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峡西岸经济区森林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阮俊杰 沙晨燕 +3 位作者 王卿 王敏 沈渭寿 赵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121,126,共6页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区)为研究区,运用GIS、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8年海西区森林格局及其变化特征,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考查了环境因子对森林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海西区森林资源丰富,占区域总面积的61.40%...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区)为研究区,运用GIS、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8年海西区森林格局及其变化特征,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考查了环境因子对森林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海西区森林资源丰富,占区域总面积的61.40%,但其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区域和高程梯度差异;1992年以来海西区森林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8.93万km2降至2008年的8.83万km2,变化趋势在区域和高程梯度上存在明显差异,武夷山中西部森林的减少趋势较为明显;影响海西森林格局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气温、日照时数、人均GDP和降水量,蒸发量和人口密度对森林格局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森林格局 CCA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剑武 季碧勇 +1 位作者 王铮屹 朱程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 【目的】定量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亚热带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为开展森林经营、生态保护修复以提高亚热带森林碳汇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省级固定样地数据,使用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测算样地的森林碳密度,再通过普通Kriging插值形成区域森林碳密度分布图,并分析森林碳密度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选取5项景观格局指标和3项自然因素,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探讨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结果的空间非平稳性。【结果】2012—2019年,丽水市森林平均碳密度从23.19 t·hm^(−2)上升到31.96 t·hm^(−2),且空间分布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森林景观格局显著影响森林碳密度,并表现不同尺度效应,影响程度在空间上也存在差异。景观蔓延度和斑块密度对森林碳密度驱动力较大,而景观最大斑块指数的驱动力较小。【结论】森林景观格局对森林碳密度的影响表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应地制宜制定森林经营管理政策,实施自然演替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森林碳密度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影响因素 亚热带丘陵区 丽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冠层植物对森林色彩景观时空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文静 张昶 +4 位作者 王成 沈德才 周海琪 刘婷 殷鲁秦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3,共12页
以珠三角地区10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揭示冠层植物对森林色彩景观的时空贡献机制。通过全年定点观测,共获取195张样本图像,利用自拟程序量化分析图像色彩构成和斑块空间格局特征。通过目视解译辨识分析植物种类和斑块格局,采用Apriori... 以珠三角地区10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揭示冠层植物对森林色彩景观的时空贡献机制。通过全年定点观测,共获取195张样本图像,利用自拟程序量化分析图像色彩构成和斑块空间格局特征。通过目视解译辨识分析植物种类和斑块格局,采用Apriori算法揭示冠层树种与森林色彩的关联机制,使用线性混合模型探讨冠层植物斑块分布对森林色彩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区森林色彩景观以绿色(66.14%)为主色,以浅绿色(13.15%)为辅助色,以黄绿色(8.94%)、橙色(6.31%)和黄色(5.45%)为点缀色;2)不同森林色彩的主要贡献植物,其种类构成、贡献时间和贡献率均存在差异,银柴、窿缘桉对橙色和黄色贡献突出,非洲楝、小叶榄仁、美丽异木棉、木油桐对黄绿色和浅绿色贡献较大,而乐昌含笑、山鸡椒、麻楝则对绿色贡献较大;3)冠层植物斑块指标对森林色彩斑块平均分维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密度的解释程度较高(Marginal R^(2)=0.399、0.287、0.250)。以上结果为南亚热带地区森林色彩景观优化提供了树种选择和植物空间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植物 森林色彩贡献率 贡献持续时间 森林色彩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龙山林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楠 王京民 +2 位作者 赵鹏祥 李敏 王卫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67,共7页
【目的】分析黄龙山林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揭示森林景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以黄龙山林业局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利用Fragstats 3.3软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2级景观要素,选取10个景... 【目的】分析黄龙山林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揭示森林景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以黄龙山林业局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的支持下,利用Fragstats 3.3软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2级景观要素,选取10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森林景观的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在以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组为依据的2级森林景观类型体系中,有林地面积占黄龙山林区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以有林地为基质的森林景观格局中,栎类具有很强的优势性,呈现团聚状态;油松的异质性最高;栎类、油松、桦类处于扩张状态。【结论】黄龙山林区森林景观格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各树种斑块都分别表现出与之生态和林学特性相适应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GSTATS 3 3软件 森林景观格局 GIS 黄龙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兆艳 汤孟平 +2 位作者 洪海峰 邓英英 赵明水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2-66,71,共6页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 以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收集森林景观格局特征所需的地形图、遥感影像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等资料。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分为5种森林景观斑块类型:即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和竹林,并将森林景观分为2种类型: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选取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对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森林景观斑块中,斑块密度和分离度最大的均为经济林,最小的为阔叶林;竹林斑块具有最复杂的形状特征,经济林具有最规则的形状特征;景观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整个景观>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优势度指数排序为:半自然景观>整个景观>自然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对皖西金寨县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顾哲衍 张金池 +3 位作者 汪春林 林杰 刘鑫 韩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3,181,共6页
