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划分了各评价指标的优劣等级及其得分,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加权得出总评价值。以九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试用,结果表明: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的评价值为75.56,评价级别为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60
16
作者 李长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0,共5页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功能的内涵 ,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定量评价了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功能的内涵 ,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定量评价了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结果表明 :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每年达 2 0 5× 1 0 5万元 ,其中各分项的生态服务价值为 :涵养水源 :1 2 2× 1 0 4 万元 ,水土保持 :3 2 2× 1 0 3万元 ,固定CO2 :6 5 4× 1 0 3万元 ,释放O2 :7 1 6× 1 0 3万元 ,净化服务 :8 98× 1 0 3万元。 2 0 0 2年旅游服务价值为 1 6 7× 1 0 5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源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异质性评价--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文兰 孙学刚 +2 位作者 满自红 刘晓娟 曹文侠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26-136,共11页
【目的】为更详尽地掌握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资源情况,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比较各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的差异,以便为保护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方法】基于生态... 【目的】为更详尽地掌握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资源情况,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比较各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的差异,以便为保护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方法】基于生态旅游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次级自然单元为评价尺度,构建了由植物景观资源价值、环境条件、服务功能3个方面4个层次20个评估因子组成的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并通过分级量化指标,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内在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异质性评判标准和具体的评判方法;最后运用此方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4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进行评判.【结果】影响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权重最高的是植物景观资源价值(0.674),其次是环境条件(0.225),服务功能(0.101)的权重值最小;在选取的20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0.2043)权重最大,植物资源的珍稀性(0.1802)的权重次之,植物种类多样性(0.1443)的权重位居第三,可居留性(0.0010)对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植物景观资源综合价值评分吐鲁沟(8.3076)最高,其次是竹林沟(7.9723),岗子沟(7.9646)位居第三,苏都沟(3.8581)最小,这与实际情况吻合.【结论】植物景观资源价值是影响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的重要因素,而森林覆盖率对植物景观资源价值起着重要的影响;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沟系植物景观资源差别较大,其中吐鲁沟植物景观资源状况最佳,苏都沟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次级自然单元 植物景观资源 异质性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探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龙勤 胡晓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3-46,53,共5页
运用系统及生态学理论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及其可持续条件 ,提出了这类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的特性 .系统走向何种序状和结构取决于其在临界区域时序参量的协同状况 .为了维持耗散结... 运用系统及生态学理论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及其可持续条件 ,提出了这类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的特性 .系统走向何种序状和结构取决于其在临界区域时序参量的协同状况 .为了维持耗散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 耗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俊云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0期211-213,共3页
森林资源管护作为一项漫长、繁杂的系统工程,与林木质量、林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为提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水平,根据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实际,分析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森林... 森林资源管护作为一项漫长、繁杂的系统工程,与林木质量、林业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为提高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水平,根据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实际,分析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意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护队伍建设、完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加强技术装备投入与应用等方面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系统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纪泉 钟全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使用市场价格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固碳制氧、休闲游憩等服务功能进行了初步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价值为2.28亿元.a-1、保持土壤价值... 使用市场价格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固碳制氧、休闲游憩等服务功能进行了初步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价值为2.28亿元.a-1、保持土壤价值为0.76亿元.a-1、固碳制氧价值为2.20亿元.a-1、净化空气价值为1.76亿元.a-1、休闲游憩价值为6.34亿元.a-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3.34亿元.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