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梵天鸡标本的创新制作与多元价值研究
1
作者 郭昕懿 赵凤琴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21-24,共4页
动物标本制作是保存物种资源、普及生物多样性认知及研究人与环境互作关系的重要科学手段。梵天鸡标本采用动物剥制标本技术,包括选材、测量、剥皮、清洗、防腐、填充、缝合、整形和布景等步骤。在取材和羽毛吹干方法上,特别选用了梵天... 动物标本制作是保存物种资源、普及生物多样性认知及研究人与环境互作关系的重要科学手段。梵天鸡标本采用动物剥制标本技术,包括选材、测量、剥皮、清洗、防腐、填充、缝合、整形和布景等步骤。在取材和羽毛吹干方法上,特别选用了梵天鸡这一基因杂交物种;针对羽毛采用逆向吹拂方法,让羽毛更蓬松。标本多元价值体现于梵天鸡所蕴含的基因多样性意义、整体达成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推动生物多样性认知深化和遗传学知识普及。该文为动物标本制作技术创新和促进生物多样性认知与遗传学知识传播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鸡 标本 技术创新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江南佛教梵式造像风格样式研究——以杭州石窟为中心
2
作者 肖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随着元朝统一,元朝廷推崇藏传佛教的战略国策,使得藏传佛教艺术开始大规模地传入内地。由于随着江南释教统领机构在杭州地区的构建,诸多寺院、佛造像、佛塔等宗教建筑相继涌现,为藏传佛教在江南地区的广泛传播,以及汉藏文化深入交融,创... 随着元朝统一,元朝廷推崇藏传佛教的战略国策,使得藏传佛教艺术开始大规模地传入内地。由于随着江南释教统领机构在杭州地区的构建,诸多寺院、佛造像、佛塔等宗教建筑相继涌现,为藏传佛教在江南地区的广泛传播,以及汉藏文化深入交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历史契机。通过对江南藏传佛教造像图像源流及遗迹进一步考证,从图像的视角阐释江南佛教造像梵相特征,分析“梵相汉化”“梵汉合璧”“梵相异化”的样式变化,进而深刻理解江南佛教信仰诉求及文化融合。同时,藏、汉、尼泊尔文化艺术风格之间的交融现象,增加了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丰富性与多面性,对了解元代江南一带藏汉间的造像风格及发展脉络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佛教 式造像 样式变化 信仰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天花
3
作者 易绮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为锦葵科(Malvaceae)梵天花属植物,小灌木,株高可达1 m。枝平铺,小枝被星状绒毛。茎下部叶近卵形,掌状3~5深裂达叶中部以下,中裂片近菱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具锯齿,长1.5~6 cm,宽1~4 cm;小... 梵天花(Urena procumbens L.)为锦葵科(Malvaceae)梵天花属植物,小灌木,株高可达1 m。枝平铺,小枝被星状绒毛。茎下部叶近卵形,掌状3~5深裂达叶中部以下,中裂片近菱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具锯齿,长1.5~6 cm,宽1~4 cm;小枝上部叶中部浅裂呈葫芦形,两面被星状毛;叶柄长0.4~1.5 cm,被星状柔毛,托叶钻形,早落。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萼卵形,被星状毛;花冠淡红色,花瓣5片,倒卵形,长1~1.8 cm;雄蕊柱无毛,与花瓣等长。分果近球形,径6~8 mm,分果爿具锚状刺和长硬毛;种子圆肾形,近无毛。花期6月-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果 小枝 上部叶 星状毛 小灌木 锦葵科 天花 葫芦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世纪前佛教梵天与帝释天形象之变——兼论邺城、龙门大螺髻像的身份问题
4
作者 费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6,I0002,共13页
梵天、帝释天对印度佛教神祇图像系统的形成有着奠基的作用,传入中土后,特别是在7世纪以前,形象变化多样,经历了由女性菩萨形象的梵天、着铠甲的帝释天,四臂神形态的梵天、帝释天,到成对出现的大螺髻梵王,着交领大衣的梵天、帝释天,再... 梵天、帝释天对印度佛教神祇图像系统的形成有着奠基的作用,传入中土后,特别是在7世纪以前,形象变化多样,经历了由女性菩萨形象的梵天、着铠甲的帝释天,四臂神形态的梵天、帝释天,到成对出现的大螺髻梵王,着交领大衣的梵天、帝释天,再到胁侍中双双着铠甲的梵天、帝释天等造型的变迁。最终在6世纪中后期的南朝,初步形成了成对的弟子、菩萨、天王胁侍主尊佛的组合造像模式,并深刻影响到海东和初唐造像的组合形式。文章即对这一阶段梵天、帝释天的形象演变脉络予以梳理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释天 天王 螺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帝释与梵天为胁侍的尊像组合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2,共15页
帝释与梵天是印度婆罗门教的重要神祇,后来被佛教所吸纳,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在印度贵霜王朝的佛教美术中,帝释与梵天经常成对出现。随着佛教的东传,在河西与中原地区都有5世纪帝释与梵天图像的发现。其中,帝释皆着对襟紧身铠甲,有的手... 帝释与梵天是印度婆罗门教的重要神祇,后来被佛教所吸纳,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在印度贵霜王朝的佛教美术中,帝释与梵天经常成对出现。随着佛教的东传,在河西与中原地区都有5世纪帝释与梵天图像的发现。其中,帝释皆着对襟紧身铠甲,有的手持金刚杵;梵天皆作菩萨装,有的手持白拂或手捧净瓶。探讨中国早期以帝释与梵天为胁侍尊像组合的图像源流,说明这类尊像是中国吸收印度与西域文化元素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释 犍陀罗 秣菟罗 笈多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梵藏文本识别
6
作者 才让叁智 仁增多杰 +1 位作者 多拉 索南尖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9-1066,共8页
