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链霉菌的鉴定及其产格尔德霉素的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鹭 袁源 +3 位作者 方志锴 林如 江红 周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9-309,共11页
【目的】对链霉菌Streptomyce sp.FIM18-0592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胞外格尔德霉素产量进行发酵工艺优化,旨在提高产量并降低发酵成本。【方法】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菌种鉴定;... 【目的】对链霉菌Streptomyce sp.FIM18-0592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胞外格尔德霉素产量进行发酵工艺优化,旨在提高产量并降低发酵成本。【方法】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一步使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的含量。【结果】通过对链霉菌FIM18-0592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培养观察发现,其在ISP2等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气生菌丝旺盛,产黑色素。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该菌为格尔德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geldanamycininus)。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条件以及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宜菌株发酵的培养条件为转速140 r/min、装液量12%(体积分数)、接种量7%(体积分数)、培养时间144 h。最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黄豆饼粉和硫酸铵。采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其最优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0.42%、黄豆饼粉1.68%、硫酸铵0.3%、乳酸0.3%、甘油4%、硫酸镁0.1%、碳酸钙0.4%,在此条件下,格尔德霉素的发酵效价达到2887μg/mL,较原始发酵工艺效价提高了66%。【结论】链霉菌FIM18-0592为格尔德霉素链霉菌,通过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显著提高格尔德霉素的产量,为格尔德霉素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菌种鉴定 发酵优化 单因素优化 响应面试验 形态特征 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链霉菌17997产生的4,5-双氢格尔德霉素的鉴别与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侃 武临专 +3 位作者 林灵 赫卫清 孙桂芝 王以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7-271,共5页
本文对从吸水链霉菌17997发酵提取获得的格尔德霉素精制品进行了LC-MS-MS分析,发现其中含有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对吸水链霉菌17997摇瓶发酵产物的硅胶板薄层层析分析表明,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在发酵中期有积累。已知4,5-双氢格... 本文对从吸水链霉菌17997发酵提取获得的格尔德霉素精制品进行了LC-MS-MS分析,发现其中含有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对吸水链霉菌17997摇瓶发酵产物的硅胶板薄层层析分析表明,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在发酵中期有积累。已知4,5-双氢格尔德霉素的抗肿瘤活性比格尔德霉素差,因而需要限制其在格尔德霉素制品中的含量。本文研究结果对以吸水链霉菌17997等为产生菌研究格尔德霉素发酵,促进4,5-双氢格尔德霉素转化为格尔德霉素以提高发酵液的品质,以及检测格尔德霉素制品中的4,5-双氢格尔德霉素组分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链霉菌17997 4 5-双氢格尔德霉素 格尔德霉素 液相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链霉菌17997产生氢醌型格尔德霉素及其生物合成中间产物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长虹 刘昕 +6 位作者 赫卫清 林灵 张侃 王红远 孙桂芝 王以光 武临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3-838,共6页
目的了解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方法对格尔德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17997及其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后修饰基因阻断变株(gdmP和gdmN)在ISPII平板不同时间的培养物进行乙酸... 目的了解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方法对格尔德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17997及其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后修饰基因阻断变株(gdmP和gdmN)在ISPII平板不同时间的培养物进行乙酸乙酯提取,硅胶板TLC和NaOH显色分析,检测GDM及其生物合成中间产物,并利用LC-MS对中间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吸水链霉菌17997原株、gdmN和gdmP-变株在培养时间72~96h,发现氢醌型格尔德霉素(GQH2)、氢醌型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格尔德霉素(H,GQH2-dC)和氢醌型4,5-双氢格尔德霉素(H2GQH2)分别为主要组分,相应的醌型化合物为次要组分;之后,这些氢醌型化合物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消失,相应的醌型化合物成为主要组分。双向硅胶板TLC分析证实GQH2、H2GQH2-dC和IH2GQH2均可在空气中自发氧化为相应的醌型化合物。结论在吸水链霉菌17997的GDM生物合成PKS后修饰过程中,首次提出GQH2自发氧化为GDM可能是氢醌型向醌型转变的位点,同时它也是GDM生物合成最后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氢醌型格尔德霉素 生物合成 吸水链霉菌1799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及其与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牛沂菲 武临专 +8 位作者 赫卫清 李京艳 刘昕 倪四阳 林灵 王红远 孙桂芝 李书芬 王以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在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gdmN-变株发酵产物中寻找新格尔德霉素衍生物。方法 gdmN-变株发酵上清液乙酸乙酯提取后,进行硅胶板TLC分析;对一个红色目标化合物进行了HPLC和高分辨质谱分析,并对其进行了1H-和13C-... 目的在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gdmN-变株发酵产物中寻找新格尔德霉素衍生物。方法 gdmN-变株发酵上清液乙酸乙酯提取后,进行硅胶板TLC分析;对一个红色目标化合物进行了HPLC和高分辨质谱分析,并对其进行了1H-和13C-核磁共振(NMR)分析;对红色目标化合物在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PKS基因阻断变株中进行了生物转化实验。结果在gdmN-变株发酵产物中发现了1个预期的红色目标化合物(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该目标化合物可被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PKS后修饰系统7-O-氨甲酰化,生成4,5-双氢-19-S-甲基格尔德霉素。