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栽培畦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光恕
周超
+4 位作者
秦智伟
廉华
李丹丹
辛明
周秀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32,共5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畦类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高畦、平畦和垄作3种不同类型,以比较不同栽培畦下黄瓜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垄作和高畦栽培,平畦栽培下黄瓜叶片中的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POD活性均显著提高,这...
为研究不同栽培畦类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高畦、平畦和垄作3种不同类型,以比较不同栽培畦下黄瓜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垄作和高畦栽培,平畦栽培下黄瓜叶片中的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POD活性均显著提高,这3个指标增幅分别为45.52%~47.01%、11.64%~15.2%、18.63%~21.06%;硝态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CAT、SOD活性也得到一定提高,增幅分别为4.34%~9.52%、1.81%~2.21%、5.49%~7.8%、2.56%~4.31%、3.58%~4.08%;黄瓜品质和产量也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平畦栽培是设施黄瓜生产上应用的最佳栽培畦类型,将为黄瓜高产栽培提供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栽培畦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沿海地区新植大棚西瓜施肥方式与栽培畦型组合试验初报
2
作者
袁姜丽
张小锋
+3 位作者
荀贤玉
苏生平
孟爱红
王华
《上海蔬菜》
2023年第6期66-69,共4页
为了研究施肥模式与栽培畦型对大棚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设计不同施肥方式(基施不同有机肥、复合肥、滴灌水肥)及不同栽培畦型(一畦双垄、一畦一垄)开展栽培试验,通过对西瓜前期生长,后期产量、品质等指标的综合考察,优选出肥料与...
为了研究施肥模式与栽培畦型对大棚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设计不同施肥方式(基施不同有机肥、复合肥、滴灌水肥)及不同栽培畦型(一畦双垄、一畦一垄)开展栽培试验,通过对西瓜前期生长,后期产量、品质等指标的综合考察,优选出肥料与垄型模式,以寻求新植大棚西瓜的最佳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新植大棚基施有机肥加复合肥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尤以基施济青有机肥加济青复合肥效果为好。C处理(每667m^(2)基施济青有机肥45kg、济青复合肥130kg)每667m^(2)商品瓜平均产量最高(1495.2kg),较E(ck)增产幅度最大(30.00%);西瓜平均中心糖含量(12.7%)和平均边糖含量(10.5%)均最高,分别较E(ck)提高5.0%和8.9%。整体看,一畦一垄优于一畦双垄,N处理(一畦一垄)每667m^(2)商品瓜平均产量为1536.1kg,较M处理(一畦双垄)提高194.0kg;N处理西瓜的平均中心糖含量(12.6%)和平均边糖含量(9.8%)高于M处理。两因素互作,以CN处理产量增幅最大,较EN(ck)增产40.25%;西瓜的中心糖含量和边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较EN(ck)提高2.3%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西瓜
施肥方式
栽培畦
型
产量
糖分含量
江苏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垄畦栽培水稻的植株形态与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
27
3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1 位作者
屈衍艳
李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8,共7页
以杂交稻协优9308和常规粳稻秀水110为材料,从水稻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研究了垄畦栽培高产、优质的农学基础。结果表明:(1)在植株形态上,与常规栽培相比,垄畦栽培后株高变矮,茎基部节间的直径和密度增加,单茎鞘重增加,植株抗倒性增强...
以杂交稻协优9308和常规粳稻秀水110为材料,从水稻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研究了垄畦栽培高产、优质的农学基础。结果表明:(1)在植株形态上,与常规栽培相比,垄畦栽培后株高变矮,茎基部节间的直径和密度增加,单茎鞘重增加,植株抗倒性增强;生长前期叶面积扩展迅速,生长早期叶片薄,中、后期叶片厚而挺,群体光合生态生理较优;总根量增加,上层根量所占比重大,养分吸收能力增强。(2)在生理特性上,垄畦栽培水稻灌浆期颖花绿叶量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衰老延缓;在灌浆动态上表现为强势粒灌浆高峰持续时间长,灌浆前期灌浆速率的变化幅度较小。(3)在增产效果上,垄畦栽培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作用不同,对相对高秆长叶、存在二次灌浆的籼型杂交稻协优9308效果好于株高相对较矮、抗倒、叶厚而挺的常规粳稻秀水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垄
畦
栽培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被引量:
32
4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邵国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以杂交稻协优 93 0 8和粳稻丙 98110为材料 ,初步研究了垄畦栽培水稻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与常规栽培相比 ,垄畦栽培时日温差 (尤其是 5~ 10cm土层 )、5cm深处土层的氧化还原电位大于常规栽培。垄畦栽培水稻的加工品质、...
