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丸加味调控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吉丽 万朝霞 +3 位作者 周丽 任青玲 尚振中 刘承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痰湿瘀结证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茯丸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味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痰湿瘀结证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桂枝茯丸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Gasdermin家族蛋白D(Gasdermin Family protein D,GSDMD)、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增殖和凋亡基因[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 gene,Bc1-2)]、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①治疗组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经色紫黯/淋漓不尽、经行泄泻、经期出血、经行腹痛评分及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子宫内膜组织GSDMD、Caspase-1、IL-1β、IL-18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子宫内膜组织Ki-67、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19%(32/42)(χ^(2)=4.647,P<0.05)。⑤治疗组不良反应(11.63%,5/43)、复发率(4.65%,2/43)低于对照组33.33%(14/42)、21.43%(9/42)(χ^(2)=5.767,5.308,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能够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可能与抑制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拮抗炎症反应与下调细胞增殖和凋亡基因表达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桂枝茯苓丸 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增殖和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腺肌病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调节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士丹 陈佩佩 +3 位作者 付先芸 魏绍斌 王坤 陈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I0031-I0036,共13页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评价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和波幅。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比GFW干预前后肠道菌群Alpha及Beta多样性变化,筛选差异肠道菌群。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探索GFW干预后肠道代谢产物的变化。对差异菌群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GFW调控AM的可能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HE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形成AM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给予GFW治疗后体外子宫收缩波幅明显降低(P<0.05),收缩频率呈下降趋势。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示3组样本间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模型组样本肠道菌群分布有显著差异,GFW治疗后能一定程度回调AM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AM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调(P<0.01,P<0.01),厚壁菌门、柔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P<0.05)。经GFW干预后,柔壁菌门、支原体属以及肠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P<0.05,P<0.01),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代谢组学筛选结果证实AM模型小鼠具有22种与氧化应激、免疫及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相关的肠道差异代谢物,如前列腺素D_(3)、谷氨酸、色氨酸、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粪胆素等。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验验证结果证实,AM小鼠子宫组织中存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经GFW治疗后ROS及TNF-α的表达水平回调。结论GFW可改善AM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有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桂枝茯苓丸 肠道菌群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指纹图谱和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海华 成焕波 +4 位作者 张营 胡力飞 胡辉 李清安 殷涛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8-52,69,共6页
为建立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PG)和传统饮片汤剂(TS)指纹图谱,并对比分析二者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测定了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为建立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PG)和传统饮片汤剂(TS)指纹图谱,并对比分析二者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对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测定了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二者间的差异。结果显示,15批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汤剂中共标定出16个共有色谱峰,其中7个峰被指认为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40;桂枝茯苓丸中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5种主要成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8、0.9999、0.9998、0.9998,均在测定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中5种主要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2%、97.84%、98.64%、99.44%、98.97%。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5批桂枝茯苓丸标准汤剂样品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在2.86~20.79 mg/g、1.07~2.13 mg/g、9.08~21.19 mg/g、0.49~0.81 mg/g、0.94~2.46 mg/g,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样品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肉桂酸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在15.21~30.09 mg/g、1.94~3.08 mg/g、17.25~37.74 mg/g、0.29~0.37 mg/g、2.37~2.52 mg/g。与传统饮片汤剂相比,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中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较高,肉桂酸含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桂枝茯苓丸配方颗粒较好地保留了原饮片中的绝大多数指标成分,适宜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配方颗粒 传统饮片汤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活性成分常春藤皂苷元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
4