结论在gdmN-变株中发现了4,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该化合物可被格尔德霉素PKS后修饰系统继续7-O-氨甲酰化,但不能C-4,5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双氢-7-去氨甲酰基-7-羟基-19-S甲基格尔德霉素 gdmN 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 PKS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反应抑制DA能神经元蛋白水解应激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岚 孙圣刚 +4 位作者 曹学兵 王建明 张振涛 乔娴 刘红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HSP)反应抑制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表达,加强泛素蛋白酶体降解功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鱼藤酮作用于NGF诱导的PC12细胞建立α-syn胞质内过表达细胞模型,MTT法检测GA不同... 目的探讨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HSP)反应抑制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表达,加强泛素蛋白酶体降解功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鱼藤酮作用于NGF诱导的PC12细胞建立α-syn胞质内过表达细胞模型,MTT法检测GA不同浓度及用药时程条件下的细胞活力,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及共聚焦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GA预处理后细胞内HSP70和α-syn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各组细胞内蛋白酶体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MTT示GA20~300nmol·L-1预处理使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上升,吸光度分别上升至正常的65%、76%、85%和94%(鱼藤酮组为59%,P<0·01),而GA与鱼藤酮同时给药或作用于其后20h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提示GA预处理使HSP70表达上升至正常的3倍左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α-syn过表达现象得以抑制,并证实两者的共定位现象。酶活性测定提示GA预处理使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活性明显增强,荧光指数分别上升至10·4±1·61和96·0±4·77(鱼藤酮组为7·9±0·90和82·4±3·51,P<0·05),PgH水解酶活性也轻度上升。结论格尔德霉素可诱发热休克蛋白反应,主要通过HSP70的作用抑制α-syn的异常表达,促进泛素蛋白酶体降解功能,减轻蛋白水解应激反应,发挥神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热休克蛋白70 格尔德霉素 蛋白水解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增殖及其所介导炎性反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奕 刘朋朋 +6 位作者 张志明 卢鹤真 罗静 王承民 刘军须 赵宝华 何宏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2-1139,共8页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治疗应采用抗病毒和抗炎症的联合治疗.本试验用流感病毒H5N1感染不同细胞株(A549细胞和MDCK细胞),采用不同浓度格尔德霉素对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物作用不同时长,检测流感病毒滴度;ELISA检测格尔德霉素...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治疗应采用抗病毒和抗炎症的联合治疗.本试验用流感病毒H5N1感染不同细胞株(A549细胞和MDCK细胞),采用不同浓度格尔德霉素对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物作用不同时长,检测流感病毒滴度;ELISA检测格尔德霉素作用于流感病毒H5N1感染A549细胞12 h、24 h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α、TNF-α和IL-6水平.结果显示,流感病毒H5N1感染A549细胞和MDCK细胞,格尔德霉素极显著地抑制了流感病毒H5N1在细胞培养物的增殖(P<0.01),而在病毒感染36 h和48 h,格尔德霉素并没有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P>0.05).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格尔德霉素在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12 h和24 h均显著降低了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α、TNF-α和IL-6的分泌(P<0.05).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格尔德霉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H5N1增殖及其所介导的炎性反应的双重效应,为格尔德霉素成为应对流感病毒流行的备选药物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流感病毒H5N1 抗病毒 促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惠敏 尹培军 +1 位作者 李继安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5,144,共5页
目的研究格尔德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SIPI.A.2039的发酵工艺,以提高产生菌生物合成格尔德霉素的能力。方法以本实验室保藏的吸水链霉菌SIPI.A.2039为出发菌株,从摇床转速、摇瓶装量、碳源、50L发酵罐参数等方面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 目的研究格尔德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SIPI.A.2039的发酵工艺,以提高产生菌生物合成格尔德霉素的能力。方法以本实验室保藏的吸水链霉菌SIPI.A.2039为出发菌株,从摇床转速、摇瓶装量、碳源、50L发酵罐参数等方面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结果采用经过优化获得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发酵周期为144h时,格尔德霉素的摇瓶发酵效价可由原来的230μg/mL提高至2500μg/mL。在50L发酵罐中采用优化的溶解氧和补料工艺能够使格尔德霉素的发酵效价达到3700μg/mL,并使发酵周期比摇瓶缩短了48h。结论本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国内外报道的格尔德霉素的发酵效价提高了两倍以上,该发酵工艺已经达到了产业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发酵工艺 溶解氧 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对乳腺癌细胞HSP、突变型p53和CDK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霞 邓华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探讨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中HSP(HSP90、HSP70、HSP27)和癌蛋白(突变型p53、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GA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RT-PCR检测GA作用后细胞内HSP90、HSP70、H... 