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银杉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凤 李双林 +3 位作者 刘宏 邓涛 叶家桐 胡兴华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5,共13页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银杉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差异,旨在探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银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广西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滩、谢塘湾和野猪塘3个银杉种群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 [目的]通过探究不同银杉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功能差异,旨在探讨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银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广西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滩、谢塘湾和野猪塘3个银杉种群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进行宏基因组测序,比较分析银杉人工种群(红滩)与自然种群(谢塘湾、野猪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差异,并探索造成该差异的主导土壤环境因子。[结果](1)银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丰度占比最大的3个菌门,即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2)土壤p H值和TK含量是造成银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导因子;(3)银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甘氨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Glycan biosynthesis and metabolism)、寄生虫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parasitic)、其他氨基酸代谢(Metabolism of other amino acids)等方面;(4)土壤p H值和TK含量是造成银杉人工种群和自然种群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差异的主导因子。影响银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土壤环境因子具有一致性。[结论]银杉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在自然种群中表现得比人工种群的更复杂,但两类种群中影响其结构与功能的主导土壤环境因子是一致的,在实施银杉种苗野外回归种植时,应充分考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银杉种苗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根际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功能差异 银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寒地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养分关联分析
2
作者 杨悦 顾广军 +7 位作者 胡颖慧 卜海东 刘畅 于文全 程显敏 程杜娟 邢立伟 盖禹含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以龙丰苹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3、5、8、12年的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养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明确不同种植年限对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苹果根际土壤pH... 以龙丰苹果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3、5、8、12年的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养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明确不同种植年限对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苹果根际土壤pH值及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逐渐升高;种植8年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而真菌丰富度增加,多样性降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聚类分析表明,种植12年和空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与3、5、8年存在显著差异,细菌3、5年聚类,真菌3、5、8年聚类;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壤微生物属水平上物种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长期连续种植后,部分有益菌和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均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pH值及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显著相关,但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养分含量并无显著相关性,细菌和真菌多数属水平物种均与pH值及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等养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种植龙丰苹果树改变了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且随种植年限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逐渐产生差异,根际土壤微生物受有机质、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等养分含量和p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苹果树 根际土壤微生物 养分含量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芹 高雪颖 王锂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功能特征,以不同品种广藿香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进行分... 为探究不同品种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功能特征,以不同品种广藿香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群落特征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及速效钾质量分数有显著性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的厚壁菌门及真菌壶菌门互作密切。湛江广藿香(湛香,CK)的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均优于石牌广藿香(牌香,T1)。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大于1.00%的细菌门共有9个,细菌属共有16个,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细菌每个门的相对丰度有所差异。相对丰度大于1.00%的真菌门有3个,相对丰度大于1.00%的真菌属有10个,两种广藿香根际土壤的真菌门及属的相对丰度均存在差异。功能预测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丰富,共涉及代谢及遗传信息处理等6类一级功能,氨基酸代谢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32类二级功能。真菌群落包括腐生及病理营养型等7种营养类型,其中,腐生营养型在两种广藿香中的相对丰度均最高。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丰富,品种类型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根际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4
