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期和pH值对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敏 闫嘉惟 +1 位作者 刘娅玲 郝玉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检测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基因在不同生长期和p H值条件下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生长期和p H值对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分析调控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因素。方法收集不同生长期(对数生长早期、对数生长中期、对数生... 目的检测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基因在不同生长期和p H值条件下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生长期和p H值对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分析调控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的因素。方法收集不同生长期(对数生长早期、对数生长中期、对数生长晚期、稳定期)及不同p H值(7.0和5.5)条件下培养的格氏链球菌野生株ATCC35105细胞,常规方法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以细菌的16S r RNA为内参照,分别测定atlS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格氏链球菌在不同生长期及p H值下atl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FQPCR结果发现,atlS基因表达从对数生长早期到稳定期逐步升高,中性条件下atlS基因表达高于酸性条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氏链球菌atlS基因表达受细菌生长期和p 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链球菌 atlS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链球菌胞外DNA释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敏 王琳 +1 位作者 郝玉庆 刘娅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细菌的胞外DNA(eDNA)是胞外生物膜基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稳定细胞间的黏附和生物膜结构,传递遗传信息。eDNA的释放是细胞自溶的典型结果,格氏链球菌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过氧化氢依赖性机制释放eDNA。本文就格氏链球菌eDNA的释放... 细菌的胞外DNA(eDNA)是胞外生物膜基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稳定细胞间的黏附和生物膜结构,传递遗传信息。eDNA的释放是细胞自溶的典型结果,格氏链球菌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过氧化氢依赖性机制释放eDNA。本文就格氏链球菌eDNA的释放特征和格氏链球菌eDNA释放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DNA 格氏链球菌 释放机制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利森 解沛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7-549,共3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少见的感染性疾病,年发病率为2/10万~15/10万[1]。其中,自然瓣膜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近年,草绿色链球菌所致IE下降[2],但仍是其重要病原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少见的感染性疾病,年发病率为2/10万~15/10万[1]。其中,自然瓣膜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等。近年,草绿色链球菌所致IE下降[2],但仍是其重要病原菌。现将我院收治并治愈的1例由罕见格氏链球菌致IE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链球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链球菌表面黏附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丽娜 冯瑾 吴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56-58,共3页
格氏链球菌细胞表面含有多种黏附蛋白,使细菌较容易的黏附在宿主牙齿和黏膜等组织表面,从而使格氏链球菌成为牙菌斑生物膜初始形成时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细菌,与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格氏链球... 格氏链球菌细胞表面含有多种黏附蛋白,使细菌较容易的黏附在宿主牙齿和黏膜等组织表面,从而使格氏链球菌成为牙菌斑生物膜初始形成时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细菌,与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格氏链球菌表面黏附蛋白的结构及其与宿主和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链球菌 黏附 黏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琳 刘敏 +1 位作者 郝玉庆 刘娅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67-669,共3页
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是形成正常细胞壁结构和生物膜以及细菌自溶的关键蛋白。AtlS可调节细菌应激耐受力、生物膜形成和胞外DNA的释放,其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本文除变异链球菌等口腔链球菌自溶酶外,重点就AtlS在格氏链球菌中的... 格氏链球菌自溶酶AtlS是形成正常细胞壁结构和生物膜以及细菌自溶的关键蛋白。AtlS可调节细菌应激耐受力、生物膜形成和胞外DNA的释放,其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本文除变异链球菌等口腔链球菌自溶酶外,重点就AtlS在格氏链球菌中的表达、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关调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链球菌 自溶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氏链球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方案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忠元 郑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6-688,共3页
为探索格氏链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策略,回顾临床药师参与该病例治疗过程中选择药物的思路,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格氏链球菌耐药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认为格氏链球菌耐药机制为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以及对于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值的... 为探索格氏链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策略,回顾临床药师参与该病例治疗过程中选择药物的思路,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格氏链球菌耐药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认为格氏链球菌耐药机制为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以及对于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值的高漂。因为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耐青霉素格氏链球菌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呈交叉耐药趋势,而对左氧氟沙星无交叉耐药。格氏链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首选足够剂量青霉素,对于耐青霉素的格氏链球菌,可以考虑头孢菌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但应考虑交叉耐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格氏链球菌 交叉耐药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与龋病的相关性及其致龋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诗雨 何金枝 李明云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真菌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健康人的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中,当其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时不会引起疾病,反之则由酵母相转化为菌丝相,导致口腔黏膜感染,引起口腔龋坏病变。在龋病患者的口腔生物膜上,变异链球菌和白...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真菌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健康人的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中,当其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时不会引起疾病,反之则由酵母相转化为菌丝相,导致口腔黏膜感染,引起口腔龋坏病变。在龋病患者的口腔生物膜上,变异链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互动关系并介导龋病的发展。白假丝酵母菌可与格氏链球菌紧密地黏附在一起,即格氏链球菌细胞壁表面的多糖是白假丝酵母菌黏附的受体之一。格氏链球菌可缓解群体感应机制对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相形成和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菌斑生物膜的量。本文就白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与龋病的相关性,白假丝酵母菌与变异链球菌、格氏链球菌和其他口腔细菌相互作用参与龋病的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龋病 变异链球菌 格氏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GH12对龋相关三菌种生物膜形貌及菌种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欣蔚 王雨霏 +1 位作者 姜文韬 张凌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研究抗菌肽GH12对龋相关三菌种生物膜结构、形貌以及菌种构成的影响。方法龋相关三菌种生物膜含有致龋菌变异链球菌(S.mutans)以及共生菌血链球菌(S.sanguinis)和格式链球菌(S.gordonii)。以未处理组作为对照组,GH12(2、4、8 mg... 目的研究抗菌肽GH12对龋相关三菌种生物膜结构、形貌以及菌种构成的影响。方法龋相关三菌种生物膜含有致龋菌变异链球菌(S.mutans)以及共生菌血链球菌(S.sanguinis)和格式链球菌(S.gordonii)。以未处理组作为对照组,GH12(2、4、8 mg·L^(-1))作为实验组。通过结晶紫染色、扫描电镜和荧光原位杂交观察生物膜形貌变化,定性分析菌种构成,继而使用选择培养计数法定量分析生物膜内的S.mutans占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H12处理后的龋相关三菌种生物膜生物量减少,密度降低,结构更松散;S.mutans占比逐渐降低甚至无法检测,而S.gordonii和S.sanguinis占比逐渐增加,占据主导地位。结论GH12可以降低龋相关三菌种生物膜中致龋菌占比,破坏其完整性,使其向更易清除的方向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牙菌斑 变异链球菌 链球菌 格氏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