作者 朱胤福 李怡燃 +4 位作者 王奕 黄颖而 龚昆翔 郝文波 孙玲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3-1433,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治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进一步通过实验手段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Genecards、OMIM、TTD、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得桂枝茯苓丸的作用靶点和宫颈癌发病相关...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治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进一步通过实验手段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Genecards、OMIM、TTD、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得桂枝茯苓丸的作用靶点和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靶点。构建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GO生物学过程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v10.0.0构建桂枝茯苓丸治疗宫颈癌的“中药-有效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CB-Dock2软件对药物和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预测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的具体作用靶点。在实验验证部分,采用CCK-8、Western blotting实验体外验证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动物实验中,使用12只雌性BALB/c裸鼠构建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并将其分为2组(DMSO组及用药组,6只/组),用于评估药物体内抗肿瘤活性,并行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评估药物体内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分析显示,桂枝茯苓丸共有338个活性成分,涉及247个作用靶点。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靶点共10127个,通过取交集获得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治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靶点195个。基于节点度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为GABRA1、PTK2、JAK2、HTR3A、GSR和IL-17,并将它们与桂枝茯苓丸的关键前10名活性成分进行后续的分子对接。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常春藤皂苷元,菜油甾醇,豆甾醇等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低的结合能。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显示,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在治疗宫颈癌主要集中在对类固醇激素,氧化应激,脂多糖等生物学过程。常春藤皂苷元在体外和体内都能够表现出抗肿瘤活性,细胞生长受到抑制(P<0.05),同时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动物实验提示,裸鼠皮下瘤体积生长速度更慢(P<0.05),且常春藤皂苷元的体内使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桂枝茯苓丸中的多种有效活性成分可通过多个途径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中,常春藤皂苷元可能通过与JAK2蛋白紧密结合,抑制STAT3磷酸化,进而显著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桂枝茯苓丸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常春藤皂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莉 孙建 +3 位作者 李敏敏 展韶蔚 石洪堂 秦高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择期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27例... 目的探讨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择期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3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予以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所有患者均治疗7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胃肠激素水平、应激反应、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首次排便时间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升高,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MTL、GAS水平较高,VIP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CRP、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及血管阻力指数(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RI)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试验组RI、HOMA-IR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胃肠三针调神针法联合桂枝茯苓丸能有效促进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胃肠激素水平,通过调节机体内炎症指标及应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远期复发率较低,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三针调神针法 桂枝茯苓丸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胃肠功能恢复 应激反应 炎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通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文文 牟一凡 +2 位作者 刘芳媛 李佳 韩凤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3,共5页
桂枝茯苓丸是治妇人癥病的中医经典名方,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其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脑缺血等作用。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少不易诊断,晚期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威... 桂枝茯苓丸是治妇人癥病的中医经典名方,现代研究已经证明其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改善脑缺血等作用。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少不易诊断,晚期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等数据库,从桂枝茯苓丸及其方中单味药主要成分入手,归纳整理了近年来桂枝茯苓丸及其方药主要成分治疗OC的相关通路,发现其主要涉及PI3K/Akt/mTOR、JAK2/STAT3、Wnt/β-catenin、NF-κB、VEGF/VEGFR2、Notch多条信号通路。桂枝茯苓丸通过以上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抗肿瘤血管生成等功效,实现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OC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据,更好地体现出中药复方治疗疾病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桂枝茯苓丸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湿热蕴结证临床观察
7
作者 崔利莎 尚智伟 +1 位作者 冯海瑕 赵冰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究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AV)湿热蕴结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AV湿热蕴结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究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AV)湿热蕴结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AV湿热蕴结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酮胶囊口服+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聚外用,观察组采用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口臭、尿黄、颜面油腻、皮疹脓疱的评分分别为(2.12±0.61)分、(1.34±0.36)分、(1.32±0.28)分、(1.56±0.41)分,低于对照组的(2.87±0.54)分、(1.95±0.51)分、(2.09±0.53)分、(2.17±0.69)分(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及IL-17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水平分别为(53.16±7.25)pg/mL、(20.41±3.15)pg/mL、(15.31±2.43)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2.45±7.18)pg/mL、(30.54±3.26)pg/mL、(21.58±2.95)pg/mL(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30)、3.33%(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口服配合中药面膜、阿达帕林凝胶外敷治疗AV湿热蕴结证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 湿热蕴结证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 中药面膜 阿达帕林凝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防治大鼠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莉 陈光亮 +1 位作者 谷仿丽 王远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832-835,共4页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对大鼠实验性子宫肌瘤的防治作用.方法:雌二醇0.2 mg/只隔日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肾上腺素0.8 mg·kg-1皮下注射复制大鼠急性'血瘀症'模型.结果:桂枝茯苓丸(1.08~4.32 g·kg-1)灌胃能显...