以杂交稻协优 93 0 8和粳稻丙 98110为材料 ,初步研究了垄畦栽培水稻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与常规栽培相比 ,垄畦栽培时日温差 (尤其是 5~ 10cm土层 )、5cm深处土层的氧化还原电位大于常规栽培。垄畦栽培水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好 ,水稻分蘖发生快 ,叶面积指数大 ,干物质积累多 ,上层根量大 ;其株高、穗长、分蘖成穗率小于常规栽培水稻 ,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则高于常规栽培水稻。垄畦栽培水稻的抽穗期和齐穗期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灌浆后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与常规栽培水稻无显著差异。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 ,协优 93 0 8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水稻 ,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
畦
栽培
水稻
产量
品质
生理生态
生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畦式免耕抛秧栽培的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3 位作者
刘军
陆秀明
程永盛
付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1 999年早、晚造对大、中、小畦免耕抛秧栽培进行了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畦式免耕抛秧每 667m2 产量 40 8~ 5 49kg ,小畦处理产量较高 ,中畦处理次之 ,大畦处理再次 ,早造产量差异不显著 ,晚造产量差异极显著。小畦处...
1 999年早、晚造对大、中、小畦免耕抛秧栽培进行了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畦式免耕抛秧每 667m2 产量 40 8~ 5 49kg ,小畦处理产量较高 ,中畦处理次之 ,大畦处理再次 ,早造产量差异不显著 ,晚造产量差异极显著。小畦处理获得高产的原因主要是 :分蘖出现早、够苗早、有效穗数多 ,够苗至幼穗分化期的长粗时间长、茎秆粗壮、叶面积指数占优势、干物质积累多 ,后期穗大粒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
式免耕抛秧
栽培
产量效应
产量构成
秧苗素质
生长发育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垄畦栽培对越冬番茄地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云兴福
孟精科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0年第4期25-28,共4页
在北方高寒地区,由于受日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及气温及地温的限制,保护地冬季只能生产一些半耐寒和耐寒性的绿叶蔬菜,果菜类的生产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显然与人民群众希望周年都有品种齐全的新鲜蔬菜供应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而,近几年来...
在北方高寒地区,由于受日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及气温及地温的限制,保护地冬季只能生产一些半耐寒和耐寒性的绿叶蔬菜,果菜类的生产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显然与人民群众希望周年都有品种齐全的新鲜蔬菜供应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而,近几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果菜类蔬菜越冬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越冬
高垄
畦
栽培
地温
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畦式好气栽培法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高达
姜建初
+4 位作者
邝伟生
裴铁雄
吕巨智
蓝立斌
梁和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296-1299,共4页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根冠比,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每公顷可比传统栽培增产稻谷637.5kg,增产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畦
式好气
栽培
法
根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及畦式栽培比较试验
被引量:
6
8
作者
滑帆
邢万里
高义平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4期24-27,共4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大球盖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提出了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概念。2019年~2021年,在露地、林下和温室3种栽培条件下,进行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与传统的畦式栽培比较试验。在相同培养料投入量情况下,对不同栽培模式的单位...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大球盖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提出了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概念。2019年~2021年,在露地、林下和温室3种栽培条件下,进行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与传统的畦式栽培比较试验。在相同培养料投入量情况下,对不同栽培模式的单位土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一级商品菇率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波浪式栽培模式的单位土地面积有效利用率比传统畦式栽培提高了7.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7.3%以上,生物学效率提高了4.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波浪式
栽培
畦
式
栽培
土地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垄畦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明我
郑晓明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垄
畦
栽培
开沟
施肥
除草
浅水插秧
大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区单季稻畦式栽培对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小荣
王连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82-283,共2页
山区单季稻畦式栽培对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李小荣王连生(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323000)山区单季稻大多分布在山间峡谷之中,日照短、湿度大,易于多种病虫害发生。农田也因常年冷水灌溉,水温、土温较低,影响了水稻正常生长...