作者 杜虹锐 杨帆 +3 位作者 王爽 蒋希峰 李沐恺 刘春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了探究大豆的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在大豆出苗期(VE)、始花期(R1)、盛荚期(R4)、鼓粒期(R6)和完熟期(R8)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并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大豆根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的组成及其多... 为了探究大豆的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在大豆出苗期(VE)、始花期(R1)、盛荚期(R4)、鼓粒期(R6)和完熟期(R8)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并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大豆根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在出苗期时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随后在始花期下降,在盛荚期上升,在鼓粒期再次下降,完熟期又上升。不同生长时期真菌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和鞭毛菌门,而真菌优势菌属不同,出苗期和始花期的优势菌属为穗霉属,盛荚期、鼓粒期和完熟期的优势菌属为篮状菌属;各生长时期的优势细菌门均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出苗期、始花期、盛荚期和鼓粒期的优势菌属为节杆菌属,完熟期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大豆根际微生物种群随着生育期发生变化,出苗期时根际真菌和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根际土壤中细菌种群丰富度比真菌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 根际土壤微生物 真菌 细菌 丰富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挥发性物质含量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雷慧 胡翔 +3 位作者 邢静楠 张晓婷 巴禹臻 滕雨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6,共12页
苍术历来是防治疫病之要药,但目前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人工栽培质量良莠不齐。基于细菌16S rDNA的V3+V4区和真菌ITS区,应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北苍术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并与北... 苍术历来是防治疫病之要药,但目前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人工栽培质量良莠不齐。基于细菌16S rDNA的V3+V4区和真菌ITS区,应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比较野生与人工栽培北苍术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并与北苍术根茎内挥发性物质进行关联分析,旨在揭示土壤微生态环境对北苍术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理土壤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在野生土壤中相对丰度较大的细菌有变形菌门、酸杆菌门、α-变形菌纲、NC10纲、根瘤菌目、鞘氨醇单胞菌科等;两处理土壤的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在野生土壤中相对丰度较大的真菌有担子菌门、伞菌纲、古根菌目、柔膜菌科、Solicoccozyma aeria等;野生土壤中参与土壤碳循环的化能异养细菌和有益于植物生长的青霉菌属真菌丰度较高,在栽培土壤中病原真菌镰孢菌属和木贼镰孢菌则丰度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土壤中相对丰度较大的大多数微生物与不同类型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对野生和人工栽培北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明确,为实现野生北苍术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功能挖掘和生物肥料研究、改善栽培北苍术土壤微环境、提高药效成分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壤微生物 挥发性物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剂与噻唑膦减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江 谢小林 +4 位作者 陈猛 周莲 刘玉敏 王勇 朱红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物农药在田间使用效率对实现化学农药减施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根结线虫的方法研究噻唑膦与生防菌剂以不同剂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对根...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生物农药在田间使用效率对实现化学农药减施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金丰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根结线虫的方法研究噻唑膦与生防菌剂以不同剂量配施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处理后,土壤中的根结线虫数量和番茄根系的根结指数相比单独使用噻唑膦或生防菌剂及清水处理均显著降低,番茄移栽后60 d,根结线虫减退率为49.61%,根结指数为32.50,防治效果达64.77%。与仅用噻唑膦处理相比,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处理还显著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的总量,其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仅用噻唑膦处理增加76.21%和47.96%,微生物总量增加69.60%。此外,放线菌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也显著增加,而酸杆菌门和芽胞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正好相反。无论使用生防菌剂还是噻唑膦减量配施生防菌剂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根际土壤中髌骨细菌门、浮霉菌门和木霉属的相对丰度,但仅使用噻唑膦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木霉属的相对丰度。综上,噻唑膦减量50%配施50%生防菌剂可通过增加番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放线菌门和木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丰度来提高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减量 噻唑膦 生防菌剂 根际土壤微生物 结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山梨醇螯合钾对花生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伟 张欢洋 +8 位作者 魏倩倩 曾凡鹤 李腾升 赵立 韩传浩 张静 张子琪 石祥 颜冬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9-1110,共12页
中国农用钾肥严重依赖进口,通过改变钾元素的存在形态进一步提高钾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花生(品种为花育22)为供试作物,2020—2021年连续进行了两季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考察自由离子态钾(无机盐钾)与山梨醇螯合... 中国农用钾肥严重依赖进口,通过改变钾元素的存在形态进一步提高钾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花生(品种为花育22)为供试作物,2020—2021年连续进行了两季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考察自由离子态钾(无机盐钾)与山梨醇螯合态钾对花生产量、干物质积累量、钾积累量以及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花生不同生育期喷施试验,设置清水对照(CK)、无机钾(IK)、山梨醇混合无机钾(MK)、山梨醇螯合钾(SK,自制)和市售螯合钾(LK,国外产品)5个处理。结果表明,叶面追施钾肥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与IK或LK处理相比,SK处理两年平均增产率分别提高18.9%、14.97%,产量构成要素百仁重、百果重、饱果率均得到显著提升;山梨醇螯合钾处理的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钾积累量均得到显著提高,说明自制山梨醇螯合钾能够促进钾营养元素在植株中的分配。与其他处理相比,山梨醇螯合钾处理增加了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的增加与钾元素吸收、分配及根际微生物变化显著相关。综上,在相同的施钾水平上,与无机盐钾形态相比,山梨醇螯合钾更能促进花生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和积累,综合表现为产量的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钾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及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无机钾 山梨醇螯合钾 产量 钾积累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唐运萍 宋艳秋 +5 位作者 刘卫红 伏蓉 孙蕊仙 司华新 杨礼莲 隋世燕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了解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培育品质优良的滇龙胆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滇... 【目的】了解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充分利用微生物资源,培育品质优良的滇龙胆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变化与土壤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地区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差异,其中以样品BS2的Chao1、Ace、Shannon指数最大。