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极铁磁场一阶和二阶梯度指数修正
1
作者 王荣文 唐兵 +5 位作者 马瑞刚 姜冲 马鹰俊 陈立华 崔保群 蒋渭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7-580,共4页
本文采用表面修正线圈对二极铁磁场一阶(α线圈)和二阶(β线圈)指数进行修正。当分别通电流I=3 A时,α=0.052、β=0.27。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符合得很好,α值相差约1%,β值相差约2%。
关键词 磁铁 梯度指数 修正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梯度指数的肺结节假阳性筛除方法
2
作者 曹蕾 张煜 +1 位作者 路利军 陈武凡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8,12,共3页
针对肺结节自动检测中假阳性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筛除方法。采用基于径向梯度指数的方法降低假阳性率,生成CT图像的基于径向梯度指数图,设定基于径向梯度指数滤波器滤除假阳性结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肺结节自... 针对肺结节自动检测中假阳性率高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筛除方法。采用基于径向梯度指数的方法降低假阳性率,生成CT图像的基于径向梯度指数图,设定基于径向梯度指数滤波器滤除假阳性结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肺结节自动检测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径向梯度指数 假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梯度和凸组合的稀疏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郭莹 侯明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4-900,共7页
在稀疏自适应滤波器算法中,改进的比例仿射投影算法(IPAPA)对于回声消除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为它结合了仿射投影算法(APA)良好的收敛特性和改进的比例归一化最小均方(IPNLMS)算法的增益因子。尽管对于稀疏的回声路径,其性能改善是比... 在稀疏自适应滤波器算法中,改进的比例仿射投影算法(IPAPA)对于回声消除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为它结合了仿射投影算法(APA)良好的收敛特性和改进的比例归一化最小均方(IPNLMS)算法的增益因子。尽管对于稀疏的回声路径,其性能改善是比较显著的,但在参数选择方面仍然受到一些制约。采用组合方案将2个独立的IPAPA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进行自适应组合,使得参数选择更加简单,不仅可以缓解收敛速度与稳态失调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增加其对系统的不同稀疏特性的适应性。另外,由于在每一个瞬间组合系数的正确估计决定了组合方案的优劣,因此在研究其迭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指数梯度(EG)的组合系数更新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梯度 自适应滤波 凸组合 稀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梯度半无限介质中波的传播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在林 黑宝平 王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10,共4页
为了解无限介质中波的传播特性,研究特殊速度梯度的半无限非均匀介质中声波的传播。基于点源声波特殊性,给出适当边界条件,并对波动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后变量分离处理,通过对Bessel方程求解获得速度势函数的积分表达式。该方法可为大... 为了解无限介质中波的传播特性,研究特殊速度梯度的半无限非均匀介质中声波的传播。基于点源声波特殊性,给出适当边界条件,并对波动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后变量分离处理,通过对Bessel方程求解获得速度势函数的积分表达式。该方法可为大气层中声波、电磁波传播及地震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梯度介质 波动方程 分离变量 速度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自适应学习速率的矩阵指数梯度在线量子态估计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丛爽 汪涛 张坤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8-1196,共9页
针对连续弱测量中存在高斯噪声的情况,提出一种带有自适应学习速率的矩阵指数梯度在线量子态估计算法.将量子态估计问题转化为含量子约束的凸优化问题,通过引入Von Neumann散度(量子相对熵),在一阶最优条件下,推导出指数型的量子态迭代... 针对连续弱测量中存在高斯噪声的情况,提出一种带有自适应学习速率的矩阵指数梯度在线量子态估计算法.将量子态估计问题转化为含量子约束的凸优化问题,通过引入Von Neumann散度(量子相对熵),在一阶最优条件下,推导出指数型的量子态迭代公式,保证量子态密度矩阵的半正定性.再通过对迭代结果进行迹为1的投影,得到最终的量子态估计值.同时在迭代公式中设计自适应的学习速率,进一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将所提出的算法分别在1,2,3和4个量子位系统上,进行了在线量子态估计的数值仿真实验,并与现有的在线量子态估计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快速收敛性,以及更高的状态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态在线估计 连续弱测量 矩阵指数梯度算法 自适应学习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频率精确解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昊 程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6,113,共7页
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状态空间传递矩阵方程。通过传递矩阵法计算了多种边界条件下结构固有频率的精确解,并与解析解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梯度参数对结构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的影... 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状态空间传递矩阵方程。通过传递矩阵法计算了多种边界条件下结构固有频率的精确解,并与解析解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梯度参数对结构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的影响,该计算结果表明频率与材料梯度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是连续光滑的,并未出现部分文献中的跳跃现象,并且采用有限元法该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比不同梁理论的计算结果,定量的分析了剪切刚度和转动惯量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晰,降低问题求解难度的同时可以减少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变量 传递矩阵法 固有频率 功能梯度材料 指数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基指数分布梯度熔覆层低应力多碰趋表效应
