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世纪前佛教梵天与帝释天形象之变——兼论邺城、龙门大螺髻像的身份问题
1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6,I0002,共13页
梵天、帝释天对印度佛教神祇图像系统的形成有着奠基的作用,传入中土后,特别是在7世纪以前,形象变化多样,经历了由女性菩萨形象的梵天、着铠甲的帝释天,四臂神形态的梵天、帝释天,到成对出现的大螺髻梵王,着交领大衣的梵天、帝释天,再... 梵天、帝释天对印度佛教神祇图像系统的形成有着奠基的作用,传入中土后,特别是在7世纪以前,形象变化多样,经历了由女性菩萨形象的梵天、着铠甲的帝释天,四臂神形态的梵天、帝释天,到成对出现的大螺髻梵王,着交领大衣的梵天、帝释天,再到胁侍中双双着铠甲的梵天、帝释天等造型的变迁。最终在6世纪中后期的南朝,初步形成了成对的弟子、菩萨、天王胁侍主尊佛的组合造像模式,并深刻影响到海东和初唐造像的组合形式。文章即对这一阶段梵天、帝释天的形象演变脉络予以梳理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释天 天王 螺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设计师原创婚礼首饰品牌--以梵誓为例
2
作者 郭忆文 徐可 朱玉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中国正处于消费快速升级的阶段,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审美、个性与情感需求的表达。婚礼首饰市场长期存在设计同质化、品牌文化内涵薄弱和缺乏创新等问题,使消费需求无法被完全满足,从而形成了市场空缺。如今,设计师原创品牌的出现正在尝... 中国正处于消费快速升级的阶段,新一代消费者更注重审美、个性与情感需求的表达。婚礼首饰市场长期存在设计同质化、品牌文化内涵薄弱和缺乏创新等问题,使消费需求无法被完全满足,从而形成了市场空缺。如今,设计师原创品牌的出现正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随着消费者对其关注度的提升对行业未来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婚礼首饰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特征,阐述了在当前的消费背景下设计师原创品牌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其次,以梵誓为例,分析了从消费对象的选择、产品体系的构建、品牌文化建设到销售与服务这一系列的品牌行为,最后得出了设计师原创婚礼首饰品牌建立并发展所需的条件,分别是小而精的品牌定位、极具辨识度的产品体系、生动细腻的品牌文化以及高附加值的的客户服务,并从这些方面为创业者们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首饰 设计师 原创品牌 品牌文化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梵净兰香茶加工技术
3
作者 肖楚 《中国茶叶》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通过对梵净兰香茶的产品质量、茶青原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技术要点等进行系统阐述和技术创新总结,提供了高品质绿茶加工的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经验。新技术经济性和实用性明显,对促进地方茶产品结构合理发展、提高茶产业效益、... 通过对梵净兰香茶的产品质量、茶青原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技术要点等进行系统阐述和技术创新总结,提供了高品质绿茶加工的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经验。新技术经济性和实用性明显,对促进地方茶产品结构合理发展、提高茶产业效益、促进茶农增收和茶企增效等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兰香茶 茶叶加工 名优绿茶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天花属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琛 赵兵 +5 位作者 李文婧 刘向辉 李鑫 申万祥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710-7710,7738,共2页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梵天花属的种属、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为其深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天花属(Urena L.) 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塔问题的两个定理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明 《应用数学》 CSCD 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本文首次证明了梵塔问题的两个定理,建立了一种梵塔问题新算法.