以1986,1996,2011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景观指数分析法研究皖西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金寨县的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5a间,金寨县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他景观类型... 以1986,1996,2011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景观指数分析法研究皖西退耕还林重点地区———金寨县的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5a间,金寨县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他景观类型面积的增减幅度不同。1986—1996年,斑块密度、分形维数、香农均匀度等指标发生负向变化,景观异质性速度加快,景观格局复杂化和破碎化形势严峻;1996—2011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各项指标发生正向变化,景观格局破碎化形势得到有效遏制,景观格局向规则化和均衡化转变,景观结构明显优化。自然地理环境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该县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寨县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辽河源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及破碎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晓文 康峰峰 +4 位作者 韩海荣 宋小帅 赵金龙 高晶 赵伟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8-282,共5页
基于辽河源2012年7月分辨率为10 m的遥感影像图及1∶5万的地形图、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和GPS地面真实采集点,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ENVI和景观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降维选取对破碎化贡献最大的斑块形... 基于辽河源2012年7月分辨率为10 m的遥感影像图及1∶5万的地形图、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和GPS地面真实采集点,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ENVI和景观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降维选取对破碎化贡献最大的斑块形态指标,分析了冀北辽河源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和破碎化程度。结果表明,各景观组分中阔叶林、油松面积最大,是辽河源地带性植被,分布集中,破碎化较小;华北落叶松、疏林地、居民地、道路和未成林地面积小,呈零散分布,破碎化程度较高,人为干扰程度大。各景观类型的平均分维数均接近1。景观整体破碎化水平较低,景观多样性指数为2.068 6,说明景观多样性丰富,异质性高;均匀度指数为0.783 8,说明景观类型分布均匀。各景观类型的边界褶皱程度均较低,整个景观的边界形状较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指数的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邱实 赵广亮 +2 位作者 杨华 王玲 王妍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以2004年和2009年2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 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半变异函数方法从不同尺度分析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规划... 以2004年和2009年2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 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半变异函数方法从不同尺度分析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结果表明,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始终是八达岭林场的优势景观类型,其中阔叶林面积减少,针叶林的生态效用逐渐增加,各景观类型趋向于更加均匀合理的方向发展。在1km尺度下,香农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出现在林场的中部,并向外呈现出依次递减的环状扩展模式,空间相关性明显提高,随机因素对总体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减小,景观多样性空间分布不平衡,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八达岭林场 景观指数 半变异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延庆县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会儒 何鹏 郎璞玫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以北京市延庆县1999年和2004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 IS的支持下,使用PatchAnalyst 4软件计算出10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以土地类型和... 以北京市延庆县1999年和2004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 IS的支持下,使用PatchAnalyst 4软件计算出10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以土地类型和优势树种为依据的二级森林景观类型为标准,在以有林地为基质的森林景观格局中,由于人工和自然因素影响,其整体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并且有升高的趋势,使得有林地景观具有较高破碎度。同时非林地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不规则斑块形状进一步加剧。通过对优势树种的二级森林景观类型划分,刺槐、杨树、阔叶杂木等先锋树种的斑块,侧柏、油松、落叶松等人工林树种的斑块,桦树、栎类等高海拔次生林树种的斑块都分别表现出与之生态和林学特性相适应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二类调查 延庆县 森林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的香格里拉县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加龙 胥辉 +1 位作者 岳彩荣 袁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49,65,共5页
根据香格里拉县的区域特点,确定了香格里拉县的森林景观分类系统。通过对1989、1999年和2009年三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和验证,得到森林景观格局图。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09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景观格局的Kapp... 根据香格里拉县的区域特点,确定了香格里拉县的森林景观分类系统。通过对1989、1999年和2009年三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和验证,得到森林景观格局图。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09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景观格局的Kappa指数为0.783 2,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再利用该模型对香格里拉县2019年森林景观格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9—2019年香格里拉县景观类型变化明显,高山草甸、农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小速度有所减缓,主要转换为建筑用地、其他乔木、落叶松、栎类;云冷杉、高山松、栎类、云南松、落叶松、其他乔木、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建筑用地、水域面积持续增大,前4类优势树种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为0.24%、0.18%、0.46%、0.07%。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过度放牧的管制和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从而更好的保护香格里拉县森林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模型 元胞自动机 森林景观格局 预测 香格里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实 赵广亮 +2 位作者 杨华 王玲 李艳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4-600,共7页