山区单季稻畦式栽培对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李小荣王连生(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323000)山区单季稻大多分布在山间峡谷之中,日照短、湿度大,易于多种病虫害发生。农田也因常年冷水灌溉,水温、土温较低,影响了水稻正常生长,抗病虫能力降低,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畦
式
栽培
病虫害发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蛹虫草活体床畦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伟
王熙平
《北方蚕业》
2014年第2期45-46,共2页
经多年生产实践,在栽培蛹虫草的接种阶段采用辅助感染液增加蛹体感染,能提高虫草成活率和产量。出草阶段采用床畦土法栽培,能延长出草时间,增加蛹虫草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鲜桑蚕蛹
蛹虫草
床
畦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畦式栽培法在制种上的应用
12
作者
崔志顺
徐大丹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6-56,共1页
建湖县庆丰乡是全国杂交稻种子生产重点基地之一,以面积、单产、总产领先的乡级单位。1977年开始搞制种生产,10多年来,技术不断更新,单产不断提高,质量稳步上升。科技人员在研究“三系七圃”原种生产的同时,于1983年开始将传统粗放栽培...
建湖县庆丰乡是全国杂交稻种子生产重点基地之一,以面积、单产、总产领先的乡级单位。1977年开始搞制种生产,10多年来,技术不断更新,单产不断提高,质量稳步上升。科技人员在研究“三系七圃”原种生产的同时,于1983年开始将传统粗放栽培改为畦式栽培。经几年的研究和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畦
式
栽培
制种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拱棚畦床栽培香菇技术
13
作者
张玉华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香菇
拱棚
畦
床
栽培
接种
发菌管理
出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孢蘑菇地畦式高效栽培技术(上)
14
作者
李金红
《农家致富》
2018年第4期31-32,共2页
双孢蘑菇地畦式栽培是淮北地区主要栽培方式之一,它具有棚室搭建简单容易、农事操作便利、高产稳产等优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畦
式
栽培
高效
栽培
技术
栽培
方式
淮北地区
棚室搭建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麻畦式浅层覆土仿野生栽培高产新技术
15
作者
胡文华
《安徽农业》
2001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天麻
畦
式浅层覆土仿野生
栽培
高产技术
栽培
时间
场地选择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光温室蔬菜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规程
16
作者
孙小镭
冯连杰
+2 位作者
张卫华
曹齐卫
姜慧玲
《中国果菜》
2009年第9期30-,共1页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栽培畦
蔬菜
园艺作物
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萝卜芽菜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冬梅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7期9-9,共1页
关键词
萝卜芽菜
栽培
技术
营养液
外观品质
大田
栽培
栽培畦
基质
栽培
土壤湿度
最适生长温度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黄栽培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
7
18
作者
刘作喜
王汉生
+1 位作者
刘珊红
潘学仁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5期28-29,共2页
宽棱木层孔菌(Phellinus torielosus)又称杨黄,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经过多次驯化,选择最佳配方,栽培成功,工艺比较稳定。
关键词
宽棱木层孔菌
袋式
栽培
畦
床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南地区仔姜不同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19
作者
唐婧
张习敏
+1 位作者
武绍龙
黄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57-61,共5页
为仔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的推广、农民增收脱贫提供技术支撑,对仔姜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种植成本、田间发病率、产量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短畦网格栽培集起垄与播种于一体,可降低劳动成本,分别较大沟栽培和洞子栽培降低1020元/667...
为仔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的推广、农民增收脱贫提供技术支撑,对仔姜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种植成本、田间发病率、产量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短畦网格栽培集起垄与播种于一体,可降低劳动成本,分别较大沟栽培和洞子栽培降低1020元/667m^2和300元/667m^2;短畦网格栽培通过降低病害发病率和严重度,增加产量,分别较大沟栽培和洞子栽培增加收益2680元/667m^2和1793元/667m^2。短畦网格栽培具有轻简栽培特点,能够通过降低成本和增产达到增效目的,是西南地区仔姜生产的适宜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姜
短
畦
网格
栽培
大沟
栽培
洞子
栽培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秸袋料栽培蘑菇
20
作者
赵增强
《河南农业》
2002年第7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栽培畦
播种质量
麦秸袋料
栽培
蘑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畦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光恕
周超
秦智伟
廉华
李丹丹
辛明
周秀艳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32,共5页
基金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项目(HNK125B-02-12)
2012年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NTKC1204
NTKC1205)
文摘