目的探讨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中HSP(HSP90、HSP70、HSP27)和癌蛋白(突变型p53、CDK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GA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RT-PCR检测GA作用后细胞内HSP90、HSP70、HSP27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GA作用后细胞内HSP90、HSP70、HSP27、突变型p53和CDK4蛋白质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GA对MDA-MB-435s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依赖关系。400nmol/LGA处理细胞48h后,细胞内HSP90、HSP70、HSP27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增高,以HSP70增高最明显,而突变型p53和CDK4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GA通过下调突变型p53和CDK4表达抑制乳腺癌MDA-MB-435s细胞的增殖,同时GA可诱导细胞内HSP90、HSP70和HSP27表达参与细胞应激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乳腺癌 HSP 增殖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辉 李蕴潜 +4 位作者 罗毅男 韩雪梅 熊文激 徐松柏 于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研究格尔德霉素(GDM)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引起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MG和U87MG,应用HGF作用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DM再处理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抑制,分组为:正常细胞... 目的:研究格尔德霉素(GDM)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引起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MG和U87MG,应用HGF作用24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DM再处理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抑制,分组为:正常细胞组、HGF组、GDM组、HGF+GDM组和紫杉醇组,其中HGF为终浓度30μg.L-1,GDM为50、250、500与1000nmol.L-1,紫杉醇为60μg.L-1;RT-PCR法检测HGF及c-Met基因的表达,分组如上,GDM为1000nmol.L-1。结果:HGF作用U251MG与U87MG细胞24h后,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139±0.070与0.242±0.167,而50、250、500与1000nmol.L-1GDM对U251MG和U87MG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0.029±0.028、0.027±0.017、0.312±0.084和0.339±0.047与0.116±0.069、0.222±0.191、0.269±0.056和0.276±0.031;而紫杉醇对U251MG和U87MG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075±0.062与0.071±0.044;RT-PCR结果显示,HGF组HGF与c-Met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HGF+GDM组则较HG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GDM能抑制HGF诱导的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且能从基因水平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肝细胞生长因子 格尔德霉素 增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格尔德霉素阴道泡腾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维明 夏桂民 +1 位作者 李眉 李桂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尔德霉素阴道泡腾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04nm.结果线性范围0.72~72μg/ml,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为:...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尔德霉素阴道泡腾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04nm.结果线性范围0.72~72μg/ml,r=0.9999,高、中、低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为:(102.9±1.15)%,(101.8±1.33)%,(102.4±2.49)%,日内精密度为0.35%~0.73%,日间精密度为0.63%~1.7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阴道泡腾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格尔德霉素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宁 张雪霞 +3 位作者 李晓露 王海燕 林毅 蒋沁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7期74-76,共3页
研究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格尔德霉素的方法。通过聚合物纳米微球型号、洗脱液体积分数、洗脱速度、加样量的选择,确定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格尔德霉素工艺为:采用PS30RPC型聚合物纳米微球作为层析填料,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65%、... 研究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格尔德霉素的方法。通过聚合物纳米微球型号、洗脱液体积分数、洗脱速度、加样量的选择,确定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格尔德霉素工艺为:采用PS30RPC型聚合物纳米微球作为层析填料,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65%、洗脱速度6.0 mL.min-1、加样量(样品∶填料,g∶g)1∶100,此时,平均层析收率为92.5%、平均总收率为81.6%、平均成品纯度为98.7%。该分离纯化方法简便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微球 格尔德霉素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株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慧琴 吴春林 +2 位作者 赵飞兰 黄健 罗国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02-3005,共4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BEL7404细胞株,以GA作用处理;噻唑兰比色(MTT)法检测GA对BEL740...