关键词 塔问题 数学归纳法 算法 递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梵语波你尼文法论证玄奘“唯识”翻译和理解的正确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37,共10页
有学者认为:虽然vijapti与vijna的词根都是j,但vijapti不应如玄奘那样翻译为"识",因为该词有使役的含义。但从梵语波你尼文法的角度可知:vijna与vijapti源自的词根不都是j,两个词汇都不作使役含义用。... 有学者认为:虽然vijapti与vijna的词根都是j,但vijapti不应如玄奘那样翻译为"识",因为该词有使役的含义。但从梵语波你尼文法的角度可知:vijna与vijapti源自的词根不都是j,两个词汇都不作使役含义用。另外,通过纯粹语法分析,可以得出与传统"能取所取、见分相分"认知模式不同的"无分说",以求解决"无人我但有认知"的佛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唯表别 唯了别 无分说 波你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梵汉对勘看汉译佛经语言翻译的省略技巧 被引量:3
7
作者 龙国富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梵汉对勘发现,汉译佛经语言翻译省略采用了替代省略和非替代省略两种技巧。前一技巧包括数词替代省略、代词替代省略和名词替代省略,后一技巧包括意译省略和文法省略。省略产生的动因:受汉语和梵语表达规则的制约;受佛经翻译理论思想的... 梵汉对勘发现,汉译佛经语言翻译省略采用了替代省略和非替代省略两种技巧。前一技巧包括数词替代省略、代词替代省略和名词替代省略,后一技巧包括意译省略和文法省略。省略产生的动因:受汉语和梵语表达规则的制约;受佛经翻译理论思想的影响;受归化与忠实观念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语言 省略 技巧 汉对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经验、生命体验与思想机缘——李欧梵和20世纪的现代文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欧梵 张历君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共6页
时间:2018年10月7日下午3时半地点:香港九龙塘李宅访谈:张历君整理:吴君沛校订:郭诗咏2018年10月16日,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与20世纪同行: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是次口述乃应大会之邀请而录制。李:李欧梵张:张历君张:您在《... 时间:2018年10月7日下午3时半地点:香港九龙塘李宅访谈:张历君整理:吴君沛校订:郭诗咏2018年10月16日,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与20世纪同行:现代文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是次口述乃应大会之邀请而录制。李:李欧梵张:张历君张:您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里面,一开始就谈到'文坛'这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聚仁 鲁迅评传 生命体验 现代文学 艾瑞克 李欧 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译经中梵语翻译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6
9
作者 崔峰 《五台山研究》 2009年第3期20-24,共5页
宋代统治者出于政治和外交的需要,设立了译经院。为了维持译经事业的进行,国家开始了专门培养梵语翻译人才的伟大创举,先后两次各招学僧50人进行培养。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悉昙章、声明及梵经义理等。维持了近百年的译经院为宋代的佛教事... 宋代统治者出于政治和外交的需要,设立了译经院。为了维持译经事业的进行,国家开始了专门培养梵语翻译人才的伟大创举,先后两次各招学僧50人进行培养。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悉昙章、声明及梵经义理等。维持了近百年的译经院为宋代的佛教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才。惟净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而成为一代译主,其他人中有的在译经中担任重要职位,有的则为西去求法作出了贡献。宋代这一专门培养译经人才的活动,开创了中国佛教译经事业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译经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华人学者李欧梵鲁迅研究中的“台湾学术传统”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清芳 陈爱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7,共8页
随着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兴盛,诸多华人学者崛起。王培元曾在《远来和尚的“鲁迅经”》一文中指出:“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夏济安、李欧梵、林毓生、余英时、王德威等诸位先生”,“他们肯定鲁迅的前期,否定鲁迅的后期;肯定鲁... 随着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兴盛,诸多华人学者崛起。王培元曾在《远来和尚的“鲁迅经”》一文中指出:“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夏济安、李欧梵、林毓生、余英时、王德威等诸位先生”,“他们肯定鲁迅的前期,否定鲁迅的后期;肯定鲁迅的小说和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人学者 鲁迅研究 李欧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传统 学术 台湾地区 夏志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发现“现代主义”——晚年施蛰存与李欧梵的学术交谊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浴洋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6,共8页