为研究不同栽培畦类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高畦、平畦和垄作3种不同类型,以比较不同栽培畦下黄瓜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垄作和高畦栽培,平畦栽培下黄瓜叶片中的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POD活性均显著提高,这3个指标增幅分别为45.52%~47.01%、11.64%~15.2%、18.63%~21.06%;硝态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CAT、SOD活性也得到一定提高,增幅分别为4.34%~9.52%、1.81%~2.21%、5.49%~7.8%、2.56%~4.31%、3.58%~4.08%;黄瓜品质和产量也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平畦栽培是设施黄瓜生产上应用的最佳栽培畦类型,将为黄瓜高产栽培提供有效保证。
关键词
黄瓜
栽培畦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Keywords
Cucumber
Cultivation field border form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Yield
Quality
分类号
S642.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沿海地区新植大棚西瓜施肥方式与栽培畦型组合试验初报
2
作者
袁姜丽
张小锋
荀贤玉
苏生平
孟爱红
王华
机构
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上海蔬菜》
2023年第6期66-69,共4页
基金
江苏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东台基地[JATS(2022)261]。
文摘
为了研究施肥模式与栽培畦型对大棚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设计不同施肥方式(基施不同有机肥、复合肥、滴灌水肥)及不同栽培畦型(一畦双垄、一畦一垄)开展栽培试验,通过对西瓜前期生长,后期产量、品质等指标的综合考察,优选出肥料与垄型模式,以寻求新植大棚西瓜的最佳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新植大棚基施有机肥加复合肥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尤以基施济青有机肥加济青复合肥效果为好。C处理(每667m^(2)基施济青有机肥45kg、济青复合肥130kg)每667m^(2)商品瓜平均产量最高(1495.2kg),较E(ck)增产幅度最大(30.00%);西瓜平均中心糖含量(12.7%)和平均边糖含量(10.5%)均最高,分别较E(ck)提高5.0%和8.9%。整体看,一畦一垄优于一畦双垄,N处理(一畦一垄)每667m^(2)商品瓜平均产量为1536.1kg,较M处理(一畦双垄)提高194.0kg;N处理西瓜的平均中心糖含量(12.6%)和平均边糖含量(9.8%)高于M处理。两因素互作,以CN处理产量增幅最大,较EN(ck)增产40.25%;西瓜的中心糖含量和边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较EN(ck)提高2.3%和9.9%。
关键词
大棚西瓜
施肥方式
栽培畦
型
产量
糖分含量
江苏沿海地区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垄畦栽培水稻的植株形态与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
27
3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屈衍艳
李华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扬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8,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粮食作物可持续超高产理论与技术模式研究(2004BA520A125)。
文摘
以杂交稻协优9308和常规粳稻秀水110为材料,从水稻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方面研究了垄畦栽培高产、优质的农学基础。结果表明:(1)在植株形态上,与常规栽培相比,垄畦栽培后株高变矮,茎基部节间的直径和密度增加,单茎鞘重增加,植株抗倒性增强;生长前期叶面积扩展迅速,生长早期叶片薄,中、后期叶片厚而挺,群体光合生态生理较优;总根量增加,上层根量所占比重大,养分吸收能力增强。(2)在生理特性上,垄畦栽培水稻灌浆期颖花绿叶量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衰老延缓;在灌浆动态上表现为强势粒灌浆高峰持续时间长,灌浆前期灌浆速率的变化幅度较小。(3)在增产效果上,垄畦栽培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作用不同,对相对高秆长叶、存在二次灌浆的籼型杂交稻协优9308效果好于株高相对较矮、抗倒、叶厚而挺的常规粳稻秀水110。
关键词
水稻
垄
畦
栽培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Keywords
Rice
Raised bed-cultiva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被引量:
32
4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邵国胜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文摘
以杂交稻协优 93 0 8和粳稻丙 98110为材料 ,初步研究了垄畦栽培水稻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与常规栽培相比 ,垄畦栽培时日温差 (尤其是 5~ 10cm土层 )、5cm深处土层的氧化还原电位大于常规栽培。垄畦栽培水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好 ,水稻分蘖发生快 ,叶面积指数大 ,干物质积累多 ,上层根量大 ;其株高、穗长、分蘖成穗率小于常规栽培水稻 ,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则高于常规栽培水稻。垄畦栽培水稻的抽穗期和齐穗期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灌浆后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与常规栽培水稻无显著差异。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 ,协优 93 0 8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水稻 ,丙
关键词
垄
畦
栽培
水稻
产量
品质
生理生态
生态机制
Keywords
rice
ridge cultivation
physiological traits
eco logical mechanism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畦式免耕抛秧栽培的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刘怀珍
黄庆
刘军
陆秀明
程永盛
付华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文摘
1 999年早、晚造对大、中、小畦免耕抛秧栽培进行了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 ,畦式免耕抛秧每 667m2 产量 40 8~ 5 49kg ,小畦处理产量较高 ,中畦处理次之 ,大畦处理再次 ,早造产量差异不显著 ,晚造产量差异极显著。小畦处理获得高产的原因主要是 :分蘖出现早、够苗早、有效穗数多 ,够苗至幼穗分化期的长粗时间长、茎秆粗壮、叶面积指数占优势、干物质积累多 ,后期穗大粒多。
关键词
畦
式免耕抛秧
栽培
产量效应
产量构成
秧苗素质
生长发育
水稻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垄畦栽培对越冬番茄地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云兴福
孟精科
机构
内蒙古农牧学院
内蒙古青城大学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0年第4期25-28,共4页