7
作者 孔茗 沈玲琳 石世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4-248,共5页
目的研究在低应力多碰条件下,在零件表面激光熔覆制备指数分布梯度涂层的效应。方法采用网格坐标划分法,在低应力条件下通过对Ni基指数分布梯度熔覆层的0Cr18Ni9试件进行多碰试验,获取变形数据,计算获得变形率,绘制规律曲线。借助工具... 目的研究在低应力多碰条件下,在零件表面激光熔覆制备指数分布梯度涂层的效应。方法采用网格坐标划分法,在低应力条件下通过对Ni基指数分布梯度熔覆层的0Cr18Ni9试件进行多碰试验,获取变形数据,计算获得变形率,绘制规律曲线。借助工具显微镜,获得碰撞前后组织金相图。结果采用的碰撞应力仅有115 MPa,远低于涂层材料与基体的静压缩屈服强度,但指数分布的梯度涂层发生了可测的塑性变形,第一网格层变形率最为明显,达到了18.97%,第二网格层变形率为15.03%,靠近基体的最后一个网格层的变形率为0.29%,可以表明指数分布梯度涂层在低应力多碰后的形变具有"趋表效应"。基体的形变情况与梯度涂层的形变基本一致,从距表面6 mm处开始,涂层与基体结合处由于有瞬间激光高温熔覆,出现了应变的突变现象,宏观塑性变形增大,变形率突增到3.92%,但基体的形变总的来说也符合"趋表效应"。同时借助金相图看到的晶体滑移现象也证实了这一点。结论在低应力多碰作用后,试件表层的累积变形量最大,随着涂层深度的增加梯度减小,表明具有"趋表效应",同时抗多冲形变的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梯度涂层 多次碰撞 网格坐标法 变形率 趋表 组织金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投资组合选择的半指数梯度策略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婉婷 朱燕 黄定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62-2467,共6页
针对传统投资组合策略的高频资产配置调整产生高额交易成本从而导致最终收益不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与在线学习理论的半指数梯度投资组合(SEG)策略。该策略对投资期进行划分,通过控制投资期内的交易量来降低交易成本。首先,基于... 针对传统投资组合策略的高频资产配置调整产生高额交易成本从而导致最终收益不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与在线学习理论的半指数梯度投资组合(SEG)策略。该策略对投资期进行划分,通过控制投资期内的交易量来降低交易成本。首先,基于仅在每段分割的初始期调整投资组合而其余时间不进行交易这一投资方式来建立SEG策略模型,并结合收益损失构造目标函数;其次,利用因子图算法求解投资组合迭代更新的闭式解,并证明该策略累积资产收益的损失上界,从理论上保证算法的收益性能。在纽约交易所等多个数据集上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策略在交易成本存在时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收益,证实了该策略对于交易成本的不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在线学习 投资组合选择 指数梯度策略 因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对BPL地波时号的影响
9
作者 冯博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7-82,共6页
本文讨论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分布值及其对BPL地波时号的二次相位因子的影响.采用了我国102个高空气象站十年的实测资料,求得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月平均值.根据这些数值绘制了春秋季、夏季和冬季的《中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分... 本文讨论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分布值及其对BPL地波时号的二次相位因子的影响.采用了我国102个高空气象站十年的实测资料,求得了我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的月平均值.根据这些数值绘制了春秋季、夏季和冬季的《中国大气折射指数梯度分布图》.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地波时延预测值与地波时延的实测值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修正值比标准大气的修正数据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 二次相位因子 BPL地波时号 时延测量 场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昊 程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为了获得功能梯度材料的高精度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基于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通过分析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影响,采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贡献... 为了获得功能梯度材料的高精度损伤识别方法,本文基于动力学方法,通过对状态空间变量进行变量替换,求得了沿轴向指数分布的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传递矩阵,通过分析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影响,采用扭转弹簧模拟裂纹对结构局部柔度的贡献,建立了功能梯度Timoshenko梁的表面裂纹传递矩阵,并且推导了复杂边界条件下多跨梁的理论模型。通过将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单一目标函数优化问题,并将增广拉格朗日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相结合对结构进行损伤识别。计算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快等特点,且适用于复杂边界条件下多损伤模型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传递矩阵法 损伤识别 功能梯度材料 指数梯度 复杂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电源稳定助增效应的电压修正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方案 被引量:18
11