以2004年和2009年两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未来10年(至2019年... 以2004年和2009年两期的八达岭林场林相图以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is9.3软件平台上进行空间信息建立和处理,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转移矩阵法分析了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未来10年(至2019年)森林景观类型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为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结果表明:八达岭林场森林景观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为阔叶林面积总量减少,针叶林和混交林面积总量增加,疏林地类型消失;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各景观类型趋向于更加均匀合理的方向发展;预计至2019年八达岭林场灌木林仍然占主导地位,阔叶林会继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马尔可夫模型 八达岭林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城市城镇森林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金明 李士美 +2 位作者 胡丁猛 囤兴建 许景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定量分析了1991—2016年4期诸城市城镇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诸城市城镇森林景观总面积呈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和...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定量分析了1991—2016年4期诸城市城镇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诸城市城镇森林景观总面积呈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和分布均衡性均有所增加。5类城镇森林景观类型中,农田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诸城市西部、北部及中部平原地带;山丘森林景观大部分集中在诸城东南部丘陵地带,少部分在西部分布;居住区森林景观分布比较均匀;水系森林景观主要沿境内潍河水系、百尺河等分布;道路森林景观占比较少,呈线条状分布特征明显。1991—2016年间,水系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其余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加重;山丘森林景观与水系森林景观聚集度较高,但呈下降的趋势;道路森林景观与水系森林景观的连通性较好,且水系森林景观的连通性呈增加趋势,其余类型连通性均变差。本研究可以为城镇森林景观的分类、可视化操作及合理布局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森林景观 森林景观格局 3S技术 FRAGSTATS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的环境响应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端吕 李际平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35,共7页
森林景观格局决定着森林景观功能,不同的格局有不同的物质流过程,能控制水分、养分的流动过程,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对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灰关联识别模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并采用通... 森林景观格局决定着森林景观功能,不同的格局有不同的物质流过程,能控制水分、养分的流动过程,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对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灰关联识别模型进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剖析景观格局的区域环境直接与间接响应。结果表明:1)在森林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中,通径系数表达了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响应,为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2)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产生一定的直接响应,但这种响应是森林景观结构改变功能的体现。在环境响应的森林景观格局的指数中,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均匀度>变动系数>分离度>分维度>优势度。3)环境对森林景观格局存在着间接影响。环境产生间接响应作用最大的景观格局指数为变动系数,然后依次为分维度、分离度、优势度和均匀度,且各个指数产生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其他指标来体现。4)从通径分析中的剩余通径系数来看,森林景观格局对环境产生着直接和间接作用,同时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生态过程分析,存在着影响机理的不明确性和存在着评价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环境响应 环境质量 通径分析 西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PCA降维的森林景观格局等级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计平 支晓蓉 +3 位作者 黄继红 孟超 胡艳萍 张德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5-201,179,共8页
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内在等级特征辨识是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基础。以新疆天山北坡西段霍城林场为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DEM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和PCA降维方法,通过景观等级分类和景观指数分析,对林区森林景观空... 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内在等级特征辨识是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基础。以新疆天山北坡西段霍城林场为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DEM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和PCA降维方法,通过景观等级分类和景观指数分析,对林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等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坡森林景观格局存在明显的等级特征,在不同等级上森林景观破碎化严重,斑块大小空间变异强烈;随着森林景观等级细化,森林核心斑块大小、破碎化、景观丰富度、空间邻近程度等指标变异加强;在较高等级水平上,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景观形状指数(LSI)、周长-面积分形维数(PAFRAC)等指数对概括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具有决定性。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和精细化管理应注重对景观破碎化、丰富度、斑块空间邻接度等指标的考虑及调控,进而为林区景观格局优化、森林景观资源健康经营与管理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等级理论 GIS PCA降维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降维的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贵 欧西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在建立浦北县森林景观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镇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9个指数先后进行了降维,从而建立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景观异... 在建立浦北县森林景观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镇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9个指数先后进行了降维,从而建立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景观异质性特征因子、景观结构特征因子、景观形状特征因子、景观破碎化特征因子等4个公共因子可表达29个景观格局指数的主要信息。(2)综合得分值较高的景观具有如下特征:景观类型丰富,异质性高,则有利于物种生存;形状较为复杂,则边缘效应有利于物质能量交换;破碎化程度低,则人类干扰强度低。建立的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效果好,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森林景观格局 相关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 综合评价 广西浦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天鹅山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振雄 李际平 刘素青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6-11,共6页