文摘
在北方高寒地区,由于受日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及气温及地温的限制,保护地冬季只能生产一些半耐寒和耐寒性的绿叶蔬菜,果菜类的生产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显然与人民群众希望周年都有品种齐全的新鲜蔬菜供应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而,近几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果菜类蔬菜越冬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番茄
越冬
高垄
畦
栽培
地温
生育
分类号
S641.20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畦式好气栽培法试验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高达
姜建初
邝伟生
裴铁雄
吕巨智
蓝立斌
梁和
机构
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大学农学院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296-1299,共4页
基金
广西农业厅农业发展重点项目(桂农业办发[2008]109号)
南宁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与转化项目(200802070B)
文摘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根冠比,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每公顷可比传统栽培增产稻谷637.5kg,增产9.48%。
关键词
水稻
畦
式好气
栽培
法
根系
产量
Keywords
rice
ridged aerobic cultivation
root system
yield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及畦式栽培比较试验
被引量:
6
8
作者
滑帆
邢万里
高义平
机构
保定市农业科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4期24-27,共4页
基金
保定市科技计划项目(2111N002)。
文摘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大球盖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提出了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概念。2019年~2021年,在露地、林下和温室3种栽培条件下,进行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与传统的畦式栽培比较试验。在相同培养料投入量情况下,对不同栽培模式的单位土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一级商品菇率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波浪式栽培模式的单位土地面积有效利用率比传统畦式栽培提高了7.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7.3%以上,生物学效率提高了4.8%以上。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波浪式
栽培
畦
式
栽培
土地利用率
Keywords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wave cultivation
furrow cultivation
land utilization rate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垄畦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明我
郑晓明
机构
浙江省泰顺县凤乡农技站
浙江省泰顺县下洪乡农技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垄
畦
栽培
开沟
施肥
除草
浅水插秧
大田管理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区单季稻畦式栽培对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小荣
王连生
机构
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82-283,共2页
文摘
山区单季稻畦式栽培对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李小荣王连生(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323000)山区单季稻大多分布在山间峡谷之中,日照短、湿度大,易于多种病虫害发生。农田也因常年冷水灌溉,水温、土温较低,影响了水稻正常生长,抗病虫能力降低,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关键词
单季稻
畦
式
栽培
病虫害发生
产量
分类号
S511.4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蛹虫草活体床畦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伟
王熙平
机构
长治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出处
《北方蚕业》
2014年第2期45-46,共2页
文摘
经多年生产实践,在栽培蛹虫草的接种阶段采用辅助感染液增加蛹体感染,能提高虫草成活率和产量。出草阶段采用床畦土法栽培,能延长出草时间,增加蛹虫草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鲜桑蚕蛹
蛹虫草
床
畦
栽培
分类号
S567.35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畦式栽培法在制种上的应用
12
作者
崔志顺
徐大丹
机构
建湖县庆丰农技站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6-56,共1页
文摘
建湖县庆丰乡是全国杂交稻种子生产重点基地之一,以面积、单产、总产领先的乡级单位。1977年开始搞制种生产,10多年来,技术不断更新,单产不断提高,质量稳步上升。科技人员在研究“三系七圃”原种生产的同时,于1983年开始将传统粗放栽培改为畦式栽培。经几年的研究和摸索。
关键词
畦
式
栽培
制种
水稻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拱棚畦床栽培香菇技术
13
作者
张玉华
机构
天津市东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香菇
拱棚
畦
床
栽培
接种
发菌管理
出菇管理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孢蘑菇地畦式高效栽培技术(上)
14
作者
李金红
机构
江苏省沭阳县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农家致富》
2018年第4期31-32,共2页
文摘
双孢蘑菇地畦式栽培是淮北地区主要栽培方式之一,它具有棚室搭建简单容易、农事操作便利、高产稳产等优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
关键词
双孢蘑菇
畦
式
栽培
高效
栽培
技术
栽培
方式
淮北地区
棚室搭建
高产稳产
分类号
S646.1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麻畦式浅层覆土仿野生栽培高产新技术
15
作者
胡文华
出处
《安徽农业》
2001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天麻
畦
式浅层覆土仿野生
栽培
高产技术
栽培
时间
场地选择