作者 喻锟 林湘宁 +4 位作者 李浩 赵航 李正天 黄景光 薄志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6-726,共11页
为解决由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助增效应导致传统保护方案难以同时满足选择性和灵敏性要求的难题,从理论上揭示DG接入前后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行为特性随故障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分析DG接入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为解决由于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助增效应导致传统保护方案难以同时满足选择性和灵敏性要求的难题,从理论上揭示DG接入前后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行为特性随故障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分析DG接入对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性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高灵敏性的电压修正反时限过电流(voltage correction based inverse-time overcurrent,VCITO)保护方案,利用故障下电网电压的自然分布与测量电压随故障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构造电压修正因子与电压梯度指数对反时限特性曲线进行修正。VCITO保护方案基于保护本地信息整定动作时间,在确保保护选择性的同时实现速动性最优化。利用PSCAD/EMTDC建立典型35k V含DG电网模型对VCITO保护方案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解决传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在DG接入场景中存在的选择性失配与速动性弱化问题,且具有较强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保护选择性 电压修正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电压修正因子 电压梯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许尔琪 张红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3-1702,共10页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受复杂地形影响,以往大尺度研究皆是对整个研究区地形特征进行统计,局部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和差异研究较少。本文以黔桂喀斯特山地为例,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垂直梯度指数,刻画和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垂直分布... 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受复杂地形影响,以往大尺度研究皆是对整个研究区地形特征进行统计,局部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特征和差异研究较少。本文以黔桂喀斯特山地为例,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垂直梯度指数,刻画和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喀斯特山地土地利用的净变化面积较小,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剧烈。耕地被建设用地挤占,林地和草地又被开垦为耕地;生态恢复工程使得林地、草地和水域等明显增加。增加和减少的耕地在垂直分布上明显错位,减少耕地主要分布于低海拔(0-200m)和缓坡度(0°-5°)区域,而增加耕地主要位于高海拔(600-1 400 m)和陡坡(8°-25°)区域;增加和减少的林地和草地在分布上相互对应,分别在800-1 400 m和8°-25°出现峰值;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多位于低海拔(0-800m)和缓坡度(0°-5°)区域。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垂直梯度指数发现,尽管2000—2010年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集中在最低海拔和最缓坡度等级,但局部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趋近于相对更高海拔和陡坡区域分布。有限土地资源使得喀斯特山区有向高海拔、陡坡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开发的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垂直梯度指数,既可进一步支撑采用全局统计分析方法结论,也可分析和挖掘土地利用变化垂直分布特征的局部相对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海拔分布 坡度分布 垂直梯度指数 喀斯特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反演大气比湿廓线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康远 阮征 +2 位作者 魏鸣 葛润生 董保举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15,共9页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 基于湍流散射理论,运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PR)联合RASS(Radio Acoustic Sounding System),GPS/PWV(Global Position System/Precipitable Water Vapor)进行全遥感系统的大气比湿廓线反演试验,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2011年8—9月云南大理综合探测试验数据的反演结果与探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PR联合探空的温度廓线和起始边界比湿(q_0)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相比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标准差为0.84 g·kg^(-1),误差随高度增加呈递增趋势;WPR联合RASS,GPS/PWV数据反演大气比湿廓线,与探空大气比湿廓线的标准差为0.85 g·kg^(-1)。参加反演的数据中,折射指数结构常数C_n^2与谱宽σ_(turb)~2对反演影响最大,反演算法中大气折射指数梯度M符号的判断对反演精度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大气比湿廓线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 折射指数结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大气环境预测海上微波传播损耗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红光 韩杰 +1 位作者 王波 吴振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7-461,共5页
