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市6种棕榈科植物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9
1
作者 徐维杰 袁婷 +1 位作者 杨寅桂 喻苏琴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2-1216,共5页
棕榈科(Palmae)植物是热带地区重要的代表植物。实践证明,低温伤害是棕榈科植物北移的重要限制因子。研究以南昌市园林中栽培应用的6种棕榈科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华盛顿棕(Washingtonia robusta)、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 棕榈科(Palmae)植物是热带地区重要的代表植物。实践证明,低温伤害是棕榈科植物北移的重要限制因子。研究以南昌市园林中栽培应用的6种棕榈科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华盛顿棕(Washingtonia robusta)、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银海枣(Phoenix sylvestris)、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美丽针葵(Phoenix roebelnii)为材料,研究其在低温胁迫下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并配合Logistic方程求其半致死温度,以期了解它们的抗寒能力,为"南棕北移"尤其是棕榈科植物在长江流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低温胁迫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MDA含量 P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棕榈科植物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忠奇 冷艳 +2 位作者 周涵韬 廖启炓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5-809,共5页
用RAPD法对厦门植物园引种栽培的4属10种棕榈科植物样本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2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有效引物共获得RAPD谱带558条,多态性谱带占71.32%.利用UPGMA法对10种棕榈科植物聚类分析,得其DNA的分子分类系统图.结果表明... 用RAPD法对厦门植物园引种栽培的4属10种棕榈科植物样本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2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有效引物共获得RAPD谱带558条,多态性谱带占71.32%.利用UPGMA法对10种棕榈科植物聚类分析,得其DNA的分子分类系统图.结果表明,棕榈属、琼棕属和鱼尾葵属聚类成一组,蒲葵属另成一组;棕榈属、琼棕属和蒲葵属中6种掌状叶型植物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7,羽状叶型的4种鱼尾葵属植物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5;而羽状叶植物与掌状叶植物间的遗传距离达0.72.在同一属内,棕榈属内两种距离最近,蒲葵属两种最远.尽管分子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棕榈等引种植物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分子分类 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短穗鱼尾葵 肯氏鱼尾葵 单穗鱼尾葵 董棕 蒲葵 圆叶蒲葵 龙棕 琼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曹红星 吴翼 +3 位作者 范海阔 李和帅 孙程旭 王丹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52-54,共3页
分析了棕榈科植物育种的目标,阐述了目前育种中主要应用的几种育种方法,探讨了分子育种在棕榈科植物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加强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加快新品种的培育。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育种目标 传统育种 分子育种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棕榈科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4
作者 林秀香 陈振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115-119,共5页
综述我国棕榈科植物的资源与分布、分类、引种、生理学、园艺学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就今后国内研究发展趋势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研究进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棕榈科植物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锡九 代仕高 +2 位作者 杨金亮 王莉 苟雄才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14-17,26,共5页
根据气候相似理论,在成都进行棕榈科植物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从1988年起共引进31属56种。经过10余年的引种栽培试验,选择出蒲葵属、棕竹属、海枣属、箬棕属等33个适合成都及其类似地区园林应用的树种。这不仅丰富了四川棕榈科植物种质资源... 根据气候相似理论,在成都进行棕榈科植物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从1988年起共引进31属56种。经过10余年的引种栽培试验,选择出蒲葵属、棕竹属、海枣属、箬棕属等33个适合成都及其类似地区园林应用的树种。这不仅丰富了四川棕榈科植物种质资源,而且使四川的棕榈科植物由原产1属1种和前人引种的3属4种,增加到30属3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棕榈科植物 引种 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园林中应用的7种棕榈科植物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金明 林立增 刘志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棕榈科植物富有区域特色,大多数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的应用很广.本文介绍王棕等7种该科植物的性状以及在福州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园林配植应用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干燥对棕榈科植物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翼 刘蕊 +2 位作者 郭爱汕 李静 杨耀东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83-86,共4页
应用硅胶干燥法对棕榈科3个不同属作物椰子、油棕和槟榔的叶片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3个月,以新鲜叶片为对照,采用简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分析硅胶干燥处理后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硅胶干燥法对棕榈科3个不同属作物椰子、油棕和槟榔的叶片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3个月,以新鲜叶片为对照,采用简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分析硅胶干燥处理后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胶干燥法处理的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好,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完全可以应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硅胶干燥法处理的叶片在常温条件下保存即可达到后续试验的要求,这为今后棕榈科植物试验材料的中短期保存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硅胶干燥 DNA提取 椰子 油棕 槟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甲截脉姬小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晓君 陈青 +3 位作者 覃伟权 唐超 金启安 温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554-10556,10658,共4页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行为反应。结果14种棕榈科植物未受害心叶和机械损伤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每叶10头椰心叶甲3龄幼虫为害20—48h,幼虫-散尾葵心叶复合体、幼虫-槟榔心叶复合体和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大王棕心叶复合体仅在36、48h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小于或大于这些时间范围,4种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都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相比之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对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的趋向率稍强于其他3种复合体,但对4种复合体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引起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主栖境定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挥发物 椰心叶甲 椰甲截脉姬小蜂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叶鞘表皮微形态及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危害程度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申晓萍 欧善生 +3 位作者 谢彦洁 王小欣 覃连红 侯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906-7908,7912,共4页
