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向宁 葛文彬 +2 位作者 黄润秋 唐川 李胜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笔者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工程区岸坡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环境演化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评价思想和原理.初步探讨了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笔者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工程区岸坡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环境演化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评价思想和原理.初步探讨了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初步提出以斜坡(岸坡)稳定性评价子系统、水土流失与水库淤积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演化评价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子系统等四大类子系统为主干的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初步建立了四大类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方法与成果表达方式,供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 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1年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姚治君 姜丽光 +2 位作者 吴珊珊 刘兆飞 王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基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区10个气象站1956-2011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 小波分析法和 R/ S 分析法对多年降水和季节降水变化及其趋势、周期和持续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56-2011年降水量呈波动... 基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区10个气象站1956-2011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 小波分析法和 R/ S 分析法对多年降水和季节降水变化及其趋势、周期和持续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56-2011年降水量呈波动式下降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338 mm/ a;季节降水中除春季呈微小上升趋势外,夏、秋和冬季均呈下降趋势,且空间差异明显;夏、秋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1.1%,尤以夏季为主导,占57.4%;年降水存在1~2 a、4 a 、8 a 、14 a和31 a 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8 a 的周期尤为明显,通过90%置信水平检验;研究区降水序列总体上存在明显的 Hurst 现象,具有持续性特征,未来降水仍会维持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 降水量时空分布 线性倾向估计 小波分析 R 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生境累积影响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波 黄薇 杨丽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30,共4页
我国当前大多数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已引起比较严重的水生境问题,而以往水电工程对水生境的影响一般只对单个工程来考虑,迫切需要进行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生境的累积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对国内外累积影响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提出水生... 我国当前大多数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已引起比较严重的水生境问题,而以往水电工程对水生境的影响一般只对单个工程来考虑,迫切需要进行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生境的累积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对国内外累积影响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提出水生境研究的特点,提出对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生境的累积影响研究的方法框架,为水生境累积影响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开发 水资源保护 水生境 累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水电开发下黄河上游龙-刘河段DOC时空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巍 王嘉玮 +3 位作者 刘挺 王浩 李琛 周孝德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4,共9页
针对梯级水电开发影响下河流生源物质循环的科学问题,选取黄河上游梯级开发河段(龙羊峡-刘家峡段,共5个水库)为研究区域,以溶解性有机碳(DOC)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采样监测方法分析DOC以及理化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基于静态箱式算法... 针对梯级水电开发影响下河流生源物质循环的科学问题,选取黄河上游梯级开发河段(龙羊峡-刘家峡段,共5个水库)为研究区域,以溶解性有机碳(DOC)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采样监测方法分析DOC以及理化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基于静态箱式算法模型估算各水库DOC的输移通量。结果表明:DOC及常规理化指标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DOC浓度呈现汛期(5.37~7.00 mg/L)高于非汛期(2.90~5.56 mg/L)的特征,汛期由于水库出现垂向水温分层现象,DOC在沿水深垂直方向上呈波动变化。在采样年里,龙羊峡-刘家峡段DOC的年输入通量为258.53 kt,年输出通量为192.23 kt,拦截率为25.6%,具有拦截效应的水库为龙羊峡、公伯峡和刘家峡,其余水库为输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碳 输移通量 梯级水电开发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级水电开发的水文预报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成涛 何朝晖 丁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25,共4页
针对流域大型梯级水电开发过程中的水文预报难题,提出了转换预报方法的思路。即从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对水电站建设期水位预报的水位-流量关系法、水位系数法和调洪演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根据水电开发不同阶段造成... 针对流域大型梯级水电开发过程中的水文预报难题,提出了转换预报方法的思路。即从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情况出发,对水电站建设期水位预报的水位-流量关系法、水位系数法和调洪演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根据水电开发不同阶段造成的河道和下垫面的改变情势,提出了水文预报模型方案的相应转变措施。同时还分析了流域各梯级电站处于不同阶段水文预报各环节的逻辑关系,并给出了具体的工作流程结构。研究结论有助于实现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和洪水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预报 预报方案 梯级水电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随机环境下的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评估
6
作者 王宇亮 李延来 吴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52-2560,共9页