针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应用于电磁波传播预测的性能,比较数值模拟和无线电探空剖面,计算并对比以两者为输入的路径损耗。对于近地面1km大气修正折射率梯度,两者间误差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4M/km和16.6M/km。通过在典型频点上的传播计算,... 针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应用于电磁波传播预测的性能,比较数值模拟和无线电探空剖面,计算并对比以两者为输入的路径损耗。对于近地面1km大气修正折射率梯度,两者间误差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4M/km和16.6M/km。通过在典型频点上的传播计算,发现频率较低或距离较近时,路径传播损耗误差较小,随着频率或距离的增加,误差逐渐增大。结果表明了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在海上电波传播特性预测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指数梯度 第五代中尺度数值模式 抛物方程 路径传播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NTO优化工具在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靶区外剂量跌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黎桂华 朱志鹏 +3 位作者 郑莲容 黄继钦 张新 祖之新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7-604,共8页
为研究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中正常组织目标(Normal Tissue Objective, NTO)优化工具参数,对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靶区覆盖剂量和靶区外剂量跌落梯度指数(Gradiet Index, GI)的影响,本研究对10例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 为研究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中正常组织目标(Normal Tissue Objective, NTO)优化工具参数,对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靶区覆盖剂量和靶区外剂量跌落梯度指数(Gradiet Index, GI)的影响,本研究对10例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设计两种类型计划。第1种添加NTO优化工具但不添加环优化条件,共得到360个计划,为参考计划;第2种添加环优化条件但不添加NTO优化条件,总共10个计划,为标准计划。所有计划最后剂量归一为100%处方剂量覆盖90%靶区体积。比较两种类型计划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 CI)、靶区外剂量跌落梯度指数、靶区最大剂量(Dmax)、实际治疗时间和计划临床合格率。结果表明,当NTO优化工具参数Fall-off为0.5或者1,Priority为500、700和999时,计划的GI值相似(P>0.05),但是小于其他Fall-off和Priority的GI值(P<0.05);Fall-off和Priority对CI值大小和实际治疗时间没有影响(P>0.05);随着Priority增加,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Dmax增加(P<0.05)。参考计划的临床合格率最高为70%。与标准计划相比,最合适NTO优化工具参数计划(Priority、Fall-off分别为500和0.5)的GI值更低(3.449 vs 3.655,P=0.000,Z=-5.534),实际治疗时间没有差异(2.65 min vs 2.32 min,P=0.063,Z=0.832),PTV Dmax偏大(132.1%vs 128.8%,P=0.002,Z=4.214),CI偏大(0.911 vs 0.879,P=0.151,Z=0.984)。综上所述,在计划可通过情况下,当NTO优化工具中参数Distance from Target Border设置为0.2 cm, Start Dose设置为91%处方剂量,End Dose设置为49.4%处方剂量,Fall-off和Priority分别设置为0.5和500时,脊柱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计划能够实现较好的靶区剂量适形度、更低的剂量梯度指数以及合适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正常组织目标优化工具 梯度指数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试井分析及产能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奇斌 张同义 杨勇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6,共3页
通过低渗透油田试井技术的研究可以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大量有用信息,对优化调整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在详细研究前人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困扰低渗油田试井解释的三大难题:交接面存在附加阻力、存在启... 通过低渗透油田试井技术的研究可以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大量有用信息,对优化调整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在详细研究前人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困扰低渗油田试井解释的三大难题:交接面存在附加阻力、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及指数型压力梯度的试井模型及其解析解,并给出了试井理论曲线特征,为低渗透油田试井资料的解释及产能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交接面 附加阻力 启动压力梯度 指数型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阵风锋类型与产生机制分析及其主观识别方法 被引量:36
17