群落组成分析发现,细菌域微生物属于136门、86纲、188目、409科、1793属,其中样品DL2、LC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64.74%、56.00%;样品DL1、BS1、BS2、GZ的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42.02%、24.40%、41.44%、71.30%。真菌分属于5门、28纲、63目、124科、181属,其中样品BS2的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42.65%),其余5个样品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48.50%~88.92%)。根际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pH与链霉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andidatus-Sulfotelmatobacter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Edaphobacter、Granulicella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与罗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产地因素对滇龙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样品BS2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最高。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是各样品中均存在的优势细菌,而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根际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宗冬琳 周也富 +1 位作者 胡小康 王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3-1770,共8页
【目的】围绕玉米不同生育期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变化,探究鲜食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基于鲜食玉米大田试验,在鲜食玉米的播前期(PS)、拔节期(JS)、抽雄期(TS)和乳熟期(MS)进行根际土... 【目的】围绕玉米不同生育期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变化,探究鲜食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演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基于鲜食玉米大田试验,在鲜食玉米的播前期(PS)、拔节期(JS)、抽雄期(TS)和乳熟期(MS)进行根际土壤的采集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并使用16S和ITS基因测序分析鲜食玉米不同生育期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玉米不同生育期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显著,而真菌群落组成在各生育期无显著变化。在拔节期,随土壤养分含量的显著降低,细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真菌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显著下降。在乳熟期,根系土壤细菌不同属间的正相关共生关系相较于其他生育期达到最高,而此时真菌不同属间的正相关共生关系则降至最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pH、总磷和速效钾间存在正效应,而真菌多样性则与上述指标间存在负效应。【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鲜食玉米生育期内发生显著改变,相比真菌,细菌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随外界环境的改变继而影响着鲜食玉米产量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根际土壤微生物 生育期 土壤养分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翻压对植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0
作者 徐航 程春红 +4 位作者 李向鹏 刘奇东 蔡明 袁应德 李昌满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3期7-12,F0003,共7页
以油菜翻压后烟株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处理土壤作对照,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油菜翻压对植烟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翻压后试验组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均显... 以油菜翻压后烟株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无绿肥处理土壤作对照,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油菜翻压对植烟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翻压后试验组烟草的株高、茎围、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0.35%、1.68%、1.96%(p<0.05)。烟草种植后的微生物丰度均高于烟草种植前。烟草种植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烟草种植前试验组的土壤真菌辛普森指数、丰富度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植烟根际真菌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在门水平上,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是相对丰度最大的优势细菌门,总相对丰度大于80%;与对照组相比,油菜翻压组烟株根际土壤中假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2.84%,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减少了0.65%。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烟草种植后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增加了6.32%,毛霉门、壶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分别减少了3.69%、1.95%和0.55%。基于物种的LEfSe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烟根际土壤中,10个细菌和10个真菌物种在油菜翻压绿肥处理组样品中显著富集。PCo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微生物群落具有显著差异。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在油菜翻压后发生显著变化(p<0.05)。在植烟根际土壤试验组处理中显著富集了8个代谢通路,属于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人类疾病过程。结论:油菜翻压后提高了烟株株高、茎围、叶面积和有效叶片数,同时改变了微生物的种群丰度和功能,进而改善了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微生物 油菜翻压 宏基因组 绿肥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轮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佳 赵玉山 +3 位作者 魏云山 周学超 丁素荣 王燕春 《大豆科技》 2024年第6期7-12,共6页
大豆连作易造成土壤微生态破坏、病虫害加剧,减产严重。玉米-大豆轮作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耕作措施,具有调节修复土壤微生态作用。文章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玉米-大豆轮作方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 大豆连作易造成土壤微生态破坏、病虫害加剧,减产严重。玉米-大豆轮作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耕作措施,具有调节修复土壤微生态作用。文章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玉米-大豆轮作方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玉米、大豆连作,玉米-大豆轮作可显著促进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繁殖,降低真菌数量。此外,玉米-大豆轮作还可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等土壤养分含量,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在生产中,MSS(玉米-大豆-大豆轮作)处理为适宜推广应用的轮作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轮作 根际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地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海君 王巧 +3 位作者 万自学 张正云 陈丹丹 谭菊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5-243,共9页