一 1978年,负责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华人作家聂华苓及其先生、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访问中国大陆,与“劫后余生”的作家冰心、夏衍、曹禺、艾青、萧乾与丁玲等人见面。次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 一 1978年,负责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华人作家聂华苓及其先生、诗人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访问中国大陆,与“劫后余生”的作家冰心、夏衍、曹禺、艾青、萧乾与丁玲等人见面。次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0年与1984年,聂华苓又先后两次访问大陆,并且邀请了数位中国作家赴美交流。当日后回忆这段经历时,聂华苓感慨:“那时的作家如同出土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学术交谊 现代主义 李欧 施蛰存 晚年 华人作家 聂华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汉对音资料:从上古音到中古音 被引量:6
12
作者 施向东 《辞书研究》 2020年第4期48-72,I0002,共26页
梵汉对音资料对于中古音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因此,对于研究汉语上古音到中古音的发展演变来说,了解和熟悉梵汉对音,弄清楚它的原理、一般规则和应须注意的事项,熟悉这一时期梵汉对音的基本文献,是十分必要的。文章扼要介绍... 梵汉对音资料对于中古音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因此,对于研究汉语上古音到中古音的发展演变来说,了解和熟悉梵汉对音,弄清楚它的原理、一般规则和应须注意的事项,熟悉这一时期梵汉对音的基本文献,是十分必要的。文章扼要介绍了梵语梵文、梵汉对音的基本知识和反映从上古到中古的梵汉对音材料,以供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中古音 汉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梵为秦”中的“学者之宗”曹植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阳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佛教在中土传播过程中遭遇“水土不服”,西域高僧大德虽然意识到此,却由于自身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两百年间改梵为秦的缓慢,这正是阻碍传教的症结。才华出众的曹植既深爱中土音律,又潜心于佛学,他将译释的经文配上本土宫商,将佛经全方位地... 佛教在中土传播过程中遭遇“水土不服”,西域高僧大德虽然意识到此,却由于自身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两百年间改梵为秦的缓慢,这正是阻碍传教的症结。才华出众的曹植既深爱中土音律,又潜心于佛学,他将译释的经文配上本土宫商,将佛经全方位地改梵为秦,成为佛教梵呗在中土的“学者之宗”,这是其后佛教能在中土加快传播之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秦 此土宫商 学者之宗 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纹模式视野下的南诏大理佛教绘画艺术——以《南诏图传》和《梵像卷》为中心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蓓蓓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95-101,共7页
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保留着丰富的云纹样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云南佛教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但一直未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南诏大理佛教绘画《南诏图传》和《梵像卷》中云纹样式的分类研究,归纳出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的五种云纹模式... 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保留着丰富的云纹样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云南佛教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但一直未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南诏大理佛教绘画《南诏图传》和《梵像卷》中云纹样式的分类研究,归纳出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的五种云纹模式,揭示了南诏大理时期佛教艺术与汉地佛教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南诏大理佛教绘画艺术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大理 佛教绘画艺术 云纹 南诏图传 像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智化寺彩画与佛教器物梵字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昕 杨志国 李江 《古建园林技术》 2015年第3期17-22,共6页