作者 席宝珠 俞小鼎 +1 位作者 孙力 许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我国学者对阵风锋所开展的相关研究,阐明了阵风锋的空间结构、类型及其特征,探讨了阵风锋窄带回波的形成机制,提出了阵风锋的主观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从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可将阵风锋分为两类,一类是雷暴母体静止型阵风锋... 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我国学者对阵风锋所开展的相关研究,阐明了阵风锋的空间结构、类型及其特征,探讨了阵风锋窄带回波的形成机制,提出了阵风锋的主观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从雷达探测资料分析,可将阵风锋分为两类,一类是雷暴母体静止型阵风锋,一类是雷暴母体运动型阵风锋,而前者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子类型。阵风锋类型不同,阵风锋对雷暴母体的反馈作用也截然不同。阵风锋窄带回波的形成可概括为两种机制:第一种是大气折射指数梯度脉动导致的布拉格散射(Bragg Scattering),第二种是由昆虫对雷达波的粒子散射(Particle Scattering)导致。利用阵风锋雷达强度和径向速度回波特征,可以识别阵风锋的位置和范围,并对其外推做出预报。由于阵风锋是低层大气现象,所以需要应用较低仰角的雷达资料来识别。利用阵风锋雷达回波特征,配合气象卫星高分辨率可见光云图上呈现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弧状云线的变化,结合地面中尺度观测网资料,可以综合识别阵风锋的形成、发展和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锋 窄带回波 大气折射指数梯度脉动 昆虫散射 雷暴生成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of double-layered soil with non-Darcian flow described by exponent and threshold gradient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传勋 谢康和 +1 位作者 胡安峰 胡白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562-571,共10页
Based on non-Darcian flow law described by exponent and threshold gradient within a double-layered soil, the classic theory of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of double-layered soil was modified to consider the change o... Based on non-Darcian flow law described by exponent and threshold gradient within a double-layered soil, the classic theory of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of double-layered soil was modified to consider the change of vertical total stress with depth and time together.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governing equations,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ere obtained in detail b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hen,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in condition that non-Darcian flow law was degenerated to Dary's law, and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reliable. Finally, consolidation behavior of double-layered soil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olidation rate of double-layered soil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exponent and threshold of non-Darcian flow, and the exponent and threshold gradient of the first soil layer greatly influence the consolidation rate of double-layered soil. The larger the ratio of the equivalent water head of external load to the total thickness of double-layered soil, the larger the rate of the consolidation, and the similitude relationship in classical consolidation theory of double-layered soil is not satisfied. The other consolidation behavior of double-layered soil with non-Darcian flow is the same as that with Darcy's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double-layered soil non-Darcian flow depth dependent vertical total stress timedependent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春末土壤湿度对初夏降水的影响
19
作者 央金卓玛 罗布 卓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50,共11页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春末(5月)土壤湿度与初夏(6月)降水的关系,利用1979—2019年ERA-Interim土壤湿度月平均资料和同时段高原109站观测降水资料,分析了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汛期(5—9月)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末表层(0~28 cm...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春末(5月)土壤湿度与初夏(6月)降水的关系,利用1979—2019年ERA-Interim土壤湿度月平均资料和同时段高原109站观测降水资料,分析了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汛期(5—9月)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末表层(0~28 cm)土壤湿度与高原初夏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空间上土壤湿度南北反向模态对应高原初夏降水的南北偶极子模态,并且存在两个高相关区域;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个反映春末土壤湿度西北与东南梯度的指数(I_(smg)),发现该指数与6月降水南北反向模态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且这种关系从2000年以来更为显著。通过一组I_(smg)加倍的数值敏感性试验,结果得知高原初夏降水正常和偏多年I_(smg)加倍后能够通过增强高原热源,抽吸周边大气向高原中部聚拢,造成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脉一带大气增温增湿、导致降水增加明显,不过这种机制在旱年作用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湿度 初夏降水 土壤湿度梯度指数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