【目的】探明严重入侵地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方法】采集长沙县黄花镇郭公渡5处严重入侵地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目的】探明严重入侵地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方法】采集长沙县黄花镇郭公渡5处严重入侵地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二者间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上,根际土壤细菌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大于非根际土壤,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小于非根际土壤,而根际土壤真菌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小于非根际土壤,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大于非根际土壤。在门水平上,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细菌总相对丰度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中占比分别为42.92%和34.23%。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真菌相对丰度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样品中占比分别为58.6%和57.3%。在属水平上,根际土壤细菌中太阳念珠菌属Candidatus Solibacter、Ellin6067、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真菌中的小画线壳属Monographella、鬼笔属Phallus、被孢霉属Mortierella、镰刀菌属Fusarium、斜盖伞属Clitopilus的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而Sistotrema、unidentified_Ascomycota_sp、unidentified_Paraglomerales_sp、茶渍属Lecanora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非根际土壤。【结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使之与非根际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加拿大一枝黄花成功入侵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根际土壤微生物 根际土壤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EN5的定殖能力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连玲丽 谢荔岩 +2 位作者 陈锦明 郑璐平 林奇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5,共5页
[目的]明确生防菌EN5菌株在番茄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和在黄瓜、烟草体内的定殖情况,及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细菌性青枯病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抗生素抗性标记法测定生防芽胞杆菌EN5的定殖能力;以平板培养及ERIC-PCR... [目的]明确生防菌EN5菌株在番茄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和在黄瓜、烟草体内的定殖情况,及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为细菌性青枯病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抗生素抗性标记法测定生防芽胞杆菌EN5的定殖能力;以平板培养及ERIC-PCR法分析菌株EN5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菌株EN5在番茄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均能稳定定殖,当菌株EN5处理植株15 d时,其在番茄茎内的定殖量可达5.6×104cfu/g;此外,菌株EN5在烟草和黄瓜体内亦可定殖,其在烟草体内的定殖量较大。菌株EN5处理使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土壤,对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降解菌等微生物群体有促进作用,对反硫化细菌群体有抑制作用。同时,菌株EN5处理还改善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群体的多样性。[结论]菌株EN5可以在其自然寄主番茄的根、茎及根际土壤中稳定定殖。同时,菌株EN5处理有助于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抑制病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番茄 定殖 根际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9
14
作者 沈根祥 周海花 +3 位作者 罗启仕 赵庆节 梁丹涛 刘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0-925,共6页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利用改进的PCR-DGGE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 电场作用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效率密切相关。利用改进的PCR-DGGE方法研究了不同电场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变化,分析了直流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与电场条件有关,合适的电场条件有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电场形式、强度和施加方式不当则会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受到明显影响。电场作用下土壤性质的变化、电场对土壤微生物的迁移作用和致死效应,以及微生物对环境压力的生理响应等是电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机制。为了避免电场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不利影响,利用电场强化植物修复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电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场 根际土壤微生物 PCR—DGGE分析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5
15
作者 李姣 刘国顺 +1 位作者 高琴 何永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以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对照,研究4种不同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提高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 采用田间试验,以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对照,研究4种不同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提高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生物有机肥A在整个烟叶生长进程中对细菌数量影响更显著,并且显著增加了旺长期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且对烟叶生长中期脲酶活性影响较大;生物有机肥D显著增加了旺长期放线菌数量;从移栽35 d到50 d,生物有机肥A,生物有机肥D增加了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更多的有机质分解并被烟叶吸收;生物有机肥C显著增加烟叶生长进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物有机肥B仅对烟叶生长前期放线菌、脲酶、多酚氧化酶影响较大.A无论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还是土壤酶活性、生物有机肥作用均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烤烟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长林 张欣 +1 位作者 吴建波 刘惠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57-1859,共3页