以2003年12月28日Spot5遥感图像和2000年天鹅山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ERMAP-PER和ARCGIS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得到森林景观分布图,采用软件Fragstats3.3对天鹅山林场的景观要素特征、景观异质性和景观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 以2003年12月28日Spot5遥感图像和2000年天鹅山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ERMAP-PER和ARCGIS为空间信息处理工具得到森林景观分布图,采用软件Fragstats3.3对天鹅山林场的景观要素特征、景观异质性和景观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揭示其生态状况和空间变异。结果表明:全场共划分7类景观要素,其中杉木林、阔叶林为该场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松林与幼林受人类干扰大而阔叶林受人类干扰小;杉木林地之间的聚集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天鹅山林场 景观空间关系 景观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区域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媚珍 冯荣光 +1 位作者 刘妍 纪少婷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91,共6页
在3S技术和Fragstats 4.0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多种指数,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阳片区的森林景观斑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乳阳片区的基质景观类型,斑块类型面积为19 759.53... 在3S技术和Fragstats 4.0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多种指数,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阳片区的森林景观斑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乳阳片区的基质景观类型,斑块类型面积为19 759.53hm2,占整个森林景观的64.43%;景观要素斑块类型面积大小排序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采伐迹地﹥山顶阔叶矮林﹥山地草甸﹥道路﹥建设用地﹥水域﹥耕地;整体景观斑块彼此相邻近,各级景观斑块分布均匀、规模适中、形态自然、破碎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3S技术 南岭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源市森林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晋利 尚慧昌 +1 位作者 巴明廷 张开广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
以济源市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2008年绿化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图、城市绿地现状图等相关信息作为数据源,选取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城市绿地破碎度指数等3个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对济源市城区森林和市域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 以济源市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2008年绿化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图、城市绿地现状图等相关信息作为数据源,选取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城市绿地破碎度指数等3个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对济源市城区森林和市域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源市城区森林绿地景观的均匀度指数较低,景观多样性整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域森林景观格局分布不均匀,少数森林景观类型控制着整个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多样性指数 济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长岭岗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拥康 汤景明 +1 位作者 全永寿 林孝培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9期104-107,共4页
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本材料,在GIS技术支持下,从森林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斑块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3个层次对该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其森林景观存在分布极不均衡、未利用林... 以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本材料,在GIS技术支持下,从森林景观格局总体特征、景观斑块异质性和景观水平异质性3个层次对该林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其森林景观存在分布极不均衡、未利用林地斑块数量多、受干扰及破碎化程度高、生态功能及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等问题。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建议,指出了森林景观格局优化方向。研究结果从景观尺度为建始县国有长岭岗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景观异质性 景观破碎化 景观格局优化 长岭岗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老山自然保护区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20
作者 刘西军 吴泽民 黄庆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8,共5页
运用景观生态分类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建立了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三级分类系统,并选用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E)、景观优势度(D)、最小距离(NHI)和连接度等景观指数对三级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以常... 运用景观生态分类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建立了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三级分类系统,并选用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E)、景观优势度(D)、最小距离(NHI)和连接度等景观指数对三级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以常绿与落叶混交的阔叶林的中幼龄林为主。森林景观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都较大而均匀度指数较小,表明景观类型丰富,但类型之间的面积差别较大,分布不均匀;最小距离指数和连接度指数都较小,斑块分布接近团聚分布,信息交换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管理,今后经营管理中要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尽量减少森林旅游、采茶等人为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格局 小流域 肖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