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对大鼠实验性子宫肌瘤的防治作用.方法:雌二醇0.2 mg/只隔日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子宫肌瘤模型,肾上腺素0.8 mg·kg-1皮下注射复制大鼠急性'血瘀症'模型.结果:桂枝茯苓丸(1.08~4.32 g·kg-1)灌胃能显著降低子宫肌瘤大鼠的子宫重量,抑制子宫平滑肌过度增殖,降低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瘀症'大鼠的血液粘度,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结论:桂枝茯苓丸灌胃给药能抑制雌二醇诱导的大鼠子宫肌瘤的形成,与降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及活血化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雌二醇 子宫肌瘤 血瘀症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文举 王自能 +3 位作者 郑辉 郑佩娥 马保锋 左连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9,174,共7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SD大鼠建模,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U)、桂枝茯苓丸组(GFW)、丹那唑组(D)和联合用药组(S),设假手术组(C...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SD大鼠建模,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不用药组(U)、桂枝茯苓丸组(GFW)、丹那唑组(D)和联合用药组(S),设假手术组(C)为对照,予相应处理4周后,观察各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和形态学的变化,计数腹腔液巨噬细胞,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并通过CD34标记异位子宫内膜血管,测定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GFW组、D组和S组异位内膜呈现不同程度萎缩,腺体明显减少,腹腔液巨噬细胞计数减少,GFW组、D组及S组大鼠外周血、腹腔液及巨噬细胞培养液IL-8、TNF-α降低,异位内膜VEGF表达减弱,MVD也明显减少,其中以S组最为明显。结论:桂枝茯苓丸和丹那唑可以抑制EM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使异位内膜萎缩,当二者联合用药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桂枝茯苓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桂枝茯苓丸中4种成分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艳 张立德 +3 位作者 田原 韩毅 樊晖 孙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建记同时测定桂枝茯苓丸中芍药苷、肉桂酸、桂皮醛、丹皮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色谱柱Agilent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旬.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10min为230nm... 目的建记同时测定桂枝茯苓丸中芍药苷、肉桂酸、桂皮醛、丹皮酚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色谱柱Agilent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旬.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10min为230nm,10~30min为290m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结果芍药苷、肉桂酸、桂皮醛、丹皮酚分别在0.1433—3.5813μg(r=0.9998),0.0090~0.2258μg(r=0.9999),0.0077~0.1933μg(r=0.9999),0.0257~0.6425μg(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芍药苷97.46%,RSD为1.28%,肉棒酸98.64%,RSD为2.36%,桂皮醛98.44%,RSD为2.24%,丹皮酚96.95%,RSD为1.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有效控制桂枝茯苓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芍药苷 肉桂酸 桂皮醛 丹皮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与物质组的溶出相关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素香 石森林 +2 位作者 葛卫红 张胜娜 李智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60-2365,共6页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肉桂酸、芍药苷和丹皮酚)与物质组的溶出相关性。方法桨法测定自制大/小蜜丸、水丸、浓缩丸和蜡丸,以及5个厂家浓缩丸的有效成分和物质组在不同溶出介质(p H1.2盐酸-氯化钠溶液、p H4.0醋酸盐缓冲液、p H6....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肉桂酸、芍药苷和丹皮酚)与物质组的溶出相关性。方法桨法测定自制大/小蜜丸、水丸、浓缩丸和蜡丸,以及5个厂家浓缩丸的有效成分和物质组在不同溶出介质(p H1.2盐酸-氯化钠溶液、p H4.0醋酸盐缓冲液、p H6.8磷酸盐缓冲液和蒸馏水)中的溶出度,计算累积溶出率。最小二乘法评价有效成分与物质组的溶出相关性,f2相似因子计算和区分各种丸剂溶出曲线相似度以及物质组溶出曲线。结果 5种自制丸剂和5个厂家浓缩丸的溶出度共分别拟合出60条和72条直线,相关系数大于0.9者分别占98.3%和98.6%。不同厂家肉桂酸、芍药苷、丹皮酚和物质组的溶出度相似性分别为82.5%、80.0%、60.0%和77.5%,其中肉桂酸和芍药苷在p H1.2介质中的溶出相似性最低,丹皮酚在p H6.8介质中的溶出相似性最高,物质组在蒸馏水中的溶出相似性最低。结论桂枝茯苓丸有效成分与物质组溶出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两者溶出曲线具有合适的区分力,物质组溶出度可代表该制剂整体成分的释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肉桂酸 芍药苷 丹皮酚 物质组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联用顺铂紫杉醇化疗提高卵巢癌多药耐药模型裸鼠生存率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晓娟 韩立 +2 位作者 杨雷 臧文华 卞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20-124,共5页
研究桂枝茯苓丸逆转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肿瘤模型的耐药作用及其对荷瘤BALB/c裸鼠生存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SKOV3/DDP对顺铂和紫杉醇的耐药性;采用SKOV3/DDP细胞建立卵巢癌耐... 研究桂枝茯苓丸逆转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肿瘤模型的耐药作用及其对荷瘤BALB/c裸鼠生存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SKOV3/DDP对顺铂和紫杉醇的耐药性;采用SKOV3/DDP细胞建立卵巢癌耐药肿瘤模型,模型BALB/c裸鼠随机分为桂枝茯苓丸浓缩液16 g·kg^(-1)·d^(-1)(高)、8 g·kg^(-1)·d^(-1)(中)、4g·kg^(-1)·d^(-1)(低)剂量(中药组)、顺铂/紫杉醇组(化疗组)、低剂量桂枝茯苓丸与化疗联用组(中西联用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各处理组的抑瘤率。观察各组BALB/c裸鼠的生存情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MDR1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是SKOV3/DDP细胞对顺铂和紫杉醇的耐药倍数分别为4.13倍和3.85倍。随着桂枝茯苓丸浓缩液剂量的增加,抑瘤作用增强,裸鼠生存率提高,肿瘤组织MDR1 mRNA表达相对于对照组逐渐下降。西药化疗组在耐药模型裸鼠中的抑瘤效果高于中药组,中西药联用后抑瘤效果显著高于西药化疗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西药化疗组的裸鼠平均体重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中西联用组裸鼠生存率高于桂枝茯苓丸低剂量组和西药化疗组。西药化疗组MDR1mRNA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增加,中西药联用组MDR1 mRNA表达相对于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说明桂枝茯苓丸能够逆转SKOV3/DDP耐药性卵巢癌模型裸鼠的耐药性,提高裸鼠生存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DR1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卵巢癌 多药耐药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辅助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李春香 王春燕 武淑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1257-1260,1264,共5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辅助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n=52例)及对照组(n=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2组均以6...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辅助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n=52例)及对照组(n=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红细胞沉降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妇科B超检查情况;并记录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hs-CRP、红细胞沉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比积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妇科B超检查提示盆腔积液、附件增粗及盆腔包块等体征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vs75.0%,χ2值=4.349,P值=0.036)。