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榈科刺葵属5种植物热值的月变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益明 林鹏 +2 位作者 谭忠奇 丁印龙 叶功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62-67,共6页
对棕榈科刺葵属 5种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的月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大刺葵( 7 2 5 %~ 1 0 3 9% )、加拿利海枣 ( 7 1 2 %~ 1 0 0 9% )和伊拉克蜜枣 ( 7 0 1 %~ 1 0 0 0 % )的灰分含量相近 ,经t检验 ,无显著差异 (P &... 对棕榈科刺葵属 5种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的月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大刺葵( 7 2 5 %~ 1 0 3 9% )、加拿利海枣 ( 7 1 2 %~ 1 0 0 9% )和伊拉克蜜枣 ( 7 0 1 %~ 1 0 0 0 % )的灰分含量相近 ,经t检验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加拿利海枣、伊拉克蜜枣和大刺葵的灰分含量高于江边刺葵 ( 6 2 0 %~ 8 93 % ) (P<0 0 5 )和林刺葵 ( 3 5 9%~ 6 94% ) (P <0 0 0 0 1 )。 ( 2 ) 5种植物干重热值的月变化趋势有些差异 ,江边刺葵( 2 0 2 4~ 2 1 93kJ·g- 1 )与伊拉克蜜枣 ( 1 9 68~ 2 1 82kJ·g- 1 )的干重热值相近 (P >0 0 5 ) ;林刺葵 ( 1 8 5 1~2 1 5 1kJ·g- 1 )、大刺葵 ( 1 8 40~ 2 0 5 6kJ·g- 1 )与加拿利海枣 ( 1 9 1 3~ 2 0 79kJ·g- 1 )的干重热值接近 (P >0 0 5 ) ;江边刺葵和伊拉克蜜枣的干重热值高于林刺葵 (P <0 0 5 )、加拿利海枣 (P <0 0 0 5 )和大刺葵 (P <0 0 0 0 5 )。( 3 )林刺葵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 ;伊拉克蜜枣、林刺葵、大刺葵 3种植物的干重热值与降雨量有显著线性相关 (P <0 0 5 )。 ( 4 )去灰分热值的月变化趋势因种而异 ,去灰分热值与干重热值的月变化趋势不同 ,灰分含量是造成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 刺葵属 热值 灰分 月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棕榈科植物资源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江 王慷林 +2 位作者 李莲芳 彭超 王克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5,共6页
通过对德宏州棕榈科植物进行野外重点线路调查,统计其分布区类型,采用植物区系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地理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是云南及中国棕榈科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共有棕榈科植物10属36种及变种(不含栽培种),... 通过对德宏州棕榈科植物进行野外重点线路调查,统计其分布区类型,采用植物区系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地理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是云南及中国棕榈科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共有棕榈科植物10属36种及变种(不含栽培种),其中省藤属13种,蛇皮果属、刺葵属为单种属。棕榈科中中国特有分布8种,其中,云南特有分布5种。以盈江(中缅)边境地区海拔240~1 000 m为德宏棕榈的密集分布区,海拔2 000 m为分布上限。德宏棕榈植物的种类以热带亚洲分布类型为优势,具有明显的印度-马来成分特点,与缅甸(13种共有种)及滇南(西双版纳)热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该区具有明显的热带边缘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 棕榈科 资源 地理区系 分布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棕榈科植物在厦门越冬的生理指标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阮志平 廖启炓 丁印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18,共4页
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测定了4种棕榈科Plamae植物蝴蝶椰子Chrysalidocarpuslucubensis,油棕Elaeis guineensis,山棕榈Trachycarpus martianus和加拿利海枣Phoenixcanariensis在厦门越冬期间叶片的电导率、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叶绿素... 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测定了4种棕榈科Plamae植物蝴蝶椰子Chrysalidocarpuslucubensis,油棕Elaeis guineensis,山棕榈Trachycarpus martianus和加拿利海枣Phoenixcanariensis在厦门越冬期间叶片的电导率、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叶绿素质量分数及叶绿素a/b值等生理指标。综合比较各指标可得4种棕榈科植物的抗寒性顺序为:加拿利海枣>蝴蝶椰子和山棕榈>油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棕榈科 抗寒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引种的7种棕榈科植物冻害状况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庆费 吴海萍 许东新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对上海近年引进的7种棕榈科Palmae植物受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引进的棕榈科植物均有冻害发生,不同种类间的冻害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根据拟定的冻害分级标准,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蒲葵Livistona ch... 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对上海近年引进的7种棕榈科Palmae植物受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引进的棕榈科植物均有冻害发生,不同种类间的冻害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根据拟定的冻害分级标准,布迪椰子Butia capitat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耐寒性较强,其次为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枣椰子P.dactylifera,银海枣P.sylvestris,华盛顿棕榈Washingtonia filifera,而针葵P.roebelenii耐寒性较弱。进一步调查分析了相关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如种植位置、植物群落结构和防冻措施等对棕榈植物抗冻性的影响。上海地区不宜大规模引进南方棕榈科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棕榈科 引种 冻害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园林中应用的7种棕榈科植物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金明 林立增 刘志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棕榈科植物富有区域特色,大多数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的应用很广.本文介绍王棕等7种该科植物的性状以及在福州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园林配植应用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脱水速率对3种棕榈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朋 唐安军 +2 位作者 柳建平 张有义 罗安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156-16158,16182,共4页