[目的]梵藏文本识别是自动排序、词法分析和自动校对等研究的重要前期工作环节.当前基于规则的梵藏文本识别方法中存在无法有效识别短梵文词语等诸多问题.[方法]在自建的梵藏文本识别数据集上,采用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的... [目的]梵藏文本识别是自动排序、词法分析和自动校对等研究的重要前期工作环节.当前基于规则的梵藏文本识别方法中存在无法有效识别短梵文词语等诸多问题.[方法]在自建的梵藏文本识别数据集上,采用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的梵藏文本识别方法、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CINO的梵藏文本识别方法和基于规则的梵藏文本识别方法之间进行实验对比,并分析它们的识别结果,进而选出最优的梵藏文本识别方法.[结果]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梵藏文本识别模型的宏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到了98.09%、99.22%和98.65%,其效果优于多语言预训练模型CINO和其他3种基于规则的方法.[结论]基于skip-gram、CBOW和GloVe的藏文字符表示模型使用相同的小规模、无重样的训练数据集时,CBOW的字符表示效果优于其他两者;训练数据相同的情况下,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的梵藏文本识别模型优于多语言预训练模型CINO,同时,也优于基于规则的梵藏文本识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文信息处理 藏文本识别 字符表示 STTRM_B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梵净抹茶”品牌价值提升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书宏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在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方面给出了方向、划定了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铜仁市依托有利的政策、资源与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了绿色经济引擎,开发了抹茶经济这一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了“梵净抹茶”区... 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在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方面给出了方向、划定了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铜仁市依托有利的政策、资源与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了绿色经济引擎,开发了抹茶经济这一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了“梵净抹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抹茶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品牌的功能价值愈发凸显,要让“梵净抹茶”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亟需立足于品牌发展优势,补齐品牌建设短板,着力于文化挖掘、规范市场、营销创新、融资注资等方面提升“梵净抹茶”品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 净抹茶 品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梵净抹茶产业发展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楚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86-88,共3页
在介绍铜仁生态茶产业概况基础上,分析了铜仁出产高品质抹茶的外在优势及内在条件,并针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对策,为茶叶产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茶产业 净抹茶 发展思路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文写本《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汉译与研究
9
作者 达娃群宗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3,157,158,共14页
《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是一篇简短的佛教密乘仪轨文献,收录在藏文《丹珠尔》德格版和卓尼版中。西藏博物馆珍藏的《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梵文写本的发现,尚属首次。该仪轨系《阿罗波遮那成就法》所收录五篇密乘仪轨之一,内容涉及... 《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是一篇简短的佛教密乘仪轨文献,收录在藏文《丹珠尔》德格版和卓尼版中。西藏博物馆珍藏的《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梵文写本的发现,尚属首次。该仪轨系《阿罗波遮那成就法》所收录五篇密乘仪轨之一,内容涉及文殊供养方法、密咒、身相等。对《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进行梵藏对勘,能展现梵本作为较早版本的特色,更能直接反映化梵为藏过程中,藏族译师对原典的理解和“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字文殊怙主供养仪轨》 《阿罗波遮那成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梵净兰香茶加工技术
10
作者 肖楚 《中国茶叶》 2024年第2期64-67,共4页
通过对梵净兰香茶的产品质量、茶青原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技术要点等进行系统阐述和技术创新总结,提供了高品质绿茶加工的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经验。新技术经济性和实用性明显,对促进地方茶产品结构合理发展、提高茶产业效益、... 通过对梵净兰香茶的产品质量、茶青原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技术要点等进行系统阐述和技术创新总结,提供了高品质绿茶加工的创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经验。新技术经济性和实用性明显,对促进地方茶产品结构合理发展、提高茶产业效益、促进茶农增收和茶企增效等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兰香茶 茶叶加工 名优绿茶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求法高僧义净律典译本中的省略与省译
11
作者 陈明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4,165,共21页