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用于肝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BEL7404细胞株,以GA作用处理;噻唑兰比色(MTT)法检测GA对BEL740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及Annexin V-EGFP/PI双染法、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GA对BEL7404细胞株的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EL7404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GA对BEL7404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GA各剂量组作用24h凋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31±0.82)%;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剂量组GA均可使BEL7404细胞株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抑制HSP90的功能可引起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HSP90有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热休克蛋白90 细胞凋亡 格尔德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与结构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敏 徐丽华 鲁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2-56,共5页
格尔德霉素是以Hsp90为靶目标的安莎类抗生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及结构改良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生物合成 结构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菊梅 刘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2-785,共4页
目的:研究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AAG)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HNE1)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探讨17-AAG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目的:研究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AAG)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HNE1)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探讨17-AAG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MTT)检测17-AAG对HNE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Hoechst33528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核碎片计数。结果:17-AAG抑制HNE1的增殖,诱导了细胞的凋亡,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17-AAG可诱导HNE1的凋亡,研究结果对药物治疗鼻咽癌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 细胞凋亡 人鼻咽癌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体内外抑制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复制(英文)
15
作者 李玉环 陶佩珍 +3 位作者 于莲 曲有乐 刘玉珍 蒋建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1-315,共5页
格尔德霉素 ( GA)是一种抗生素 ,它的作用靶点是热休克蛋白 Hsp90 N末端的 ATP/ ADP结合位点。在我们对抗病毒的抗生素筛选中 ,发现格尔德霉素显著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 HSV- 1)。体外在 Vero细胞内 GA显著抑制 HSV- 1的复制 ,IC50 为0 ... 格尔德霉素 ( GA)是一种抗生素 ,它的作用靶点是热休克蛋白 Hsp90 N末端的 ATP/ ADP结合位点。在我们对抗病毒的抗生素筛选中 ,发现格尔德霉素显著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 HSV- 1)。体外在 Vero细胞内 GA显著抑制 HSV- 1的复制 ,IC50 为0 .0 93μmol/ L,GA对 Vero细胞的毒性 CC50 为 35 0 μmol/ L,治疗指数可达 376 3。HSV- 1腹腔 ( ip)感染 1h后腹腔 ( ip)注射 GA( 0 .0 93~ 0 .37mg/ kg)可以将存活率增加到 6 7%~ 10 0 % ,皮下 ( sc)给药 ( 0 .37mg/ kg)的存活率为 4 3.8% ,都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 ipP<0 .0 0 1,sc P<0 .0 5 )。GA对小白鼠的急性 L D50 为 15 .5 mg/ kg( ip)。格尔德霉素不影响病毒的吸附、穿入。由于 GA在体内外都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 1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 单纯疱疹病毒1型 抗病毒 复制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马贵 祝宇 +3 位作者 吴瑜璇 沈周俊 盛佳燕 徐云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87-1691,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PC12细胞分成两组:实验一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0.005、0.025、0.05、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组PC12细胞分成两组:实验一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0.005、0.025、0.05、0.1、0.25、0.5、1.0、2.0μmol/L)17-AAG培养液;实验二组分别加入150μg/L VEGF(VEGF组)、0.1μmol/L17-AAG(17-AAG组)、0.1μmol/L17-AAG+150μg/L VEGF(17-AAG+VEGF组)培养液。另设DMSO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rights-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VEGF-165蛋白的表达。结果 17-A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PC12细胞增殖(P<0.05);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1μmol/L。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1μmol/L 17-AAG作用于PC12细胞6、12、24、48 h,VEGF-165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各时点VEGF-1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90抑制剂17-AAG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VEGF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嗜铬细胞瘤 热休克蛋白90 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调控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许倩 肖丽君 +4 位作者 赵恩宏 魏宪嘉 张海燕 赵爽 郑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及其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作用时间的17-AAG进行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目的观察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及其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及不同作用时间的17-AAG进行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CF-7细胞的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10.000、5.000、2.500、1.250、0.625、0.310、0.165 mg/L 17-AAG及空白对照组培养24 h和48 h时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作用24 h后IC50均值为34.61,体外作用48 h的IC50均值为6.22。