模糊随机环境下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的评估是水电开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风险评估过程中专家评估的非理性特征和模糊随机性,提出模糊随机环境下考虑专家非理性行为的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评估方法:首先,利用... 模糊随机环境下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的评估是水电开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风险评估过程中专家评估的非理性特征和模糊随机性,提出模糊随机环境下考虑专家非理性行为的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三角模糊随机变量和灰色关联深度系数建立一个相应于任意一个专家的极大熵模型,以获得该专家的各个评估指标权重;其次,根据偏差的最小化原理建立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以估计不同专家对流域梯形水电开发备选方案评估的权重;最后,利用累积前景理论获取各个备选方案的综合前景效用值,以确定最优的备选方案。通过实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梯级水电开发 累积前景理论 模糊随机多属性群决策 方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及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和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古作良 任尚万 高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4,共5页
元江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水力发电重要开发流域,截至2030年将拟建11个梯级水坝,这可能会大幅改变元江的径流状况;该流域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较大,影响降雨量、温度和水流条件等,进而对水域中的生物群落造成影响,这将进一步扩大已存在的生态风... 元江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水力发电重要开发流域,截至2030年将拟建11个梯级水坝,这可能会大幅改变元江的径流状况;该流域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较大,影响降雨量、温度和水流条件等,进而对水域中的生物群落造成影响,这将进一步扩大已存在的生态风险。采用基于CMIP5GCM预测方法的土壤-水评估模型(SWAT)模拟和预测了梯级水电开发、气候变化及二者同时出现等多种场景下河流径流的变化情况。采用PHABSIM模型对河流水文条件与鱼类栖息地生态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并使用相对变化率评估了梯级水电开发、气候变化及二者耦合作用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开发 气候变化 BCSD缩尺 SWAT水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委组织开展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水电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工作
8
作者 长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17,共1页
2016年8月21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成都市召开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水电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长江水利委员会夏仲平副总工程师,以及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办公室、规计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四川省水... 2016年8月21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成都市召开金沙江上游(川藏段)梯级水电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会。参加会议的有长江水利委员会夏仲平副总工程师,以及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办公室、规计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四川省水利厅、德格县水务局、稻城县水务局,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水资源论证 长江水利委员会 梯级水电开发 四川省水利厅 水务局 流域水资源保护 自治区水利厅 华电 副总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开发生态保护关键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少荣 王小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54-56,84,共4页
金沙江下游为干旱河谷区,其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为此,建设单位坚持"绿色水电"理念,探索和实践了全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整体规划施工区景观,采用集流、节水保墒... 金沙江下游为干旱河谷区,其水电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为此,建设单位坚持"绿色水电"理念,探索和实践了全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整体规划施工区景观,采用集流、节水保墒、植物化学抗旱、植被混凝土等技术解决了干旱河谷区树种移植与迹地绿化难题,构建了"生态园林式"电站。对珍稀、特有鱼类开展了自然保护区为主,库区支流及库尾流水江段为辅的鱼类栖息地保护,并通过鱼类增殖放流、分层取水及生态调度措施进一步减缓对鱼类影响。贯穿于金沙江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技术创新与实践,使得水电开发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珍稀鱼类 水电梯级开发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累积效应研究方法综述
10
作者 敖燕辉 庄艺玲 +1 位作者 顾凯业 车慧楠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696,共9页
为探究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累积效应方法的发展方向,对累积效应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概念、组成、特征和方法等方面,并回顾了累积效应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定义累积效应必须包括的核心内容。对国内外累积效应研究现状进行梳... 为探究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累积效应方法的发展方向,对累积效应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概念、组成、特征和方法等方面,并回顾了累积效应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定义累积效应必须包括的核心内容。对国内外累积效应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10种关于环境累积效应评价的方法。以天全河流域和洮河干流中游段为例,分析累积效应在我国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中的应用和实际案例。累积效应研究备受关注,预计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需求将显著增加,进而提出了未来累积效应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梯级开发 累积效应 评价方法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共赢的典范 黄河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生态保护修复成果显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权全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步入快车道。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在龙羊峡、羊曲、班多等水电站建设中投入巨额环保资金,与多家...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步入快车道。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在龙羊峡、羊曲、班多等水电站建设中投入巨额环保资金,与多家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成功突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技术体系,保护并修复了冷水鱼类栖息地,实现了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开发 生态保护 科研机构 水电站建设 水电梯级开发 鱼类栖息地 共赢 环保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兰芬 陈凯麒 +1 位作者 张士杰 刘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73-180,共8页