田间管理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光温室蔬菜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规程
16
作者
孙小镭
冯连杰
张卫华
曹齐卫
姜慧玲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果菜》
2009年第9期30-,共1页
基金
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栽培畦
蔬菜
园艺作物
槽式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萝卜芽菜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冬梅
机构
山东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
出处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7期9-9,共1页
关键词
萝卜芽菜
栽培
技术
营养液
外观品质
大田
栽培
栽培畦
基质
栽培
土壤湿度
最适生长温度
温度控制
分类号
S6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黄栽培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
7
18
作者
刘作喜
王汉生
刘珊红
潘学仁
机构
黑龙江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5期28-29,共2页
文摘
宽棱木层孔菌(Phellinus torielosus)又称杨黄,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经过多次驯化,选择最佳配方,栽培成功,工艺比较稳定。
关键词
宽棱木层孔菌
袋式
栽培
畦
床
栽培
Keywords
Phellinus torielosus
Plastic bag cultivation
Slant cuhivation
分类号
S567.3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地区仔姜不同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19
作者
唐婧
张习敏
武绍龙
黄科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植物研究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57-61,共5页
基金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与贵州省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基金项目(U1812401)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GZNUD(2017)1]。
文摘
为仔姜在重庆及西南地区的推广、农民增收脱贫提供技术支撑,对仔姜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种植成本、田间发病率、产量等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短畦网格栽培集起垄与播种于一体,可降低劳动成本,分别较大沟栽培和洞子栽培降低1020元/667m^2和300元/667m^2;短畦网格栽培通过降低病害发病率和严重度,增加产量,分别较大沟栽培和洞子栽培增加收益2680元/667m^2和1793元/667m^2。短畦网格栽培具有轻简栽培特点,能够通过降低成本和增产达到增效目的,是西南地区仔姜生产的适宜栽培技术。
关键词
仔姜
短
畦
网格
栽培
大沟
栽培
洞子
栽培
效益
Keywords
tender ginger
short border and grid cultivation pattern
big ditch cultivation
hole cultivation
benefits
分类号
S626.2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秸袋料栽培蘑菇
20
作者
赵增强
机构
郏县农业局
出处
《河南农业》
2002年第7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栽培畦
播种质量
麦秸袋料
栽培
蘑菇
分类号
S646.1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栽培畦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光恕
周超
秦智伟
廉华
李丹丹
辛明
周秀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沿海地区新植大棚西瓜施肥方式与栽培畦型组合试验初报
袁姜丽
张小锋
荀贤玉
苏生平
孟爱红
王华
《上海蔬菜》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垄畦栽培水稻的植株形态与生理特性研究
章秀福
王丹英
屈衍艳
李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垄畦栽培水稻的产量、品质效应及其生理生态基础
章秀福
王丹英
邵国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畦式免耕抛秧栽培的产量效应和产量构成分析
刘怀珍
黄庆
刘军
陆秀明
程永盛
付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垄畦栽培对越冬番茄地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云兴福
孟精科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水稻畦式好气栽培法试验
李高达
姜建初
邝伟生
裴铁雄
吕巨智
蓝立斌
梁和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球盖菇波浪式栽培及畦式栽培比较试验
滑帆
邢万里
高义平
《中国食用菌》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水稻垄畦栽培技术
陈明我
郑晓明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山区单季稻畦式栽培对病虫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李小荣
王连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蛹虫草活体床畦栽培技术
张伟
王熙平
《北方蚕业》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畦式栽培法在制种上的应用
崔志顺
徐大丹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拱棚畦床栽培香菇技术
张玉华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双孢蘑菇地畦式高效栽培技术(上)
李金红
《农家致富》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天麻畦式浅层覆土仿野生栽培高产新技术
胡文华
《安徽农业》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日光温室蔬菜秸秆直填槽式栽培技术规程
孙小镭
冯连杰
张卫华
曹齐卫
姜慧玲
《中国果菜》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萝卜芽菜栽培技术
张冬梅
《农村新技术》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杨黄栽培与管理技术
刘作喜
王汉生
刘珊红
潘学仁
《中国食用菌》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西南地区仔姜不同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唐婧
张习敏
武绍龙
黄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麦秸袋料栽培蘑菇
赵增强
《河南农业》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