唐代求法高僧义净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四大译家之一。他(及译场)翻译了大量的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戒律文献。南亚吉尔吉特出土的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典梵本与义净译本的“母本”有密切关系,可以用作考察义净译本的梵汉对勘的语料。通过梵... 唐代求法高僧义净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四大译家之一。他(及译场)翻译了大量的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戒律文献。南亚吉尔吉特出土的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典梵本与义净译本的“母本”有密切关系,可以用作考察义净译本的梵汉对勘的语料。通过梵汉对勘、与前代译经中的相关词语或语法现象的比较,可以发现义净译本中存在多种省译现象,有些是基于梵本原典中的省略,有些则是翻译过程中由汉语的写作习惯或语法因素造成的;探究梵汉句型的表达差异及造成这些省略/省译现象的多种原因,有助于准确揭示出义净译经在佛经翻译史上的价值,从而深化对中国佛经翻译史的切实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净 律典译本 汉对勘 省略 省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词汇的梵语-汉语对照翻译及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邝婷婷 曾勇 +7 位作者 王张 程树华 贾敏如 张艺 黄婧 江道峰 陈彦 祝晓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6期1062-1087,共2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方法:提取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API,《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AFI,《印度阿育吠陀处方集》)中阿育吠陀梵语词汇及其英文或拉丁学名...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方法:提取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API,《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AFI,《印度阿育吠陀处方集》)中阿育吠陀梵语词汇及其英文或拉丁学名的对照翻译,并翻译成汉语,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结果:完成《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以梵语字母为序;收载阿育吠陀词汇1 743条,其中医学词汇913条,药学词汇791条,医学和药学共用词汇12条,其它词汇27个。词条均由拉丁体梵语、英语或拉丁学名和汉语三部分组成,其中病名附英文对照,生物种药物名附拉丁学名对照。罗列了阿育吠陀三病素、三果药材、药物的特性和作用的梵语和汉语,总结了阿育吠陀梵语词根;阿育吠陀病名的英译体现了传统医学特色和现代研究水平,但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结论:《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的素材来源可靠,可为我国学者研究阿育吠陀理论和破解处方组成搭建基础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传统医学 阿育吠陀 词汇 汉语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藏3叶婆罗谜字梵语-回鹘语双语《法身经》残片释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范晶晶 彭金章 王海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敦煌研究院藏3叶婆罗谜字梵语-回鹘语双语残片。本文认定这3叶残片所书文本为《法身经》。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布的《法身经》的不同写本进行比较归类,进一步判断这3叶残片属于丝路北道的《法身经》写本系统,与南道的《法身经》写本系统有... 敦煌研究院藏3叶婆罗谜字梵语-回鹘语双语残片。本文认定这3叶残片所书文本为《法身经》。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布的《法身经》的不同写本进行比较归类,进一步判断这3叶残片属于丝路北道的《法身经》写本系统,与南道的《法身经》写本系统有所区别。本文还对残片进行了换写、转写与释读,并参照《法身经》的五个汉译本,对经文的性质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语 婆罗谜字 双语 写本 《法身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算法在梵塔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炼 邓少波 万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8-170,共3页
介绍了启发式搜索A算法及其在梵塔问题中的应用,利用极值方法设计了一种估价函数,提高了搜索效率,减少了搜索量。
关键词 启发式搜索 A算法 塔问题 估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迪克新闻话语结构理论述评 被引量:34
15
作者 丁和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9-203,共5页
荷兰著名学者梵·迪克通过对新闻话语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新闻文本结构分析的基本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新闻格局可以描述为新闻文本的语法结构即总体形式结构,语义宏观结构则是新闻文本的总体内容结构。新闻格局具有自己的基本范... 荷兰著名学者梵·迪克通过对新闻话语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新闻文本结构分析的基本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新闻格局可以描述为新闻文本的语法结构即总体形式结构,语义宏观结构则是新闻文本的总体内容结构。新闻格局具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和组织系统,由此给语义宏观结构提供限制性。语义宏观结构经过宏观规则的作用从语义微观结构转化而来,它有特定的语用策略,从而对新闻报导的话语构建起具体组织作用,同时监控文本的局部和整体的语义连贯。对新闻话语结构的探索,可以促进我们对于新闻话语的规则和运作方式的理解,开拓新闻学术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克 新闻话语 语法结构 语义结构 语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曲“啰哩嗹”与中国戏曲的传播 被引量:23