[目的]分析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的叶鞘表皮显微形态和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危害程度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控制该虫在南宁的发生与为害。[方法]以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国王椰Ravenea rivularis、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加拿利海枣Phoe... [目的]分析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的叶鞘表皮显微形态和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危害程度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控制该虫在南宁的发生与为害。[方法]以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国王椰Ravenea rivularis、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加拿利海枣Phoenixcanariensis、大王椰Roystonea regia(HBK.)O.F.Cook为材料,进行红棕象甲为害情况的调查,并进行叶鞘表皮显微形态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叶鞘表皮显微结构、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的物理抗性有直接关系。红棕象甲的为害程度与棕榈科植物角质层厚度及叶表皮厚度呈反比。红棕象甲对棕榈科植物的为害程度随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粗纤维含量的减少而增大。[结论]红棕象甲的为害程度与棕榈科植物叶鞘表皮微结构及营养品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叶鞘表皮 微结构 营养成分 红棕象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的种子与育苗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文扬 何洁英 钟如松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59,共2页
棕榈科植物因独具热带景观特色,以及广泛的适应性与栽培的容易性,近年来为国内越来越多人引种并推广种植。目前国内批量引进的棕榈科植物种子有数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对引进种子的发芽特点与育苗方法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棕... 棕榈科植物因独具热带景观特色,以及广泛的适应性与栽培的容易性,近年来为国内越来越多人引种并推广种植。目前国内批量引进的棕榈科植物种子有数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对引进种子的发芽特点与育苗方法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棕榈科植物的种子形态、发芽类型、种子的处理、播种与管理等情况,并结合我们几年来的引种育苗实践,对其中的一些棕榈科植物的种子特点与育苗方法进行初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植物种子 育苗方法 引种育苗 景观特色 推广种植 种子形态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有害生物椰心叶甲的风险性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陆永跃 曾玲 +1 位作者 王琳 周荣 《华东昆虫学报》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 (PestRiskAnalysis,PRA)的方法 ,从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 ,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方面 ,综合评价了椰心叶甲的危险性。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有害生物 椰心叶甲 风险性 鞘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大观园的棕榈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和帅 马子龙 +3 位作者 张军 曾鹏 黄宇峰 陈思婷 《热带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26-32,49,共8页
概略介绍了椰子大观园124种棕榈科植物的用途及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椰子大观园 棕榈科植物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的主要特性与播种繁殖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土荣 《中国园林》 1999年第5期65-67,共3页
棕榈科植物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及多样的适应性。本文从系统分类的角度探讨、综述其种子的特征及发芽特性。简述了种子的处理方法及播种育苗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种子特性 播种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英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9-1330,共2页
从棕榈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及园林美学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棕榈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及在园林设计中的配置方式,得出棕榈科植物完全符合园林绿化的需要,应大力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园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的园林应用之我见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振忠 蔡邦平 《江苏林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48-52,共5页
主要介绍65种常用棕榈科植物的原产地、观赏特性、生态习性以及在园林中应用等情况。根据实践经验和国内外有关报道,指出了部分种类在我国的适应地区。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观赏特性 习性 园林应用 适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七星岩棕榈科植物的造景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铁成 黄俊斌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7-191,共5页
依据资料、作者的观察、实地调查与研究,总结了棕榈科植物在肇庆七星岩中的造景特征和分布,并对其作了初步的评价。研究表明,棕榈科植物在七星岩的整个布局中应用较协调,大部分的景观设计都能将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造景特征 七星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洲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193,207,共3页
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上别具特色,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运用棕榈科植物来发扬岭南园林特色,成为研究岭南园林植物造景的一个新方向。对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中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棕榈科植物景观应用等方面进行了... 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上别具特色,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运用棕榈科植物来发扬岭南园林特色,成为研究岭南园林植物造景的一个新方向。对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中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棕榈科植物景观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岭南园林 景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棕榈科植物冻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振东 陈秀香 《福建热作科技》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分析了1999年12月福建省出现冻害的气象特点,综述了我省棕榈科植物冻害情况。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冻害 气象特点 调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海口城市公园热带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婷 叶绵源 周晨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1期13-17,共5页
棕榈科植物是海南及华南地区常用树种之一,其树型独特,自成体系,是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重要树种之一。通过对海口主要城市公园棕榈科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海口主要城市公园中的棕榈科植物种类为40种,分析了棕榈科植物在海... 棕榈科植物是海南及华南地区常用树种之一,其树型独特,自成体系,是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重要树种之一。通过对海口主要城市公园棕榈科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海口主要城市公园中的棕榈科植物种类为40种,分析了棕榈科植物在海口主要城市公园热带植物景观中的应用特点和配置方式,并针对棕榈科植物在海口城市公园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的措施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热带园林 植物景观 城市公园 造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棕榈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起源及地理分布 被引量:15
20
作者 林有润 郭丽秀 《广东园林》 1998年第1期3-4,9,共3页
一、形态特征 棕榈科(Palmae或Arecaceae)属于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初生目(Principes)。全世界约有207属、2800多种;原产我国的有18属、98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种有27种,另在我国引种成功并广为种植的外来种有10属、约50种。 该... 一、形态特征 棕榈科(Palmae或Arecaceae)属于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初生目(Principes)。全世界约有207属、2800多种;原产我国的有18属、98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种有27种,另在我国引种成功并广为种植的外来种有10属、约50种。 该科植物的习性多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生或丛生,茎通直,通常不分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形态 系统分类 起源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