本研究应用PCR、T/A克隆、RFLP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分析了两种大田栽培的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中棉所41)苗期、花铃期、衰老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异性DNA序列变化,探讨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多样性的影响。16SrDNA和5.... 本研究应用PCR、T/A克隆、RFLP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分析了两种大田栽培的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中棉所41)苗期、花铃期、衰老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异性DNA序列变化,探讨转基因棉花种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多样性的影响。16SrDNA和5.8SITSPCR扩增产物经T/A克隆分别得到1066、563个阳性克隆,根据酶切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生育期的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相似性远高于转基因棉花根际微生物间的相似性。这表明转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不明显,棉花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差异主要受生育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根际土壤微生物 RFLP T/A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低Pb/Cd下冬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酚酸、糖类及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贾夏 董岁明 周春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052-4061,共10页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研究了Cd、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 mg/kg干土时的Pb与Cd复合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总酚酸和简单糖类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关系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冬小麦幼...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研究了Cd、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 mg/kg干土时的Pb与Cd复合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总酚酸和简单糖类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关系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冬小麦幼苗生长3周时,随Cd浓度的升高,根系简单糖类的分泌量表现为降低-增加-降低现象,而酚酸分泌量主要表现为显著(P<0.05)增加;幼苗生长7周时,简单糖类分泌量极显著(P<0.01)降低,酚酸分泌量表现为降低-增加-降低现象;幼苗生长12周时,简单糖类分泌量在Cd≤50.00 mg/kg干土时降低,Cd浓度为70.00 mg/kg干土时极显著(P<0.01)增加,酚酸分泌量在Cd≤20.00mg/kg干土时降低,Cd>20.00 mg/kg干土时增加。2)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 mg/kg)时,Pb的存在会对Cd胁迫下冬小麦根系酚酸和简单糖类分泌特征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可使Cd处理下幼苗根系酚酸分泌量增加,而简单糖类分泌量降低。3)低Pb/Cd处理与Cd处理之间,冬小麦幼苗根系酚酸和简单糖类分泌量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微生物量碳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特点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Pb CD 冬小麦 系分泌物 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汪莹 李红丽 王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30-2034,共5页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施肥处理,测定了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分析了烤烟的外观质量、中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及烤后烟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的配合施用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的类群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最为...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施肥处理,测定了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分析了烤烟的外观质量、中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及烤后烟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的配合施用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的类群及烟叶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对照(CK)相比,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平均数量增加了40%、63.9%、5.7%;在旺长期,细菌、真菌分别增加了84.5%、53.3%,烟叶的氮碱比、钾氯比分别提高了11.9%、65.9%,其内部的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中部烟叶的成份与色度较为显著的改善;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上中等烟比例,依次提高了5.0%、6.9%、2.0%、1.0%。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的配合施用,可以调节土壤生态环境,增加微生物种群及数量,提高烟叶品质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土壤微生物 土壤调理剂 生物有机肥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对西洋参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田苗 房敏峰 黄建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8-41,共4页
以陕西产地不同年限西洋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包括解钾、解磷及自生固氮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并对比栽参后的玉米轮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类群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对西... 以陕西产地不同年限西洋参根际土壤微生物(包括解钾、解磷及自生固氮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并对比栽参后的玉米轮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类群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对西洋参连续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轮作根际土壤相比,随西洋参生长期的增加其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的变化不明显,但优势细菌种类减少;放线菌数量及种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引起西洋参病害的霉菌类群明显增加;解磷、解钾、自生固氮菌的比例明显失调。此种变化可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西洋参的连续种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玉米轮作 根际土壤微生物 区系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和有机肥对冬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廖道龙 胡艳平 +3 位作者 云天海 谢大森 朱白婢 张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53-2159,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冬瓜生产效应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本研究通过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2种栽培方式(嫁接栽培和自根栽培),副区为5个有机肥施用水平(0、3 750、7 500、11 250、15 000 kg/hm^2),研究栽培...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冬瓜生产效应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本研究通过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2种栽培方式(嫁接栽培和自根栽培),副区为5个有机肥施用水平(0、3 750、7 500、11 250、15 000 kg/hm^2),研究栽培方式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冬瓜生长发育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嫁接栽培和有机肥施用量均能显著影响冬瓜植株干物质重量、产量、果实品质、叶片氮、磷、钾含量及其根际微生物数量。(2)与自根冬瓜相比,嫁接栽培冬瓜干物质和产量分别平均增加12.41%和13.71%;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33.57%、18.41%、24.37%和14.52%;冬瓜叶片氮、磷、钾含量较自根苗冬瓜分别平均提高了8.74%、31.02%和12.06%;嫁接栽培冬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6.33%、28.37%、27.97%,真菌数量减少了23.62%。(3)无论是嫁接栽培还是自根苗栽培,植株干重、产量、叶片氮磷钾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总微生物数量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嫁接 有机肥 根际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