从流域开发对河流水温结构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库水温结构进行研究,同时,对梯级电站下泄水温的累积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坝大库对河流水温改变大,对水温累积影响的贡献大... 从流域开发对河流水温结构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库水温结构进行研究,同时,对梯级电站下泄水温的累积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坝大库对河流水温改变大,对水温累积影响的贡献大;流域开发程度越高,累积影响越大,5个梯级比3个梯级累积影响大。这一定量研究成果体现了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和群体效应,可推进梯级水电站对河流水温影响的研究进程,并为研究大型电站运行减缓下泄低温水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流域 梯级水电开发 水温结构 水温累积影响 下泄低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曲河水电梯级开发的生态价值损益比较分析
13
作者 马鹏刚 刘康 郭艺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5-269,285,共6页
水电开发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对其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生态环境价值损益分析在统一量纲下,将结果利用货币形式表达出来,实现水电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可为工程决策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以那... 水电开发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对其环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生态环境价值损益分析在统一量纲下,将结果利用货币形式表达出来,实现水电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可为工程决策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以那曲河2种方案的梯级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为例,筛选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流域内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成本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那曲河2种方案梯级水电开发带来的直接生态环境价值分别为1.05×108元/a和1.46×108元/a,能源替代的间接生态环境价值分别为5.13×107元/a和5.04×107元/a,而生态环境成本价值则为9.40×107元/a和9.73×107元/a。2种方案直接环境价值和生态环境成本的比值为1.1∶1和1.5∶1,说明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效益大于成本,且方案2优于方案1。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价值的评价方法还不成熟,且评价指标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别,只能为水电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开发 生态价值效益 生态环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电开发利益相关者分析
14
作者 王新宇 朱小康 傅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767-9782,共16页
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有重要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区、水电企业和周边的农牧民构成了流域水电开发的利益主体。准确识别这些利益相关者在流域水电开发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建立和执行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大多对利益相... 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有重要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区、水电企业和周边的农牧民构成了流域水电开发的利益主体。准确识别这些利益相关者在流域水电开发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建立和执行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大多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划分,定量分析侧重在经济损益,未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西藏自治区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评估了与水电开发关系密切的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和洪水缓解服务。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在水电开发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内部的中心性与凝聚子群,揭示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网络结构和联系强度。结果表明:(1)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和嘉黎县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供给区,位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社会网络的中心,中心度分别为1.75、1.48和1.30。(2)直孔水电站和旁多水电站处于三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网络中心,中心度、中心势最高,分别为0.37和0.35、0.41和0.38。(3)甘曲村和宁布村位于农牧民对水电开发影响感知的社会网络中心,中心度分别为3.54和2.41。本研究通过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清楚地描绘了拉萨河流域水电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为制定水电开发的生态补偿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梯级水电开发 社会网络分析 影响感知 拉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境内乌江水电梯级开发联合生态调度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吕巍 王浩 +1 位作者 殷峻暹 朱心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8-927,共10页
为保护乌江干流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双赢,进行乌江水电梯级开发联合生态调度。分析计算了乌江主要生态控制断面洪家渡、乌江渡和思林的最小、适宜及理想生态流量过程;构建了乌江干流梯级水电站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 为保护乌江干流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水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双赢,进行乌江水电梯级开发联合生态调度。分析计算了乌江主要生态控制断面洪家渡、乌江渡和思林的最小、适宜及理想生态流量过程;构建了乌江干流梯级水电站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其进行求解。计算得到乌江干流9座水库多年平均发电量和典型年年发电量、3个主要控制断面的生态用水保证率及其典型年水库调度过程。结果表明,通过乌江干流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在保证水电站防洪安全和发电效益正常发挥的同时,可提高乌江干流生态流量保证率;对于偏枯年和枯水年,即使通过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其理想生态流量用水需求也难以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水电梯级开发 乌江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以白龙江干流(沙川坝—苗家坝河段)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业庆 胡雅杰 +2 位作者 孙继成 朱锡芬 朱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2-47,53,共7页