[目的]研究温度与脱水速率对3种棕榈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其贮藏、运输、繁殖、引种和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和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为材料,... [目的]研究温度与脱水速率对3种棕榈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其贮藏、运输、繁殖、引种和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和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和脱水速率对种子萌发率、萌发势、发芽指数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蒲葵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0~35℃;棕榈和假槟榔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5~35℃。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3个树种种子的含水量、萌发率、萌发势和发芽指数逐渐下降,但树种不同各指标下降程度和下降过程均有差别。[结论]蒲葵和假槟榔种子对脱水敏感,为顽拗型种子;棕榈种子为中间型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 脱水速率 温度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甲截脉姬小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晓君 陈青 +3 位作者 覃伟权 唐超 金启安 温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554-10556,10658,共4页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目的]阐明4种棕榈科植物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引诱作用。[方法]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椰甲截脉姬小蜂雌蜂对4种棕榈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槟榔Areca catechu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的行为反应。结果14种棕榈科植物未受害心叶和机械损伤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每叶10头椰心叶甲3龄幼虫为害20—48h,幼虫-散尾葵心叶复合体、幼虫-槟榔心叶复合体和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幼虫-大王棕心叶复合体仅在36、48h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小于或大于这些时间范围,4种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都没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相比之下,椰甲截脉姬小蜂对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的趋向率稍强于其他3种复合体,但对4种复合体的行为反应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椰心叶甲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心叶后,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引起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主栖境定向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挥发物 椰心叶甲 椰甲截脉姬小蜂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叶鞘表皮微形态及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危害程度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晓萍 欧善生 +3 位作者 谢彦洁 王小欣 覃连红 侯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906-7908,7912,共4页
[目的]分析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的叶鞘表皮显微形态和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危害程度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控制该虫在南宁的发生与为害。[方法]以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国王椰Ravenea rivularis、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加拿利海枣Phoe... [目的]分析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的叶鞘表皮显微形态和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危害程度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控制该虫在南宁的发生与为害。[方法]以南宁市棕榈科4种植物国王椰Ravenea rivularis、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加拿利海枣Phoenixcanariensis、大王椰Roystonea regia(HBK.)O.F.Cook为材料,进行红棕象甲为害情况的调查,并进行叶鞘表皮显微形态和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结果]叶鞘表皮显微结构、营养成分与红棕象甲的物理抗性有直接关系。红棕象甲的为害程度与棕榈科植物角质层厚度及叶表皮厚度呈反比。红棕象甲对棕榈科植物的为害程度随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粗纤维含量的减少而增大。[结论]红棕象甲的为害程度与棕榈科植物叶鞘表皮微结构及营养品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叶鞘表皮 微结构 营养成分 红棕象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棕榈科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晓东 冯建孟 +1 位作者 李继红 王浩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646-9646,9649,共2页
以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为基础,探讨了云南地区棕榈科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大多数为狭域分布物种;在海拔梯度上,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棕榈科植物多样性呈递减趋势;在纬度梯度上,从南到北,该科植物多样... 以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为基础,探讨了云南地区棕榈科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大多数为狭域分布物种;在海拔梯度上,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棕榈科植物多样性呈递减趋势;在纬度梯度上,从南到北,该科植物多样性亦呈逐渐递减的分布格局。棕榈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格局与该科植物起源于热带地区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 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观赏植物对湛江地区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萍 李土荣 《热带农业科学》 2000年第5期16-21,49,共7页
研究了棕榈科观赏植物的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表现情况 ,评价了其在湛江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棕榈科观赏植物种子的萌发不仅与种属类型有关 ,也与其成熟程度、采后处理与贮藏等环节有关 ;棕榈科观赏植物苗期生长缓慢 ,年增高 2 0~ 50... 研究了棕榈科观赏植物的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表现情况 ,评价了其在湛江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棕榈科观赏植物种子的萌发不仅与种属类型有关 ,也与其成熟程度、采后处理与贮藏等环节有关 ;棕榈科观赏植物苗期生长缓慢 ,年增高 2 0~ 50cm ,年抽生叶片 2~ 5片 ;大多数棕榈科观赏植物能适应湛江地区的气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观赏植物 适应性 湛江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大观园的棕榈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和帅 马子龙 +3 位作者 张军 曾鹏 黄宇峰 陈思婷 《热带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26-32,49,共8页
概略介绍了椰子大观园124种棕榈科植物的用途及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椰子大观园 棕榈科植物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英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29-1330,共2页
从棕榈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及园林美学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棕榈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及在园林设计中的配置方式,得出棕榈科植物完全符合园林绿化的需要,应大力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园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洲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193,207,共3页