本文阐释了智化寺彩画中构图、纹饰、色彩的基本特征,以及经橱、脊桁、藻井、天花彩画中八宝、五供、羯磨杵等纹饰与梵字的结合。同时,解读了以转轮藏和铜钟为代表的佛教器物之梵字,以及两处梵字之间的关系。智化寺彩画与佛教器物梵字... 本文阐释了智化寺彩画中构图、纹饰、色彩的基本特征,以及经橱、脊桁、藻井、天花彩画中八宝、五供、羯磨杵等纹饰与梵字的结合。同时,解读了以转轮藏和铜钟为代表的佛教器物之梵字,以及两处梵字之间的关系。智化寺彩画与佛教器物梵字的考察,不仅显示出明代藏传佛教对北京地区佛寺的影响,而且表明了彩画设计的整体性、逻辑性,其内容的多样化及其含义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画 铜钟 智化寺 藏传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律动的整体呈现与梵爱思想的主题观照——泰戈尔梵爱和谐思想对我国早期新诗主题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前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99,共4页
泰戈尔梵爱和谐思想包涵"梵我同一"和"爱的哲学"两大生命元素。其梵爱和谐思想对我国早期新诗主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爱的哲学"对冰心新诗主题的深度影响,"梵我同一"思想对王统照、郭沫若新诗... 泰戈尔梵爱和谐思想包涵"梵我同一"和"爱的哲学"两大生命元素。其梵爱和谐思想对我国早期新诗主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爱的哲学"对冰心新诗主题的深度影响,"梵我同一"思想对王统照、郭沫若新诗主题的植入影响,以及梵爱和谐思想对郭沫若和徐志摩新诗主题的普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主题生态 生命律动 爱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佛经故事对魏晋小说之影响——以“阳羡书生”与“梵志吐壶”比较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南朝志怪小说"阳羡书生"与佛经故事"梵志吐壶"有渊源关系。"梵志吐壶"的表现对象是古代印度的修行文化和道德规范,其叙述风格为浓郁的民间故事手法;"阳羡书生"则采用冷峻的史家笔法,从猎奇志... 南朝志怪小说"阳羡书生"与佛经故事"梵志吐壶"有渊源关系。"梵志吐壶"的表现对象是古代印度的修行文化和道德规范,其叙述风格为浓郁的民间故事手法;"阳羡书生"则采用冷峻的史家笔法,从猎奇志怪的角度叙事。"阳羡书生"除吸收"梵志吐壶"次第吞吐的方式外,还借鉴《大品降魔经》中吞吐物从口中直接出入的方法,和《维摩诘经》中"以须弥入芥子"的空间思维模式。"阳羡书生"可以说是佛经故事与观念被吸收融入中国志怪小说的一个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吐壶 阳羡书生 志怪 《维摩诘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平面上双树梵和的一个注记
18
作者 郝荣霞 刘彦佩 何卫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9-374,共6页
这篇文章得到了以根节点的次、割边的个数及环的个数为参数的双树梵和的色和方程,且导出了这类地图带以上三个参数的精确解及一些退化的情形。
关键词 地图 双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经》梵语原本及其汉、英译本的经验意义对比研究--语篇语义学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品 《外文研究》 2018年第2期75-83,109,共9页
本文以J.R.Martin在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经典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语篇语义学理论为框架,从经验意义的角度探讨《心经》的梵语原文、玄奘汉语译文和孔兹英语译文各自的特点,并比较梵语原本与汉英两种译本之间的异同。本文的分析... 本文以J.R.Martin在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经典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语篇语义学理论为框架,从经验意义的角度探讨《心经》的梵语原文、玄奘汉语译文和孔兹英语译文各自的特点,并比较梵语原本与汉英两种译本之间的异同。本文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原本及两种译本中核心关系与活动序列的组织方式,尝试为译文与原文之间、汉英两种译文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解释。研究表明,3个文本在经验意义方面的差异主要来自3种语言的本体特征差异;另外,汉译重在弘扬佛理,英译重在重现原意,不同的翻译目的也对译作呈现方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汉英译本 语篇语义 经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语古典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16-22,共7页
梵语古典文学是在吠陀和史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梵语古典文学时代从公元纪年开始前后持续到12世纪为止,长达千余年。狭义梵语文学专指这一时代的梵语文学作品。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城市经济的兴盛,使得文学发展不但得到统治阶级扶植,且... 梵语古典文学是在吠陀和史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梵语古典文学时代从公元纪年开始前后持续到12世纪为止,长达千余年。狭义梵语文学专指这一时代的梵语文学作品。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城市经济的兴盛,使得文学发展不但得到统治阶级扶植,且受到市民社会欢迎。梵语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反映新时代社会生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寓言、故事、诗歌、戏剧诸多领域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梵语古典文学如同一个巨大的语言艺术宝库,为公元第二千年以来印度各种地方语言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众多地区文学产生了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语文学 主要成就 世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