16
作者 康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7,共8页
本文对戏曲中普遍使用的“口罗哩口连”的来源、使用场合及其与戏曲传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指出 :“口罗哩口连”是梵曲 ,最迟晋时已传入中原 ;它一般在祭戏神时、婚恋场合、乞讨时、烘托气氛时演唱 ;元代的“口罗哩回回”———吉普赛... 本文对戏曲中普遍使用的“口罗哩口连”的来源、使用场合及其与戏曲传播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指出 :“口罗哩口连”是梵曲 ,最迟晋时已传入中原 ;它一般在祭戏神时、婚恋场合、乞讨时、烘托气氛时演唱 ;元代的“口罗哩回回”———吉普赛人 ,其波斯发音Luri,也有乞讨和婚恋的意思 ;宋元时的路歧人在诸多方面与口罗哩人相似 ,路歧应是Luri的另一种译法 ;路歧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哩连 中国 戏曲 传播历史 莲花落 路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对话:梵语诗学、比较诗学及其他——访中、印梵语诗学专家 被引量:7
17
作者 尹锡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印度沙达尔.帕特尔(Sardar Patel)大学梵语研究生系主任Ajit I.Thakur(塔库尔)先生是印度著名的梵语诗学专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梵语诗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他是目前印度学界大力倡导以梵语诗学为工具阐释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学... 印度沙达尔.帕特尔(Sardar Patel)大学梵语研究生系主任Ajit I.Thakur(塔库尔)先生是印度著名的梵语诗学专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梵语诗学理论的学术专著。他是目前印度学界大力倡导以梵语诗学为工具阐释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学者之一,并且他还身体力行之。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黄宝生先生是中国目前惟一健在的梵语诗学专家,他曾经出版《印度古典诗学》等专著,发表《禅和韵》、《印度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文论》等论文。黄宝生先生在引进和介绍印度梵语诗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本访谈录涉及梵语诗学价值的现代评价、梵语诗学的现代运用、东方经典文学的文化阐释,也涉及到当前中国比较诗学界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反映了当前中印学者对一些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的思考,也是一种自觉的中印学者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诗学 语批评 西方文学 西方诗学 比较诗学 中国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城市历史景观研究10年综述——缅怀吴瑞梵先生 被引量:41
18
作者 刘祎绯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自2005年首次提出至今恰满10年。首先梳理了该理论不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性基础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的3份文件,指出"景观"始终是城市历史景观理念阐发所关注... "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自2005年首次提出至今恰满10年。首先梳理了该理论不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性基础文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布的3份文件,指出"景观"始终是城市历史景观理念阐发所关注的核心,是遗产保护对接城市发展的重要桥梁,并以其为节点,将中国相关文献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早期以介绍和溯源为主的阶段,中期的多元化丰富化阶段,以及近期的实践性和建构性阶段。最后归纳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在遗产保护领域引入景观语言的重要意义。兼怀在"城市历史景观"的建构与推广事业上功勋卓著的吴瑞梵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吴瑞 城市历史景观(历史性城市景观) 研究综述 中国 景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天劝请图像考释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宝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西秦壁画梵天劝请,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说法图。本文认为该图像内容是梵天劝请释迦说法图。梵天劝请源于印度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中,都是梵天与帝释天侍于释迦两侧,而本图则是梵天单一跪拜求请,更接近佛经的描述。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天劝请 帝释天 犍陀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天火罗九曜》考释及其撰写年代和作者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钮卫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9,共11页
首先分析了密教经典《梵天火罗九曜》的性质、内容、构成等,证实其为一部包含不少印度天文学内容的典型密教占星术经典。然后根据经文中提供的相关证据,用天文方法推算了该经的写作年代不晚于公元751年。并推断该经正文的主要内容极有... 首先分析了密教经典《梵天火罗九曜》的性质、内容、构成等,证实其为一部包含不少印度天文学内容的典型密教占星术经典。然后根据经文中提供的相关证据,用天文方法推算了该经的写作年代不晚于公元751年。并推断该经正文的主要内容极有可能出自一行的手笔或传授,但部分内容出于后人补述。另外,还对该经作为天文学在不同文化之间传播和融合之证据的重要意义做了深入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火罗九曜》 印度天文学 传播 年代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