结论:桂枝茯苓丸辅助抗生素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状态、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抗生素 慢性盆腔炎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琪 王亚贤 +1 位作者 官杰 罗晓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为桂枝茯苓丸(GFW)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p21waf/cip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为桂枝茯苓丸(GFW)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p21waf/cip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GFW抑瘤率为38.93%,流式细胞仪检测GFW组凋亡率17.79%,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W上调肿瘤细胞p21waf/cip蛋白表达,下调Survivin mRNA表达。GFW组镜下可见瘤细胞以凋亡变化为主。内膜结构完好,核膜清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团块状散布核内或边集核膜下,并可见凋亡小体。结论:GFW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及下调Survivin mRNA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凋亡 p21waf/cip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探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鸣 张鸿 +2 位作者 曾流芝 辛梅 姚曼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070-3073,共4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术...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普拉洛芬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口服,2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IP-10、MCP-1及VEGF浓度变化,同时将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IP-10、MCP-1及VEGF浓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与对照组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治疗后2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眼底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5) 2组患者治疗后IP-10、MCP-1及VEGF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观察组改善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6)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IP-10、MCP-1及VEGF浓度具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桂枝茯苓丸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新生血管以及改善脉络膜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术后 黄斑水肿 桂枝茯苓丸 VEGI VEGF 血管新生 脉络膜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秦顺朵 徐明录 陈丽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丸辅助...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性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6%(55/61),对照组为75.41%(46/6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EGF、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水平高于对照组,EGF、TNF-α、性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13.11%,8/61)与对照组(16.39%,10/61)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辅助治疗对子宫肌瘤可降低EGF、性激素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子宫肌瘤 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性激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修红 方衡 +4 位作者 朴成玉 杨东霞 王发善 何录文 张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桂枝茯苓丸的指纹图谱。采用ANGLA Promo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30nm检测,优化条件下,桂枝茯苓丸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经方法学验证,方法具良好...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桂枝茯苓丸的指纹图谱。采用ANGLA Promo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30nm检测,优化条件下,桂枝茯苓丸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经方法学验证,方法具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11批桂枝茯苓丸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实验表明:桂枝茯苓丸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较系统地用于桂枝茯苓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飞 程佳 张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28-2930,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卵巢功能指标(E2、FSH、AMH)...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卵巢功能指标(E2、FSH、AMH)、炎性因子(IL-6、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FIB、ESR)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囊肿体积缩小(P<0.05),E2、FSH、炎性因子、炎性因子降低(P<0.05),AMH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桂枝茯苓丸可改善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千金胶囊 桂枝茯苓丸 卵巢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9
作者 周小祝 莫志贤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142-143,共2页
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破症散结、去瘀生新、理气镇痛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可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女性内分泌,抑制前列腺增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脑缺血性损伤,抑... 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破症散结、去瘀生新、理气镇痛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药可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女性内分泌,抑制前列腺增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脑缺血性损伤,抑制自发性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荷瘤鼠P21^(waf/cip)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琪 马新博 +1 位作者 蔡文辉 王亚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为桂枝茯苓丸(GFW)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P21waf/cip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GF...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为桂枝茯苓丸(GFW)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P21waf/cip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GFW抑瘤率为38.93%,流式细胞仪检测GFW组凋亡率17.79%,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W上调肿瘤细胞P21waf/cip蛋白表达,下调Survivin mRNA表达。GFW组镜下可见瘤细胞以凋亡变化为主。内膜结构完好,核膜清晰,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团块状散布核内或边集核膜下,并可见凋亡小体。结论GFW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waf/cip及下调Survivin mRNA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P21waf/cip 生存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