(2)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17-AAG对MCF-7细胞MMP-2、MMP-9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及1.00 mg/L组、2.00 mg/L组、3.00 mg/L组、5.00 mg/L组MMP-2/β-actin和MMP-9/β-act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17-AAG对MCF-7细胞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及1.00 mg/L组、2.00 mg/L组、3.00mg/L组、5.00 mg/L组MMP-2/β-actin和MMP-9/β-act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7-AAG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17-烯丙氨基格尔德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18
作者 陈道桢 刘璐 +2 位作者 姜新宇 孙晋 黄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59-1062,I0017,共5页
目的:对一种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即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SKB r3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 目的:对一种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即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SKB r3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SKB r3细胞中HER2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 r3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IC50浓度为3.09μg/m l。SKB r3细胞经17-AAG处理48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在0、0.625、1.250、2.500、5.000和10.000μg/m l浓度下,SKB r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03±0.08)%、(3.68±0.67)%、(7.06±1.12)%、(11.23±1.36)%、(20.32±1.98)%和(31.65±2.96)%;G0/Gl期细胞分别为58.61%、54.34%、49.55%、43.73%、35.52%和27.46%;S期细胞分别为:29.57%、25.21%、19.65%、22.98%、19.71%和15.46%;G2/M期细胞分别为11.82%、20.45%、30.18%、33.29%、44.77%和57.08%;同时17-AAG处理后的SKB r3细胞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明显减少。结论:17-AAG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SKB r3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提示17-AAG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 人乳腺癌细胞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德霉素(GDA)能导致小麦基因组DNA多态性和甲基化修饰增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闪 郑禹轩 +2 位作者 刘冬杪 张彩云 张飞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刚露白的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用150μmol/L格尔德霉素溶液处理后,小麦根的生长受到抑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和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随机扩增法检测显示,小麦根端分生细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和甲基化比例均增加。... 刚露白的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用150μmol/L格尔德霉素溶液处理后,小麦根的生长受到抑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和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随机扩增法检测显示,小麦根端分生细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和甲基化比例均增加。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水平探讨了格尔德霉素抑制小麦生长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德霉素(GDA)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 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随机扩增法 DNA变化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对格尔德霉素粗品中各组分的初步判别及分类
20
作者 朱健 周璟明 +4 位作者 陈晓霞 谢颖 陈秀明 方东升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目的对格尔德霉素(GDM)粗品中各组分进行与质量数相关的结构信息方面的初步判别及分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LC-ESI-MSn)在正离子模式下对粗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与对照品的液质比对,确定GDM粗品中MW=560.3(25.0min)... 目的对格尔德霉素(GDM)粗品中各组分进行与质量数相关的结构信息方面的初步判别及分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LC-ESI-MSn)在正离子模式下对粗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与对照品的液质比对,确定GDM粗品中MW=560.3(25.0min)、MW=1024.7(36.8min)分别为GDM、洋橄榄素,并首次研究了洋橄榄素的正离子模式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对GDM粗品中各组分多级质谱碎片信息的分析整理,结合已知物的裂解规律,归纳发现GDM粗品中主要含有三大类物质:以GDM为主成分的含有氨甲酰基的苯安莎类物质(10~35min)、洋橄榄素及其同系物(35~50min)、一组分子量相差74u的未知物(50~65min)。结论 LC-ESI-MSn能快速地对GDM粗品中各组分进行初步的结构分析,通过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利用LC-ESI-MSn对复杂样品中化合物的快速结构归属的方法,为微生物新药的快速结构筛选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 格尔德霉素 洋橄榄素 质谱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