以白龙江流域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二级分类数据为数据源,辅助以2007年实地调查GPS地面点和其他数据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白龙江干流沙川坝—苗家坝河段的遥感影像图和土地利用图进行解译校正,在ArcGIS 9.2系统软件的支持下,... 以白龙江流域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二级分类数据为数据源,辅助以2007年实地调查GPS地面点和其他数据资料,利用ERDAS软件对白龙江干流沙川坝—苗家坝河段的遥感影像图和土地利用图进行解译校正,在ArcGIS 9.2系统软件的支持下,计算并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景观空间格局,得到白龙江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为现状条件下生态环境属于良的范畴(EQI=55.82),规划的实施将提高景观破碎度,使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梯级开发 生态环境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梯级开发对乌江流域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艳娜 伍志 +1 位作者 李海 张虎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6-179,共4页
调查研究了乌江流域贵州段5个水库上游来水、库区、坝下浮游植物的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结果显示,库区较电站上游来水浮游植物种类增加,其中绿藻门、蓝藻门种类增加较多,硅藻门种类仍然是水库库区的主要种类,库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分... 调查研究了乌江流域贵州段5个水库上游来水、库区、坝下浮游植物的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结果显示,库区较电站上游来水浮游植物种类增加,其中绿藻门、蓝藻门种类增加较多,硅藻门种类仍然是水库库区的主要种类,库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上游来水的2.06倍和1.77倍。库区浮游植物数量的增加幅度与水库调节能力、水体营养负荷及库区周边环境等因素有关。索风营水库为日调节型水库,水文情势较原河流变化较小,库区浮游植物增加幅度较小,而洪家渡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差异很大,库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较上游来水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水电梯级开发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柏山 李海燕 周培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6-22,54,共8页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然而水电梯级开发与流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汉江流域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评估汉江水电梯级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已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构建... 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然而水电梯级开发与流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汉江流域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评估汉江水电梯级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已成为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专家评分法对指标进行量化,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汉江干流梯级的逐步建成,汉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利用SPSS将标准化后的各个水电开发阶段的压力指数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以诱发地震等级、河流断面宽深比等为因素的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方程。该方程可为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 PSR模型 水电梯级开发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定量分析水电梯级开发对流域植被环境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波 张秋文 +1 位作者 董亚东 胡海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针对水电梯级开发将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并引起流域植被环境的变化,以湖北省清江流域为例.采用基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的像元分解模型和TM/ETM+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域水电梯级开发不同时期的植被环境态变化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 针对水电梯级开发将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并引起流域植被环境的变化,以湖北省清江流域为例.采用基于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的像元分解模型和TM/ETM+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域水电梯级开发不同时期的植被环境态变化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该法有效可行,且水电梯级开发对清江流域植被境的影响较大,1987~2004年清江中下游的植被环境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梯级开发 植被环境 遥感 NDVI 像元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天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景观效应与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夫凯 崔明 +3 位作者 周金星 王昭艳 马国青 方健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2,共7页
为评价通天河干流水电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数字影像和野外调查等基础数据,以"3S"技术为支撑,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安全指数等方法对通天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引起的陆地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电... 为评价通天河干流水电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数字影像和野外调查等基础数据,以"3S"技术为支撑,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安全指数等方法对通天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引起的陆地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电梯级开发后流域内水体面积增加300.72 km^2,草地面积减少296.80 km^2,主要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格局未产生明显变化;流域景观格局中的优势景观类型为草地,其次为裸地和林地,在景观格局水平上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优势度增加,同时景观多样性增加,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水电梯级开发未对流域内植被生产力和河流两岸物种丰富度造成显著影响,水电站建成后植被生产力值减小1.83×105t/a,仅占区域原植被生产力值的0.78%;水电梯级开发后流域总体生态安全指数为0.819,较开发前增大0.001,流域生态安全指数总体维持较高水平。通天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后流域景观格局、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性质未发生改变,未对流域生态环境与安全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梯级开发 环境影响 景观效应 生态安全 通天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