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上别具特色,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运用棕榈科植物来发扬岭南园林特色,成为研究岭南园林植物造景的一个新方向。对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中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棕榈科植物景观应用等方面进行了... 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的植物配置上别具特色,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运用棕榈科植物来发扬岭南园林特色,成为研究岭南园林植物造景的一个新方向。对棕榈科植物在岭南园林中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棕榈科植物景观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岭南园林 景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棕榈科植物主要害虫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晓琴 刘珍 江世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161-163,共3页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市棕榈科植物虫害的发生情况,于2015和2016年对深圳市道路绿地20种棕榈科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有椰心叶甲、椰子织蛾、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等,其中椰心叶甲危害最重。而受虫害最严重的棕榈科植... 为了全面了解深圳市棕榈科植物虫害的发生情况,于2015和2016年对深圳市道路绿地20种棕榈科植物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有椰心叶甲、椰子织蛾、褐纹甘蔗象、红棕象甲等,其中椰心叶甲危害最重。而受虫害最严重的棕榈科植物为海枣。通过分析害虫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深圳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防控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 害虫 调查 防控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园林中棕榈科植物引种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小刚 郑建灿 傅循晶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z1期90-92,共3页
福建厦门棕榈科植物资源甚为丰富,现有40多属,约200种,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种类较多的地区之一。对这些棕榈科植物的属种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结合棕榈科植物在厦门园林绿化中的引种栽培现状,认为厦门的地理、气候环境极其适合棕榈科植物生... 福建厦门棕榈科植物资源甚为丰富,现有40多属,约200种,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种类较多的地区之一。对这些棕榈科植物的属种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结合棕榈科植物在厦门园林绿化中的引种栽培现状,认为厦门的地理、气候环境极其适合棕榈科植物生长,可广泛运用于各类园林绿化,道路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厦门园林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常见棕榈科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传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8,193,共7页
以广西南宁市不同棕榈科植物(棕竹、蒲葵、槟榔)为试材,研究和比较了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棕榈科植物株高、茎粗和冠幅均表现为槟榔>蒲葵>棕竹,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均表现为蒲葵>槟榔>棕竹,根区土壤pH表现为棕竹>槟... 以广西南宁市不同棕榈科植物(棕竹、蒲葵、槟榔)为试材,研究和比较了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棕榈科植物株高、茎粗和冠幅均表现为槟榔>蒲葵>棕竹,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均表现为蒲葵>槟榔>棕竹,根区土壤pH表现为棕竹>槟榔>蒲葵,根区土壤养分大致表现为蒲葵>槟榔>棕竹,局部有所波动,其中不同棕榈科植物根区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棕榈科植物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产额(AQY)、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氮利用效率(NUE)和光合磷利用效率(PUE)基本表现为蒲葵>槟榔>棕竹,局部有所波动,与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以及其根区土壤养分变化趋势相一致,其中不同棕榈科植物Ls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棕榈科植物一天各时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VAP)、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基本表现为蒲葵>槟榔>棕竹规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气孔限制导致了光合"午休"现象,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日变化随时间呈"W"变化规律。通过SPSS最佳曲线拟合不同棕榈科植物的Pn与PAR,CO2浓度和温度变化呈一致的二次曲线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棕榈科植物光合特性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其中Gs的相关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棕榈科植物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的播种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宋君 《西南园艺》 2003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棕榈科植物 繁殖 采种 催芽 播种 育苗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格棕榈科植物移栽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斌 袁志祥 《西南园艺》 2005年第3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移栽技术 规格 园林工程 挖掘过程 水分供应 成活率高 因地制宜 恢复 植株 长时间 树形 富有 苗木 根系 体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西南地区园林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海桑 《西南园艺》 2006年第3期45-48,共4页
棕榈科是独特的园林观赏植物。针对棕榈科植物应用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全局观、系统观、运动观和辩证观;针对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差异化造景策略,配置的原则与技巧,实地实树的引种原则,以及移栽养护技术。
关键词 棕榈科 园林应用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在西北地区的应用及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玮 孙维华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6-47,共2页
通过对西北地区应用棕榈科植物进行园林绿化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应用种类少,配置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园林设计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棕榈科植物,注重日常养护管理,加快改良培育适宜西北地区的耐寒新品种,以期为棕榈科植物... 通过对西北地区应用棕榈科植物进行园林绿化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存在应用种类少,配置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园林设计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棕榈科植物,注重日常养护管理,加快改良培育适宜西北地区的耐寒新品种,以期为棕榈科植物在西北地区的应用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西北地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